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00901.JPG  

彌勒佛有哪些象徵意義

 
 到寺院朝拜過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漢傳佛教寺院的天王殿內,都供奉有彌勒菩薩的坐像。彌勒菩薩像展示給人的是慈顏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凡是到寺院 朝拜的信徒,見到彌勒菩薩樂呵呵的形象後,都會心生歡喜。佛教寺院之所以將彌勒菩薩置於寺院的第一層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義。因為在佛教中,彌勒菩薩具有 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等象徵意義,將彌勒菩薩置於一進寺院的殿堂中,是為了讓參禮彌勒菩薩的人,能夠從彌勒菩薩這些品格中得到啟迪,從而把自己鍛造成具 有彌勒品格的人。本文下面就簡要闡釋彌勒菩薩的這些象徵意義。

一、慈悲

慈悲精神是所有諸佛菩薩都具有的情懷。慈悲的含義為: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 合稱為慈悲。諸佛菩薩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對於慈 悲,諸多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

在諸佛菩薩中,彌勒菩薩就是經常以慈悲之心來待人的典範。據彌勒菩薩故事中所載,彌勒轉世的布袋和尚平日經常背一個大布袋到處化緣,不論別人給什麼 他都不介意。經常有小孩子見到他背著布袋樂呵呵的樣子,便故意鬥他取樂。有的人還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塊或者小魚等不符合出家人所應收的東西時,他也絲毫不生 氣,還喜笑顏開地將孩子們給他的物品收下。即使一些大人對他戲弄,他也仍然不改笑容。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悲憫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歡樂。這就是彌勒菩薩 慈悲心的顯現。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彌 勒菩薩就是為了隨順眾生,令眾生生起歡喜心,他認為能夠令眾生歡喜就是使諸佛菩薩歡喜。彌勒菩薩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對眾生懷有無限的慈悲之心,寧願自己受點 嘲諷,也不願讓眾生痛苦。

彌勒菩薩對眾生慈悲的另一體現是,化緣所得的東西,他並不是用來自己享用,相反,他一直心繫那些處於痛苦中的人們,常將自己化緣所得的東西分發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窮人,幫助他們擺脫現世生活的困境。

彌勒菩薩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的更重要的表現是,他經常在兜率內院為弟子說法,勸化更多的苦海眾生往生彌勒淨土,將來再下生到彌勒人間淨土度化更多的眾 生。按照《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所說,彌勒都率淨土和彌勒人間淨土都是國土莊嚴,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國土,生到彌勒淨土的人,不僅永遠不再受輪 迴之苦,而且還可以仰仗彌勒菩薩的法力度化更多的人遠離苦海。

在我們現世生活中,彌勒菩薩之所以被擺放在寺院的山門殿堂內,就是讓我們看到菩薩的形象,能夠首先想到彌勒菩薩的慈悲之心。從而從彌勒菩薩的慈悲心 中得到啟示,使自己也能懷著一顆慈悲之心,多想想周圍人的痛苦煩惱,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使別人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

二、忍辱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首先應當具有一種忍辱精神。這是一個學佛者所應當具備的基本品格。縱觀佛教的歷史,從諸佛菩薩到歷代祖師大德,無一不是從忍辱中 磨練出來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在因地修行時,為了救度眾生不僅有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大佈施之行,而且為了救拔一個眾生的痛苦,還挖去了自己的雙眼,但仍 不能令眾生滿意,還受到這個嗔心眾生的一頓臭罵,就是這樣的大辱,佛陀也沒有對眾生生起嗔恨之心。

作為菩薩中忍辱的代表,彌勒菩薩的忍辱更有其典型意義。彌勒菩薩轉世的布袋和尚,曾到處化緣,將化來的物品分給窮苦大眾。在他化緣的過程中,曾遇到 很多人的白眼,但他並不作辯解,也不以為意,而是默默忍受下來。他曾在彌勒偈語中說:「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本偈語就表現 了他善於忍辱的精神。偈語中的「缽」是和尚化緣的碗。頭兩句說他行萬里路,吃千家飯,是個遊方僧人。「青目」是眼珠子放在正中,正眼視人表示對人喜愛和熱 情,與「白眼」相對。這句是說布袋和尚在化緣中經常遭到冷遇,甚至連問一下路也有人不理不睬。因此他只好向白雲問路。這首偈語的人生哲理是:世態炎涼,人 在社會,常常會遇到一些慣用白眼看人的人。布袋和尚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與之生氣計較,而是用幽默風趣的方式——問路白雲頭,一笑置之。他就以這種忍辱 的方式,不僅不給人難堪,還使自己保持了平和的心態。

