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經班 老師 家長心得 (211)
- Sep 26 Thu 2013 09:03
101-10-27 第三組 家鈺爸爸 戶外教學心得
- Sep 26 Thu 2013 09:00
第四組 柏丞和鎵蓮的媽媽參加讀經班與小天使班之分享
- Sep 24 Tue 2013 22:10
兩個好習慣,讓您的孩子受用無窮一輩子 作者 :芸庭爸爸
2009年,小二上學期已看完整套金庸小說,同年二下先後完成老子、唐詩300首的背誦,全年讀書量25本,小朋友讀經滿三年。2010年,小三時更完成大學、中庸、論語的背誦,同時閱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套書,該套書共7本,全年讀書量42本,小朋友讀經滿4年。2011年, 閱讀了瑞典的犯罪小說《龍紋身的女孩》套書,該套書共3本,總頁數加起來約1800頁,全年讀書量31本,小朋友讀經滿5年,上述所記錄的讀書量還不包括該年所讀的經典。
2013年仲夏時分,深夜,小朋友累的睡著了,而我正靜靜看著小朋友的腦袋瓜並想像著她在夢中正和那位聖賢對話,是李白嗎?小朋友問李白為何可以寫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如此美麗動人的詩句;或者正和老子對話,老子正教著小朋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等富有人生道理的哲學,當然以上的對話都是我的想像。讀經七年,直到目前為止我仍訝異潛藏在孩子身上那股巨大的能量,若以年為單位,為什麼小朋友有辦法閱讀那麼多的書?有些書的程度都超越了她此刻年齡所具備的閱讀水準,閱讀對她來說就如同做平常事一般,想讀就讀,不需太過刻意。其實小朋友之所以可以閱讀眾多書籍,而且還是在年齡很小的時候,答案再簡單不過了,就是小朋友從5歲時就開始大量讀經,讀經的好處以及令人感動的地方我和小朋友正經歷其中,然而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於兩個好習慣的養成,也同讀經一樣有其年齡上的限制,一旦錯過了黃金時期,要想再培養,很難。
回歸字裡行間的美
- Sep 24 Tue 2013 13:30
97-6-27 把聖賢帶回家-談讀經教育融入學校教育 ◎十全國小教務主任 劉兆鴻
97-6-27 把聖賢帶回家-談讀經教育融入學校教育 ◎十全國小 教務主任 劉兆鴻
把聖賢帶回家-談讀經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十全國小 教務主任 劉兆鴻 十全通訊 第8 期 出版日期:97.06.27 學校網 學校規劃的「兒童讀經教育」這學期正式推動上路,讓學校讀經活動從每週五的晚上五班,提升到全校每班導師都樂意主 |
- Sep 24 Tue 2013 12:33
來自友站的推薦--2010年我推薦的優質部落格--十全國小週末親子讀經班
2010年我推薦的優質部落格--十全國小週末親子讀經班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敘述現在小學生的文學程度-爸爸陸陸續續回來了,相信大家都有印象,但是在我聽過王財貴教授的演講後我心中浮現一絲希望。
- Sep 23 Mon 2013 14:55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慈悅書院15周年慶
慈悅書院15周年慶感恩活動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感謝天恩師德讓我們一家人有機會加入慈悅這個大家庭,此乃緣起於李姐美霞,當初的一頓飯局聊起李姐兩個小孩(柏謙及珮謙)接觸讀經的經驗及改變,進而牽繫起我們一家人的讀經及道場的學習,從十全讀經班到慈悅易經班這一年多的時間,認識許多有德性之人,看到了他們長期以來一直秉持菩薩心腸行善人間道場,讓後學夫婦深受感動,真的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讓我們一家人能有慧根(會跟)依附這個善團體學習人生道義。
