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的人生啟示

    我們讀《易經》有什麼用呢?大體上我們都會籠統地說《易經》是智慧的結晶,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人生的智慧。但是,人生有哪些智慧呢?我們或許不妨拿出幾點來說既然《易經》的學問這麼大,所以我剛才說要講《易經》是困難的。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要講《易經》也是很簡單的。爲什麽?因為它太大了,所以隨便講,就隨便對。(眾笑)於是,就可以隨意用幾點來說說“易學與人生”的關係,我們可以從學《易經》得到什麼啟示呢?    

 

     第一點,希望我們從《易經》學到一種“包容的心胸,整全的追求”。剛才不是說易學“廣大悉備”嗎?,它象徵了天地的創造,從源頭而來,發散為萬事萬物,就好像朱熹《中庸章句》前頭解說《中庸》特質說:“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說《中庸》這本書開始的時候是講一個道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嘛。在中間散開來關係到萬事萬物,到最後合起來成為一個道理,所謂“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中庸》這本書的結構是從一點開始分散開來,然後再收束起來。所以,“放之”,你把《中庸》這個學問放出去,“則彌六合”,充滿了天地宇宙。“卷之”,你把它收起來,“則退藏於密”,它藏到一個非常奧秘的地方。這就是智慧,整部中庸就是智慧的展現

 

    像《易經》當然也是,從一點出發,從無極、太極出發涵蓋萬事萬物,到最後萬事萬物融通為一體、渾然一體,回到原來的地方所謂“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我們的成語叫“殊途同歸。希望我們能夠具備這種心胸做人做學問很可惜的是這種態度我們很難得見到爲什麽呢?因為一般人都是固執己見,入主出奴,對於我們自己比較熟悉的,對於我們自己的專長、專業所在,就無條件支持,我們叫作“愛之欲其生”;對於跟我們不同的,我們往往“惡之欲其死”。凡是這種態度都不合乎易經的精神,易經是“廣大悉備”,非常廣大,無所不包。但是,這個“非常廣大,無所不包”是不是混亂在一起呢?當然不是,它也是條理分明。所以假如真的去讀《易經》,我們可以發現像剛才所說的,他用這些圖畫、圖案來象徵、分類,無所不有。但是,它每一個卦都有自己的特色,都站得住自己。所以,既能夠廣大,又能夠分明,到最後統合為全體。

 

    我們如果將當前時代做個比對,你看現在我們正遇到一個傳統與現代互相衝突,東方與西方互相對抗,文科與理科我們分成兩種學院,人心互相隔離,乃至於自己與自己隔離。我們應該從《易經》學到“一體感”,原來天地宇宙人生是一體的。有了這種心胸,你就可以不僅是站穩你自己,你還可以去體貼別人、欣賞別人,乃至於你去學習別人,再吸收別人。這個精神在現在的中國是非常缺乏的。從五四以來,名流學者們一種小家子氣,心胸不夠開闊,他知道一個面向,個面向所吸引,偏見而固執,他忘了另一個面向的價值,他否定另外一個面向,最後急切地喊著要打倒對方。讀《易經》一定可以糾正這種不良的心態,因為它從一個地方來,分別成萬事萬物,所以往下放會承認一切的豐富,往上提可以收為一體。一元不礙多元,多元也不礙一元。是一種開闊的涵攝的心胸,我們要博通古今、融貫中西!(眾鼓掌)

 

    第二點,希望我們從讀《易經》學會一種“感應”的能力。因為《易經》講感應,感是由外來而觸動你的心靈,應是由你的心靈發出一種合理的應對。感應是一種很巧妙的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必須是活的,也可以是說柔軟的,於是你對於周遭的人事物會有所感,心中也會有所應。如果你不能感,當然也不會應了,那叫“冷感”,古人把“冷感”叫作“忍”――殘忍的忍。所以孔子對宰予用“不安”指點仁德,孟子就用“不忍人之心”來了解孔子的仁。不安不忍,表示心靈的柔軟活潑的程度。你對於週遭的現象,心裡面會有所觸動麼?對於所謂善的、好的,你能夠起一種嚮往之情麼?對於一些不善的、不恰當的,你會起一種不安之心麼?這就是“善感”,有了“感”,能有恰如其分的“回應”麼?。因為整部《易經》都用感應來作為判斷的基礎。比如說,每卦的六個爻下面三個爻,稱為下卦,上面三個爻稱為上卦。下卦跟上卦它們相應的爻有感應,第一爻最主要的感應對像是跟第四爻,第二爻是跟第五爻,第三爻是跟第六爻,就是上卦的三畫跟下卦的三畫互相感應。不僅是這樣互相感應,它的爻(跟它近的爻)第一爻跟第二爻,第四爻和第三爻第五爻之間它們也產生了一些關係,這都要考量,這些都會產生影響。如果多去體會《易經》互相感應、互相影響的道理,或許在現實的生活中,會養成一種敏銳的反應能力,叫敏感度。會對於天地人生有一種很精微的、深細的感受,所謂的“見微知著”、“一葉知秋”。

