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經班結合更多人、更多聲音及力量,給孩子一個穩定學習環境群體性,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很有模仿性,透過讀經班正面鼓勵的環境,讓孩子更願意讀經,也是培養孩子的榮譽心,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被動性,但是參加讀經班透過團體的力量,在互動中更能樹立互愛、尊重的團隊精神。而且在讀經班讀經無壓力、不求理解的氣氛,可能讓兒童將經典內容與正向積極的情緒產生聯結,使其形成較正向的學習態度。
兒童讀經班結合更多人、更多聲音及力量,給孩子一個穩定學習環境群體性,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很有模仿性,透過讀經班正面鼓勵的環境,讓孩子更願意讀經,也是培養孩子的榮譽心,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被動性,但是參加讀經班透過團體的力量,在互動中更能樹立互愛、尊重的團隊精神。而且在讀經班讀經無壓力、不求理解的氣氛,可能讓兒童將經典內容與正向積極的情緒產生聯結,使其形成較正向的學習態度。
四場教育講座
家長的情緒決定孩子的學習 江建勳 講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anjdyWPGfA&t=62s
由讀經看見孩子的生命價值 吳銘祥 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nrROTHbzE&t=433s
破除對讀經的迷思
A4-1我的孩子對讀經沒有興趣,該怎麼辦?
首先家長要有堅定態度,既然知道讀經的好處就要堅持,因為家長比孩子有智慧,如果在孩子面前一碗五穀飯與一包洋芋片,孩子會吃哪一個?當父母的您會希望孩子吃哪一個?讀經的內容就像五穀飯,雖然較為堅硬難咀嚼,但是對孩子的生命有很大的幫助,在家看電視玩3C就像洋芋片,沒有營養只有空熱量,對孩子有害無益。
孩子不喜歡讀經的問題,一開始可以用獎勵誘導的方式,只要每天複習十遍,幾個月後孩子也會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後會比較喜歡讀經,喜歡讀經又更有成就感,慢慢進入自動自發的良善循環中。所謂有志者千方百計,無志者選擇放棄,與大家一起共勉。
A4-2讀經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
讀經除了增加孩子的專注力與記憶力之外,更讓古聖先賢的智慧直接和孩子的心靈溝通,幫孩子成為一個感恩、慈悲且充滿服務心的完整個體。而古聖先賢傳下來的經典,都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起源,蘊含了最高的道德標準與智慧,是值得推薦的教材。要達到這目標並不容易,需要父母和孩子完全的投入與配合,並以開放的心胸採納種種最先進且有效的方法。而誦讀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Q:教讀經要解釋嗎?
不需要解釋,不是說不可以,是以不解釋為主。
為什麼不解釋有好幾種理由:第一:有人說:「請問我教論語要解釋嗎?」,我說:「你會解釋嗎?」他說:「我不會」我說:「那免了吧!因為叫你去自修太辛苦了,斷定他教不下去,那你解釋小孩子聽得懂嗎?」不懂,那不是白費口舌了嗎?第二:如果我自認很有學問,教學很有技巧深入淺出,那是孔子的意思嗎?不是,那不是就害了他一輩子就以為孔子跟我阿媽差不多,小孩子天生好問,他如果問,你就告訴他說:「你問我,我問誰,因為我不懂」,小孩子若說:「老師,媽媽您怎麼可以不懂?」你可以教訓他:「為何我們不懂,因為我小時後沒人這樣教我,我後悔慚愧,為了你,以後別像樣我一樣」;或者說:「我很有學問,我懂我講出來你也不懂,等十年後我再告訴你」;或者「除了讀經問題不可問,其他可以問」。這樣子會不會障礙他的思想?不會,你不要煩惱這問題啊!
