琅琅讀經運動  十年見樹成林

原文 :百世教育雜誌   212期    2009   5月專刊  


 兒童讀經,不是復古,不是封建,也不是一廂情願的死背書,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有理論、有實證全面發展人性的教育,除了能讓孩子提早接觸聖賢經典之外,還有鼓勵讀書、強化語文、啟發潛能的附帶效果。因此,讀經教育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十多年來,由王財貴教授發起並領導的讀經運動,在他不為一己之私的理念堅持下,正在全球蓬勃的發展。九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第十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第一次籌備會議,假台北市信義國中活動中心演講廳召開,是日下午,「第九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及推廣讀經有功團體代表,受邀到總統府晉見馬英九總統,馬總統除了期勉讓更多的小朋友喜歡讀經、接觸經典之外,同時也讚揚推廣讀經為台灣培育出學養兼備、經世致用、繼往開來的傑出人才,讓台灣的未來更好。

老祖宗的智慧

 自民國元年政府廢除小學堂讀經課程,到民國九年五四運動風起雲湧,國小語文課程全面改用白話文,數十年來,國人對於古文的閱讀益發困難,有感「文化失根」危機的台中師範學院王財貴教授認為,應該是「對八十年來的文化心態做反省的時候了!」因此,當務之急乃是進行教育的革新,他主張最根本的切實做法,即是實施「讀經教育」,而且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即所謂的「童蒙養正」。王教授認為具有高度文化價值的經典,是前人的智慧精華結晶,熟讀之後不僅可以增長見識,對其他應用學科也易於吸收,「讀經」可說是啟發理性、開拓見識、陶養性情最簡捷易行的方法。

 民國八十三年,王財貴教授開始在國內倡導「兒童讀經」,其中「小狀元會考」活動滿足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從此逐漸形成一股社會風潮,各縣市讀經學會也漸次成立。台灣省政府文教組許正宗科長表示,民國八十八年七月第二階段精省工程啟動,省府大幅瘦身並重新調整業務方向,文教組同仁兼任的「文化總會台灣省分會」看重兒童讀經的文化意義,遂將兒童讀經列為重點工作,並運用公部門的力量,邀請各縣市教育局、讀經團體、讀經重點學校會商,終於在民國八十九年催生第一屆「全國經典科段總會考」,除邀請現任台中教育大學的王財貴教授指導外,同時所有試務均比照正規學制辦理,試圖營造一個公正嚴謹的兒童讀經評鑑平台。另外,會考時間特別訂於九月教師節前後的假日,以彰顯尊孔的文化意涵,頒獎典禮則訂於十一月中華文化復興節前後,並由省主席主持頒獎,合格學童及家長齊聚一堂,自此「全國經典總會考」儼然成為讀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

 經過九年的耕耘,「全國經典總會考」已經擴展為二十四縣市同步舉行的大會考,也是國內唯一同時設有「口試」及「筆試」的兒童讀經評鑑活動。會考科目由第一屆六科十八段,累計到第九屆的中英文經典五十二段,內容包括國學啟蒙、學庸論語、老莊、唐詩、孟子、易經、詩經、古文選、書禮春秋選、詩歌詞曲選、佛經選、西方文化導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柏拉圖蘇氏自辯、英文名著選、英文聖經選、英文常語舉要等,「第十屆全國經典總會考」更預計增加閩語七段、客語六段,總計科目將高達六十五段。其中,中文經典每段約八千字,其難度遠超地方學會舉辦的「小狀元會考」,是全國讀經學童自我挑戰的終極目標。

 目前已經舉辦九屆的「全國經典總會考」,除了連江縣之外,全國各縣市均設有考場,歷年報考人數已超過四萬人次,合格學童逾一萬五千人次,無論規模與難度皆是國內最高。馬英九總統在總統府接見第九屆績優考生茶會上致辭表示,去年共有三七七一人報名,最後有二三二四人及格,能夠通過會考的小朋友,相信平常一定都非常喜歡讀書,而且在學業與品格上都有良好的表現。此次受邀來到總統府的學生,是全國前二十名的績優考生,會考成績都在二十段以上,雖然他小時候也背過四書、古文、唐詩以及一些英文名人演說,但這麼廣泛與全面的經典誦讀,實在讓他自愧弗如。

 「全國經典總會考」一直是由台灣省政府具銜主辦並頒發獎狀,但實際執行則由「文化總會台灣省分會」負責,由於該分會已於民國九十六年底奉政策指示裁撤,經各縣市讀經協會代表會商,會考試務工作自第九屆起改由王財貴教授領導的「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負責。由於推廣讀經人員在地方上的耕耘與奉獻,讀經教育才能夠在國內穩固的發展,讓我們的孩子朝向全人教育發展。馬英九總統在接見「全國經典總會考」第九屆績優考生時表示,「文化」可用以穿越冰冷的政治圍籬,開啟台灣新聲;經典中所揭示的「品格教育」更是現代教育中所不可缺。「全國經典總會考」具有極大的人文價值意義,政府有關部會應予重視,並給予必要協助,使之得以持續,尋回老祖宗的智慧,促進社會祥和。

