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經教育心得 (3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0/6/2 自由時報:7旬翁貸款買透天厝 推廣讀經

〔記者林孟婷/南縣報導〕皮革工廠退休的71歲曾進添,將一生積蓄投入推廣讀經與社區回饋,老本加上貸款買下2間透天厝,免費做為小朋友讀經教室,女兒也深受感動,加入推廣行列,希望提升社會「向善向上」的力量,從年輕一代開始扎根。

花7百萬 免費當教室

在皮革廠工作40年,虔誠的一貫道道親曾進添退休後,將重心放在回饋社區,2棟透天厝加上裝潢整修,總計花了近7百萬元。

一家4代都是信奉一貫道、長年茹素,曾進添年輕時接觸經文,他說,經文的意涵對於人格品行的養成有幫助,希望小朋友從小接觸,也為回饋社區民眾,開辦成人讀書會。

10年前開始推廣讀經時只有10幾人,迄今已有近百人,曾進添也邀請讀經老師免費授課,所有的水電開銷都由曾家負責,有不少廠商老闆聽聞曾進添愛心,也贊助經費與物品讓讀經教室維持運作。

曾妻李美枝說,曾有2歲大的小女娃由媽媽抱在懷中來上課,而看到小朋友因為讀經,個性變得大方有自信,且專注力集中,感到很高興。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資優兒?家長:發揮孩子潛能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9/10/29 17:43 楊舒婷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過經典閱讀 讓孩子體察生命的高度

資料出處:商業週刊985期   
文:成章瑜

在閱讀的道路上,沿途繁花似錦,經典中的高度與寬廣,可以訓練孩子與生命對話,做閱讀的主人。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家教狀元 孩子怎麼教,你要有主張!

 

本文出自:商業週刊

 

孟母好不容易三遷到學校附近,讓孟子在耳濡目染下讀書,最後成為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在台灣,今年有六百一十六個小孩,被父母從學校裡拔出來,帶回家自行教育……

 

清晨三點的冬夜,台北市文山區的木新路上漆黑一片,多數人仍在睡夢中。有一戶人家的房間燈卻亮了,這是徐家兄弟的房間。兩人簡單漱洗,穿上外套,開始了一天的課程。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 ◆ 錢穆 先生最後的心聲

  

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雖是我早年已屢次講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去年九月,我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創校四十周年慶典,因行動不便,在港數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數日中,專一玩味此一觀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難以言述。我深信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之貢獻,主要亦即在此。惜余已年老體衰,思維遲頓,無力對此大體悟再作闡發,惟待後來者之繼起努力。今逢中華書局建立八十周年慶,索稿於余,姑將此感寫出,以為祝賀。中國文化過去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對「天」「人」關係的研究。中國人喜歡把「天」與「人」配合著講。我曾說「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從來世界人類最初碰到的困難問題,便是有關天的問題。我曾讀過幾本西方吹洲古人所講有關「天」的學術性的書,真不知從何講起。西方人喜歡把「天」與「人」離開分別來講。換句話說,他們是離開了人來講天。這一觀念的發展,在今天,科學愈發達,愈易顯出它對人類生存的不良影響。

 

中國人是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中國人認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離開「人生」,也就無從來講「天命」。離開「天命」,也就無從來講「人生」,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人生」與「天命」最高貴最偉大處,便在能把他們兩者和合為一。離開了人,又從何處來證明有天。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一切人文演進都順從天道來。違背了天命,即無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為一,這一觀念,中國古人早有認識。我以為「天人合一」觀,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貢獻的一種主張。西方人常把「天命」與「人生」劃分為二,他們認為人生之外別有天命,顯然把「天命」與「人生」分作兩個層次,兩次場面來講。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天命」與「人生」分別各有所歸。此一觀念影響所及,則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兩截分開,便各失卻其本義決不如古代中國人之「天人合一」論,能得宇宙人生會通合一之真相。所以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而中國文化,既認為「天命」「人生」同 歸一貫,並不再有分別,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國思想中,「天」「人」兩者間,並無「隱」「現」分別。除卻「人生」,你又何處來講「天命」。這種觀念,除中國古人外,亦為全界界其他人類所少有。 

 

我常想,現代人如果要想寫一部討論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書,莫如先寫一本中國古代人的天文觀,或寫一部中國古代人的天文學,或人文學。總之,中國古代人,可稱為抱有一種「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盡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觀」。這一觀念,亦可說即是古代中國人生的一種宗教信仰,這同時也即是古代中國人主要的人文觀,亦即是其天文觀。如果我們今天亦要效法西方人,強要把「天文」與「人生」分別來看,那就無從去瞭解中國古代人的思想了。即如孔子的一生,便全由天命,細讀<論語>便知。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於予」。又曰:「知我者,其天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俏孔子一生全可由孔子自己一人作主宰,不關天命,則孔子的天命和他的便分為二。離開天命,專論孔子個人的私生活,則孔子一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減少了。就此而言,孔子的人生即是天命,天命也即是人生,雙方意義價值無窮。換言之,亦說說,人生離去了天命,便全無意義價值可言。但孔子的私生活可以這樣講,別人不能。這一觀念,在中國乃由孔子以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所闡揚。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金源 (20050502) 中國時報    

    明末學者朱柏廬最近成為話題人物,因為被認為有歧視女性的嫌疑,但真是如此嗎?