回想當初帶竣竣參加十全讀經班的心態,純粹是抱著姑且一試,因為是免費的,且聽李姐說帶讀經的老師幾乎都是讀經小朋友們的家長,個個都很相當用心,心想既然不必花錢就去探一探究竟吧!一進校門口就發現一位仁兄在中庭熱情恭敬的招呼家長及學生們上課(這位仁兄就是 徐 老師啦),我們安排在李姐那一班,上課的內容很豐富充實,包括論語、老子、莊子、易經、唐詩、西方文化導讀、品格教學(透過品格小故事讓小朋友瞭解各種品格教育的重要)、名畫欣賞等,在十全國小營造出一股很棒的讀經學習風氣,這全有賴於眾前賢們辛勞耕耘,我們才能無所付出就能一同享有這份幸福,真的非常感恩,在讀經學習期間 徐 老師也一再告戒我們家長們:小孩子成長,家長也要跟著成長,若家長不跟著成長,教育永遠只做一半。用心良苦的 徐 老師還特別為家長開一班"易經讀書會"將自身所學傾囊相授不求回報,有這麼好康的事情後學自然不能缺席,據說坊間要上這們課可是所費不貲啊!也正因如此才有機會踏進慈悅這個大門。
感謝天恩師德提供了這麼優質的地方讓我們學習,在聖賢仙佛的陪伴下上課,智慧必能更加啟發更能融入經典中的道理。也非常感謝各位優秀的壇主們,當初不畏艱難立下宏願成立了慈悅書院,讓後學們可以在這裡學習。至今15年了,孕育了許多善良的種子,在這些善性循環之下,相信社會將變得更安詳世界變得更美好。趁著慈悅書院15週年慶之際,後學夫婦將這份感恩化為文字與各位前賢分享,相信慈悅在大家的愛護下,一定能永續成長邁入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15年。
敏勝、莉青、嶸竣、珮宸
- Sep 23 Mon 2013 14:52
十全國小全校推廣讀經,全校學生受福 --王財貴 教授
- Sep 23 Mon 2013 14:37
一場心靈交會的邂逅~十全國小週六親子讀經班餐敘活動記實與感言
一場心靈交會的邂逅~十全國小週六親子讀經班餐敘活動記實與感言
文/李美霞
2009.4.16
2009年4月12日的傍晚,天空依舊藍藍的,農十六公園依舊有很多人散歩、放風箏、溜冰、騎腳踏車…。不同的是,有一群人,正步伐輕盈地邁向公園旁的「克里翁」大樓,他們將展開一場十全國小週六親子讀經班的餐敘活動。這不僅僅只是吃飯聊天,應該說是一場豐富的、溫馨的、知性的心靈饗宴。我是其中一位幸運的家長,有感於這樣的活動實在有助於彼此對讀經教育的認識與家長間情感的交流,與其獨樂樂不若眾樂樂,因此忍不住好東西要與更多人分享,遂隨筆將參與活動的心得付諸於文字。以下是這次活動的記實與感言。
與王財貴教授空中相會
- Sep 23 Mon 2013 14:31
從美國帶孩子回返找讀經班的媽媽
從美國帶孩子回返找讀經班的媽媽
當年任職於高雄縣輔英技術學院的 蔡雅薰 教授(現任教擔任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系主任),曾長期旅居美國,小孩亦是在美國出生,她在美國就曾見聞在美國成長的華人小孩讀經教育的成效,他們研讀主要的是聖經,這些曾讀過經的小孩,即使上大學了,大多數對人應對進退均還是彬彬有禮,這給蔡老師對這群大學生產生探討的興趣,後來才知他們從小就從讀經中墊立起良好人格基礎,在美國一些州也都有類似讀經比賽的電視節目,小朋友都很重視在讀經過程所獲得的獎勵,不論是獎章或獎牌,都是他們一生中最為珍惜的。一句「不論作何學習,不要忘記根的文化」讓當年的蔡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思索,重新思考東方人真正根的教育在哪哩,經過深思熟慮 後和先生收拾行李,放棄美國的教書工作,帶著小孩回台灣接受教育,並找尋能讓孩子讀經的場所,就在偶然的機會,從同事口中得聞讀經班的訊息,才一圓她的回國心願。
她也感嘆我們自身擁有如此好的文化資產,還是有太多人不曉得要珍惜。88年蔡教授帶著小朋友來到讀經班,剛開始小朋友也沒有專注指字,經過一段時間,媽媽睡覺前,還會提醒媽媽:「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媽媽趕時間開車時,也會跟媽媽講:「事勿忙,忙多錯」這種親子對話,有趣的故事是滿簍筐,說不完也道不盡,讓我們感覺為孩子注入活源之水時,讀經的經義也隨著歲月,自然融貫在其中伴隨成長。
我們極為讚賞蔡老師這種千里返鄉送小孩讀經的精神,時間雖過14年,孩子也大了,但這過程卻永遠成為孩子的珍寶。
- Sep 23 Mon 2013 06:50