 

    在《易經》的第二卦坤卦的初爻,也就是第一爻因為它是陰爻,所以它的數就用偶數六來代表,陽爻是用奇數九來代表,這個陰爻居在最初的地位,叫作初六。坤卦的初六的斷語是“初六,履霜,堅冰至。”這叫“爻辭,據說是周公所寫,文王卦寫了六十四條卦辭,周公三百八十四爻寫了三百八十四條爻辭。“初六,履霜,堅冰至。”這七個字是周公寫的,原來坤卦是由六個陰爻重疊起來,易經爻順序是從最下面開始,第一個陰爻把它斷定為 “履霜,堅冰至。”“履”就是踏著,“霜”就是一年的秋天快下霜了。你踏到霜,你就要有個警惕了,可能結冰的日子快到了,叫作“履霜,堅冰至。”後來孔子對這句話有所解釋,叫作“象”,,說它的象徵意義是“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孔子解釋說,“履霜堅冰”的意思是說“陰始凝也”,這個坤卦都是陰爻,初爻時,陰氣開始凝結了,結成霜。“馴致其道”,如果讓天氣一天一天地再寒冷下去,“至堅冰也”,到最後會結成很堅的冰。在坤卦的文言裡面──“文言”,就是再擴大解釋據說是孔子的發揮──說“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又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表示凡事物之成就,都是累积来的,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如果一再行善,將來累積多了,會帶來很多的慶幸;你如果素行不善,它累積起來就會帶來很多的災禍。所以你要謹小慎微,在一個很小、很細微的地方,在事情開始的時候,就要非常謹慎,你必須在這一個地方,這一個時刻就看到久遠以後的結果這就是提醒一個人的感應要靈敏,你不要到了事情已經到頭了才覺醒所以要記住“履霜,堅冰至”的教訓,尤其在秋天的天氣當然,假如對《易經》很有體會的人,他隨感隨應固然他在秋天有秋天的感應;在春天有春天的感應。但是,在秋天是不是一定感應成憂愁之情呢?也不一定的。在春天的時候是不是一定感應成喜悅之意呢?也是不一定的。天地之間有自然的春夏秋冬的階段但人心是活潑的,他隨時可以是春,可以是夏,可以是秋,可以是冬。

 

    在易學上,有一種對應的方法——就是吉、吝、凶、悔。“吉”就是吉祥,“吝”就是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的那個“吝”。“吝”就是生命劃起一道鴻溝,跟世界隔絕,生命由此怠惰,生命因而停止叫作“吝”。本來是吉,一片的光彩;然後再來是吝;吝了以後就會凶,就走了厄運了;凶以後可以悔,悔過悔了以後就復回為吉。這套循還可以搭配春、夏、秋、冬。從春到夏是吉,從夏到秋是吝,從秋到冬是凶,從冬到春是悔

 

   各位,如果是天氣的演變,一定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但是,你想一想人心,人的心靈,你的情緒或說是你的志氣、命運,是不是一定吉、吝、凶、悔,吉、吝、凶、悔呢?這可以是不一定的。深於《易經》的人要由天地自然界的自然演變體會人的心靈的演變,其中有類似處,又有不盡相同處。當然,一般人往往在順利的時候,容易驕矜,驕矜就是吝道,驕矜而固蔽,便走向凶道,如果立即反悔,或許漸漸又能興盛順暢,有如自然的春夏秋冬的循環。不過,一個真正有感應力的人,他在吉的時候,也就是處在春夏生機飽滿的時候,如果知道保任,不讓自己產生吝的情況,既然不吝,就永遠不會凶,他就不必

 