    明末學者朱柏廬涉嫌歧視女性、宣揚男尊女卑思想。他的《朱子家訓》原被多所學校選為兒童讀經教材,但日前已因前述理由被打入冷宮。朱子古人也,除了靜聽今人數落之外,只好靠我這好事者為他辯護。

    奢華不實的台灣社會,實在應該仔細重讀《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字字都是金玉。「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句句皆為良言。再看朱子所說:「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他還說「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對於機關算盡、處處心眼的現代社會來說,《朱子家訓》不啻是暮鼓晨鐘。可惜,學生家長只見秋毫不見輿薪,最在意的竟然是朱子的「男尊女卑、歧視女性」。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一語被評為歧視女性,其實朱子批評的乃是搬弄是非、挑撥丈夫兄弟感情的婦人,並非所有女性。這樣的女性難道不應被譴責嗎?朱柏廬沒有說出「聽夫言,乖姊妹,豈是烈女」之類的話,因為他活在以男性為主的農業社會。但是通篇家訓充滿自制以及將心比心的恕道精神,完全看不出朱子「只要求女性,不要求男性」的心態。換言之,家訓如果加入「聽夫言,乖姊妹,豈是烈女」,朱子有知,應該不會反對。批評《朱子家訓》的家長指出:小朋友碰到媽媽嘮叨時,竟然回話:「聽女人的話,算是什麼男人?」顯然小孩誤解家訓的真意,是老師沒教對、學生沒學好,這與朱子何干?

    同樣的邏輯謬誤,也出現在對於「妻妾切忌豔妝」、「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的批評。論者指責「妻妾不可裝扮冶豔」是男性沙文的象徵,但卻沒注意朱子在此句之前已說「奴僕勿用俊美」。朱子對男女的要求標準完全一致,何況「文勝質則野」才是他的深意。

    根據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顏崑陽主編的成語辭典解釋為:「卦姑就是賣卜算卦的女人;牙婆就是女掮客;師婆就是裝神弄鬼、耍邪術的女人;虔婆就是女流氓;藥婆就是賣藥醫病的女人;穩婆就是接生婆」。朱子並未歧視所有的「姑」和「婆」,他批評的乃是從事上述職業因而易於說長道短的「三姑六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的酸甜苦樂

在吃食物時常常會吃到酸甜苦辣這四種滋味,但是讀經卻有酸甜苦樂的四種感觸在我心裡:

酸─我想要背經的時候,我卻背不起來,我的心好像被石頭壓住了,缺氧了,直像口中含酸梅,酸到皺眉頭。
苦─媽媽每天要我讀經,有時逼得我好難受,每天提不起精神來,真的很想放棄讀經這件事,好像吃苦瓜,有苦難言啊!
甜─在讀經的時候,會發生有趣的事情,譬如媽媽教我讀經的時候,會說到好笑有趣的經典故事,讓我忘記讀經的苦,就像吃蛋糕既飽滿又香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古多神童/哲萱©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xI1920年國民政府廢止中小學課本中的古文,中國人就將西方教育制度奉為寶典,然後陷於隔三岔五的教學改革忙碌中.奇怪的是,教改總在一次次失敗後,鬥志昂揚走向下一個失敗。他們大概沒有時間停下腳步回頭看看,中國傳統教育有沒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君不見,史書中常有如下記載——r4q~

 

許慎,性淳篤,少博學經典;鄭玄,十三歲可背誦五經;蕭統,三歲讀《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范雲,八歲在席宴之上即興賦詩,在座者無不驚歎;顏之推,七歲博覽群書、無不該洽、詞情典麗;韓愈,日記數千百言;白居易,始生六七月即會指字,六歲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李賀,七歲以詩聞名京師;司馬光,七歲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王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黃庭堅,五歲時可誦讀五經,後讀《春秋》,十天即可背誦,且無一漏字;王應麟,九歲通六經;丘浚,書凡過目即能成誦......W限於篇幅,就簡單舉這些例子,其實要翻開《二十四史》,類似記述比比皆是,也有史學家認為是作者出於對所傳之人的喜愛,而下誇張之語,但中國史家向以嚴謹著稱,即使偶有誇張,也不至於不同時期,對不同人,在這個不很重要的問題上誇張,故有理由相信,古人童年時的學習力是驚人的。X

