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經教育理念 (3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弟子規生活準則——起床之後 不讓父母操心

  1、(朝起早 父母呼 應勿緩)鬧鍾一響,馬上起床。

  2、(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汙穢)自己疊被子。

  3、(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穿好衣服。

  4、(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穿衣整潔大方即可,不挑名牌服裝。

  5、(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主動刷牙洗臉。

  6、(晨則省 昏則定)向長輩請早安。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經典朗讀 錄自(楊定一博士.《真原醫》)

智慧與道德將是孩子一生最高的追求,而「經典朗讀」會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們將經典朗讀納入「兒童聯盟」推廣的重要項目之一。

鼓勵孩子探索古代典籍,透過典籍上古聖賢的話語,孩子得以接觸文化中最富含智慧的部份,讓真正覺醒的智慧提供他們生命的方向感。他們會以課本沒教的方式來了解生命,直接進入人類歷史的智慧傳承。 

 

讀經和任何宗教都無關,但有趣的是也離不開宗教。在教材部份可以選擇各宗教流傳下來的經典,如佛經、聖經或道經。亞洲的學童可以朗誦大學、論語、老莊、孟子、唐詩或易經等等;歐美的學童可以讀莎士比亞(shakespeare)、威廉· 布雷克(William  Blake)、威廉· 渥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的「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 )」或「人權宣言(Bill of Rights.)」等優美的創作。這些都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起源,蘊含了最高的道德標準與智慧,是值得推薦的教材。

經典朗讀是最輕鬆愉悅的學習方式,每天只需二十〜三十分鐘,毋需強迫死背或理解,重要的是活潑愉悅的讀誦,也可以用唱兒歌或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快樂的氣氛下自然熟讀。這種教學方式強調「正向鼓勵(Positive reinforcement )」,每次誦讀後可以用榮譽貼紙或其他鼓勵方式來肯定小朋友的表現,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在重覆的誦讀中,自然地記住內容,無形中幫助發展記憶力、發音技巧與表達能力,並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才情可愛 德性可敬 二者兼備 方成偉器

 

人的生命可分氣性與理性兩層


氣性之銳利處吾人謂之才氣才氣之高妙吾人謂之天才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與自閉症兒童與讀經教育問答
問:現在很多孩子有自閉症,他們讀經起來更困難。

王財貴答:當然自閉症越早發現越好,他的自閉的堅固性還沒有哪麼強的時候,一直用語文來刺激他,讓他頭腦成長的更加豐富。自閉症可能是有某一方面受到障礙,路打不通,我們讓他打通一切障礙,他的自閉狀況就減低,甚至完全改善。不管是自閉症,其他像的心智障礙,像腦性麻痹,感覺統合不良,過動,等等,都可以在越早的時候開始大量訊息刺激,讓他構造豐富的腦神經系統。所以一個心智有障礙的孩子讓他大量讀經,他一般都能超越一般正常的孩子。這是很平常的道理,有些人認為太過誇張,其實哪有誇張。(經典本身就是打開一個人的心胸)那是指德行而言,光語文的練習就對頭腦有刺激,所留下來的聖賢哲理,更是有廣大的成效,所以光看腦神經發展本身就應該讀經,何況人格的教育更是只有讀經才能解決。

 

語言的障礙更非語文教育矯治不可
日期:  2005/12/10   發言人:  王財貴  
其他障礙都可以因讀經的大量語文訓練而改善,語言的障礙更非語文教育矯治不可了。此是最簡易而有高效的方法了,其效果且不止改善語文能力而已。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書本來就是自我修養的一個提升,王財貴教授說:“只要一個人把任何一本經典讀一百遍,他必能從經典中提升其為學的能力,必定能從經典中領悟其為人處世之道,必定能變化其氣質,開闊其胸襟,啟發其智慧,並且這一百遍經典必將影響其一生!”大家對這句話信不信,不信,你等等!一等十年又磋跎。


