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堅持後有甜美果實/仁武讀經家長(育妡媽咪)分享

我本身從事教育是一個安親班老師,對於別人口中說讀經有多好⋯⋯能讓小孩從小就接觸對其幫助很大;其實我本也持著試試看的心態,就在我安親班裡的學生家長鼓勵下,讓我只有一歲七個月的女兒去上讀經班;因我工作下班時間較晚且上課地點遠,所以由我老公帶去上課,因是插班生,約上了5次後就放暑假了⋯,但在這期間女兒的配合度都不是很好;著實讓我老公很想放棄;叫我再找一間離家近一點的讀經班由我帶去上課可能會吸收較好。其實「萬事起頭難」,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要繼續讀;我跟我老公已達成共識,就在開學後第三個禮拜突然看到了國小外懸掛的布條上寫著讀經班;當天詢問了許老師後就開始了我親自帶女兒去上讀經班的學習之路。

 

剛開始我工作下班後趕去上課真的有點吃不消,但看到讀經班裡的老師及爸爸和媽媽們在旁用心陪讀的景象;讓我著實感動,所以不管工作多累,也要陪女兒讀經成了我每天下班後必做的事情之一,這樣堅持了4個月,終於看到我女兒從一句一句跟著唸到現在可以背誦三字經、百孝經⋯,心中滿是喜悅。

 

我只願我的女兒在學齡前能具備最基本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懂得守規矩又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最重要的是要對任何事都保有學習的興趣,這是我當媽後心中小小的心願,雖然未來學習的路還很長,而我相信只要堅持⋯再堅持,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加油💪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需要注意:有些教育方式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

(圖片來源:Pixabay/CC0 Creative Commons)
 

有一種叫做「釋放」孩子自然本性的教育方法。他們讓孩子隨心所欲,認為其是必要且合法。但人們卻沒意識到,太過強調的隨心所欲正在摧毀我們的下一代。

 
孩子們需要受到合理的教育 ( 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1. 有一種教育,稱為「釋放」孩子的本性

在一間電影院裡,每個人都在看電影,只有一個孩子跳到椅子上,時不時的大笑尖叫。

男孩的媽媽媽媽就坐在旁邊,看男孩吵鬧長達半小時。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方諺語有句話:「英雄所見略同」,在教育孩子方面,釋迦牟尼佛和孔子有很多共同點。

佛陀教兒子羅睺羅

釋迦牟尼佛本是在迦毗羅衛釋迦族的悉達多太子。當他16歲時,他與耶輸陀羅公主結婚。當他29歲時,在耶輸陀羅公主生羅睺羅之後,他放棄了自己榮華富貴的生活,離開京城去尋求解脫之路。

在告別之前,太子想抱一下睡覺的兒子,但又怕吵醒耶輸陀羅公主,阻止出家的事。所以他對著兒子默默的說:「等到我成佛時,我會再回來看你的!」

佛陀離開家庭6年後,回到了京城。那時羅睺羅7歲了,他聽了母親的話,跑到父親身邊,要求繼承他的財產。

如果當年悉達多太子沒有離開京城,那羅睺羅就被傳了王位。但是,作為一個放棄一切生活的修行之人,佛陀無法給他的兒子什麼。

準備回答羅睺羅時,佛陀轉向弟子舍利弗說:「請收納他。」因此,羅睺羅不是繼承王位,而是繼承了父親的道路—解脫道路。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心」視野—崇義服務心得分享

在慈悅這個温暖的大家族裡,轉眼間也一年多了。 期間一直以家長的身份,受到各位志工老師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鼓勵, 著實深受感動,銘感於心。 這樣像家人一般的情感,是現今世俗社會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

此次帶孩子參加營隊,承蒙老師提拔,首次擔任服務組的服務人員。身分從「被照顧者」轉為「照顧者」,異地處之,換位思考,的確多了更多的「看見」與「謙卑」, 發現自己更多的不足與欠缺。