 

而且,上文所舉大部分都不算古代神童,在專門的神童傳裏,還有更多驚人記錄,而這些所謂神童,是不是常常因開慧過早,而落得傷仲永的下場呢?Z=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月9日至12日教學日誌

 

五月浙東,淫雨霏霏,今晨又雨,泠潔自感無味,情緒低落,肖鋒則情緒很低落、聲音很低。肖鋒這種情緒波動,在小孩子身上是看不到的,看來人一長大,或成年後,確實很麻煩,心眼打開了,煩惱有了,而小孩子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我的概念,純是一片天機,他們天性的玉盤上並不會破開一個洞,而從此越陷越大,無法收拾,而這些大孩子,卻正好如此,長大後,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小我雛形了,陷於煩惱而不拔,並隨煩惱而情緒萬變,如果不學道,不修身,一輩子都會在情緒中往復,所以,修身是最好的情緒管理,修身,才能知,才能止,才能定,才能靜,才能安。\

!對趙升君老師講話若干問題的遺憾

 

1、教了上十年的讀經,今天還在站在公眾場合下抱怨孩子不會寫毛筆。這實在是很難說出口呀!稍微有些遺憾。不去查找一下原因、改進一下教學方法、不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責備讀經教育,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讀經班的日子
2008-05-01 08:00:00 楚天碧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了一座佛堂所推廣的讀經班課程,內容是陪孩子一起研讀唐詩、弟子規、百孝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我覺得這個課程不錯,於是每個星期五晚上七點半到九點,我一定帶著孩子一起到佛堂上課。

佛堂的供桌上,立著一座看起來莊嚴又親切的彌勒佛佛像,每次到這裡,向仙佛參拜鞠躬,內心就有一種祥和寧靜的感覺,暢快無比。在年少的歲月裡,背詩詞歌賦是為了考試,往往無法領略文學的意境與美好;如今,我己屆中年,讀書不再為了考試,先人的智慧,對社會現象,國家大事,乃至於人類的情感……,都有一針見血的看法與詮釋。和孩子們讀著唐詩,唸著老子……,和先人的智慧竟有著山鳴谷應的感動。當我帶著孩子讀到了老子所說的「和大怨,必有餘怨……。」使我對辦公室一直處於龍爭虎鬥的兩個同事有了領悟之後的釋然;老子又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使我對人際關係的微妙複雜有了會心的體認,孔子曾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使我更珍惜身邊的好友們,孔子,真不愧為至聖先師啊!

在佛堂裡,我很幸運地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姐妹淘,我們利用假日一起到山之滇水之湄遊山玩水,一起到KTV唱歌,一起立志減肥瘦身,一起分享生命中的酸甜苦辣……,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相約論語一百”夏令營 營員分享之一

 

這是2010815,大陸國家教育部語言應用司主任來夏令營視察時,幾位同學的心得分享。因時間緊迫,只有幾位同學發言,但是也可以代表大家的感受。

 

  A:我聽我們教授講,咱們有這樣一個活動,我就過來了。我想知道我以後會過怎樣的生活。剛開始我來到這樣一個地方,還是很浮躁的,因為我不確定我究竟能不能找到答案。但是經過三十天的學習,我明白了以往的困惑,之前我是一個很浮躁、心很不定的一個人,但通過讀《論語》,聖人告訴我生活自己的,我知道了君子跟小人之間的差別,或者說我不再是為了僅僅生存而生活,我要把它昇華,我雖然不能成聖人,也不能成我們推崇的大師,但是我作為一個人,不能僅僅為自己而活,應盡己所能的去為更多的人服務,這是我生活的一個價值,這是我存在的一個意義。我不再是我,我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一員,我有這樣的義務,這樣的使命為整個人類來服務。《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時時刻刻鞭策著我的行為。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他的學生就對。我覺得做人一定要知天命,知天命而為。有的人迷茫就在於他沒有找到自己,所以來這兒,我找到了答案,我找到了我人生的價值,我明白了我的人生方向。謝謝大家!