有的孩子很小就管不住了,家長會說什麼“代溝”“叛逆”,其實這兩個詞是現代社會新生詞彙。過去社會沒有這個詞語,因為上千年來,爺爺讀什麼書,爸爸就讀什麼書,兒子也讀什麼書,孫子也就讀什麼書,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基本一致,是不存在什麼“代溝”,也不存在什麼“叛逆”。愛默生說:“兩個人如果同讀過一本書,他們之間就有了一條共同的紐帶。”做為一個家庭來說,同讀經典,汲取聖賢之智慧。同讀一本經典這是一條家庭幸福的紐帶,你會發現夫妻間,父子間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家庭越來越溫馨和睦。宋代名臣趙普講“半部論語治天下”,治得了天下《論語》用來治理一個家庭真可謂是割雞焉用牛刀。


讀經,一是給孩子做個好身教、言教,讓孩子順應天理成人成才,二是對自己道德修養的迅速提升,三是親子融洽,家庭祥和,一舉三得,何樂不為!


所以,愛孩子,就讀經吧!自己讀,讓孩子讀,影響周圍的人讀。推廣讀經教育是每一個人應該肩負起的使命與責任,廣義地說:社會變好,我們溫暖其中,我們的子孫後代從此幸福地生活著。狹義地說:做一點真正愛我們孩子的事吧!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632.JPG     

孩子不積極讀經怎麽辦

日期:  2003/09/02   發言人:  eva   
主題:  讀經感想    
内文:  
我的小孩今年上二年級,讀經的時間已将近一年的時間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幾乎是全程陪同,早上大概是念半小時才去上學,晚上也一樣,在暑假期間就花比較多的時間在讀經方面,現在轉眼一年将過去了,我覺得自己的孩子在語文能力是有些進步,不過在陪讀過程中根本都不是像有些家長形容的那麽好,通常念書是我念她才念,我有時真搞不懂爲什麽别人的小孩念書念久了,都會自動自發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而且會變得比較積極,我的好像沒有還是一樣懶散,像9月20日要會考我比她還緊張,她一付無關緊要的樣子,真是快被她氣死了,讀聖賢書不是會變得有修養嗎?我覺得在我的身上一點都看不出來,有時想想是不是我的方法錯了,因爲每次讀經好像都是我在逼迫她,就是因爲小孩懶散,所以我才想說一定要堅持下去,可是這樣真的是好累,有時在想讀經真的有那麽好嗎?

日期:  2003/09/04   發言人:  王财貴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乙未新春季謙先生話讀經~明白讀經教育原理 從容迎接幸福人生y
地點:台北季謙先生府邸

時間:2015年2月23日(大年初五)【季謙先生家拜年】

錄影 劉子萑 / 後制 朱智智 / 文字 黃中宇

王財貴博士說:

  各位讀經的老師跟家長大家好!聽說各位是看了我的演講的錄像,有人是看了書,就知道讀經。知道讀經以後,那就開始讓孩子讀經。有的人是在家裡自己教,有的人是把他送到讀經班,我聽了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不過有關教育這一件家庭的大事,這個孩子一輩子的大事,確實不可以掉以輕心!不可以隨便聽人家一個演講,或是一篇文章、一本書,那你就讓孩子走這條路了。

  所以對於你的孩子要不要讀經?你的孩子要用多少的時間、精神、力氣來讀經?這是一個做家長的人、做老師的人,要自己清楚明白,然後才能做決定的。何況我們這個讀經教育,現在不在體制之中。而且在中國,乃至於在全世界,都已經中斷了將近一百年。你要不要讓你的孩子讀經呢?每天要不要用比較多的時間讀經呢?你一定要好好的去思考教育的道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生如何參與讀經   進德修業---王财貴教授專訪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典的理解與領悟