絕對不同凡響

 根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是自○歲開始,一至三歲即有顯著的發展,三至六歲,其進展更為迅速,六至十三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至十三歲則是達到人一生中的最高峰,以後最多只能保持在此高點,往往二十歲以後,心境若不平衡,便有減退的可能。而理解力的發展與記憶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歲開始醞釀,一至十三歲總是緩慢上升,十三以後方有長足的進展,十八歲以後漸漸成熟,但依然可因經驗及思考之磨練而一直有所進步,直到老死為止。

 記憶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唯有趁現在「死背」多了,將來才能「活用」。王財貴教授認為,「經」是最有價值的書,百讀不厭的書,這些書有無窮的涵義,要及早「灌注」在下一代的心靈中,好讓它在人生的成長歷程中漸漸醞釀、發酵、成熟。所以,兒童讀經,越早越好。民國八十四年開始讀經直到國中階段,即將大學畢業的黃興廷表示,他是很早跟隨王財貴教授讀經的學生,雖然,後來專注在自己喜愛的音樂學習上,但是,如今只要王教授一通電話,他就會義不容辭的以自己所學的音樂專業,來為經典活動做開場表演。

 回顧早年讀經的推廣歷程,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的黃興廷表示,讀經活動草創時期師資缺乏,因為他的爸媽非常支持讀經理念,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在經典的薰陶下成長,因此邀集了有興趣的朋友與社區中的其他家長召開說明會,雖後來終於成立讀經班,但還是沒有形成一個運作系統,仍然處於家長帶著孩子讀誦的摸索狀態,如今經典總會考即將邁入第十屆,全國各地亦陸續成立四百多個讀經班,快速發展的榮景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從讀經到成為推廣讀經有功的人員,背完唐詩三百首、論語、大學、中庸及老子,感受頗深的黃興廷說:「讀經並不會有想像中的直接效果,但是會有非常多的周邊效應。例如:讀經可以訓練專注力,當時我的年紀七、八歲開始學音樂,那時候剛好可以把那份專注力運用在音樂的學習上。」擔任多年的讀經推廣工作,遇到許多家長提出讀經效用的疑問,黃興廷以讀經長大的孩子分享個人感受表示,讀經可以提升對事情的專注力或體會,甚至多數人期盼讀經能馬上反映在文筆及口條方面,答案也是肯定的。

 讀經必須靜下心,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誦,並且是一遍、兩遍、十遍、五十遍……專注反覆的唸。認為事情是相對應一通百通的黃興廷表示,家長陪孩子一起讀經,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互動關係,孩子的記憶、背誦與學習能力,與同齡相較絕對是不同凡響。

能讀就盡量讀

 兒童讀經是透過兒歌般的集體誦讀,營造出一個輕鬆的接觸環境,讓孩子於書聲琅琅的氛圍中熏習,經文就如同音樂旋律一般,在毫無壓力下進駐孩子的腦海。王財貴教授表示,兒童讀經沒有一般的學習壓力,卻有潛在的學習效果;至於文義則可留待孩子智慧發展成熟後,再自行反芻思索,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剛開始讀經可由孝經、弟子規、唐詩、學庸、論語等大眾較熟悉的經典教材入手;然後,循序漸進擴及詩經、老子、莊子、易經等義理教材。

 幼稚園中班開始讀經,如今非常貼心有禮的柯辰儫已是國小六年級生。覺得越單純越好的柯爸爸表示,當年他聽了一卷王教授推廣讀經的錄音帶,後來親自去聽演講與參觀華山書院帶班的情況,於是決定帶孩子去上每星期一次的讀經課程。辰儫的爸爸笑著說:「小孩子可以接受,我也可以接受,媽媽也可以接受,後來成立全時讀經班,我們幼稚園沒去了,就把讀經班當作是幼稚園。一路讀下來,單純相信就對了!」

 學齡前全時讀經,遇到國小就學會不會發生問題?採取在家自學的柯爸爸表示,辰儫除了回學校考試,平時不是到讀經班,就是待在家裡,幾乎把全部的時間、精神,都投注在經典的讀誦。因為讀經,所以孩子的專著力很明顯提升,同時比較靜得下來,這是跟一般未讀經孩子的最大差異。另外,讀經的孩子也都非常喜歡閱讀,往往拿到課外書籍就愛不釋手,尤其閱讀的速度驚人,常常教父母望塵莫及。柯爸爸笑著說:「他們就是有這種特性!通常一本書半天就讀完,難一點的,一天就可以讀完。」

