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讀經 (10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個千方百計要兒子讀經的家長   ---葉麗玉

一、 起緣:

民國96年3月,在與同事閒話家常聊聊天時,同事跟我提及「讀經班」,當時我對此完全沒概念,只由同事口中介紹及轉發文件資料讓我看,但我並沒有去看這份資料,只覺得現代的社會,提倡給孩子的教育花樣實在太多了,又是哪一個坊間推出來的才藝班、補習班,而不在意去瞭解它,後來覺得自己雖不是一個走在時代尖端的人,但對兒子教育的要求甚高,經常反思對兒子的管教是否恰當,所以在這方面也就喜歡嚐新,心想多少接觸一下無防,不致於落到井底之蛙的地步就好,於是當天就決定報名,殊不知這小小的動作,竟是我們開啟「經典」的入口。

二、讀經半年豁然明瞭:

報名後,帶著就讀小一的兒子到讀經班上課,兒子對我說:「我們為什麼要來這裡?」我回答:「這裡有許多小朋友在讀經,我們也就來讀經。」要應付一個八歲乳臭未乾的小孩,這時還算綽綽有餘。兒子剛開始也覺得新鮮,而且一個禮拜才上一次課,回家媽媽也不會叫他唸、叫他背,這樣比學校、安親班上課來得輕鬆多了,母子倆就這樣上課一次經過一次,經過三個月,直到第二期上課,兒子覺得越來越不好玩,因為在平常學校課業及美語安親班,大人們的要求已經是越來越多,現在我接觸讀經班多少知道一些理念,便開始要求兒子要老實讀經,學習動作要標準,回家就應該複習背誦,所以兒子開始有所反彈,漸漸讀不起勁,又不敢違抗我這老媽的指令,每每敷衍了事,能拖就拖、能賴就賴,這也是孩子的本事呀!這樣的事情讓我反思起來,現在的小孩確實沒有我們兒童時代的快樂,每天這樣被逼著也實在痛苦,如果是我我也不要這樣的學習,但我要怎樣取捨呢?是要顧及課業、美語還是要顧及讀經呢?就在這解不出、理還亂的時候,讓我有機會看了王財貴教授所寫的讀經教育理念及簡介,看完手冊才真正理解其讀經的意義,讀經半年豁然明白,自己要給兒子什麼樣的教育,那就是顧全大局。我和兒子進行溝通,暑假過後我幫你轉到一般的安親班(純粹課輔),這樣就少了背英文單字的壓力,媽媽也不要求你的課業成績要多漂亮,只要你盡力而為即可。從現在媽媽每天晚上教你讀經、陪你讀經,一起來背送古聖先賢的「經典」,兒子:「啊!為什麼!」慘叫一聲,一副無語問蒼天的樣子,媽媽:「兒子啊!你放心,只有一個小時而已,你就將就試著吧!」

三、在家教學的困難:

從9月開始,每天晚上我陪著兒子讀經,讀完經便可以抽獎,獎品是糖果、餅干、M禮卷、夜市禮券、現金禮券;前幾天的表現還算不錯,後來發覺獎勵方式不對,兒子不僅無自動自發,還跟我討價還價讓自己虧大了,趕緊取消獎勵,改以笑臉卡取代之。由半個月的試驗,效果不盡理想,且在家裡讀經,難免會有家務瑣事、或客人來訪而中斷時,兒子便很利用時間地看電視,一旦看了電視要在請他繼續讀經,就得三催四請或命令才肯讀,表現就更差了。對他來說,電視的魅力遠超過經書,往後幾天讀經,他就以想看電視或弟弟(二歲三個月)為什麼不用讀為藉口,而搪塞不讀,我執意告訴他經書不可不讀,讀經書對你是有好處的,可以提高你的語文能力……,他認為我又再說教,後來更氣得反抗我,不再好好地唸,故意唸快、唸慢、唸大聲、唸小聲、趴著唸、躺著唸,讓我產生極大的挫折感:「孺子不可教也!」重傷的我須靜養幾天。我整理思緒後重拾目標,第一、電視的問題要解決;第二、須找人做伴,我就先從第二點著手,找到了小姑的兒子來讀經,其效果是比獨自唸得好,只是兒子玩心太重,光是表弟陪讀還不夠,這也讓我奠定成立讀經班的念頭,就慢慢的執行策劃。至於第一點我也想到辦法,我先跟先生說好,在孩子面前不看電視,我們從延長線的地方,拔掉插頭藏在電視後頭,讓兒子誤以為電視壞了,兒子也真是這樣認了,事實證明:孩子是單純的。可是,四天後才知事非如此,他只是在中秋假期間有得玩而無暇管它,在假期結束的第一天,被他自然發現把電視修好了;於是又跟先生商量,我們直接從電視接頭拔掉,一連好幾天,兒子嚷著找人修理,我說:沒得修了、壞掉不能看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下真把他給制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從美國回來定居的媽媽 兒童讀經感想 