當我們站在比較高的視野,所思考的事情和角度自然也不同。一場上千人的大規模活動, 考驗主辦單位的用心與經驗。包括各項細節與流程的規劃 ,人力、物力的配置,都要運籌帷幄、鉅細靡遺,才能讓這場活動有完美的演出。

從一大早停車場的引導人員到炊事洗碗組、營隊活動輔導組、服務組、行政文書總務組等,二天的辛勞付出,大家都法喜充滿。

服務班員的過程,後學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的喜悅。看到班員盡心聽課,並承諾會再回來學習,心中溢滿感動。後學也從中領悟到:只要好好灌溉一顆種子,也能使之蔚為大樹。而綠樹成蔭的時候也將綿延成林。所以不要小看我們每個人的力量,星火可以燎原。有愿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奇蹟。

而後學雖然身為服務組,卻也是被服務的一員。我們何德何能,備感尊寵。深感自己所付出的,與其他工作人員相比,竟是那麼微不足道。諸位前賢耕耘多時,德行深厚,實非後輩所能追趕。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8/1/26-27  彭麗(宗懋雨薇) 媽媽 參加了 率性進修班課程心得

各位親愛的龍華讀經班家長 大家好,

26, 27日我參加了 率性進修班課程, 原本顧兩個小朋友每天都很忙碌, 在想老師們可不可以讀經就單純讀經,為什麼要安排這麼多的活動邀請家長參與。 經過了這兩天進修的課程之後, 茅塞頓開, 領悟到非常多人生的道理, 是之前在生活在學校,在職場中都無法學習到的做人真理, 真的是千金難買的課程, 才明白到為什麼各位老師一再的推薦要親子共同成長, 也認識自己的不足, 父母的成長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教育。 在這裡非常的感謝各位龍華讀經班的老師讓我有這個機緣沒有錯失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能有這樣的機緣 來學習讓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是有非常多位如華讀經班老師這樣的人在默默的付出,他們只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有優良的品格 ,讓我們的家庭更圓滿,讓我們的人生更美好, 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無私的奉獻, 我不太會用文字來表達, 在這裡跟各位分享的只字片語不夠不足以表達我這兩天的感激,非常感動的心情! 有了老師們的幫忙和關愛我會努力 ,希望自己能夠修成真善美的完美人生! 在這裡再次的感謝各位老師們的付出,感恩,感恩!

 

--------------------------------

感謝彭麗願意相信老師們的推薦,作了不一樣的選擇,方有不一樣的看見。人往往容易畫地自限,只願意相信自我的知見而裹足不前,因此改變較少,實在可惜。老師在讀經班任教多年,發覺願意選擇信任而改變自己與家庭者,其生命與家庭教育都會出現翻轉,選擇權操之在己。沒有慧根,也要會跟,跟對團隊,命運自不同。當您還在觀望,他人已往前躍進,各位尚未參加過率性進修班的家長,可以認真思索一下,為何親身體驗者都會真心推薦及感恩,全是發自內心的感動化行動。當下次有機會時,記得把握良機而行。

-----------------------------------------------------------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8/1/26-27 學庸體驗營+率性進修班後記

2019127班員自我介紹_190128_0002.jpg

1/26-27 崇義所舉辦的學庸體驗營+率性進修班昨日舉辦完畢,營隊有146位小朋友,率性進修班家長有103位,中午用餐時席開92桌,每次營隊總是要動用數百位的志工人員,從一進門前的交通指揮乃至於要料理1000多人用餐的廚房炊事,整個上課的服務隊輔等人員,若沒有曾參與當中者,真的很難想像這龐大的人力調度,還有背後的用心,內行真的看到門道,,能夠讓這麼多家長無後顧之憂靜心上課,小朋友又能將平時所讀的經典,藉由營隊主題融入寓教於樂當中,會把握的家長真是有智慧。

 

此次慈悅共有14位家長完成二天課程,其中有鳳山長青易經班的長輩,其中有81歲的阿嬤,這些長輩平時學易經讀易經,好易喜易的精進也完全呈現在二天的課程,不僅聽課過程精神奕奕,更是法喜充滿,人要是對學習沒有任何的熱誠,真的才是老,跟個人的年齡沒有絕對關係。

