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切歸零入易學探討人生真諦   文/徐鳳珠 

P1300444.JPG

 

我們人從出生落地,到走完人生的旅程,何嘗不是一切歸零,從有執著到痛苦修道,放下執著,全部歸零,接受指導,從新開始發悲願,學聖學賢,無人、我、眾生相,虛心受教才能有所成就,返璞歸真放下一切,回歸本位。

 

  從五教聖人的心法中,可以發現皆是教導我們,放下一切,也就是說一切歸零,重新開始接受指導,學聖學賢,敘述如下供參考。

 

1.儒家: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貫之」,執中貫一,既是當下不執著外相有無,一切歸零,不驕傲,不執著身分,平心靜氣,守住松果體,當下即是一切歸零,如一團光與天地合而為一,即是我們,原本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

 

2.回教:穆罕默德所教導之教義,要所有人每天要定時默拜,當所有弟子默拜時,要一切歸零無有執著誠心朝拜。此事亦有印證,後學朋友有次撘飛機剛好遇到幾位回教徒,當時剛好遇到默拜時間到,幾位回教徒全部放下一切,在機場便默拜,不管飛機起飛時間到了,所有機上的人員全部等他們拜完,飛機才起飛,所有全部人皆延誤了一段時間,由此可知心誠則靈,放下一切即是誠心之開始,所有機上人員沒有人抱怨,只有靜靜的等待這批誠心的回教徒。由此事可知一切歸零,即是誠心之始。心誠則靈,此時此刻即是天人合一,無你我之分別亦無執著之心。

 

3.基督教/天主教:十字架即真人所在,當下無雜念守住松果體,亦是一切歸零無所執著、懺悔過錯,求主原諒。一切歸零,從新開始,發心做好事行善佈施,愛世人,無你我之分,泛愛眾,不執著自己的錢財,佈施教堂,勸人為善,行善佈施,守著赤子之心,結善緣,歸回本位。就如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雖然於43逝世,但是他留給世人永遠的懷念,一代聖人的偉大就是永遠謙虛無我,只為眾生,從他老人家於19815月,在聖伯多祿廣場被一名土耳其男子阿格卡,在不到三公尺的近距離開槍射擊,聖母保佑當時教宗,忽然從人群中抱起一位小女孩,此女孩就如聖母瑪麗亞救了教宗一命,此男子被抓入獄一直在監獄中服刑,教宗雖然受傷,但是他還是原諒兇手,還到監獄去探視兇手,此行兩人在握手問候中仇恨盡釋,深深感動了兇手,教宗的作為,具體實現了寬恕的真諦,就如一切歸零重新接受,由此可見聖者的一切,皆為眾生不為已,雖然已一切歸零回歸本位,但是一代聖人,他老人家走過127個國家,精通8國語言,如泰卦一樣提倡和平,他的偉大,留給眾生就是永垂不朽的德性,讓眾生永遠懷念。

 

4.道教:老子道德經上也是一切歸零,才能重新開始,由下面道德經的一段經文即可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歸零)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無中,當下無我才有萬物生生不息,才有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來去自如,從無而有,再由有而歸零為無,而重新開始,學聖學賢行功立德。

 

5.佛教:所言無我、人、眾生、壽者相,也是一切歸零,不執著好壞,名、利、錢財,放下一切重新開始才能找回自性。因此,世尊講經說法49年後,竟然說他沒說什麼,也就是要我們眾生一切歸零,不執著法門,因此當我們有疑問迷昧時,才需要聖人、佛、菩薩的指引,當我們開悟時就要放下此法,不執著,一切歸零,重新發慈悲願,願所有眾生皆與我們一樣能早日開悟,行功立德,回歸本位。就如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當一個人能放下,一切歸零,你就不會執著,就能與天地合一,在維摩詰經上有談到一段佛陀、弟子、和維摩詰居士,所發生的一段事情,當時維摩詰居士,示現生病,佛陀派了幾位大弟子去探訪居士,當時,維摩詰居士為了要試探佛陀弟子修行的境界,示現了天女散花,當時天女所散之花,在所有菩薩身上皆自然而掉落,唯有羅漢弟子:目犍連、舍利佛與其他弟子身上的花皆黏在身上掉不下來,當時目犍連尊者即開口請示維摩詰居士,為何其他菩薩身上的花皆能自動掉下來?而他們的皆不行,還在身上,維摩詰居士借此開示,因你們還有執著好、壞,美、醜,我、人、眾生相,不能一切歸零,才會有此現象。因此,你們更要發大悲願心,不能只為自己而修道,成羅漢只有神通而已,因神通到後來也抵不過業力,就如同當初釋家族的因緣,連佛陀都不能救,何況是羅漢之身,此時維摩詰居士趁機開示其他羅漢要發悲願,一切歸零重新開始行菩薩道。