   所以,如果要我講,我不直接講論語,而想先講一講我們讀書應有的态度和方法,有了恰當的态度和方法了,大家就可以自己讀書求學了。讀書的态度和方法,可有很多面向,不容易一時說清楚,就從讀論語需要不需要理解開始講起吧。對于理解不理解這個問題,近代的中國人一直有個盲點,它一直困擾着中國的教育,已經困擾了一百年了,今天我們應該解破這個盲點才好。譬如剛才說,每個人自己讀論語,都能自己理解,不需要有人講解,這種觀點初聽起來,很奇怪,是不是?爲什麽我說讀這樣有深度的所謂“經典”,每個人都能理解呢?我的意思是:每個人讀了《論語》,都能理解他自己的理解,叫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一個人除了理解他自己理解的之外,還可有什麽更多的理解呢?這種自己的理解,我們特别稱爲“領悟”,所謂領悟,跟一般知識的理解不大一樣。一般知識的理解,是可以了解得很明白,而且可以說得很清楚的。因爲一般的知識有客觀的性質,這個客觀的性質是可以拿出來讓大家來共同認定的,所以,知識性的理解是客觀的、确實的、可驗證的。但是我們讀經典,讀所謂的聖賢之書,讀所謂的智慧之學,如果說理解,它不同于知識這樣明白、清楚、可說、确定而可驗證。它毋甯是一種主觀的,一種默默之中的體會,這一種體會,是深刻的,是高遠的,是很難用言語表達的,表達也表達得不很清楚的。你如果聽到别人的表達,你不可以用追求客觀的、确定的知識的方式來衡量它。你要用你的心去體貼那個人之所說,就好像那一個人用他的心去體貼聖人,去體貼天地一樣。所以說這種理解不同于一般的理解。
 
  既然不同于一般的理解,就很難用言語表達了。所以古人講學,大體上,不是像現在學校裏上課,按照一個字一個詞來講解。真正做學問的人,也不是這樣理解經典的。如果這樣理解,也隻是初步的工夫。所以,我們推廣讀經,有很多人都問,就只有讀嗎?我說,對。那不管理解嗎?我說,對。如果不去理解,讀了有什麽用呢?我說,你不管理解,其實你是理解的。我這時說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可以領悟的,而領悟的才是真實而有用的。不隻是我們年紀已經長大的人——十三歲以上,或許二三十歲,或許五六十歲——不僅是長大的人可以理解,就是三歲五歲的小孩,他也可以有所理解,他也可以有所領悟。他領悟多少呢?就領悟他當時所能領悟的範圍。所以我說,每個人讀經,都有每個人的理解,就是這個意思。我有一個經驗可以做證:
 
  有一次我來北京到一個小學演講,那個小學附設了一個幼兒園,那個幼兒園也在讀經,演講完,校長帶我到幼兒園各個班去看孩子讀經,其中有一個班,老師沒有征求我的同意就跟小朋友說,“小朋友,我們請王爺爺給大家說說話,好不好?”小朋友們齊聲說“好”!她先斬後奏,我說 “我是來講教育理論,是向老師,向家長說的,不是跟小朋友說的,我說的小朋友是聽不懂的。”她說“不要緊,就跟他們講幾句吧,他們會很高興。”她轉身向小朋友說;“小朋友,趕快拍手。”這樣,我就不得不講了。我就問大家,“小朋友,你們讀了什麽書?”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論大量讀經與解經之問題

(2014-10-28 21:04:59)
 

王財貴:原來這位先生所關心的主題之一是“解經”和“講解”的問題。這真是一大問題,因為古人說“學以致用”。學,就是為了用,背書,就是為了理解。背了書而不理解,怎能用?

這位先生真問出了個大問題,但由此也可見這位先生對讀經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真的太陌生了。因為凡是“大問題”,往往都是很淺顯的問題,也就是人人不用太多思考,就能注意到的問題。吾人推廣讀經,怎會不知道這個問題?如果連這種問題都沒想過,都尚未解決,怎麼敢大言不慚地跟人談什麼教育?

