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智力開發的秘密 [摘自七田真《學齡前兒童智力開發的秘密》中《6歲後的教育方法》]

 

學齡前兒童智力開發的秘密

[摘自七田真《學齡前兒童智力開發的秘密》中《6歲後的教育方法》]

教育不能遲於6歲嗎?

兒童是不是一過6歲,再想提高其素質就完全不可行呢?

不,並不是這樣的。因此,作為家長,千萬不可以放棄。6歲兒童的大腦的80%已基本形成,似還有20%可以努力的餘地。據說這剩下的20%需要到20歲左右才可以逐漸發育完成。

但是,從6歲再開始進行教育,比較起0歲時開始的教育來說,前者不會取得如後者那樣令人矚目的的效果、應該知道,即使是可能取得相同的成果,但從6歲才開始教育,要付出的努力之大,取得成果之難都是與0歲時起無法相比的。

我們已經說過,所有的寶寶都是天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發現他們的天才資質岀現遞減的現象,逐漸遠離了最適合的教育期。

但是,這絕不是說,兒童在嬰兒階段所具有那種完全的潛意識,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只不過在後來由於潛意識受到了抑制,無法發揮出作用罷了。

所以,只要我們瞭解潛意識的工作原理,就有可能將兒童身上潛藏的優異才能開發出來。

兒童本來就是天才

首先,家長們要關注到兒童本來的特質,也就是說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個天才。而且也必須讓自己的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天才這一事實。您是不是經常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什麼“你真討厭”、“你太差勁”之類的話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您的孩子自然也會認為自己很差勁。

人本來都被賦予了優秀的潛意識,只不過如果孩子們一心認為自己差勁的話,那麼優秀的意識便沒有辦法發揮岀作用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對孩子進行具有負面效果的暗示。家長如果能夠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上天賜予的,具有優秀的天資,這樣也就會讓孩子有這樣的自覺意識,能夠專心地投入學習,那麼孩子們就會在短時間內轉變成非常優秀。

如果您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中感到困難,那應該是他在基礎能力上有所缺陷,所以必須提高他的基礎能力。

那麼應該如何來提高兒童的基礎能力呢?方法就是,反復不斷地學習基礎內容,直至完全地記憶下來,培養孩子完全記憶的能力。

孩子們本來都具有潛在的、優秀的素質,在學習方面有著百分之百的能力。

如果孩子以負面的暗示使得自我評價受到影響,認為自己不行,沒有拿滿
分的能力,那麼這些潛在的優秀素質就不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

原本並沒有記憶力差的兒童

本來並沒有哪一個孩子學習能力低於別人。所出現的差別只不過是因為讓
他們學習的方法不同導致的。

兒童的能力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要通過不斷地重複來培養。重複次數越多,兒童大腦裏建立起來的學習回路就會越粗,傳遞起資訊來就越輕鬆。

對於學習來說,重複是最重要的。但是,家長總是會錯誤地一個勁地將孩子趕著往前走,認為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能力。

如果家長不斷反復地念圖畫書給給孩子聽,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記下書中的內容,可以全部背誦出來。這樣,他們就可以自己讀圖畫書了.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幼稚教育最重要的當然在於培養兒童的心靈,那麼接下來,應該就是提高兒童大腦的機能了。那麼,應該怎樣來提高兒童的大腦機能呢?也是通過反復學習的方法來提高的。通過反復學習法進行學習,會使大腦更優質,記
憶力更好。這樣,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隨之而來的,學習也會變得很輕鬆。

記憶力差的原因在於,由於沒有進行反復學習,腦子裏的學習回路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因而學習能力也就相應較差。

所有學生都拿滿分

這已經是30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東京都第二砂町中學加藤文三老師的教學
就使得所有班上的孩子都拿到了100成績。

於是,所有的孩子都變得喜歡學習了。這是因為這位老師把所有班上同學都拿滿分當作一個目標,不斷地反復進行同樣內容的考試。

通過重複進行相同的考試,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取得了滿分,沒有一個孩子跟不上教學的進度。

這才正是培養孩子基礎能力的學習方法。加藤老師通過這樣的教育方針,使班上所有學生都跟得上教學的進度,這樣整個班級的平均水準不斷提高。原本不太愛學習、沒有耐性的孩子在升人中學後,通過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的學習,都變成了全心投入學習的好學生。學校的名聲也因此得到
了改變。