  

 天道的微妙就是如此,物極必反,循環不已,萬物總是在平衡又調和的情形下,生生化化,調節運轉,一切皆由歸零再重新開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年復始萬象更新)。因此,聖人體悟大道,還不敢仗恃自己的能力,皆以一切歸零無我之精神,順天行道也不想自居其功,這是聖人他不願處處誇耀自己的能力,而是以自己的長處去補助天下百姓的不足。這就是聖人所行的天道,求真知的大智慧者,社會知識不必廣博,廣博反而容易得了「知見障」,這就是聖人「守一而萬事畢」的原理,所以追求外在廣博的知識,不一定就是就是真的大智慧者,因為追求外在的形象,越追越遠,越遠越迷,反而無法探求真正的答案,所以聖人不必追求外在的知識,更不必追求物慾來占為己有,他只是以一切歸零無我之心,奉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去禮讓人,然而他卻不會去考慮自己做這件事的結果,反而更受人欽佩,讓人崇敬。不但如此,另一方面,更使他的博愛精神,留在世人的心中,刻下了永恆的追思和懷念。

 

因此,天之道只是利益萬物,而不去侵害萬物。聖人之道只是負擔著調和大自然的使命,而不與人相爭。這就是一切歸零無所執著的表現。

 

  以上可知,五教聖人皆以無我,一切歸零,不執著自己的成就,一切以眾生為己任,犧牲自己渡化眾生,此即是人生的真諦,我為人、人為我,沒有眾生,即不能有菩薩、佛的產生,因此有智慧的人,皆能以無我之心,行菩薩道,愛人如己,視路人為家人,不執著自己的成就,一切以眾生為主,心、佛、眾生皆為一體。

 

