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瑋謙

  每個人自從呱呱墜地之後,便象徵了一個生命的開始。然後由懵懂無知,牙牙學語,漸至熟悉外境,成長茁壯,人生的旅程遂逐步往前推進。在你不斷地邁步向前的同時,可曾停下來認真省思過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在面對各種價值紛陳的花花世界時,是否曾令你感到徬徨無依、舉止失措?究竟何處是生命的源頭活水?何處是人生價值的依歸?以下就讓我們來進行一次生命的哲思吧!

一、你究竟是誰?

  記得有一個故事是這樣描寫的:一位昏厥中的女人正掙扎於生死邊緣,突然間,她感覺自己被帶到了天庭,站在審判席前。

  「你是誰?」一個聲音問她。

  「我是市長的妻子。」她答道。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上海到倫敦怎麼去才好玩?」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獎徵答題目。第一特獎是四 
         十吋彩色電視機。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書信有如雪片一般地飛來。 
 
         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其中不乏教授、大學生、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等,答案是無所不 
         包,創意是無奇不有。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厚道的人,運走得長;不厚道的人,運走不長

   15年前左右,家中一好友帶了一個會算命的朋友來家小坐。好友說「大嫂,我這朋友會算命很準,而且敢寫下來的,要不要算一算」。

   
當下回說:「我不敢算命,如果是好命,到時候再享受也不遲,如果是壞命,個人修養境界沒那麼好,由現在開始心裡的疙瘩可能就放不來,時候未到,命就開始壞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了解自己的一生,其實有別的方法,那就是去深入體會自己的「因果」。  

    如果你這輩子日子過得不錯,便知你前世修來好果,  如果你今日境況很差、困難重重,可能顯示你之前種的善因不足。   

    很多人會去算命,當然是因為遇到人生困難的事,心神不寧,感到茫茫渺渺,才會想要求神、求心安,這本為人情之常,無可厚非。不過,如果以為只是求神拜佛一切就順心如意,那就未免太小看神明了。如果你做人、做事太過失敗,你再怎樣求神,神都不會理你。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國舊文化裡,人的「名」與「字」,有很明顯的分際。周代男子幼年稱名,成年之後稱字,死後稱諡。(《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死諡,周道也。」)不過,時有古今,詞有差異。現代人自我介紹時,常會講:「我的名

 

字(name)叫李安,她的名字是叫林青霞」;而所謂「李安」、「林青霞」者,在古人看來,其實是姓名。彼等並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標的。
    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之。」根據上引《禮記˙內則》的記載可知: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後,方由父親正式為之命「名」。這大概是從前醫衛條件不佳,滿三月,確定能存活,長輩才幫小孩取「名」。「名」是幼時在家供親長呼喚之用,通常稱「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例如:晉成公名黑臀,魯成公名黑肱,鄭莊公名寤生,鄭獻公名蠆(字子尾;「蠆」音ㄔㄞˋ,蠍子),魯國孟孺子名彘(「彘」音ㄓˋ,豬也),齊桓公名小白,晉文公名重耳--通常這是為了表示親暱,或是為了求長命百歲的厭勝(閩南人為子女取名豬屎、臭頭,同出一理。)。

 

成年後,人須另取供平輩和晚輩稱呼的名,它就是所謂的「字」(《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一般說來,自稱、謙稱要稱「名」,親長對卑幼者也可稱名;尊稱、敬稱,必須稱「字」。平輩間,要稱字,否則即是不禮貌的行為(除非朋友間相熟到可以不拘禮法,但此不足為式)。此外,漢民族更有避諱的風俗,《左傳˙桓公六年》:「以諱事神」,也就是說:人亡歿之後,口頭不可再直呼死者之名,木主也不能直書其名。所以,若為日後祭祀著想,人理當在弱冠時取字。至於女子,也有字,《禮記˙曲禮上》言:「女子許嫁,笄而字。」倘未許聘,無婆家,則稱「待字閨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太宗太甲(生年不詳,前1557年去世),姓,名,是商朝第四位君王(一說前1579年—前1557年在位,在位23年)。太甲是商湯之孫,太丁之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箕子是殷紂王的親戚。紂王剛開始使用象牙筷子,變的奢侈起來時,箕子嘆氣說:「他用了象牙筷子,就一定會想配上玉環;用上了玉環,就一定會想得到遠方各種珍罕新奇的東西來使用。車馬宮室,以及種種奢侈之舉就要從這兒開始,而紂王也就要耽於安逸,不思振作了。」果然,紂王變的越來越奢侈,貪圖享樂,行為殘暴。