彌勒菩薩的忍辱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對於彌勒菩薩的忍辱,在彌勒《忍辱偈》中有云:「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 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他也省力氣,我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這知消息,何愁道不了。」

這首偈語不僅表明彌勒菩薩對生活少欲知足,一切隨緣,而且還能夠忍受常人難以承受的奇恥大辱——當有人罵他時,他只說好;有人打他,他自睡倒。有人 吐痰在臉上,他也任其自干。並且心中沒有絲毫嗔恨之心。彌勒這種忍辱之行,對於我們一般凡夫俗子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彌勒菩薩之所以能夠這樣做,就 是在告訴我們,對於別人強加給自己的侮辱,我們一定要有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忍辱精神,這樣不僅能夠使自己全身遠禍,而且還可提高自己的心性修養。

彌勒菩薩不僅具有超人的忍辱精神,而且還經常勸人要學會忍辱。他的另一首《忍辱偈》就表達了勸人忍耐的哲理思想。偈云: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笑聲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能使此心無罣礙,自然徵得六波羅。

這首偈語通俗易懂,中心思想是寬容忍辱。它所包含的哲理是:我們在生活中應當不過分計較個人恩怨,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容之心待人」。而且在 平時生活中,對於別人有意或無意加給自己的屈辱,一定要學會忍耐,切不可怒髮衝冠,把本來可以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東西,弄得一發不可收拾。對於一個修行人來 說,學會忍辱,不僅能夠提升人的人格修養,而且還會有助於道業成就。

三、寬容

所謂寬容就是對別人的過錯不予計較,給予原諒。諸佛菩薩都是善於寬容別人過錯的典 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住世時,一個外道聽說他很講修行,並且影響了一大批弟子跟從他修行,這個外道心裡非常憎恨。於是就在佛陀向眾弟子說法時,指著佛陀破 口大罵。佛陀聽著外道的咒罵默不作聲,等到這個外道罵夠了,佛陀才以輕柔的口吻說:「你送給別人東西,別人若不收,這些東西是誰的?」外道說:「當然是我 的。」佛陀說:「你剛才罵我,我不收,你罵的還屬於你自己個了。」外道啞口無言,連連向佛陀道歉。

面對外道的責罵,佛陀不是向一般人那樣以牙還牙,而是對採取了寬容的態度來對待。正是由於佛陀寬容了外道,並且採取了方便善巧的方法來對待外道,才使外道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從而為自己的行為懺悔。

作為諸佛菩薩中寬容形象的代表,彌勒菩薩更是以寬容著稱。如上面偈語中所介紹,他對別人對他的打罵和侮辱,非但不予回覆和說明,反而任由別人所為, 這不僅是一種忍辱的表現,更是對他人極大的寬容。彌勒菩薩所展現給我們的形象通常是大肚能容的寬厚形象,就是告訴世間眾生,對別人所做的各種令自己不滿的 行為要學會寬容。只有寬容了別人,才能顯示出自己高尚的修養。同時也能讓別人從你的寬容行為中得到教益。對於彌勒菩薩的這種寬容,在很多寺院的楹聯中都有 不同的描述。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處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 在;定之含笑,動之含笑,開顏含笑,相見有緣。」這些對聯都勸人為人處世要懷有廣大心量。寬容別人並不是表明自己的無能與軟弱,而是表示一個人高尚的慈悲 仁愛之心和大無畏精神,即能寬容他人的過失,能容納各種不同的見解,能為利益他人忍受痛苦甚至犧牲自我。我們常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以及「虛心能容 萬物,大海不擇細流,學會生公說法,喚起頑石點頭」等,說的就是要我們學會彌勒菩薩的這種寬容精神。

彌勒菩薩有首《插秧偈》說:「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成稻,退後原來是向前。」這首詩歌就是以農夫插秧勞動這一後退是向前的動 作,來啟示我們這樣的人生哲理:在我們與人相處時,應當多對別人懷有寬容之心。特別是在與人發生爭執時,應當學會謙虛退讓。很多時候,你對別人謙虛退讓並 不是表明你軟弱無能,而恰恰證明你的謙虛大度。當你做出謙讓之舉時,往往會使對方受到感化,從而也學會對人寬容。這是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

彌勒菩薩有很多詩偈都勸人要學會寬容。他在詩偈中說:「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詩偈以彌勒布袋能容萬物作比喻,來告訴我們對人要懷有一顆寬容的心。很多時候,對人寬容也就是給自己以方便。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學會了對人寬容,產生了許多流傳後世的佳話。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在京為官時,張英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問題與鄰居發 生了爭執,兩家在當地都是名門望族,誰也不甘示弱。家人修書將此事告訴了張英,張英知道此事後,遂即修書一封:「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 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家人接信後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爭。鄰居看到張家不再與其爭執,並且主動讓出了三尺土地,自覺也有不妥之處, 遂倣傚張家也讓出了三尺土地。於是張英家人門口便出現了一個六尺寬的巷道。一時間,兩家處理鄰里糾紛的做法被傳為美談。至今,這個六尺巷成為安徽桐城的旅 遊景點,凡是到那裡參觀的人,都會受到退讓寬容的教育。