反而可以這樣說:百年來的教育在“理解不理解”“實用不實用”這點上出了大盲點,吾人的讀經教育的要旨,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請回頭看看最簡單的“一場演講,百年震撼”,已經把這問題說得很清楚了。

首先,“理解”也就是普通所說的“懂”,這個詞,有多種意義。大分有二,或是接近知識之義,如邏輯數理的懂;或是接近智慧之義,如人文藝術教養德性的懂。當然,這兩種並非截然可分,但總有其各別的傾向。兩種懂皆出於人性之所本具之潛能,故皆有其意義,當以教育之道整體開發之。若兩相衡量之,後者之價值尤高於前者,康德有“實踐理性有優先性”之說,張之洞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議,其微意亦指此高下而言也。

百年來,專以第一義的懂為標準,大行於教育界,此所以人文衰頹,教化不興,人心敗壞之最深理由也。若再進一步,兒童越小,理解力越弱,記憶力越強。吾人推廣兒童讀經,除了對人類的整體學問有整體的認識之外,對人生的全程發展也要做全盤考量。故一方面對兒童多要求背書,不重視講解。乃至對成人,亦勸先讀經一百遍,再求解釋。這種教學方法,是其來有自的。

然而,強調讀誦背書,是主張讓人不要去了解經義嗎?非也。正好相反,吾人是為了讓人更方便更深入地了解經義。

有的人一提到了解經義,就想到要由淺到深,通過訓詁手法,等等。這樣的思考太簡單了,直來直往,一個蘿蔔一個坑,那是教電腦教機器的必要方法,唯一方法。但我們的教育,是面對生命,生命有其奧祕,不可一概而論。難道不訓詁不講解,就不能懂嗎?

懂有各種懂,有時默默中,似懂非懂的懂,才是一種體會的懂,才是真懂。故任何人讀經,都有他自己當時的懂。讀越多,懂越多。這種懂,懂越多,就懂越深。大人小孩都一樣,有他自己的懂。有時,所懂的不符經文文句的意思,但卻符合人生的智慧。這樣的懂,在訓詁上是不合格的,但在學問上,是可貴的。

況且,吾人並沒有主張一輩子都這樣讀經背書,讀經久了多了,年紀長大了,即可以看注解,去聽人講說,真正去獲得“知解”上的懂。這時,因為已經有了默默體會的經驗了,其知解的懂得,比較容易轉成智慧的領悟,達到真正讀經的目的。

最最重要的還有一項,就是解經和背經兩者相互比較,解經是比較有趣而令人暢快的,背經是比較沉悶而令人畏難的。人有“好逸惡勞”之天性,如果開了解經之門了,學生往往不想“死記硬背”了。而兒童背誦的大好時機,很容易就過了,將來一生很難再有機會,有機會也很難再有心思,有心思也很難再有能力,於是背書不多,造成終生遺憾。

理解,是比較容易的事,尤其對一個“背書高手”,滿肚子都是經典的青少年,解起經來,易如反掌。如果想成“專家”,須學文字聲韻訓詁之學,以他們的“功力”,其實相當容易,而且會覺得富饒趣味。

總之,吾人不是不解經,反而是尋到了解經的最佳方法。吾人不是不想培養“經生”,反而尋到了成就經生的最佳方法。近世若有人想培養出小學人才,或有人想培養出古典“經學”的“經生”,最好向私塾去找已經背過數萬,乃至數十萬字經典的孩子來教,當會比較順手。

要精通文字聲韻訓詁,也不是普通人就可成就的。基礎不夠,即使有名師宿儒來教,也很費勁。何況如果沒有一點讀經的底子,對那冷門的學問,也將乏人問津,所謂“經學”將一代不如一代。

有些“國學班”以教解經和才藝為號召,得了老實大量讀經數年的孩子,教起來特別方便,便以他們為模範。但卻反頭過來,批評老實大量讀經,認為老實大量讀經是在害孩子,還說:還好,這些孩子到我這裡來解經了,廣才了,才有救了。

天下有這樣說話的道理嗎?