人的生命是活的,這篇文章若是有意義,我們的內在生命就會運作,這個運作是我們的頭腦不知道的,這叫下意識、潛意識、阿賴耶識,你一定要對我們人類潛在能力有信心,人的生命不是電腦,我們輸入資料,要給他程式操作。老天早已安排好,你不要煩惱他不會運作,要煩惱他有沒有資料,我們中年人沒有學問,不是沒有能力了解,是我們根本沒有讀過經書,所以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小朋友不需要用,只要多就好,所以將來就不會方恨少。
我教讀經班時我都故意不解釋,而我教出來的孩子,沒有一個家長說孩子被我教壞了,我教了五年,這些小孩子有認真讀經現在真的了不起,現在越來越懂,從古兩千多年來故事一直重演,為何不相信呢?這個人讀了經,他並沒有與世隔絕,他也在看電視,也在看報紙,也與人交談,一講兩講突然開竅了,有所領悟,滿腔歡喜,觸類旁通。要相信人類是活的不是機器,不要說不解釋他不了解,他多讀了就懂,這一點我可以做保證,這在我的實驗班可證明,讓他將來自己領悟才是他自己的。不一定,但是有書是多方面的效果,將來認識字比較快,尤其是幼稚園的小孩增加認字的機會,有書他記憶力會更好,同樣花三秒鐘何不給他效果好一點的呢!
【讀經與孩子的興趣無關】
教育,不是要滿足一個孩子這樣那樣的興趣,而是要讓他早日領悟人生的意義!
所以教孩子,是不必太在意他是否有興趣的,學習就是學習,學習是為了充實提升一個人的生命,不是滿足你一時的興趣愛好。感興趣要學,不感興趣也要學,更深一層說,不感興趣而能夠學好,才是更可貴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性格氣質的變化是最大的。
有人說孩子對讀經不感興趣,為什麼要學?這樣的人是不瞭解經典,也不瞭解人性的。經典是最普遍的人性的表現,只要是人,就有人性,就一定需要經典的啟發。現代人對經典對人性沒有信心,才不敢理直氣壯地教孩子讀經,於是把讀不讀經這麼重大的選擇交給孩子的"興趣",這是把讀經當兒戲了!
1、耳濡法。
人為什麼只有一張嘴巴,兩隻耳朵呢?是要我們多聽,少說。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沒有定力,坐不住,怎麼學經典呢?讓他多聽。聽音訊,聽媽媽讀,都可以。
最初的原則就讓他邊玩邊聽,音訊可以當背景音樂似的迴圈放著,只要孩子的耳朵沒堵著,即使他在說話,也能被吸收,小孩子就是用耳朵來學習的,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
孩子的大腦很神奇,海綿似的吸收,聽多了自然就會了,慢慢也就有興趣了,這是無為而為的學。還有睡覺前的這個時段也可以再放一遍,只要孩子不反對就行,堅持放一段時間,孩子就會適應,這樣一周下來,同樣的內容每天至少聽了一到二遍,早已混了個耳熟。
那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是不是就不需要聽了呢?NO,仍舊要聽。一是為了強化記憶,二是新內容的話順便正了音。
我們一定要瞭解輸入原則及輸出原則。什麼是輸入及輸出?我們小時候都做過數學題,一個水池,一邊在進水,一邊在放水,多長時間放滿等等。我舉這個例子不是教大家這個練習題怎麼做,是為了形象的說明一個問題,水池為什麼會放滿,是因為輸入的水多了,水滿則溢。那人的聽說功能是不是一樣的道理呢?嬰兒從出生到呀呀學語,是因為他聽得多(輸入)了,就漸漸會說(輸出)了,而且還能懂(消化),並不需要我們一一解釋給嬰兒聽再教他怎麼說話。所以學習經典,背誦與理解,這都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只要我們的輸入量夠,根本不需要著急。
有人還誤以為我們推廣讀經,就是只有讀經,只有背誦,要讀一輩子的經,要背誦一輩子。其實,所謂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是家庭和國家的大事,家族要傳家,民族要出人才,要有一個大的策劃,做一個大的設計。什麼叫做百年呢?人生數十年,號稱百年。教育是對一個人一輩子的設計,所以說“教育是百年大計”。
那麼誰來設計呢?當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人生能夠設計的時候,他都已經有相當年紀了,他不能夠為自己做百年大計了。所以百年大計,應該是從這一個人還沒有出生便開始規劃。因此,替他做百年大計的人,一定是他的尊長——他的家長或老師,尤其最初期,是以家長為主,送去給老師教導的人還是家長,所以家長要替孩子一輩子的教育負最大的責任,就是要為他的孩子做百年大計,並且落實百年大計。