    所以讀《易經》,我們一方面從天地間得到啓發。但是,也要知道人生並不一定就如此。譬如有人說:時代已經這麼黑暗,光明還會遠嗎?各位,你千萬不要有這個夢,“中國夢”不是這樣的。(眾笑,眾鼓掌)天地是一種機械的運動,時代、歷史要靠人心的奮鬥,你不可以因為這個時代已經這麼黑暗了,就認為離光明不遠了!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要隨時去弘道,要不然,即使天地有道,也無能為力。人必須自己去開創自己的命運,個人如此,民族與時代也是如此。民族與時代的命運,似乎有一個洪流主導著,佛家叫作“共業”,這是一個民族長久以來所共同造就的命運、障礙。但是,就每個人來講你也可以不受共業的牽扯,你可以從共業當中超脫出來,有自己的“別業”。累積許多善的別業,也可以扭轉時代的共業。讀《易經》的人,既要善於觀察時代的洪流,善於觀察自己的習性,又要有信心有願力於開創自己的命運,扭轉時代的業力首先,一個人就要有強烈的感應的能力。假如,糊裡糊塗,對時代一無所知,對人生一無所感,你一定被時代帶著走。這個時代走向光明,你或許會糊裡糊塗地被帶幸福,這種幸福沒有真實感,沒有太大的意義!何況這個時代如果帶著你走向黑暗走向毀滅呢?你怎麼可以事先察覺,從裡超脫出所以,一個人不能沒有感應的能力!乾卦的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他的德像天地一樣大,他的光明像日月一樣強;然後“與四時合其序”,跟天地春夏秋冬的變化一樣的不亂;再來“與鬼神合其吉凶”,跟鬼神一樣有那麼敏銳的感應的能力。當你有敏銳的感應能力的時候,你“與四時合其序”的那個“序”就不一定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而是永遠的春天,你的心靈永遠的光明!(眾鼓掌)在自然界中,是下霜了,將來一定結冰,但是你的心靈裡,你一履到霜,你一警惕,就立即可以回歸春天, 永遠不會“堅冰”。在繫辭裡孔子就用一個很生動的、具體的案例來解說。孔子解復卦,本來坤卦六爻都是陰,復卦第一爻(就是初爻)是陽,其它五爻還是陰,所以復卦是從坤卦而來,坤卦已經到了六爻都是陰了,再不能往下走了,必定要回歸到陽,所以復卦是一陽生,一陽生在節氣上就代表冬至。在中國時序一過秋分,太陽一步步向南方離去,氣溫愈來愈冷,黑愈來愈長,晝短到什麽時候呢?人心恐慌了,太陽如果一去不回頭,生物毀滅了,期盼著太陽的回頭,期盼著,期盼著,等到冬至那一天忽然發現太陽停止往南,回來了。易學家就用“”這一,代表天地的“一陽生”而這“一陽生”的“一陽”,就是初爻。周公原先的爻辭是這樣說的,“初九,不遠復,无祇悔,元吉”。“不遠復”,就是它走的不很遠,它就回歸了。“无祇悔”,沒有產生大的悔元吉”,這是最大的吉利。孔子對周公的,加以發揮,说:“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这一段很有名,讀《易經》一定會記得這一段,其實任何人只要讀過一遍,一定會終生不忘,所以《易經》不難讀啊,至少有些話是這麼簡單的,像白話一樣,但是那麼地震撼人心你聽我講一遍,也一定終身不忘,不信試看看: “顏氏之子”,說顔家的那個孩子,當然是顔回了。“其殆庶幾乎”,他已經可以當作模範了吧,“庶幾”,就是幾幾乎可以作為一個圓滿的人吧。“有不善未嘗不知”,他心中有不善,一有不善的念頭“未嘗不知”,他立刻會警覺。“知之,未嘗復行也”,他一警覺就不會再下去。他以顔回的對道德實踐的那種敏感度來比配復卦的回歸之情,顔回的“復”是比天地的“復”還要敏銳。讀《易經》,觀天地,觀天地,感人生,感人生,修心性,修心性,成道德,這就是我們讀《易經》所要學到的一種態度和能力

 

    繫辭裡還有一段藉中孚卦“九二”講感應,也很有意思,。“九二”就是第二爻陽爻,爻辭說:“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說在那山的山坳裡有一隻老鶴叫,對面山頭上的小鶴就回應了這就是“中孚”的意象。什麽叫中孚呢?心中有誠信,叫作中孚。中孚卦表示由於誠信而來的呼應。最能夠以誠相待的是親人,而他不用人的親人,是用動物的親人。易經取象於鶴由鶴鳴的相應想到人也應當以誠信相應,乃至於天地萬物都應當以誠信相應,所以“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我有好酒我就希望與朋友共享。

 

   孔子讀到這一段,有所發揮了,說:“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孔子強調“言行”是可以産生感應力。他說“君子居其室”,在他住的房間,“出其言善”,他講一句好的話,“則千里之外應之”,所以不是“鳴鶴在陰,其子和之”不是這個山頭叫一聲那個山頭回應,而是你在你的所住的地方發一個善的念頭,講一句善的話,千里之外都有人感應得到,“況其邇者乎”,何況近的人呢?你“出其言不善”呢?“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千里之外也會有人感受到了,他也用不善來回應你,何況你身邊的人呢?君子對於言行怎可不謹慎呢?