 兒童讀經感想 馮惠蓮

  記得去年八月我們全家才從美國回來定居,因為先生出國進修學位,所以在國外生活五年,當得知學業即將完成及回國復職時,最令我擔心的就是兒子的國語文能力,不知是在國外講英文習慣了,說國語就會結結巴巴,尤其最令人頭痛的文法及用詞,有時會將英文直譯成中文,說得令人啼笑皆非,例如英文中的穿衣服、戴眼鏡、戴帽子的動詞都是同一個字wear,結果他會說成穿眼鏡、穿帽子,還有英文的倒裝句用法,本來中文的意思是我沒有吃東西,他卻說成我吃東西沒有,我先洗臉卻變成我洗臉先,等等的例子不勝枚舉,這種結巴又不成文法的中文怎不令我擔心。

  記得回國二個月後的有一天,接到吳姊佩芳的電話,邀請我們參加讀經班,當時根本未曾聽過兒童讀經,更遑論看過王教授所寫的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但直覺告訴我這一定不錯,加上吳姊特有的親和力,令人無法拒絕,就這樣我們參加了讀經班,經過幾個月,深深感受到兒童讀經教育的成效及優美,覺得婉惜的是為何到現在才得知,沒有機會將這麼好及重要的東西,介紹給在海外認識的朋友,藉機廣結善緣,也可為發揚中華文化盡自己的一份心力。所以現在逢人就說兒童讀經的重要,像成大的同事目前才懷孕四個月,已迫不及待也告訴他,請他及早為孩子做準備,到底這兒童讀經有什麼優點,會令我對他產生這麼大的興趣與信心,在此歸納為幾點:

  第一:它是大人小孩共同參與,所以是最佳的親子活動,拉近親子的關係,在家裏我並非刻意要求他們背,而是在快樂氣氛中自然而然地背誦,以遊戲方式,或接龍、或背齊,走在路上、坐車、甚至坐電梯都可以讀經,是個既省事又簡單的親子活動,有時唸錯,小女兒還會糾正我,別小看他才剛滿三歲,他可是我們家最厲害的一個,當初只是為了帶他哥哥去讀經,順便帶他去助陣打氣的,沒想到有時背的速度比他哥哥還快,我們在唸,他在一旁玩,會突然唸出下一句,令我非常驚訝,有時自己單獨玩耍,也會喃喃自誦,也應證王教授所說年紀愈小記憶力愈強。

  第二:可以提昇國語文能力,現在我兒子口吃的毛病幾乎已完全改善了,國字也認識很多,而且成續進步,不知是巧合,他上次月考就考了第一名,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學校老師說他根本不像剛從美國回來的小孩。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者,透過寫日記,更可以替一整天畫下句點。如果沒有達成目標,或是自己的行為與期望的人格出現落差,就會因原地踏步而感到懊悔不已。但一直憂慮下去也於事無補。因此,如果在日記中寫下自己的反省,可以幫助自己整理一天的心情。


也因為如此,我不會把煩惱帶上床。如果我已經在日記中反省過了,那麼所有的一切就畫下句點,也可以睡得很好,一覺到天亮。


我八歲的時候,母親讓我養成這個習慣的,如今我依舊感謝她。多虧了這個習慣,我每一天都可以持續往前進步,不斷改變自己。比起與生俱來的天性,習慣與涵養更能造就一個人,這是再清楚不過事實。


「思想」化為「行動」,如果進一步形成「習慣」的話,「命運」就會隨之改變。「命運」絕不是「宿命」,透過自己的一舉一動,就可以開拓自己的命運。

養成好習慣,就是最好的捷徑。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讀論語,有什麼用?〉劉宗德譯,大是文化

逛書局時,這本書名吸引了我翻開看內容。陪孩子讀了幾年論語,要我明明白白、確確切切說出讀論語的一切好處優勢,我可能說不上幾句。

這是博客來的簡介。

人該憑什麼成功、怎麼樣務實做人?