那麼,我們既然參與了教育,不論理論或實踐,就應該對人生一輩子的發展有所考量,所以我們讀經教育的推廣,就是對一個人一輩子做出了大計。不過,所謂大計,其實不必做到百年。因為教育最重要的時機,是打基礎的時候,把基礎教育做好了,一個人將來的發展就順理成章,走上康莊大道。因此我們讀經的設計是到13歲為止。13歲以上的教育,就不是讀經了,而是要進入解經。解經以後,不只是理解了,而是要行經,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按理他的人生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任,他還要從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行經。
所以讀經的目的是要便於解經,解經的目的是要便於行經。行經,是讀經教育的最終目的。
數理讀經的方法 蔡政民老師 演講稿
一.前言: 校長,各位主任、各位老師,大家好(午安)。
今天能有此機會(聚會),首先要恭喜我們南州國小有時時以「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職志的校長及陳主任,以及對教育有熱誠,時時追求新知以改善教育的一群教師。
宣傳與教學不太一樣,教學是要對家長和學生承擔責任的;而宣傳是只要有人想聽就可以進行,宣傳完了別人執不執行,可以一概不管。因為你們都不歸我管,如果你們不去執行我的方式,也沒有人會責怪你。所以,可能你們多聽了但不去用----這也是人之常情。
從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我們努力地學習民主,學習科學,為了迎頭趕上,上自教育部、校長,下至各教師均很努力,但最後結果令人失望,不少學生放棄學習數學的機會了。
大師輩出的古代語文教育:先背誦! 文/唐曉敏教授
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現為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負責人。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教授、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北京高校教學名師、北京高校育人標兵等多項榮譽。
語文能力的培養很簡單—讀一本有份量的書
很偶然地在網上看到,有人談到自己閱讀《資治通鑒》的經歷,說:《資治通鑒》絕對是對我影響非常大的一本書。2001年3月,我跟同學閒聊古今中外,竟然扯到了《資治通鑒》。他說他家有三大本,我要的話,可以借給我。在這之前,我只看過語文課本上選的《赤壁之戰》。我當時沒想什麼就借來看了。
司馬遷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大才的三綱領
第一句話就是——究天人之際。究就是追究,窮究,去深究,能夠深究體貼天人之際,之際就是之間,之間其實不是哪一個定點,而是人與天的關系,或者說人不只是從現實來看人,人要從他的價值來看人,這個價值是可以超越於現實的,這叫天人之際。其實一個能夠究天人之際的人一定是能夠深通人性,從人性的深處來了解人,而不是從你的個性,從你的環境,不是從你的種族,不是從你的歷史甚至不是從你的內圍來了解人。什麽叫從你的個性?有人說,我就這樣子啊,你怎麼樣?像這樣就是從他個性來看他自己,這個環境影響我很大啊,這是從環境來看人,這時代總是這樣子的,這是從時代來看人,我們中華民族就這個傳統啊,這從種族來看人。人都是這樣子的,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子的,這是從人的這一類來看人,究天人之際,不是從人的未來來看人。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在哪裏?這不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乃是人在天地之間,人在宇宙之中。所以天地的意義在哪裏?宇宙的意義在哪裏?能夠有這樣子的思考叫做究天人之際,能夠究天人之際。這個人他當然不是自我主義,他不是為自己,他甚至也不是為自己的環境辯護,民族辯護,乃至於人類辯護,這叫做為天地立心。能夠究天人之際,你的眼光要超越自己,要超越環境,要超越時代,要超越種族,還要超越人類。這樣叫究天人之際。