 

    再來,希望我們從讀《易經》學到一種“陽剛”的精神。《易經》的卦爻結構雖然來自邏輯的推演,比照萬物的類別,分陰陽,各佔一半,如三百八十四爻裡,陽爻有一百九十二個,陰爻也有一百九十二個。但易經畢竟不是邏輯或數學,它不只是形式,它是有內容的,也可以說是有情感有好惡的。那情感好惡從一陰一陽的象徵意義就帶上了。易經的情感是 “扶陽抑陰”,推崇陽鄙視,雖然到最後是陰陽要合德,但是分開來講是——陽代表積極,陰代表消極所以當我們讀《易經》的時候可能會領受到一種啓發,就是要有積極的、陽剛的精神,所謂的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雖然“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乾坤要並建,陰陽要合德。但是整部《易經》的結構擺明了乾卦在先,坤卦在後

 

    乾卦的卦辭是“乾。元亨,利貞。”坤卦的卦辭是“坤。元亨,利牝馬之貞。”也具位了“元亨,利貞”四德,但是加一個“牝馬”,雌性的馬,馬代表剛健。但是,坤卦的剛健就是柔性的剛健,這個柔性的剛健是什麽呢?下面就接著說“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先迷,後得”,就是說這個坤卦不可以領先的,它領先了就迷失了自己。“後得,主利”,它如果在後面,它就會得到主人的引導,它就可以有所遵從,而有利,說明了坤卦是一個遵從的卦。所以,雖然陰陽並建,但是以陽為主;雖然乾坤合德,但是以乾為主。

 

    我們人生也是這樣,完整的心靈是既要有陽剛的精神,又要有溫柔的態度。但是,畢竟是以陽剛積極為主。多讀《易經》,必定能讀出這種精神,一個人就就比較光明、爽朗、向上、積極!(眾鼓掌)古人說“易為君子謀”,《易經》來給君子畫策的。它隨時在勸導一個人做君子,它隨時做一個君子的老師,一個君子的朋友,它替這個君子做謀略,它隨時支持一個君子。只要從《易經》讀出這種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也會讀出來剛才所說的大方包容讀出謹慎感應

 

       最後,我們希望能從讀《易經》學到“中正”的情操。打開《易經》,隨處可以看到“”兩個字。什麽叫中?就是下卦有初、二,二,三畫,第二畫就是中,上卦有四、五、上,三畫,第五爻就是中,凡是處在第二跟第五位置的爻都比較吉。所謂的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四多懼”,“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二跟四雖然都是陰位,三與五都是陽位, “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凶,五多功”,二跟五因為它都是居在一卦的位置,於是就有吉祥的保障。應用在人生上,應該“守中”,不可走偏鋒。除了“之外”,最好還要“。什麽叫就是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更為吉利,。還有,下卦和上卦相對的陽爻跟陰爻互相感應,有一種和諧感,叫“正應”也是吉的條件。總之,《易經》一直都教導人要中正。

    

    所以,《易經》給我們一種開闊的包容的心胸,細膩的感應的心靈,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平穩中正的性情操守。我們為人處世如果能夠這樣細又寬容,積極又中正,天下還有什麽可煩惱的呢?何況剛才說過,讀《易經》不是爲了趨吉避凶,它以為善為吉,爲惡為凶,以君子為吉,以小人為凶。我們只要做君子就行了,君子只要讓心靈隨時回歸光明就可以了。這樣,就不只是把人做好了而是以人的仁義來貫通天地的陰陽剛柔,這個人在天地之間叫作頂天立地!(眾鼓掌)

 

希望我們每個人你多多少少都要讀讀《易經》,多多少少從讀《易經》受益。不過,再交待一次,最好的是我最先說的——請你先把《易經》多讀、熟讀,最好是把整本《易經》全部背誦,必定讓你終身受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