 

此班的班長乃是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的陳韋銓教授,陳教授二天亦同樣勤做筆記全程參與,他也說甚久沒有當學生,兩天過程讓他也收穫滿滿。誠如老子所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期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誠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陳教授的精神也給眾人相當大的啟示。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12.28~29廈門、晉江 行心得  

20181228-31廈門行_190101_0018.jpg

 

 12/22易經課徐老師說要去廈門、晉江講授讀經理念,有意願者可以跟隨,當下心裡一直在盤算此事,權衡之下,因連假機會難得,一心想去學習,為將來開創的經驗,把握今年隨卦年最後一爻「拘係之,乃從」的跟隨之道,相信此趟雖是第一次到大陸定能出門交有功,隨有獲相信會跟,一定會獲得收穫。

星期一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跟老闆提及請假之事,出乎意料之外老闆什麼都沒問就答應了,接下來整個星期處在高度興奮的狀態,還做夢夢到自己遲到沒跟上。總之,感謝天恩師德一切順利平安,感謝徐老師給後學學習的機會,感謝玠瑩幫忙迅速訂票,感謝懷軒姊的照顧幫忙。

  第一天到廈門覺得很緊張,第二擔心不知會有否不當之處,影響此行,所以打開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絲毫不懈怠,幸好有親切的懷軒姊和貼心的娟娟姊,還記住保持復卦的不忘初心,讓後學也亦步亦趨的漸入、深入。在搭船時和徐老師分享目前在讀經學園上班的感想,徐老師馬上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累積讀經實務經驗的好機會,在第一線的教學老師是看得最清楚的,一般幼兒園與讀經幼兒園,在孩子學習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區別效益,將來跟家長分享時,會更有說服力,以後更要與眾人好好分享。

突然後學豁然開朗,明白還讓後學很糾結猶豫的選擇,就是要在讀經學園還是一般幼兒園上班這事,這之中的拉扯實在難抉擇,最後回歸本心,想到將來要到大陸開創,毅然決然放棄高薪離家近的一般幼兒園的工作,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不智之舉,但後學想既然選擇了,上天會做最好的安排。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9 崇德讀經-01.jpg

如果有機會 ,看看錄影檔 ,更能感受到分享者的翩翩風采哦 ! 如何培養大才,透由司馬遷的三句話,可來檢視,昨天四位年青人之分享,在場聆聽之家長,想必皆能領會到其氣質與風度,或內斂,或典雅,或活潑,或識廣,大才之韻,再假以時日,更見其型,讀經後如何成其型,想必有與會者,已有方向。 讀經研經者  目的在哪裡?若三部曲 讀經  解經   行經--  試問最後最重要的步驟  與誰同行  行此經?  在哪裡可行?讀經教育走過20多年 更值得我們省思

記錄者: 黃惠懃  老師

211019.jpg

丁淯卿的分享 :
在 經 典 中 遇 見 生 命 的 美 好

◎生命中的貴人: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司馬遷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大才的三綱領

