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讀四書五經,一輩子都用不完!
生命學問就是這樣的,有它的核心,核心可以輻射外圍,核心可以開發外圍,那我們生命是活的,才會提升各種能力,不是任何東西都去抓,不知道抓到哪裡,這個一就是我們的根,我們的生命的所謂的根本,這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根本開發出來,整棵樹就屬於你了,教育也就是這樣子才會費力少收功多,反過來你就倒過來,你就費力多收功少。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既然是讀書志在聖賢,又志於道,又明明德,這些內容在哪裡,很簡單,就是在這些真正的經典裡面,所以王教授說為什麼讀最高的經典,最高的經典是最核心的,最根本的,根本就會助長枝葉,根本不代表一切,但是它是一切的基礎,所以我們常常講,人說你讀經就夠嗎?讀經當然不夠了,但讀經是根本,我們從意義上講,它也是夠的,它也是助長一切的教育,這個理念很重要,所以你看古人讀的書、學的東西沒有很多的,大概就是讀一些經典,但他們學習什麼東西來,都比較方便,所以我們問一句話,我們讀經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是什麼樣的關係,是不是衝突的,是不是對立的,是不是並列的,不是,它是一個最基礎的教育,它不能等同其它的教育,但它是為一切教育打下的基礎,助長一切的教育,而且還是籠罩一切的教育。
所以徹上徹下,我們自己分析一下:
一個滿腹經綸的孩子是比較容易開發他的品德呢?還是沒有讀過什麼經典的孩子容易開發他的品德?
一個滿腹經綸的孩子比較容易開發他的各種才藝呢?還是一個沒有讀過經典的孩子比較容易開發他的才藝?
一個滿腹經綸的孩子學各種知識容易呢?還是一個沒讀過經典的孩子容易學各種知識?
這是我們要思考的,所以叫“磨刀不誤砍柴工”,讀經典的孩子一方面他的腦神經比較發達,比較聰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儲備了真正有高度內容的信息在肚子裡面。
所以“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最近流行一個小視頻,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張飛和關羽,讀書和沒有讀書的差別,關羽可以講的文鄒鄒的,理直氣壯的,張飛最後都只能講些“俺也是”,為什麼呢?他說不出什麼文字嘛,他沒有讀過什麼書嘛,大老粗嘛,人家讀經典了他只能是這樣子,我們也是這樣子,沒讀多少書,想引用一句詩,想半天想不起來,所以書到用時方恨少,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有基礎有內容,和沒有是不一樣的(刪節)常讀經典和不讀經典就不一樣了。
讀高度的經典和淺度的經典又不一樣,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我是有很深刻的體會,我讀書的時候,比較喜歡詩詞,常常背詩詞,我就覺得自己像才子一樣,為什麼比較喜歡江南、長安這些地方,認為自己前生好像在這些地方做過才子。(鼓掌)朋友說你怎麼會記那麼多詩詞呢,我也洋洋自得,當你真正讀到經典,你就知道,那是小兒科呀,拿不出來的,你只能哄哄別人,哄一下談戀愛的女朋友是可以的,你就不能進一步引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你就引不出來,所以你就是在才子佳人的範圍內打滾,你上不了檯面,所以一讀經典發現那些東西是不夠的,經典上面還有經典,所以一步一步這樣子上去,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鼓掌)所以要讀高度的經典,不要從那些白話文呀、蒙學呀、唐詩宋詞開始,你從那些一開始就把人的生命往下拉了,先入為主,他生命體現的和他的信息所呈現的是一樣的,這個就是熏陶,種下什麼種子,將來一定會發什麼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像看紅樓夢,我告訴你,一定是多愁善感的,天天想著才子佳人的,這個是生命本質上的有溝通的,如果常常讀四書五經,你的生命就和聖賢的生命相往來,相碰撞,相摩擦,你的胸懷,你的氣質就不一樣(鼓掌)。
所以你的生命就有品質,不是說白話文和其他東西沒有價值,白話文都有價值,更何況蒙學更何況詩詞,更何況古文,當然是有價值,有意義,只不過我們進一步問,他夠不夠大,像我們的山一樣,它是在哪一個位置,它是不是可以放到頂峰呢?
如果不是的話,那你欣賞它一下還可以,它還不夠格,所以我們選擇的時候,要一覽眾山小,有這樣的視野,你站到最高峰就看得比較清楚,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遊於聖人之門,“曾遊於聖人之門難為言”呀,“曾經滄海難為水”呀,對不對?所以你讀了經典之後,看它是沒有什麼味道的,你是讀讀而已,拿來欣賞一下,拿來調劑一下,它不能作為你的主旋律,不得已才往下面放,所以每個生命都可以是這樣子的。
但是由於我們的認知不夠,就得少為足,覺得很了不起了,就好像自己以前洋洋自得一樣,覺得自己讀了唐詩宋詞很了不起呀,因為很多同學連這些都不讀,那你的選擇有點價值,就像“經典詠流傳”一樣,大家都覺得很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大家都是很俗的,天天聽流行歌開始的,所以稍微有一點典雅的這樣的一些藝術作品出來,你就覺得他是經典了,那我們應該懂得如何去選擇,選擇一步到位,直抵根部,直抓核心,而且這種核心可以涵蓋下面,所以站在最高峰,可以領略整個風光,一樣的道理,你站在聖賢之門,其他的東西就難為言了,就在你的籠罩之下,你看什麼東西就很清楚很明白。你的高度不夠,像我們現在,為什麼大家都沒有讀書的興趣,因為我們從小就讀白話文,這是我們的境界已經很俗了,我們的清明高度是不夠的,所以有本書高度稍微高一點,你就看不懂,就覺得枯燥,對不對,就這麼簡單,假如說,你從小就是讀四書五經,這輩子就沒有什麼書超越這些經典,你就覺得有興趣,(鼓掌)因為你一覽眾山小,俯視和仰視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是仰視我們的文化,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高度,如果我們站在高處,看其他東西就可以俯視,俯視就不一樣了,所以一定要從高度的入手,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生命不斷在成長。
而我們之所以不能接受高度的,而從淺度的入手,是受實用主義的影響,實用主義就是學了馬上就會,讀了經典馬上就懂,修身治國平天下,你叫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怎麼能懂呢?你怎麼可以讓他實用呢?那是不可能的,這是一輩子的學問,人生的教育是百年教育,不是十歲的教育,也不是二十歲的教育,乃至也不是三十歲的教育,它是一輩子的教育,所以你選擇的內容,能不能供給他一輩子,這個很重要。(鼓掌)
我們說,你讓你的孩子活十歲就夠了,你就讓他選擇十歲範圍的內容,讓他去學,那他的心靈將來就停留在十歲這個階段,如果你給他讀的是《論語》、四書五經這些,他到了一百歲,他都還不能完全摸透它,他就不是一輩子的,他可能生生世世來常用它,這個就為他的一輩子著想,一百年,其實不是一百年,其實是千秋萬代,生生世世,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經典是和他的生命本來的狀態是一致的,所以這個是永恆的教育意義,所以我們就選擇這樣的內容,選擇這樣的內容的話真的很簡單,就是讀經教育,照面、熏陶,與他相碰撞,相往來,沒有什麼就是讀,大道至簡,就簡在這裡,沒有那麼複雜,因為這種智慧是你所本有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