和民集團創辦人渡邊美樹20歲創業、40歲公司上市,他用自己的人生際遇與經營故事告訴我們——《論語》就是這樣用。

中學的時候,我們死背論語,最常發表的感想是:「讀《論語》,有什麼用?」

宋太祖的宰相趙普處理政事明快果斷,不過他承認,自己生平只讀一本書。「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但我猜你不相信。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百句與孩子互動的好話

 

請自評一句一分 您可得幾分

 

1.   做得好!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 書 還 是 看 精 品

杜潤珉

逐漸數字化的世界使人類生存空間日見仄逼,越發抽象而枯燥;置身日益尚術和拜欲的當世,競爭的狂濤能把一個人生命的有限時間淹沒;知識的海洋茫茫無邊,技術的群山峰巒迭障,而創新又要求人們盡可能地博學多才,這是一個很尖銳的矛盾。

創新——究竟應該從哪裡著眼?

對人類自身感悟和生命價值的探尋,促使更多的人回歸、堅守心靈的領地。

今天資訊空前發達,科技的催產,使電視繁衍出了一大堆的頻道;英特網上的信息傳播量,已經以兆為計算單位。今天的人知道的東西夠多了。面對聲像充斥而縮減的大削價生活,許多人明白: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對所獲得就只能侷限在“知道”階段,懂得再多於人生發展也無太大幫助;而通往心靈的捷徑莫過於求知、思索和緬懷——這些,讀書的整個過程都可以得到,那裡才有真正的人類終極關懷和大自然的和諧統一。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我認為讀書是我唯一的快樂”(富蘭克林);“熱愛書吧,它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愉快,舒暢,它會幫你辨別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別人和自己。”(高爾基);亦像我國詩人流沙河常引用的那句古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光明燭,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開口笑。”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Q
自古多神童 /哲萱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xI
1920年國民政府廢止中小學課本中的古文,中國人就將西方教育制度奉為寶典,然後陷於隔三岔五的教學改革忙碌中.奇怪的是,教改總在一次次失敗後,鬥志昂揚走向下一個失敗。他們大概沒有時間停下腳步回頭看看,中國傳統教育有沒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君不見,史書中常有如下記載——r4q~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中外名人談兒童讀經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徐永光認為這有三個好處:一是開發少兒的記憶力。背誦能力的開發,也是一種智力的開發。二是打好語文基礎。讓少年兒童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也是一種活的文化薰陶。三是提高少年兒童的道德修養,與經典同在,與聖賢同行。

 

溫家寶總理:2003年,溫家寶履任總理之際,引《大學》言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說明中國農村稅費改革存在問題。《易·賁》言:剛柔相濟,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的酸甜苦樂
(台南市新興國小四年級)
陳柏堯

在吃食物時常常會吃到酸甜苦辣這四種滋味,但是讀經卻有酸甜苦樂的四種感觸在我心裡:

酸─我想要背經的時候,我卻背不起來,我的心好像被石頭壓住了,缺氧了,直像口中含酸梅,酸到皺眉頭。
苦─媽媽每天要我讀經,有時逼得我好難受,每天提不起精神來,真的很想放棄讀經這件事,好像吃苦瓜,有苦難言啊!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南市大成國中一年級)


侯文賢

 

小狀元會考 得獎感言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 (6/6) 9點公視13頻道自學囧很大


除了一定要準時收看!還要轉給你的親朋好友!


http://youtu.be/qoCLKU3NrFs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3/1  全國經典總會考 第一名考生 何亮瑾同學晉見總統致詞內容

 

  總統、林主席、王教授、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視帶大的孩子   雷久南

   

    孟子如果出生在20世紀後半的中國,他可能在電視機前長大,孟母可能因為沒有覺察到電視的負面影響,也不會阻擋。小孟子的大腦會因為「失去正常童年的遊戲、玩耍、運動、聽故事和學習」而發育不全;成年後不會有深度的觀察和思考能力,也沒有高尚道德、責任感,也不會對中國文化有貢獻。如果電視早五百年在歐洲出現,我們可能聽不到莫札特、貝多芬和其他近代音樂家的傑作,也見不到達文西的畫;如果電視早在中國出現,李白、杜甫也不會寫詩,很多藝術精華不會見過,也不會有中國文化。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假設言過其辭,讓我們看看電視普及四十多年後的美國文化、教育、道德和社會。美國學齡前的孩子平均一星期看三十小時的電視,大人是每天四小時,也就是除了睡覺、工作和上學之外,電視佔據最多的時間,美國孩子在上學前已看了五千至八千小時的電視,到高中時,一生中,看電視的時間已超過課堂的時間。電視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有什麼樣的影響?美國教育部報導,七千萬的青年人是功能性文盲;一家大公司MotorolaInc.發現全國性的應徵者中,八十%的人沒有通過七年級的英文和五年級的數學;另一項報導發現,十七歲的青年中只有七%俱足上大學科學課程的程度;美國十三歲的孩子在一項國際性的科學數學考試成績是十二個國家中倒數第一名。