 

 B:我是一名高三的學生,高三對我來說是很逍遙自在的,很少去學校的,即使去了學校也是蹺課跑掉。這一年,幾乎與書本脫離了關係,高考前的一個月,瘋狂的學習了一個月,然後就去考試了。考完以後,放假的一個月,在家除了睡覺就是看電視、上網,也沒有其他的事幹。整天無所事事,母親看到我這個情況非常就著急,因為要上大學嘛,在大學裏,離開了父母,在那種狀態下,什麼都學不了的,我母親也是經朋友的介紹,於是就讓我參加了這個活動。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真的可讓你的孩子變資優生  

我的孩子今年2年級,辦自學,3月份老師告訴我,縣政府辦一場資優生鑑定,問我要不要讓孩子去參加,想想孩子從小讀經,也沒參加什麼訓練,也不知她的智商到那裡,所以就答應了,過了一星期,老師告訴我,學校有舉辦資優密集班3星期,問孩子要不要參加,老師說若參加,孩子考上機率大,一方面時間我不能配合,一方面我覺的刻意的訓練,鑑定結果不一定是孩子真正的資質,所以婉拒了.T


w4/9參加初選,4/16老師通知考過了,5/1複選5/6又通過了,大家都覺得很疑惑,孩子不去上學,也沒補習,只讀學校不考的經書,怎麼成績這麼好.b+x8
我只想告訴大家,這就是經典的魅力,聖人的精華啊!讀經的時
間花的多,量讀的夠,他絕對會是更聰明的,還沒讀經的家長,要趕快讀,量不足的,要加油,我的孩子行,你們的孩子也一定行.7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育錚老師. 南縣口碑國小讀經教學分享 日誌

 



2011/05/10 09:46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這輩子生下來,就是要讀經的       ---方哲萱    (大陸北京 老師)

 

 

 

 

           作者   方哲萱 老師  攝於  十全國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你孤獨嗎?

 

台南地方法院謝瑞龍 法官 專訪

 原文刊載百世教育雜誌

      人一能之幾百之,人十能之幾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第二十章》

 

   之前,筆者曾在本刊提及,經典是一個永恆且美麗的故事,當我們厭倦了現代過多采濫辭詭的文章後,就會情不自禁的投入經典的懷抱裡。因為,經典不僅美在文字的雋永雅韻,更美在思想的沈麗深醇,只要我們願意空出心靈的角落,摒除不必要的思慾雜念,經典必然能夠「登堂入室」,與我們的生命共舞,日積月累,也必然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產生。所謂「吾道不孤」。台南地方法院謝瑞龍法官正是懷著此一理念,不遺餘力的將經典植進誤入歧途的少年心中。此刻,台南少年觀護所正在如火如荼的落實謝法官的理念,而且成效顯著,有目共睹。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輔導新思維~給迷途少年一個讀經的機會                       

謝瑞龍(台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法官)
【本文於96年12月27日刊載於法務通訊第2371期第3版至第5版】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漫談少年讀經

本文轉載自96.6.14司法周刊中華民國96 6 14 JUDICIAL WEEKLY / No.1342 2

 文/謝瑞龍(作者為台灣台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法官)

 

緣起

 

鑑於亞洲經濟蓬勃發展,中國大陸經濟勢力的崛起,歐美興起學習中文的風潮,固有經典的學習益顯重要。孔、孟儒家思想,提倡忠恕孝悌及仁義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也是吾人立身處世之準則。在繁忙的審判工作餘暇,有幸於二年多前,因帶領家中孩子讀經,而重拾古聖先賢的至理名言,並嚐試將之運用在少年保護事件的輔導上,不揣淺陋為文記述此心得,期能拋磚引玉。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存心自有天知
(方哲萱,網名「天涯在小樓」)  

如今,東北極北的佳木斯市幾乎全城讀經。


   
在我看來,那是個遠在天邊的城市,而大城市裏的讀經宣導者對它似乎也鞭長莫及。而之所以那裏的讀經運動能夠得到推動,是因為有一天有一個人看到了一張光碟。


   
光碟的內容當然是季謙先生(王財貴教授,字季謙)的演講,而這位在鐵路部門做一名小小職員的漢子就生生被打動了,被打動了以後,他又作出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其實很幼稚很笨拙,就是他自己印刷了許多許多份讀經教育的宣傳資料,載在自行車的後座上,到馬路上去派發。


   
起初,人們都認為他有不良企圖,避之唯恐不及。但總是有些人拿到了那張宣傳單,扔在路旁。挫敗,失望,被驅趕,他不在乎,只是執著的發他的宣傳單。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老師 觀《讀經百問千答》後有感

轉自河南先鋒學校網站,作者:高麗

http://www.xfjy9.com/Article/HTML/2185.html
“只有了解孩子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只有符合人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聽完王財貴教授在《讀經百問千答》中的談話,這兩句話時時在我耳邊縈繞。如何做一個懂得教育,了解人性的好老師?王教授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教育是心靈工程,多元化的時代要求一個人要有多元的心態,豐富的心靈,才能適應各種環境,從而才會良好的發展。誦讀經典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力,也更容易開發他的德行,可以使孩子心神寧定,提升境界,讀經教育是在教文化,把我們祖先聖賢的智慧,把天地宇宙的法則,在最佳的時機教給孩子,奠定他們做人的根基和文化的底蘊,這是最智慧的做法。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