十全國小鄭校長,參加2007/8/5 第七屆小狀元會考頒獎典禮 留言
- Sep 10 Tue 2013 14:20
共乘君子風 閒品經典茶與賢哲心靈對話 談十全國小週末親子讀經班
- Sep 09 Mon 2013 15:28
宋老師(網名:丁丁) 至十全國小週末讀經班教學日誌
- Sep 09 Mon 2013 14:47
參加二天 家長 率性進修班心得
參加二天 家長 率性進修班心得
感恩許許多多人的付出,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省思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我想以一個讀經班家長的立場來感受這場殊勝的課程。我有2個小孩,希望孩子讀經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孩子在童蒙養正的時期能夠效聖法賢。然而在陪讀的過程中,又不免有些感概,因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聖人所講的境界到底是否只是個世外桃源?孩子每次一開始讀經時除了請老師指導詞之外,都會把禮運大同篇朗讀一遍,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下,雖然我們從不解釋經典的意思,但孩子其實能體會箇中涵義的。有一次星期六早上我們要前往十全國小讀經前,我鎖了玻璃門、紗門、鐵門一道又一道的鎖,一旁觀看的兒子竟說,如果我們可以像禮運大同篇所講的「盜竊亂賊而不作,外戶而不閉」那該多好!兒子的這番話一直在我心中盤旋,世界大同到底有沒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呢?難道我們要跟下一代說:兒子別傻了,那只是理想而已,理想跟現實總有一段遙遠的距離。我不禁要問我們要孩子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呢?這是我一直在找尋的答案,雖然還沒完全領悟到,這兩天的率性進修班下來,大同世界似乎有跡可循。
徐老師曾帶我們十全國小讀經班參觀台南孔廟,我們同樣也祭拜了孔子五代的祖先,徐老師問我們為什麼我們家的祖先只有我們在拜,孔子家的五代祖先卻讓千秋萬代後世之人參拜呢?為什麼他們的祖先得以配享聖廟呢?回家後幾天,兒子拿出孝經開宗明義章,他跟我說原來孔子是個孝順的人,我問他經書中幾乎都沒提到孔子的孝行,且孔子父親很早過世,從哪底得知呢?他說孝經裡說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二天的課程中,看到前人真正做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且顯揚父母,而這樣的典範原以為只有在古代才有,沒想到真的讓我们遇見了,也為前人所創辦的一切懷著無限感恩。
- Sep 09 Mon 2013 14:45
100/5/14-15 南投之旅感言
100/5/14-15 南投之旅感言
五月十四日我帶著母親、太太及兩個女兒,參加了讀經班兩天一夜的南投戶外教學之旅,一大早一群人坐著遊覽車浩浩蕩蕩的到第一站南投中寮周 老師的家。到了 周 老師的家已是中午時分,周爸爸、周媽媽及周 老師早已準備豐盛的午餐來迎接我們,一道道當季的蔬食又健康又美味,心中真是感恩萬分。下午用餐 後在徐 老師介紹周爸爸並簡短致詞後,由吳姐秋美教了我們一些常見的植物及效用,令人受用不少。
課後我們一行人走過吊橋,來到有如渡假村般的小學,由李 老 師及張 老師帶領進行互動式的親子遊戲,
- Sep 09 Mon 2013 14:33
文明以健 共發文明 ---96年參加香港經典誦讀大會有感
文明以健 共發文明 ---96年參加香港經典誦讀大會有感
文明以健 共發文明 ---96年參加香港經典誦讀大會有感
96年7/14-716承蒙王教授引薦應邀,參加了由國際經典文化協會在香港所舉辦的「第四屆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7/14於小西灣運動場,先舉行萬人誦讀「禮運大同篇」、「大學」、「弟子規」活動,7/16並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一場「校本推行兒童讀經」經驗交流會,並應邀在大會,向國際嘉賓報告了「強化家長信念在社區、學校推廣讀經經驗」專題。
