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請到”天安門

http://news.sina.com   2011年01月13日 01:37   僑報

  近日,一座總高達9.5米、重約17噸的孔子青銅像亮相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面向東長安街,緊鄰天安門廣場,有低頭頷首之神態、謙恭儒雅之氣質,引起民衆的極大興趣。

  在中國人心目具有崇高位置的天安門廣場邊擺上一尊古代聖賢的雕像,不僅表明這位先聖智慧思想的歷史穿透力,更表明邁向現代化和民族復興征程的中國,正在以一種民衆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對傳統文化給予應有的尊重,以及當局對之弘揚的決心。

  盡管在中國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思想政治流派出於各自的需要,曾經或“神化”或“矮化”的孔子形象及儒學經典,甚至將包括儒學在內的諸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視為“糟粕”,並徹底“砸爛”之。

  好在迷亂的非理性從來都不是歷史前進的主流方向,在普羅大衆心目中,孔子和儒學所倡導的倫理思想“仁”、滲透日常生活點滴的修身守則之“禮”以及“和為貴”、“天下大同”等理想,傳遞了人類千百年來共同追尋的規則和夢想。孔子思想中所凝聚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是任何個人和時代都無法抹掉的。

  正如自由女神像之於美國民衆,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化身,孔子像之於中國人,則是“仁義禮智信”的價值觀外化。他並非高高在上,而是就在生活中,在你我他身邊,在每個人的言行裡,因而中國人更願意把孔子想象為一位智慧長者,循循善誘,可親可敬。

  如果說中國人對孔子的推崇還有天然的民族情感、歷史因素在起作用,那麼,美國政界人士對孔子的認可則說明儒學精華的普世價值。

  2009年10月,美國衆議院以壓倒多數票通過了“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的決議案,以褒獎儒學思想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孔子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事實上,隨着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孔子已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名片。而經過歷史洗禮的儒學文化也正成為“和諧萬邦”的推動力和人類文化交流融合新的平台。

  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將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作為千年文明古國,中國沒有道理不尊重和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孔子塑像矗立在中國的“心臟”,不是復古,而是一種自信的、包容的開放與進取姿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