第二句話叫做——通古今之變。那麼人不止是這樣子的超拔而上,你總還是人,總是在人間做事,你所最關懷的還是人,還是這個世間。所以孔子說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鳥獸不可以同群。照這樣落實下來,你怎樣安頓你自己?你怎樣安頓你這個家庭?怎麼安頓這個社會?怎麼安頓這個時代?乃至於安頓整個地球上的人類,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個安頓是不是我想安頓就安頓呢?你必須有許多才華,必須有許多知識,必須有許多的手段,你必須有許多的能耐。照現代西方來講,你必須有許多的制度,這個制度從你做事的規矩,從你為人處世的表現,乃至於國家的大法,國際法,統統在孔子所說的禮這個範圍,你要有禮,而且這個禮要設置的好。禮不只是一種規範,你還要把這個規範實施的非常的和諧,所以禮必定要有樂相配,沒有樂的禮就是枯燥的僵化 的,束縛的,必須還有樂來相配,他才得到和諧。所以孔子說周公是制禮作樂,你怎麼能夠制出這個禮,而又有樂相配,,有這樣子的才華呢?你必須學習,而且你還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來龍去末,你只能要能夠通古今之變,通古今之變大體是你要能夠深究歷史。剛才的究天人之際是你要有人生的哲理,這個是你要有歷史的見識。歷史事件中有許多的人物,許多的事實,有許多你可以參考的人類的經驗,這些可以統統包含在現在所謂的知識範圍之內,你就是要有廣博的知識,究天人之際,就是你要有深遠的人生智慧,通古今之變就是你要有廣博的人間知識,你才能夠通古今之變。現在的通古今之變不只是歷史的古今,還有地域的,就是空間的廣大,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古今再加上中外。你必須能夠通達其中的學問,要不然你不能夠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大才。
最後是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你還要成一家之言。這個所謂的成一家之言就是司馬遷在作《史記》的時候他自己有一個特別的寫歷史的方式,叫作成一家之言。司馬遷用什麽來寫歷史呢?他在寫歷史的時候不僅是記載歷史的事實,他也學孔子作《春秋》的方法,就是在寫歷史事件的時候把自己對這個事件的評論加上去,這樣叫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說,他內在的心靈和客觀的知識能夠融合在一起,用這個主觀的心靈去評判客觀的事件。而這個主觀的心靈怎麼可以隨便評判客觀的事件呢?這是司馬遷自己有自信的,他一輩子就想學孔子,孔子所說的寓褒貶,別善惡,一個字就可以褒貶,所謂褒貶就是在敘述歷史的時候,把自己對於歷史的判斷加上去。那麼在現在的學問來講,你要客觀!你怎麼可以主觀,我們要批評這樣子的學問,只有客觀,你就不能成一家之言。
但是你如果只有主觀,你這一家之言就不足以指導人生,假如用你一家之言主導人生,那必定是群眾受害。所以誰可以成一家之言呢?誰可以把這些評論加在客觀的歷史事實當中,來讓別人無形之中受你的影響,受你的指引,這個自己內心之中必然有自信,什麽自信?有一個最原初的智慧的自信叫作究天人之際。你有這樣的心量,你所引導的群眾,不是用你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學派,自己的偏見來引導他,乃是你引導所有人都能夠走向天人之際,古今之變,所有人都能夠開闊他的心胸,所有人都能夠拉長他的眼界,所有人都有大心量,所有人都有大氣魄,所有人都有大智慧,這樣子我們稱為大才。
《養成知識內化的習慣》
當一件事,連續重複練習21次,就會變成習慣。
美國科學家研究,一個行為重複21次,會形成習慣,而一個習慣的養成,則至少應重複21天。
小雞的孵化需要21天,即使在商業化需求下,人們發明孵卵器來代替母雞,但不論如何加溫、加壓,也縮短不了21天的成長時間。可見大自然的成長有它一定的規律,人類生命的發展,同樣有屬於人類才特有的規律與原理, 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出原理法則,依循這個原理,才能使生命完美地展現。
3. 4.12.21.40.120都是以科學方法研究出來的原理數,因此建議從21數開始,逐漸到40天、120天,建立穩固不動搖的習慣。
孩子是會長大的!