總之,讀經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讀經不妨礙講解與實用。一天八小時至十小時讀經,正是解經最佳途徑,也是學好才藝的最佳途俓,甚至是回歸體制應考的最佳途徑。所謂“幼而學,壯而行”,古人也沒有說必要現學現賣也。

生命是奧祕的,人會在時間中成長。大家的教育的目標是一,但達成之路則有多樣,理當隨人各自認定,不必定於一說。大家相互尊重,方是人間美事。且人各有緣,同是一路之人,相互祝福之不及,又何必相爭相譏,弄得勢不兩立呢?

教育,要用較深較遠的眼光來看,方得其實也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 子 你 該 讀 資 治 通 鑑 了 !  王財貴 【讀經通訊第22期 2000年】

     曾國藩為訓勉子弟,作了一篇文章,開頭就說:「國藩志學不早」。其實他五歲開始讀書,十歲左右就背完了九經(五經加上公羊、穀梁、儀禮、禮記),從此以後優遊經史子集了。居然還自責「志學不早」! 

  不過比起其他人,曾國藩的讀書經歷確實有點「晚」了。且舉一代名人胡適之為例:胡適之四歲就背詩,五、六歲開始背古文,九歲就讀古典小說,十一歲點讀資治通鑑。十三歲就讀完左傳了。而沈剛伯(當代歷史學家)自敘說:「四歲時先祖父便教我識字,六歲正式背書寫字,先祖父安排的順序是:第一朱子小學集解、第二孝經、第三論語、第四孟子、第五大學、第六中庸、第七詩經、第八書經、第九易經,這九本書在兩年內背完,而且詩經、書經和四書是連注解都要背的。以後兩年(八歲到十歲)便讀完了左傳、國語、國策、周禮、禮記、公羊傳、穀梁傳、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

  這樣大氣魄的讀書法是很平常的。人人都如此的。而這樣的成績只不過奠下小小的基礎而已,所以胡適之說:「讀資治通鑑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步」。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會恍然大悟!為什麼近現代以來,中國一直出不了大人才!我認為十三歲之前沒讀過資治通鑑,這一輩子,縱使天資聰慧,充其量也不過成就一個「小聰明」罷了。所謂「暴殄天物」莫此為甚!而現在要開始讀資治通鑑只要先行讀經三年即可! 

  隨著「兒童讀經」風氣的展開。如果能照「三百讀經法」讀經--每天一百字,讀一百遍,達到百分百記憶一年可背完三萬字,識字量可達到三千以上,便可廣泛閱讀白話文書籍,一年可讀超過一千--讀經三年可背完九萬字經典,識字量超過五千。課外讀物超過三千本,即可嘗試閱讀古典小說,如封神榜、東周列國誌、秦漢演義、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之類。看過三、五本古典小說的語文程度,可抵得上千本的白話文讀物。以後就可讀古文觀止(參考註解翻譯而讀)讀過古文觀止,即可正式讀資治通鑑了。——司馬光原文的資治通鑑,其中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可驚可嘆的人品,有君子小人的大是大非,有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本,有憂古憂民的情懷,有歷史興亡的勸戒。——千萬不要讀翻譯而改造過的白話本,因為原來的精髓醇醪,都被參了水了。 

  以我們教的台北華山書院讀經實驗班為例,這五、六年下來,已有兩個兒童讀完了資治通鑑。第一個是莊鴻宇,六年前小學三年級來讀經,到六年級就讀完資治通鑑、史記、漢書、後漢書。從此品學兼優,今年甄試考上了建國中學,第二個是余禮祥,三年前來讀經時,本是個過動的一年級小朋友,今年寒假居然可以開始讀資治通鑑,而且,四個月之內便全部讀畢一遍,暑假,再讀完了第二遍。(現在就讀新店市新和國小,正要升五年級。)另外還有莫沛儒小朋友,台北師院實小四年級,正在閱讀中。 

