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中華文化 挖出精髓----- 遠見雜誌

薇閣小學用心在校推動讀經

http://www.gvm.com.tw/theme/inpage_cover.asp?ser=12213&Pg=2

作者:游常山 
2006.7 /出路-小台灣大藍海 

薇閣小學用心在校推動讀經,被人遺忘的寶貝,現在正在這裡傳承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六月初陰雨綿綿的午後,一群薇閣小學的小三學生,賣力背誦著《大學》,還搭配著類似「數來寶」的響板。在薇閣,每個學生都要為這場「以傳統之名」的才藝表演準備節目。 

不只學生必修四書五經,薇閣也很鼓勵家長參與,一齊背誦讀古經。 

為了鼓勵親子共讀,有一年,幼稚園畢業時,薇閣中小學董事長李傳洪當場拿出新台幣5萬元,「只要家長能和孩子一起上台背完一冊,就可以領到這5萬元,」李傳洪說。 

當場就有幾位家長躍躍欲試,只是大人腦筋硬化,迄今那第一筆5萬元獎金還沒有發出去! 

更難得的是,這是一場結合表演創意和古典讀經的必須課。「所有的動作都是在我家進行排練的,你可能不相信,這些都是孩子自己設計動作,薇閣的孩子,非常自動自發,」學生陳怡庭的母親說。 

另一個教室,小四學生正進行另一項必修課──書法。顏真卿、柳公權的鐵筆銀鉤,在投影機放大下,書法大師的氣勢令人驚豔。 

將孔子視做珍寶 比世界都早 

當前喧鬧的台灣,儒家的四書、傳統的書法,這些幾乎已經是快要被人忘記的「老骨頭」,在薇閣小學和幼稚園,卻被定為必修課。 

隨著中國熱崛起,中文熱正在全球發燒。日本有2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2001年大學生普查中,59%的日本學生認為有學習中文的必要;熱潮延燒到東南亞,印尼華校還短缺三萬名華文老師;連經濟日盛的韓國都有100萬人學習中文。 

「中國開始以『孔子學院』來發揮對世界的文化影響力,」今年4月,美國《Newsweek》以封面專題,報導大陸的「文化大轉型」。 

相對於40年前文化大革命的「打倒孔家店」的熱潮,儒家的四書五經,如今又被中共官方視為寶貝。 

在大中華經濟圈的日趨緊密融合、交流趨勢下,台灣勢必不能自外於這波「孔子熱」之外。 

從1949年國民黨退居台灣後,已故的蔣中正總統堅持「復興中華文化」,強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貫儒家道統的「王道文化」,使得二次大戰後,過去受國民黨教育體制下的三代(20年為一代)台灣人,對《論語》《孟子》都有一定的認識。 

但現在這樣的傳統教養,已在逐漸式微中,薇閣卻仍十分堅持,而且做得相當徹底。 

用背頌訓練教養 家長也滿意 

薇閣幼稚園畢業時,必須讀完國學專家南懷瑾編訂的傳統文化教材第八冊,內容有:《大學》《中庸》《老子》《孝經》《唐詩》《孟子》《論語》《莊子》。 

小學畢業時,則必須讀到第30冊,有《朱子治家格言》《昔時賢文》《笠翁對韻》《詩經》《易經》《古文觀止》《菜根譚》《幼學瓊林》《內經述》。 

「我就是陪我小孩背誦薇閣規定的《幼學瓊林》,讀到『閬苑』,知道這指的是神仙住的地方,也才瞭解我祖父對我命名的用心,」台北市長候選人郝龍斌的夫人、也是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高閬仙說。 

原先,郝龍斌夫婦倆都忙於工作,他們原先只是想:薇閣的環境比較能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後來才發現,薇閣強調生活教育,孩子每次上下車、吃完午餐都會對司機、廚房阿姨集體致謝,十分有教養。 

他們也不以打掃廁所為意。學生陳怡庭在學校願意掃廁所,她媽媽請她回家也清掃廁所,陳怡庭回說,「家裡有管家,學校則是份內工作,」陳媽媽楊淑容笑著說。 

以四書五經薰陶 鬥嘴也氣質 
薇閣對四書五經的背誦要求,內化為學生教養一部分,幾乎是一個小型的中文系訓練,因為要讀的東西很多,他們的中文程度也比較好。 

「薇閣的教育讓孩子能自動自發解決問題。我三年前奉派澳洲首都坎培拉進修半年,帶我女兒同行,她會上網找資訊,自己寫成英文報告,我女兒說,在台北時就是這樣。」教育部國教司專門委員陳彥儀也認為,把兩個小孩送薇閣接受經典教育,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很有幫助。 

孩子受到薰陶後,連鬥嘴時表現的氣質也不一樣。「一個幼稚園大班孩子,會對姊姊說,『你不要視而不見!』姊姊也反脣相譏說,『弟弟,你不要聽而不聞!』」三立電視主播張雅琴和她先生都非常驚訝,小孩也可以「出口成章」。 

薇閣的經典課程如此突出,歸功於董事長李傳洪是旅港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學生。他在薇閣推動背誦古籍,就是為了秉持師訓,復興正統的中華文化。 

「教育不是訓練,而是要『薰陶』,薇閣相信,在中華文化四書五經的薰陶下,能教育出具備彬彬有禮、整體平衡、有古典教養的學生,」薇閣董事長李傳洪表示。 

君子養成為目的 學生有自我 

為了增進學生對背誦古籍的理解力,薇閣也投資於學生的校外教學,表演藝術就是他們經常的補充教材。 

去年,小四學生集體帶到國家劇院觀賞雲門舞集的《紅樓夢》,還有雲門人員先來上課講解,而光是「包場」讓全校四年級學生都可以去看,「花在門票,就花了46萬元!連我們家長都獲益不少,」家長代表、前台視演員、製作人阮虔芷表示。 

薇閣為什麼願意投資這麼多寶貴的授課時間在古典典籍閱讀和賞析? 

原因是他們相信,人文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而正統中華文化教育內涵的終極理想,是要求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正是李傳洪想追求的理想。 

「我的孩子魏義明小時候得到同學票選的『善行獎』,我真的事先毫不知情,」味全集團老三、總經理魏應充的太太許秀綿說,她最感動是薇閣把人格教育化為生活的實踐,「善行」做得自然不矯飾。 

她的孩子在北京讀大雜膾式的外國學校,英文、中文樣樣通、樣樣鬆,轉回薇閣念小六,除了正統中華文化教育,還發掘魏義明的田徑專長,讓他找到自我,如今同時申請到美國加州大學和日本早稻田大學,。 

薇閣推廣南懷瑾的兒童誦讀經典活動,雖然十分簡單,卻是對抗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去中國化」、廢讀文言文的政策。無意中,李傳洪也以薇閣做為一個實踐正統中華文化的對照組。 

也許20年後,台灣才會後悔,國民教育九年,沒有效法薇閣,讓下一代吸收更多儒家的傳統智慧。因為正統文化,其實正是台灣一項重要的軟實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