了解孩子的喜怒樂,尊重孩子的情感很重要!
但了解孩子來到這世界的目的與未來更重要。
前者是技巧問題,後者是原則問題。
兒童讀經教育,是希望一方面知道眼前的孩子是一個孩子,一方面也能知道眼前的孩子是會長大的孩子。
因為他是會長大的孩子,所以我們眼光要看得比孩子更遠,及早為孩子奠定國學底蘊與精神資糧及養成優美性格,所以用高深的學問教他,因為他現在只是個孩子,所以我們對他的理解不理解不要強求。
孫悟空喜歡西天取經嗎?不喜歡。爲什麼還能堅持到底?因爲有一個他最怕但又解除不了的東西——緊箍咒。沒有緊箍咒的約束,他當然更願意在花果山當他的美猴王。當美猴王很舒服自在,但畢竟成不了正果。如果沒有緊箍咒,孫悟空恐怕永遠是一隻頑性不改的猴子。到西天得正果的時候,他會深深感謝,但取經路上被唐僧唸咒念得頭痛欲裂滿地打滾時,要說心中對師父沒有怨恨,恐怕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孩子,豈不就是無法無天的美猴王嗎?家庭就是他的花果山。有吃有喝有玩,大人對他寵愛有加,百依百順。讓他學習,他一百個不樂意。他也需要一個緊箍咒。誰都不願意戴緊箍咒,何況一個孩子。
唐僧多麼慈悲,可惜也感化不了孫悟空。要降伏調教孫悟空,他還必須又一個強制性手段。沒有緊箍咒,孫悟空早就逃之夭夭了。
緊箍咒誰給的呢?如來佛。如來佛瞭解孫悟空,知道如果不用強制性手段收束他,他就不會老實聽話跟唐僧去取經。如來佛也理解唐僧的困難,因爲唐僧的修爲雖然可以當師父,但畢竟還沒有得道,法力還不夠。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體現瞭如來佛的慈悲和智慧。
父母,其實是孩子的如來佛。真正關心孩子的,畢竟還是父母。孩子不管走多遠,也走不出家長的心,就像風箏不管飛多高,線永遠牽在家長手中。孩子學習的動力最終來自於家長。但家長不能自己教孩子,必須把孩子交給老師。就像如來佛雖然要度化孫悟空,還是得把他交給唐僧。如來佛像大老闆,把握大方向,他不做具體的事。如來佛的高明,是給孫悟空選一個好師父,還給了師父念緊箍咒的權利。因爲他知道人性的複雜和現實的艱難,知道唐僧光憑慈悲降不住孫悟空,“沒有教不好的徒弟,只有不會教的師父”,只是對老師理想中的勉勵語,不能簡單地作爲現實中硬性的要求。
每個家長都盼望老師把他的孩子培養成才,但在今天,大多數家長卻不願意給老師念緊箍咒的權力。不但不讓老師念緊箍咒,還總是提防老師對孩子太嚴格。孩子不好學,他們就怪老師沒愛心,沒本事。他們忘了老師並不是神仙。他們只有小情小愛,沒有如來佛的大慈悲;只有小心計,沒有大智慧。於是老師束手無策,教育難見實效,老師家長互相欺騙敷衍,孩子永遠是無法無天的孫猴子。
從小讀四書五經,一輩子都用不完!