16614.jpg
       第一句話就是——究天人之際。究就是追究,窮究,去深究,能夠深究體貼天人之際,之際就是之間,之間其實不是哪一個定點,而是人與天的關系,或者說人不只是從現實來看人,人要從他的價值來看人,這個價值是可以超越於現實的,這叫天人之際。其實一個能夠究天人之際的人一定是能夠深通人性,從人性的深處來了解人,而不是從你的個性,從你的環境,不是從你的種族,不是從你的歷史甚至不是從你的內圍來了解人。什麽叫從你的個性?有人說,我就這樣子啊,你怎麼樣?像這樣就是從他個性來看他自己,這個環境影響我很大啊,這是從環境來看人,這時代總是這樣子的,這是從時代來看人,我們中華民族就這個傳統啊,這從種族來看人。人都是這樣子的,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子的,這是從人的這一類來看人,究天人之際,不是從人的未來來看人。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在哪裏?這不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乃是人在天地之間,人在宇宙之中。所以天地的意義在哪裏?宇宙的意義在哪裏?能夠有這樣子的思考叫做究天人之際,能夠究天人之際。這個人他當然不是自我主義,他不是為自己,他甚至也不是為自己的環境辯護,民族辯護,乃至於人類辯護,這叫做為天地立心。能夠究天人之際,你的眼光要超越自己,要超越環境,要超越時代,要超越種族,還要超越人類。這樣叫究天人之際。
       第二句話叫做——通古今之變。那麼人不止是這樣子的超拔而上,你總還是人,總是在人間做事,你所最關懷的還是人,還是這個世間。所以孔子說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鳥獸不可以同群。照這樣落實下來,你怎樣安頓你自己?你怎樣安頓你這個家庭?怎麼安頓這個社會?怎麼安頓這個時代?乃至於安頓整個地球上的人類,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個安頓是不是我想安頓就安頓呢?你必須有許多才華,必須有許多知識,必須有許多的手段,你必須有許多的能耐。照現代西方來講,你必須有許多的制度,這個制度從你做事的規矩,從你為人處世的表現,乃至於國家的大法,國際法,統統在孔子所說的禮這個範圍,你要有禮,而且這個禮要設置的好。禮不只是一種規範,你還要把這個規範實施的非常的和諧,所以禮必定要有樂相配,沒有樂的禮就是枯燥的僵化 的,束縛的,必須還有樂來相配,他才得到和諧。所以孔子說周公是制禮作樂,你怎麼能夠制出這個禮,而又有樂相配,,有這樣子的才華呢?你必須學習,而且你還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來龍去末,你只能要能夠通古今之變,通古今之變大體是你要能夠深究歷史。剛才的究天人之際是你要有人生的哲理,這個是你要有歷史的見識。歷史事件中有許多的人物,許多的事實,有許多你可以參考的人類的經驗,這些可以統統包含在現在所謂的知識範圍之內,你就是要有廣博的知識,究天人之際,就是你要有深遠的人生智慧,通古今之變就是你要有廣博的人間知識,你才能夠通古今之變。現在的通古今之變不只是歷史的古今,還有地域的,就是空間的廣大,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古今再加上中外。你必須能夠通達其中的學問,要不然你不能夠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大才。


       最後是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你還要成一家之言。這個所謂的成一家之言就是司馬遷在作《史記》的時候他自己有一個特別的寫歷史的方式,叫作成一家之言。司馬遷用什麽來寫歷史呢?他在寫歷史的時候不僅是記載歷史的事實,他也學孔子作《春秋》的方法,就是在寫歷史事件的時候把自己對這個事件的評論加上去,這樣叫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說,他內在的心靈和客觀的知識能夠融合在一起,用這個主觀的心靈去評判客觀的事件。而這個主觀的心靈怎麼可以隨便評判客觀的事件呢?這是司馬遷自己有自信的,他一輩子就想學孔子,孔子所說的寓褒貶,別善惡,一個字就可以褒貶,所謂褒貶就是在敘述歷史的時候,把自己對於歷史的判斷加上去。那麼在現在的學問來講,你要客觀!你怎麼可以主觀,我們要批評這樣子的學問,只有客觀,你就不能成一家之言。
       但是你如果只有主觀,你這一家之言就不足以指導人生,假如用你一家之言主導人生,那必定是群眾受害。所以誰可以成一家之言呢?誰可以把這些評論加在客觀的歷史事實當中,來讓別人無形之中受你的影響,受你的指引,這個自己內心之中必然有自信,什麽自信?有一個最原初的智慧的自信叫作究天人之際。你有這樣的心量,你所引導的群眾,不是用你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學派,自己的偏見來引導他,乃是你引導所有人都能夠走向天人之際,古今之變,所有人都能夠開闊他的心胸,所有人都能夠拉長他的眼界,所有人都有大心量,所有人都有大氣魄,所有人都有大智慧,這樣子我們稱為大才。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11/17易經蒙卦第二組重點整理及心得分享-後學江幸甄學習