改變授課方法帶來的

原來也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比別人學習差。所出現的差別也只是因為在課堂上讓他們學習的方式不同所致。因為老師沒有要求他們進行完全的記憶,所以他們也就做不到完全的記憶。

如果在課上讓孩子們進行完全型的記憶,那麼他們的素質就會出現改變。會培養起幹勁,面對學習呈現出積極的態度。不是用填鴨式的灌輸方法,而是培養孩子們自己主動向上的學習欲望,這樣大腦也就能夠輕鬆面對學習內容。

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轉變成具有高水準能力的好孩子。這其中的秘密就是通過反復學習來改變大腦。所有孩子原本大腦的機能都是一樣的,是由於外在的因素使得他們之間出現了差別。也就是說,由於教授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

一直以來的授課方法,都只是將重點放在對課程的理解上,一直都把理解當成授課的中心,而不是去關注改變孩子能力的本身。

由於沒有把對大腦機能的訓練當成重點,那麼理解能力還不夠發達的孩子們就會被這樣的授課方式“拋”在一邊。

通過不斷的重複使記憶得到加強,會對理解力有很大的提高。一般認為理解是很重要的,而背誦是不可取的,這樣的看法占了主流。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正是這樣的看法才正是損壞孩子們大腦機能的元兇。

在背誦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們

七田教育培訓機構出版了一套教材《背誦文集》,會對兒童的大腦開發助一臂之力。雖然現在一般認為,理解力比背誦更重要,但我們必須要注意到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E.D.哈許教授在他的著作《教養創造國家》一書中強調,盧梭和杜威的教育原理簡單的認為,資訊積累型的的“灌輸”教育是不好的。對此,哈許嚴厲指出這是有“缺陷的理論”,正是這樣的理論使得美國的學生出現學力能力不足的現象。哈許強調培養孩子記憶力的重要性。

背誦不單單只是對知識的背誦,它還能改變大腦的品質。

背誦不同於課堂上那種填鴨式的灌輸。知識的灌輸不會開發大腦的功能,只是試圖傳輸給大腦更多的資訊。

而背誦則是通過記憶必要的知識來進行反復學習的過程,這就是哈許所說的“文化常識”。

關於背誦,哈許在書中這樣寫道:“以前在朝鮮,必須要‘背誦包括四書五經在內的很多的書籍’;在西藏,‘8歲到10歲的少年花一半以上的時間來誦讀經書,並背誦這些經書’……”

很多家長向我們報告說,背誦了《背誦文集》的孩子們,培養了很好的記憶力,在之後的學習也感覺到很輕鬆,而且效果也確實在英語學習等方面顯現出來。

我們從猶太這個優秀民族中也可以瞭解到這一點的作用,越是在短時期內不斷重複、反復背誦的孩子,具有越強的記憶力,大腦也會發育得更好。猶太民族把背誦作為幼稚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內容,讓孩子從3歲起就開始朗讀背誦聖經。也正是這一點培養了這個優秀民族的聰明大腦。

聽覺記憶優於視覺記憶

關於記憶,還有另外一點未被人們所知。這就是比較起由視覺進行的記憶來說,通過聽覺進行的記憶更為重要。

這一點我們從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在日本的初中和高中的學校裏,採取的都是以通過視覺來記憶的以譯讀為中心的英語學習法。 .

但是,這樣的學習方法使得大多數的學生張不開口說英語,學習效果之差也是眾所周知的。

如果將學習方法改變成為以耳朵為主的學習法,就會使得學習的效果出現明顯的變化。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們不僅可以輕鬆地聽懂英語,而且還能輕鬆地說英語。

如果從耳朵大量地、高速地輸入資訊,就會使大腦的品質發生變化,使聽、說的能力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改變。

由於一直以來沒有一本書介紹這樣的英語學習法,所以現在這種學習方法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

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給小孩子們不斷重複聽英語版的《澤子的一天》和《義夫的一天》的故事。