 

    資深的數學老師們從六十年代中開始發覺到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全國性的考試成績也年年下降;從事尖端科學研究的人士感歎後繼無人;美國大學研究院學生,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只占少數。一位教學三十多年的大學科研教授于一九六三到一九七三年間,每年都回母校為大學生講學,學生的反應,年年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在一九七三年那年,他突然發現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明顯的下降,學校的物理教學完全改觀,學生們不再學習如何解決物理題目,而是看大眾化的電視、科學節目,問他為何改變教學方式,他回答說:「學生們無法應付傳統物理課程,只好沖淡課程,以看電視、觀摩工廠為教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冤枉了朱子家訓

林金源  (20050502) 中國時報    

    明末學者朱柏廬最近成為話題人物,因為被認為有歧視女性的嫌疑,但真是如此嗎?

    明末學者朱柏廬涉嫌歧視女性、宣揚男尊女卑思想。他的《朱子家訓》原被多所學校選為兒童讀經教材,但日前已因前述理由被打入冷宮。朱子古人也,除了靜聽今人數落之外,只好靠我這好事者為他辯護。

    奢華不實的台灣社會,實在應該仔細重讀《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字字都是金玉。「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句句皆為良言。再看朱子所說:「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他還說「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對於機關算盡、處處心眼的現代社會來說,《朱子家訓》不啻是暮鼓晨鐘。可惜,學生家長只見秋毫不見輿薪,最在意的竟然是朱子的「男尊女卑、歧視女性」。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一語被評為歧視女性,其實朱子批評的乃是搬弄是非、挑撥丈夫兄弟感情的婦人,並非所有女性。這樣的女性難道不應被譴責嗎?朱柏廬沒有說出「聽夫言,乖姊妹,豈是烈女」之類的話,因為他活在以男性為主的農業社會。但是通篇家訓充滿自制以及將心比心的恕道精神,完全看不出朱子「只要求女性,不要求男性」的心態。換言之,家訓如果加入「聽夫言,乖姊妹,豈是烈女」,朱子有知,應該不會反對。批評《朱子家訓》的家長指出:小朋友碰到媽媽嘮叨時,竟然回話:「聽女人的話,算是什麼男人?」顯然小孩誤解家訓的真意,是老師沒教對、學生沒學好,這與朱子何干?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文提到電視、電玩、音樂、雜誌、廣告對孩子的影響,而台灣現正也充斥這些流行文化,步入後塵,讓台灣的音樂、電視內容群而效之,師長們若不能積極作最後一道防線的把關,等到孩子心靈已被污染,要亡羊補牢就已太遲。

所以還是要建議學校多放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就儘量不用了
-----------------------------------------------------------

美國流行文化對你的孩子和家庭有益嗎?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依奴的讀經成長歷程——訪姚媽媽的錄音整理

林依奴:今年13歲,就讀於廈門外國語學校。是大陸地區最早接受中文讀經教育的兒童之一。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

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鬥逞勇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畏首畏尾
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自怨自艾
嘲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中國留美幼童的成就看兒童讀經的優越性(文/李守力)
轉載自
http://www6.bolaa.com/wise111/zljc/132607515588.htmlH`"5q`

(一)中國留美幼童歷史回顧:中國留美幼童指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西元1872年到1875年間,由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援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容 閎受命於朝廷,立即實施“留美幼童”計劃。但以當時的社會觀念,官員既不願把自家子弟送去,民間更有關於西洋的種種不祥傳說(現存詹天佑——第一批“留美 幼童”——的父親與政府簽訂的具結書,有“聽從中國差遣……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等類似“生死文書”的內容),招收學生非常困難。容閎在上海設立預科 學校招生,應者寥寥,一年竟湊不足第一批的30個名額。他只好一面去香港英政府所設學校中去招收,同時回老家去動員鄉親。以至自1872到1875年整個 幼童留學計劃實施期間,4批共派出120名,其中39名爲容閎的家鄉香山縣人。

這 些幼童被稱爲椎魯之子,當時的《申報》寫到:“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譴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巨商大賈之子弟, 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實際上他們皆出身於一般家庭,沒有一個是官員的孩子,但前提是熟讀四書五經,所以被授予秀才的頭銜,經過上海設立預備學校的選拔,身家清白品貌端正稟賦厚 實資質明敏者方可入選。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 ◆ 錢穆 先生最後的心聲

  