箕子向紂王進諫,紂王不聽。有人勸箕子說:「你可以離開紂王了。」箕子回答說:「為人臣子,如果因為君王不聽自己勸諫,就離開君王,那就是以這樣的行為來彰顯君王的罪惡,而為自己在百姓那兒爭得好名聲。我不忍心這樣做!」於是披散頭髮,假裝發瘋,去當別人的奴隸,從此不過問政事。有時候,他也藉彈琴來抒發心中的悲苦,人們稱他彈的曲調為「箕子操」。

周武王討伐紂王,滅掉殷商之後,就去訪問箕子,向他討教治理百姓所需掌握的天地倫常的道理。箕子就向武王陳述了自己的觀點,武王聽了非常高興,把箕子封在了朝鮮,而且並不把他當作周朝的臣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與“才”是古人很早就注意的問題。根據所選用人員具備“德”與“才”的多少有無,宋代的司馬光曾將之劃分為三類:德才俱無的愚人,才勝於德的小人和德勝於才的君子。現實生活中,德才兼美的人畢竟是少數,面對“德”優或“才”優甚至二者均談不上優的人選時,我們如何抉擇和應對呢,也許歷史上“三家分晉”的故事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春秋時,晉國大夫智宣子准備在兩個兒子智瑤與智宵之間選一人作為接班人。智宵沒有突出的才能,也沒有明顯的缺點,較為平庸。智瑤則有五項突出的優點:長發高大,比較帥﹔精於騎射,有武藝﹔能唱會跳,才藝高﹔能寫善辯,文采好﹔堅毅果敢,有氣魄。擁有這麼多優點,加之較為強盛的武力,智瑤很可能繼晉文公之后成為春秋時代又一位由晉而興的諸侯霸主。不幸的是,他有一個明顯的缺點:狂妄傲慢。毫無疑問,這是“德”方面的嚴重缺陷。在嗣君確立問題上,智宣子的雙眼顯然是被智瑤的諸多優點光環給炫暈了,沒有聽從謀臣智果改立智宵的建議,將權力的魔杖交給了智瑤。這個錯誤的決定最終導致了智家的滅亡。

  智宣子死后,智瑤掌控晉國。在藍台與韓國君相會宴時,戲弄國君韓康子,侮辱國相段規。懾於智家強大,韓康子君臣滿腹怨氣卻都銜恨隱忍。謀臣智果看出其中微妙,提醒智瑤要防備韓國。智瑤狂妄地說,生殺大權在我手中,誰能傷害得了我呢。智果聽到這樣的話,氣憤地反駁,螞蟻、蚊子都能傷人,何況是一國君相呢。智瑤不聽。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歲公元前551年,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夏歷 八月廿七日 ,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城東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靈洞”,傳說為孔子誕生地)。因父母禱於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二歲公元前550年,周靈王二十二年,魯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魯。

 

三歲公元前549年,周靈王二十三年,魯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去世,葬於防(今曲阜縣東二十五里處之防山,今稱梁公林)。孔子的母親顏征在攜孔子移居魯國的首都曲阜闕里定居,孤兒寡母,家境貧寒。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作尊稱揭祕〉讀後

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根祥

 

看到了《國文天地》第二二五期裡,刊登了鮑延毅教授的〈『子』作尊稱揭祕〉一文,心裡一陣興奮,因為我也對這個問題存疑了很久了。而當我讀完之後,心裡卻產生了更多的疑問,不得不冒昧地提出來,說一說我的想法。

 

鮑教授以為「子」之所以可作為尊稱,是因為「子」是商代的皇族族姓;因此,姓「子」的就是商朝的貴族,既為貴族,所以就可以引伸為尊稱。而傳說中商朝的老祖先契,是他的母親簡狄吞下了一枚「玄鳥」卵而得孕生下的,所以後來帝舜命契為司徒,封于商,賜姓「子」。而商朝之所以姓「子」,鮑教授引證「師田父尊」以及「召伯虎敦」的「子」字型作「」「」像個小燕子的形象,而且翼、尾特別鮮明,來證明商朝姓「子」的傳說,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是有根據的。這樣,似乎真的就能很合邏輯地說明「子」之所以為尊稱的原因了。其實,

鮑教授說了兩件事,第一是說「子」何以為尊稱,第二是商朝何以姓「子」。然而我對鮑教授所說的兩點都有不同的看法,茲分述如下: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