  1. 前言

    這週即將正式進入了蒙卦,徐老師以前學習易經的經驗,會特別在書上註解甚麼時間點剛好人生第一次接觸到蒙卦,往後我們在溫故而知新時,重新再來的時候,我們可以重新回味,當年第一次讀這個卦和以後讀到這個卦的心得及深入的地方,可以再來做一個對照。上週與大家探討了所謂的屯卦,在序卦傳中,其實文王聖人在整個卦的排序,是有一定邏輯的。序卦傳上傳當中提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為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意味者萬事剛起頭時一定會有艱難的地方,但是今天艱難的過程中,要如何突破一切困境,就必須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稺也,這個稺的意思是幼小、稚弱(如初生的嬰兒畢竟蒙昧、懵懂),因此在這艱難過程中,我們就需要被啟發,於是進入了第四卦蒙卦,人在困難當中,你要找到一個路徑,當然就是要受教,最怕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是在困難的處境,也不知道要找何人受教。蒙卦的組合-山水蒙,每一個象我們都要有所啟發,想像一下,前面一座山底下或許有水氣沼澤,於是水氣就會上升,因此我們的國畫都是描繪山水比較多,又稱為山水畫,而國畫又有一種特色,所謂山水濛濛,會帶有一種朦朧美(因為水氣上升就會產生一種朦朧的狀態)。易經聖人設卦觀象,最重要的就是要啟發,人活在天地當中,天不言,地不語,人在天地之間,唯人為貴,貴在那個地方可以跟天地比美,因為人可以講出天地之間的涵意,所以各位前賢一定要學會分享,每一個禮拜的時間過去了,我們一定要去省思,這一個禮拜當中,我們講了甚麼好話和分享善念去影響他人。

  2. 所謂蒙就是不清楚,以爬山的經驗舉例,不清楚就去問而得到了答案,就是蒙引申的意義。正因為我們很多的不清楚,唯一最快的方式就是問人,去問的話,自然而然就會有機會得到解答。人生中正因為我們蒙昧愚昧,幼稚無知,那我們就必須加強學習受教而成長。蒙卦深層的涵義-就是教育,一個人從不懂變成懂,而受到啟蒙,就是受教。《說文解字》上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所以善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以人類的經驗為內涵,而達到社會共進的歷程就是導人向善這一條路(教育的核心)。然而,讀經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求善,讀歷史求真,有善就有美,讀經就是要找到人心向善之念,而往善的這一條路的方法(善之道),如果我們讀經典,沒有辦法讓我們自己的人心更良善,讓自己的周遭變更良善,那表示自己還沒有進入經典的精髓。

     

    從蒙引發出教育這個過程,我們應該要有向善的這個認知,蒙卦就有教育昏昧,開啟智慧,日日提升成長這個意義。蒙卦中兩個陽爻意味表兩種不同位置的老師,一位是處於辛勞位置的老師以有教無類精神包容各類型學生調教好,如果沒有找到包容我們愚昧的老師,至少還要找到一位能夠擊蒙我們老師,能夠適度給我們當頭棒喝引導我們。

    人從無知變成知,教育是喚醒人性的覺醒,覺這個字:學習看見,學習看見甚麼?學習看見我的那顆心,也是「悟」,所以上任何課程,要很清楚自己為何而學。常言:不知者無罪,但是不知者真的無罪嗎?徐老師用佛陀的故事來讓我們了解並不是「不知者無罪」,而是不知者受害最大。人們就是因為不明真理,所以才會在苦浪裡翻騰沉淪。往往是愚昧、懵懂的人才最容易受到最大的傷害,因為他們無法通過分析得知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產生的後果,只有「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找到真理。所以對於我們不瞭解的事物,不要輕易下結論,更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慎言。                                                                                                                        二、重點整理

  1.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