  你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嗎,其實,你的孩子,你的學生也可以做到。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家長、老師,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見識的鄙陋短淺,而障礙孩子的大好時機!電腦網路,十八歲以後學還來得及,而讀經、讀資治通鑑,空過了十三歲就難了。 

  原來古人讀經讀史並不偏廢,「體經用史」,有守有為,內聖外王,人格方能完整。我們期盼一、二十年之後,天下有棟樑之材。至少,立法院不再以打架來解決國家大事,則蒼生甚幸。

        ——二OOO年,七、十二於印尼雅加達飛福州機上 


  (附註: 讀資治通鑑,有胡三省的註解。北京中華書局用現代標點符號重新編排,共有一萬零二十三頁,台灣世界書局已有翻印,分為十六冊,裝璜精美。) 


【讀經通訊 ~~第二十二期~~ 】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日本崛起看讀經的優越性

 

通過不求理解的素讀和死記硬背培養天才


築波大學的加藤榮一教授有一本著作叫做《天才滿世界》,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優秀的猶太民族看讀經


猶太人總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0.3%,但諾貝爾獲獎人數占世界總數30%。為":什麼猶太民族這麼厲害?(

1)永不言敗的精神。

2)學習是一生的事情。

3)讀經------------幼稚教育從背誦開始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輕時,我們給自己的心靈什麽食糧——楊振寧背《孟子》


         1928年夏,父親得了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後乘船回國,母親和我到上海去接他。我這次看見他,事實上等于看見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幾天以後我們三人和一位自合肥來的傭人王姐乘船去廈門,因爲父親将就任爲廈門大學數學系教授。


       廈門那一年的生活我記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親那裏學到很多東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親曾教我認識了大約3000個漢字,我又曾在私塾裏學過背《龍文鞭影》,可是沒有機會接觸新式教育。在廈門父親用大球、小球講解太陽、地球與月球的運行情形;教了我英文字母「abcde……」;當然也教我一些算術的雞兔同籠一類的問題。不過他并沒有忽略中國文化知識,也教我讀了不少首唐詩,恐怕有三四十首。


       父親少年時候喜歡唱京戲。那一年在廈門他還有時唱「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不過他沒有教我唱京戲,隻教我唱一些民國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數千年,一脈延,……」,「中國男兒,中國男兒……」等。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盡吾本分,念茲在茲——讀南方週末《十字路口的读经村》一文有感

案:友人轉來9月5日《南方週末》報道梧桐山讀經村之文章,問我意見。回覆如下:呵呵,有媒體不時的報導,表示群眾願意看,也表示讀經的推廣已經引起社會關注了.現在尚未深入了解讀經理念,還沒讓孩子讀經的人,很可能將來是要後悔的. 

從媒體的報導看,群眾對讀經理念的了解,還很不夠,此不足怪,世間事本自如此.因為一般人總是現實的,有智慧的人總是少數.所謂智慧,是指能超脫於現實,而深度地長遠地鑑別事物的能力.這是一個遠離經典的時代,百年之共業,不是那麼容易改善的.

吾人所能做的,只是盡吾本分,念茲在茲,永續不停地宣導讀經教育理念,守先以待後而已.成效如何,非所計也,孔子所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養大才並不難

王教授認爲,孩子在胎兒時期先天就可以是天才。而現代孩子之所以沒有被培養成天才,是沒有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其實掌握了教育的規律,培養天才並不難。培養天才只需要最豐富最優雅的聲音、古典音樂和經典誦讀,要讓3歲内讓孩子聽盡世界名曲,看盡世界名畫就可以實現。

古代教育用半年時間可以完成現代教育6年時間的識字量。事實證明,讀經教育完全可以12歲後,1天學完一年級的數學課程,半年學完一到六年級的其他課程,将孩子培養成天才和大才。

