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王財貴教授

    


一般而論,做父母與做老師是不同的角色,只有奇特的父母或奇特的老師可以兼備。所謂兼備,是兩種特質都有,而且能夠隨時運用得當。

 

據我所知,有一個很能兩者兼備的父母,就是楊定一先生的母親。她在娘家時,聽她母親告誡她養孩子要遵守一個要訣,就是處理好嬰兒的哭鬧。方法是:嬰兒哭鬧,千萬不要去惜去哄。她生幾個孩子,嚴守這條法則。嬰兒剛從醫院出生回家,如果哭了,她檢查一下,確定不是生病,不是餓,尿布沒有濕,不是任何生理上的不舒服,則是心理上的要求,為了讓他「知道」,需求不可以用哭鬧的方法,所以不理他,有時讓嬰兒哭了一個多小時,家裏人人心都要碎了,還是要忍著。有時一生只要一次,有時只要幾次,這個孩子就是一個容易講理的孩子。她說她就是用這一個方法養出好孩子。她家四個孩子,有十二個博士。不謹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都是博士,有好幾個有雙博士。而且個個孝順有德。

另一個例子是上海孟母堂的呂麗委老師,她的女兒是讀經寶寶。平常是隨便讀讀,三歲以後,要開始正式「上課」,每天定時教學。開課前,呂老師對孩子說:「我平常是媽媽,但上課時是老師,這裏平常是客廳,但上課時是教室。」然後告訴她上課的規矩,桌上擺了一把戒尺,約好:犯了規要受處罰。於是上課效果很好。有時孩子不能瞭解情況,還會問呂老師:「媽媽,你現在是媽媽,還是老師?」

 

以上這兩例,是很理性的,「有理性」,即是「通人情」,但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一般人總是粘著而糊塗的。

 

平時是父母,教學時是老師。父母主愛,教師主敬。如以父母之愛教學,往往過放放鬆,則效果減弱;若稍嚴,則有傷親情。故孟子有「易子而教」之誡也

 

建議交給讀經學園的老師教,則日進三五百字是很可能的。

 

在此,請勿誤會我是「功利主義」,以量取勝。乃是因為此時不能給他有效教育,就障礙了他一生發展的可能性,他這一輩子生而為人的「來意」就被折損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