生命學問就是這樣的,有它的核心,核心可以輻射外圍,核心可以開發外圍,那我們生命是活的,才會提升各種能力,不是任何東西都去抓,不知道抓到哪裡,這個一就是我們的根,我們的生命的所謂的根本,這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根本開發出來,整棵樹就屬於你了,教育也就是這樣子才會費力少收功多,反過來你就倒過來,你就費力多收功少。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既然是讀書志在聖賢,又志於道,又明明德,這些內容在哪裡,很簡單,就是在這些真正的經典裡面,所以王教授說為什麼讀最高的經典,最高的經典是最核心的,最根本的,根本就會助長枝葉,根本不代表一切,但是它是一切的基礎,所以我們常常講,人說你讀經就夠嗎?讀經當然不夠了,但讀經是根本,我們從意義上講,它也是夠的,它也是助長一切的教育,這個理念很重要,所以你看古人讀的書、學的東西沒有很多的,大概就是讀一些經典,但他們學習什麼東西來,都比較方便,所以我們問一句話,我們讀經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是什麼樣的關係,是不是衝突的,是不是對立的,是不是並列的,不是,它是一個最基礎的教育,它不能等同其它的教育,但它是為一切教育打下的基礎,助長一切的教育,而且還是籠罩一切的教育。
所以徹上徹下,我們自己分析一下:
一個滿腹經綸的孩子是比較容易開發他的品德呢?還是沒有讀過什麼經典的孩子容易開發他的品德?
一個滿腹經綸的孩子比較容易開發他的各種才藝呢?還是一個沒有讀過經典的孩子比較容易開發他的才藝?
一個滿腹經綸的孩子學各種知識容易呢?還是一個沒讀過經典的孩子容易學各種知識?
福氣,似乎是偶然遇到的,但大部份的情況,是求來的,並且是可造的。譬如,孩子讀經這件事。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真正的關心,怎能遇到?遇到了怎會動心?動心了怎會付諸實踐?實踐了怎能老實大量而得喜樂?
所以,所謂對孩子的教育真正的關心,是親子得到幸福的首要關鍵,而要有所謂對教育真正的關心,是有關乎智慧的,如果一個家長隻以現實社會的風氣作標准,關心的是功課,是才藝補習,是升學,是文憑,是職業等等,那縱使遇到了,也必交臂而失當面錯過,又有何用?(王財貴教授)
原來學國學竟有這麼多好處,你家孩子學了多少?
曾經,美國雜誌記者勞特斯問李嘉誠先生:你能成為華人首富,是因為什麼?勤勞?是比別人聰明?比別人更會溝通?李嘉誠就用兩個字回答:氣概。
氣概是什麼?氣概是一個人的格局,一個人的高度。為什麼關羽、張飛、諸葛亮會跟劉備打天下,是因為劉備有匡扶大漢的氣概。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能有一番作為,培養他的精神氣概是最根本的。
勞特斯再問李嘉誠:你這種氣概是怎麼培養出來的。李嘉誠先生感歎:兒童時期學的《三字經》《千家詩》《詩經》《老子》《莊子》等,這些知識彌足珍貴,它令我終身受益!雖然李嘉誠只有初中畢業,但不影響他成為大企業家、大慈善家,所以一個人的成就,關乎他小時候精神餵養的是什麼!
比如魯迅、老舍、巴金、郭沫若、朱自清、沈從文、徐志摩、林語堂、熊十力、辜鴻銘、梁實秋、陳獨秀、蔡元培、李大釗等等這些文豪,全部都是讀國學長大的,沒有一個是讀那些“小明小華上學校,小貓小狗哈哈叫”長大的,最終他們都成為白話文的文豪!
還有我們國家的領袖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溫家寶,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蘇步青等人,都是國學愛好者。甚至包括臺灣的首富王永慶,雖然是小學畢業,但他飽讀國學經典,最終成就了一番大事業。海爾的總裁張瑞敏,也曾說過他是應用國學的智慧讓海爾走向全世界的。
如果你生的是一個兒子,記住了,一定要讓他讀國學,國學能教會你的兒子做一個正直的男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的思想會像大海一樣深邃,他的心胸會像天空一樣開闊,他絕對不會為了一點小是小非斤斤計較,更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悶悶不樂。
屏蔽了外界干擾,孩子就對讀經感興趣了 空山老師
讀經與閱讀相比,讀經是單調的,閱讀是有趣的。因為閱讀有故事。
閱讀與漫畫相比,閱讀是單調的,漫畫是有趣的。因為漫畫有圖象。
漫畫與電視相比,漫畫是單調的,電視是有趣的。因為電視中的人物會動。
電視與網游相比,電視是單調的,網游是有趣的。因為網游讓人近於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