- Sep 09 Mon 2013 14:29
讀經班燕巢之旅有感 權靜沂
分類:老師、家長心得
讀經班燕巢之旅有感 權靜沂
原先參加此次活動只是想外出走走而已,沒想到卻是收穫滿滿,因為自從有了孩子之後,一切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家庭,連參加這次活動也是因為孩子,所以在前一天看到行程中的闖關活動時還有些想打退堂鼓,因為我想宗叡還小,這些活動他大概無法參與,沒想到反而是我和先生從中學習了不少,例如廟宇中的仙佛、對聯的了解,泥火山的知識,阿公店水庫的介紹,闖關活動中的考試,雖然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接觸的東西,卻從未真正了解其中的奧妙,因此由衷的感謝讀經班的各位老師的付出,也印證了徐老師所說的:「家長不成長,教育永遠做一半」。因為有很多生活中的智慧,連我們也不懂,難怪孩子也就不會去重視這些智慧。
- Sep 09 Mon 2013 14:16
眾允之志 顯比行一參加菲律賓緣德佛堂安座有感
眾允之志 顯比行一參加菲律賓緣德佛堂安座有感
李美霞
99/11/12
眾允之志顯比行
在易經第35卦晉卦的一至三爻卦象為坤卦,代表學習坤德溫柔以對,柔進而上行,內卦的三爻,三人同心,其利可斷金,就像一個家是一體,同心協力而實行志向。而今年年運是比卦之年,在農曆九月令剛好進入比卦第五爻的顯比。比卦講親近賢德之人,親也、樂也,雖然互卦內有剝卦,處於世間同樣要被剝犧牲時間、金錢、精神,但有些人真正作到「厚下來安宅」,且能從親近有德之賢人獲得喜悅,進而發更大的悲愿至異國他鄉「建萬國」、「親諸侯」,道化萬國九州。
感謝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點傳師成全,讓後學有機會到菲律賓學習了愿,參與「緣德佛堂」安座盛況,此行了愿讓後學對開荒闡道有更深刻的體會,也印證了易經晉卦的「眾允之志」與比卦的「顯比」。在這裡,更容易讓人想起老前人、前人飄洋過來到台灣初辦道的景象,人生地不熟的,語言可能也不通,但是個個一片真心,真心承師志、繼師愿,想將大道帶給每一位有緣人。此次有幸來到菲律賓體會前人輩篳路籃縷開道景象,深深感受到國外開荒辦道不易。這是修辦路上一次不可多得的經驗,雖是短短幾天,卻點滴在心頭,其中有滿滿的感恩、暖暖的感動與連連的驚喜。
- Sep 09 Mon 2013 14:11
南投知性文化之旅遊記 宋克芳
南投知性文化之旅遊記
猶記得第一次聽到「天元佛院」這個地方,是在崇義文教基金會的頂樓上,那時約莫是去(98)年11月間,帶女兒孟妍去參加全國經典會考百孝經表演彩排時,有幸承蒙徐錦文講師帶領我們一行家長參觀基金會的各種設施,在基金會的頂樓上,涼風徐徐,忽然有位家長提出何時還要再去埔里「天元佛院」的疑問,那是第一次聽徐講師講述該處的「地靈人傑」,美霞姐也在旁提到他的兒子柏謙去過該處,回來後對該處讚不絕口,自此,「天元佛院」在我心中烙下印象。今(99)年初,美霞姐透露已開始籌畫「南投知性之旅」,參訪的主要地點即為「天元佛院」,希望大家要把握難得機會,所以在2月間收到報名通告時,我就迫不及待的為自己和孟妍報了名,很幸運的,這趟知性之旅在今(99)年3月13日 順利展開,為我們創造了2天1夜的美好回憶。
3月13日一大清早,到達了集合地點凹子底公有停車場,看到美霞姐一家人已經到場為大家服務了,從可愛的珮謙手上領到美霞姐特別製作的識別證,已經開始感受這趟旅程的精緻及貼心了。同行的夥伴們都非常守時,我們的遊覽車載著大家滿滿的期待準時出發了。路程上,先由美霞姐及徐老師對本次旅遊做一番簡介,接著開始進行熟悉彼此的「自我介紹」,雖然有許多夥伴平日就已熟悉,不過還是藉此機會認識了許多新朋友。
- Sep 09 Mon 2013 09:23
102-3-16 家長成長班--甚麼是第一名 高雄師範大學 鄭卜五 教授演講
- Sep 09 Mon 2013 09:18
101/11/11慈悅小天使班家長成長課程~用心溝通~做個有智慧的現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