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雖是我早年已屢次講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去年九月,我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創校四十周年慶典,因行動不便,在港數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數日中,專一玩味此一觀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難以言述。我深信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之貢獻,主要亦即在此。惜余已年老體衰,思維遲頓,無力對此大體悟再作闡發,惟待後來者之繼起努力。今逢中華書局建立八十周年慶,索稿於余,姑將此感寫出,以為祝賀。中國文化過去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對「天」「人」關係的研究。中國人喜歡把「天」與「人」配合著講。我曾說「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從來世界人類最初碰到的困難問題,便是有關天的問題。我曾讀過幾本西方吹洲古人所講有關「天」的學術性的書,真不知從何講起。西方人喜歡把「天」與「人」離開分別來講。換句話說,他們是離開了人來講天。這一觀念的發展,在今天,科學愈發達,愈易顯出它對人類生存的不良影響。

 

中國人是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中國人認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離開「人生」,也就無從來講「天命」。離開「天命」,也就無從來講「人生」,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人生」與「天命」最高貴最偉大處,便在能把他們兩者和合為一。離開了人,又從何處來證明有天。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一切人文演進都順從天道來。違背了天命,即無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為一,這一觀念,中國古人早有認識。我以為「天人合一」觀,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貢獻的一種主張。西方人常把「天命」與「人生」劃分為二,他們認為人生之外別有天命,顯然把「天命」與「人生」分作兩個層次,兩次場面來講。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天命」與「人生」分別各有所歸。此一觀念影響所及,則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兩截分開,便各失卻其本義決不如古代中國人之「天人合一」論,能得宇宙人生會通合一之真相。所以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而中國文化,既認為「天命」「人生」同 歸一貫,並不再有分別,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國思想中,「天」「人」兩者間,並無「隱」「現」分別。除卻「人生」,你又何處來講「天命」。這種觀念,除中國古人外,亦為全界界其他人類所少有。 

 

我常想,現代人如果要想寫一部討論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書,莫如先寫一本中國古代人的天文觀,或寫一部中國古代人的天文學,或人文學。總之,中國古代人,可稱為抱有一種「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盡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觀」。這一觀念,亦可說即是古代中國人生的一種宗教信仰,這同時也即是古代中國人主要的人文觀,亦即是其天文觀。如果我們今天亦要效法西方人,強要把「天文」與「人生」分別來看,那就無從去瞭解中國古代人的思想了。即如孔子的一生,便全由天命,細讀<論語>便知。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於予」。又曰:「知我者,其天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俏孔子一生全可由孔子自己一人作主宰,不關天命,則孔子的天命和他的便分為二。離開天命,專論孔子個人的私生活,則孔子一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減少了。就此而言,孔子的人生即是天命,天命也即是人生,雙方意義價值無窮。換言之,亦說說,人生離去了天命,便全無意義價值可言。但孔子的私生活可以這樣講,別人不能。這一觀念,在中國乃由孔子以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所闡揚。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相約論語一百夏令營 營員分享之一

 

這是2010815,大陸國家教育部語言應用司主任來夏令營視察時,幾位同學的心得分享。因時間緊迫,只有幾位同學發言,但是也可以代表大家的感受。

 

  A:我聽我們教授講,咱們有這樣一個活動,我就過來了。我想知道我以後會過怎樣的生活。剛開始我來到這樣一個地方,還是很浮躁的,因為我不確定我究竟能不能找到答案。但是經過三十天的學習,我明白了以往的困惑,之前我是一個很浮躁、心很不定的一個人,但通過讀《論語》,聖人告訴我生活自己的,我知道了君子跟小人之間的差別,或者說我不再是為了僅僅生存而生活,我要把它昇華,我雖然不能成聖人,也不能成我們推崇的大師,但是我作為一個人,不能僅僅為自己而活,應盡己所能的去為更多的人服務,這是我生活的一個價值,這是我存在的一個意義。我不再是我,我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一員,我有這樣的義務,這樣的使命為整個人類來服務。《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時時刻刻鞭策著我的行為。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他的學生就對。我覺得做人一定要知天命,知天命而為。有的人迷茫就在於他沒有找到自己,所以來這兒,我找到了答案,我找到了我人生的價值,我明白了我的人生方向。謝謝大家!

 

 B:我是一名高三的學生,高三對我來說是很逍遙自在的,很少去學校的,即使去了學校也是蹺課跑掉。這一年,幾乎與書本脫離了關係,高考前的一個月,瘋狂的學習了一個月,然後就去考試了。考完以後,放假的一個月,在家除了睡覺就是看電視、上網,也沒有其他的事幹。整天無所事事,母親看到我這個情況非常就著急,因為要上大學嘛,在大學裏,離開了父母,在那種狀態下,什麼都學不了的,我母親也是經朋友的介紹,於是就讓我參加了這個活動。!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