從易學中亦可了解易經中64卦,從序卦傳中可知「一切歸零」,亦是從太極而有乾坤,有乾坤才有天地之定位,一切皆從無而演化成有,再由有而慢慢回歸於零(即沒有)。但是回歸到零,即是沒有時,必須要有真空妙有的智慧與精神,從新發悲願,就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濟世化人。就像64卦中從乾坤2卦開始,一步一腳印,事來則應,事去則靜。以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元亨利貞,和坤卦的坤德無疆,坤厚載物,柔順利貞,去克服一切困難之事,就如父母一樣組成一個家庭,從屯卦的無知,蒙卦的茫然,開始創業,培養子女,需卦的互相幫助到訟卦的爭名利時,更應學習一切歸零,重新檢討,重發心願,慈悲為懷,以無我之心,愛人如己。退一步海闊天空,以柔克剛,發揮坤卦之柔順互相體讓,不爭不奪,才能避免爭訟之事的發生。要爭千秋,爭浩然之氣,改惡向善,培養道德步入師卦的貞正,純正的德行,才能為人師表,教化眾生,就如佛陀為天下眾生之師,要有愛心,帶領大家進而修行,到了比卦,就更應該小心,物極必反,要以德服人、感人,愛人如己,相親相愛,眾人必會心甘情願而追隨,人人互助,自然就會積蓄力量而達到小畜卦,此時更要學 習吳 老師的一切歸零,不執著,從新開始,發悲願,以德化人,德不孤必有鄰。這樣才能繼續走下去到達履卦的境界,以禮教人以身作則,自然有主在上德而德化行於下,在下之臣能和悅的服從,如果本身未能有一切歸零之精神,謙虛為懷,就不能做到至中至正的德行與修養,就會出事。因此,更應小心行儀,迴光返照,一切歸零,找回自性從新出發,不執著的步入泰掛,此時,天下即能太平和樂相處,至此,更應該做事光明磊落,循進中庸之道,如此才能兼容並蓄,調和剛柔,否則物極必反就會招來前功盡棄,功虧一潰,小心謹慎,要學習觀世音菩薩之悲願,渡化眾生,無所執著,才能轉危為安而迎接否卦的到來,當遭遇此卦時,更要以一切歸零,小心應付,此天地不交,陰陽不通,萬事萬物不能生長,此即是天運之數,亦是眾生共業所感,所以要以一切歸零,誠心懺悔,重發心願,明哲保身,等待良機,排除小人的勢力,同時要順應時機,齊心協力為正義伸張,等待否極泰來時,即可見到光明,此時更應該行善,以道德品行來約束自己,要少開口多行善,好好研究四書五經,學習聖人之德,己立立人,引進有緣人皆能入門研究易學與經典,要以眾人之心來感動天地,轉危為安,天下溺,援之以道,聚集眾人之力量與愿力與諸佛菩薩契應,而轉入同人卦與諸佛菩薩同心與眾人和諧,此即是世界大同的境界,也是人間淨土,到此時人世間皆是佛菩薩,沒有壞人,亦是大有卦的形成,此時無往不利,擁有權勢地位,要什麼有什麼,但在此圓滿之時,更應該學 習吳 老師的宗旨,「一切歸零,從新出發」。才能達到易經64卦中最圓滿的卦,「謙卦」懂得謹慎謙卑,虛懷若谷,時時迴光返照,做事光明磊落,剛健具中正,凡事順應自然,對人和善,互助合作,互相體諒,由人道修起達到天人合一,由人返天,要明心見性,一定達到大有境界,萬法歸一,體會天心,發大悲心,渡化眾生回歸理天,由上可知,當一個人到達圓滿境界時,必須時時刻刻存著感恩的心,更須秉持一切歸零的心境,才能學習謙卦的柔順,謙卑為懷,像天地一樣,包容萬事萬物與宇宙合而為一,與聖人、菩薩同心同德。

 

   當一個人造了惡業時,只要你能誠心懺悔,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發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可恢復原本清靜之本性

 

   結論:人生真諦

 

   易經中64卦從乾坤到既濟→未濟,就如人生在世的一條路,一路走來有喜、有憂、有好、有壞、有悲、有離,當我們未明理時,只是茫然的追求假象,到最後有的短命多知而亡,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在這當中運氣好的,前世有修的,有機會遇到明師來遷教修行,有的到死,還未遇到明師,只能再去輪迴,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就如當今最富有的鴻海集團郭台銘的夫人,55歲便走了,有了萬貫家財,但是不能買你的命,只能帶業往生,盼來世是否有因緣遇明師。因此,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即是遇明師,修行找回自性再學習一切歸零從新開始,發悲願立身行道,揚名後世,學賢學佛,一步一腳印,與眾生結善緣,就如易經中的64卦一樣,從有走到無。歷經一切困難,再放下執著,一切歸零,好、壞、富、貴皆放下,重新發願,始終如一,走出一條圓滿的人生大道,反璞歸真,返回理天再發悲願,回來渡化有緣眾生,共襄盛舉,就如觀世音菩薩一樣成佛後,再乘願回歸娑婆世界渡化眾生,回歸本位,有智慧之人更應了解人生真諦的意義,而不是追求外在的榮華富貴,榮華富貴只是曇花一現,不可能永久。

 

   我們更應該把握時機,精進學習以一切歸零為宗旨,學習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的坤德無疆和謙卦的謙虛為懷,抱元守一,慎言語,節飲食,常清靜,無爭貪,誠心大智若愚,返樸歸真,心態寬和,心胸廣大,覺聖棄智,來去自如,知足常樂,行住坐臥皆安宜,此時就如處於淨土之地,當下即是佛、神仙,不用向外去找尋了,因你已找回自性天人合一了。

 

人生在世若浮漚,得失成敗過了休,

事欲稱心常不足,人能退步便無憂;

榮衰可喻花開落,聚散還同雲去留,

種種機關盡滲透,青山綠水任遨遊。

 

春風人人愛,我若春風來,

捨己為人眾,人眾為我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