這樣,可以使孩子們的耳朵能夠正確辨別出不同的音節,培養孩子的聽、說能力。

與其讓孩子們捧著書念,通過眼睛去記憶,不如不斷地念圖畫書給他們聽,還可以放CD給他們聽。

不要以為孩子們會認字了,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念書,而不願念書給他們聽,要知道這樣的做法是不好的。

不同於以理解為中心的教育方式

築波大學的加藤榮一教授早在10年前就出版了《天下天才》一書。

在這本書的“天才製造法’’的章節中,加藤教授寫道,1991年3月1日,他在竹村健一的晚會上見到了索尼的創立者井深大先生,向他請教如何使大腦變得更聰明。井深大先生說:“那就是更多地背誦。死記硬背漢文,這可是以前我本人的經驗。二戰前日本諾貝爾級的科學家有10個人,他們全部都這樣背過書。湯川秀樹還在4歲時就開始背書。那時一般認為《老子》和《莊子》是不適宜少年背誦,所以背誦的都是《論語》和《孟
子》。”

但是湯川在少年時就連《老子》、《莊子》也一起背誦了,而且還感覺到其中的樂趣。這就是後來使他在碰到量子力學時能夠一下子就理解的原因所在。他說這是《老子》、《莊子》的力量。

加藤教授說:“這是正確的。二戰後的教育原則發生了轉變,認為‘要先記住簡單的內容,而複雜的內容應該先理解’,理解以後再記憶’。這雖然是笛卡爾真理的認識,但卻是成人化的方式。是將成人的思考方式強加給兒童。”

加藤教授很敏銳地發現了二戰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所以在以理解為中心的英語學習法的作用下,即使學了10年英語依然不能開口講英語。只要改成以記憶為中心,就可以在半年裏達到開口講英語的目標。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理解記憶的重要作用吧。

以理解為中心的學習方式不能夠改變大腦的品質,而以記憶為中心則會改變大腦的品質,改變理解的品質。如果想要提高理解力,只要從改變記憶力人手就可以。

最近,致知出版社出版了《人生力與命運》一書,是木田元先生與渡部升一先生的對話集。在這本書的第五章中有一節叫做《關於背誦的建議》。

木田先生出生于1928年,現為中央大學名譽教授,哲學家。渡部先生出生于1930年,上智大學名譽教授,廣泛進行著評論、著書的工作。

在這一章節中,兩位元的談話內容是這樣的。

木田:可是最近大家連背誦也不願意做了。都把背誦當成一種機械性的工作,認為背誦會對思考、理解,乃至創造力帶來毒害。可是我認為這恰恰是本末倒置了。如果讓我放言幾句,我會斷言,記憶應該比任何一件事都來得更重要,最開始就應該先學會背誦。

渡部:從沒有集中精力背誦過的人是不會重視背誦的作用的。認為背誦會
毒害教育,這種反教育的說法,是出現在學校爭端之後,在教育方面引起了關於個性與創造性方面的爭論。不問理由,先進行背誦。“背誦會毒害教育”這種看法認為這樣做是對個性發展的背離,會摧毀創造力。

木田:恰恰相反。

渡部:確實是恰恰相反,特別是背誦這一點。可是人的大腦,並不會只是把背誦下來的東西原封不動地堆積在大腦中,一定會將這些內容作為一種材料,而創造力也正是從這其中產生出來的。通過將背誦的內容重新組合,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發揮出創造性來。

我本人呢,就認為,教育把個性和創造力來當作目標這件事本身就是錯誤的。教育首先應該把背誦當成目標。在背誦的基礎上,積累的知識越豐富,即使不進行教育,才越可能使個性和創造力展現出來,發揮出來……

木田:我也這麼認為。

當代的兩位大學者一致強調背誦才是一切學問的基礎。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讓他們不斷重複記憶那些基礎,直至完全記憶。完全記憶不會只停留在記憶的水準,還會改變兒童大腦的品質,改變兒童記憶的品質。

這樣,原來還是難於學習的大腦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重複會培養大腦的完全記憶能力,而完全記憶又會引導出更優秀的大腦機能,從而引導出大腦優秀的創造力。

所以,即使6歲以後,只要通過對基礎內容的重複,就可以改變大腦的素質。可以通過重複將原來是外在型意識作用下的大腦改變成為由潛意識作用的大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