“教育如開車,方向錯誤或偏差,即使再努力也很難成功,可能會精神抖擻地走向失敗。把握好道理,人人都可以成爲教育家,孩子都可以成爲天才。所謂大道至簡。”王财貴說。

教育基礎是語文人文教育從讀經

教育到底爲了什麽?教育的本來面目,到底應該是怎麽樣?王财貴說,其實教育的問題并不複雜,隻要基于“人性”。而這裏,必須有一種“洞見全體”的智慧,見到人類本來就應有其生活所需的知識技能之學習,又應有其雅化、深化的人文智慧之學習。無論任何學科教學,都應該按照人類學習的自然規律而施行,才合乎人性發展規律。

王财貴說,教育核心的就語文的教育,高度的語文可以涵蓋低度的知識。語文能力要用高度的語文知識來引領。而有高度智慧的文言文經典則增進人的聰明和智慧。王财貴曾經問過很多家長“知道孩子在讀什麽嗎?”家長說:“怎麽不知道?我天天在輔導孩子功課。”問爲什麽做這些功課,家長說是學校規定的;去學校問老師爲什麽要教這些功課,老師回答是校長讓教的。再去問校長……如此往複無答案。不是說教這些内容不行,但作爲對孩子未來負責的老師好家長,是否應該先問下自己:“教這些行不行?應該教什麽給孩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是回歸教育的本質

教育,到底是什麽,教育的本來面目,到底應該是怎麽樣的?王财貴的看法是:教育本是開發人性的工程,應該從人性出發。

他說,“經典是聖賢的著作,是從人性出發的智慧結晶,所以能感動人生,永垂不朽。歷史上的聖賢大多是大教育家,讀聖賢之書,就是回歸人性”。

“讀經是一種完整的人格教育,不僅培養了定靜,也提升了聰明,懂事、愛學習、尊重師長、孝順父母、友愛同學,自覺做一個有德的人,這些會自然而然地在讀經的孩子身上顯現。”王财貴認爲,雖然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爲聖人,也不可能期待每個人都能學貫中西,但是如果不以培養品學兼優的孩子爲教育的本源和目的,到最後就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

讀經應該從小開始

“小時候讀經,就好像在孩子的生命中儲藏了寶藏。等他長大後,生命中的這個寶藏無需開發便會自然地湧現出來。”王财貴說,“幼而學、壯而型,小時候學,長大後才能學以緻用,讀經應該從小開始。”人生有時把一句話、一篇文章、一本書“儲藏”過一次就可一輩子受用,經典是活的,而生命也是活的。

王财貴覺得,由於讀經的孩子閱讀能力特别強,課外閱讀非但不會成爲他的負擔,還會給其帶來無窮的樂趣。人的生命随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教育時機,則是生命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代,給他一輩子最有用的學問,等到生命日漸成長,他就能依靠他以前的“儲藏”去理解。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教育百問千答   整理;方哲宣

 

錄製地點:北京    策劃:張利民/柏林     主持人:張曉靈 

 

  

  

文章來源;http://bbs.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322&show=0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7492  

是否應該給孩子完全的自由

 

2014-09-02

 

問:教授,上次看了王采淇老師給我的一本書叫《媽媽,請這樣愛我》。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說一位老師的心應該要和孩子的心連在一起。這書寫得非常好,我讀了之後,還有其他老師讀了之後都非常受益。但是其中有一個觀點,認為成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成長能力,要還給孩子完全的自由,如果對一個孩子打遊戲吃零食都要限制的話,那他還有什麼自由?並且它引用其他的教育研究,談到孩子的敏感期,認為比如說小孩吃零食,就應該讓他吃;他想吃巧克力你就讓他吃,吃到最後,他把所有的巧克力都吃遍了,最後他自己就不吃了,就是說要讓他自己去自我成長,自己克服對零食的誘惑。那麼面對這種教育思想,父母對孩子的愛,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或者說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老師又該如何面對?謝謝!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6/25《靜思書軒。心靈講座》讓心靈清淨在源頭的精質人生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