四、樂觀

彌勒菩薩展現給人的另一種象徵意義是勸人不論身處何境,都要保持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布袋和尚作為彌勒菩薩的應化身,一直過著「一缽千家飯」般的居 無定所的生活。他每天行蹤無定,一個布袋隨身。雖然漂泊不定,生活並不富足,但他一直以樂觀的心態來為人處世,所到之處都給人帶來無窮的歡樂。

彌勒菩薩曾經作過一首《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和尚作為一位出家人,四海為家,無產無資,只有一隻化緣用的布 袋隨身攜帶。這只可容納萬物的布袋,他走到哪裡,帶到哪裡,從不離身。所以說,「行也布袋,坐也布袋。」因為他胸懷豁達,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安貧樂道, 所以能夠「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活得十分快活。這首偈語告訴我們一個哲理:一個人活在世上,只要清心寡慾,就能知足常樂,瀟灑自在。反之,如果一味追求 慾望,就會追求越多,失望越多,永遠處於煩惱之中。

布袋和尚在《忍辱偈》中也勸人不管遇到世間再多的是非愛憎,都應當不以為意,而是要學會以忍辱寬容的心態來對待。並且無論身處何種境況,都應當不失 去豁達開朗的心態。同時,在遇到令自己不開心的事時,也應當通過適當的方式來化解這些矛盾,爭取讓這些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從而讓自己做到心無罣礙。也只 有做到心無罣礙了,你才會過得歡樂自在。誠如偈語所云:「寬卻肚皮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 波羅。」

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不應悲觀失望,應當多想想生活中好的事物。即使身處絕境,仍不失去生活的信心,你就會迎來峰迴路轉的轉機。如果我們都 能如宋代無門慧開禪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偈語所說,我們就會始終有樂觀向上的心態了。詩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 間好時節。」在這首詩偈中,慧開禪師告訴我們,在人世間隨處都可以發現動人的美景。就一年四季來說,春天有百花盛開的景緻,令人心曠神怡;夏天有習習涼 風,使人倍感清涼;秋天有皎潔的明月,當空朗照;冬天有皚皚白雪,給人帶來銀裝素裹的世界。

我們每個人,不管遇到如何使你不開心的事,如果你能夠多想想生活中希望,那麼,他就能很快忘掉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和煩惱。當你心中沒有繁雜的瑣事煩惱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在你生活的每一天都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人生其實很短暫,你哭也一生,笑也一生,這樣算來,倒不如讓自己過得開心快樂些好。人不論是窮是富,都應當有種樂觀的心態。只要心態樂觀,你即使過得並不富有,也不乏生活的樂趣。而且樂觀的心態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古往今來,有很多人都是生活簡單,不乏樂觀的表率。

孔子的弟子顏回就是其中的代表。顏回是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能的人之一。顏回的生活過得十分簡樸,但他卻自得其樂,從不為生活的困苦發愁。孔子向人說起 顏回時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亦不改其樂。」在這些話語中,孔子對顏回自甘淡泊的品格給予高度評價。孔子認為,顏回是 他弟子中最能吃苦的人之一,別人都不能忍受的生活,他卻能過得有滋有味。這是因為他一直心懷樂觀的緣故。

在我們周圍,我們常見到有一些人,他們雖然過得並不富足,但他們卻勤勤懇懇。臉上經常掛著掩飾不住的笑容。他們對人有種熱心腸,喜歡幫助別人,喜愛 為人排憂解難。彷彿在他們身上從來沒有憂愁煩惱,看到他們,我常想,快樂幸福在很多時候,與出身無關,與貧富無關,人關鍵活的是一種心境,當你樂觀開朗 時,雖然貧窮,但仍富足;但你被煩惱束縛時,雖然物質富足,你精神上仍然是貧乏的。

綜上所述,彌勒菩薩作為諸佛菩薩的形象代表,他的形象不只是讓我們能夠對其產生恭敬之心。更重要的是,他還像征著慈悲、忍辱、寬容和樂觀的深刻涵 義。從彌勒菩薩的法相中,我們不僅能夠得到彌勒象徵意義的啟迪,而且還能夠培養自己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的品格,從而成為一個品格高尚,受人歡迎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