 普遍性的觀察,讀經的孩子都有專注力高、閱讀能力強的傾向。除此之外,讀經過程更強化了孩子的定力。柯爸爸表示,雖然他家不禁止看電視及上網,但孩子不會想要主動去開電視,就算上網瀏覽也自有節制,並不會沉溺在網路世界。他看見孩子讀經的過程中,無論在教育、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正向積極的習慣慢慢的養成。「因為那不是我們教的啊!」辰儫的爸爸說:「買了書,孩子自己看,裡面的道理他自己都知道。」

 讀經、在家自學,這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有時還真令人搞得一頭霧水。柯爸爸表示,長輩、家人都會關係孩子的學習狀況,他只好盡量的說明;重點是,孩子的學習自己能掌握。也許,其他人會質疑這種學習方式,通常他會簡單的說明讓對方了解,當眾人看到孩子的實際表現,發現待在家裡而沒有去學校上課,其實沒什麼不同,也就確實能讓人感到放心。柯爸爸慎重的跟辰儫說:「既然我們接觸了這一塊,就把時間留下來,不是學校不好,是讀經在這個時間內比較重要,你把握住這個時間,利用十年的時間,能讀就盡量讀。」

文化建設不能等

 大家都知道,當前的體制教育,問題層出不窮,導致社會人心敗壞、百姓憂心,政府明知教改失敗,卻一籌莫展,顯然教育問題,已成為國家施政的一大困擾。其實,我們的教育是在根本上出了問題,枝枝節節上的改造根本無效,問題歸根究底,只是「不合人性,缺乏文化內涵」兩句話。王財貴教授在帶領「第九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家長,及推廣讀經有功各界代表晉見馬總統時,充分把握為天下家長及孩子請命的難得機會,於茶會中向總統提出幾點建言,希望作為教育政策的參考:第一、請加強早教育的研究和宣導。第二、請由國家的教育機構在小學和幼稚園全面實施讀經教育。第三、請還給父母應有的教育權。第四、請開放各級考試的資格和年齡的限制。

 兒童讀經採用傳統「童蒙誦讀」方式而不強求理解,一反成人認知的「理解與記憶」學習模式,因此不免遭到部分家長的質疑。近年來由於多元學習、語文教育、品格教育、鼓勵閱讀的趨勢,以及讀經學童在課業與行為上的優良表現,推廣阻力正大幅降低。能量累積越久、蓄積越久,爆發力就越強,讀經的目的與意義正在於此。認為「保握時間多留幾年,再讀、再讀!」的柯爸爸表示,他們要求品德、行為方面的基本架構,孩子經由讀經耳濡目染的塑造,最後沒問題了,其他科目不過是考試的技巧,只要願意讀都不會太難。

 目前,辰儫正開始讀文心雕龍,笑稱自己跟不上的柯爸爸表示,孩子不求甚解的單純讀誦,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學習成果,其實他們自己也不曉得,也許要等到二、三十歲才發酵出來。柯爸爸站在父母的角色表示,國、高中以後,孩子可以隨興趣自由發展,現在把握黃金時間大量的讀經,錯過了就很難在有此機會。他比較全時讀經與部分讀經的其他同學,在專注力、內在氣質的表現方面確實仍有差異。讀經看似簡易、單純,事實上要付出的時間與精力,一點都不比其他學習來得少。認為所有父母皆很用心的柯爸爸說:「現在看不到明顯的外在效果,但是根基扎穩一點,相信未來孩子一定很好帶。我們不是說教,很多東西都是古聖先賢教的,不是我講的,這些東西自然而然進入孩子的頭腦裡面,他行為上有所偏差時,自然就會修正。」

 父母親的個人觀念未必正確,然而經典通過時間的滌蕩與沉澱,對孩子的影響會逐漸彰顯出來。認為孩子背書很枯燥、很累、很辛苦的柯爸爸說:「這種效果很像喝茶,慢慢會回甘一樣,孩子以後就能體會得到。」剛開始看不懂,後來自己都知道文章的意思,讀經已經七、八年的辰儫表示,讀經雖然很累,但是讀經之後,他的閱讀速度變得較快,對古文的意涵也越來越了解。

「文化建設不能等,而文化建設又是不費力、不花錢的工作,只要有見識,有智慧,做一點觀念和政策的調整,就可以了。」今年六十歲的王財貴教授表示,他一生有四十五年都在教育界,深知教育的重要,由於常反省教育的本質,看到當前教育的弊病原由,於是建構了一套簡易可行,深遠有效,而且有廣大實踐證明的教育理論,只在一念之間,就可以讓國家的教育起死回生,讓孩子品學兼優,讓老師教學輕鬆,讓家長充滿希望,讓國民文化教養深厚,讓國家人才輩出,這就是「兒童讀經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