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5 14:22 

 

 

名薰剛滿三歲,開始讀經。更早之前,週六帶名薰到十全國小散步,都會看到小朋友在讀經,當時就有老師向我們建議可以帶孩子去參加,我們覺得她還小,所以就沒去。2011年,十全國小週末讀經班又在招生,就想帶她去試試看。每星期六早上9點到11點半,內容包括:易經、中庸、唐詩、論語、西方文化導讀,老師的建議是每段回家要複習5次,每週六會驗收上一週的進度。剛開始我們覺得帶她讀熟唐詩就夠了,其他就不勉強。後來,因為媽媽請育嬰假,有更多時間帶她讀,而且發現她的能力很好,記憶力驚人,若確實做到每天每段唸五次,他大概到星期四就可以記住所有內容,而且不會忘記。所以,媽媽就堅持她應該照讀經班的進度來複習。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老師、家長心得

2012/10/22 15:10    

一堂小天使班 教出了什麼奇蹟

 

施了什麼魔法?讓他在短時間內有如此的改變.............

請看 第四組~柏丞和鎵蓮的媽媽分享~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加會考的家長  留言給大家
張貼於 2008-09-22 08:12:41
底下是9/20-9/21剛結束的今年度的全國讀經會考新聞,讀經已是「趨勢」,而非「流行」,不僅小孩讀了受益,大人同樣會增長智慧,有很多家長也都參加全國讀經會考,作為另種學習的成長。
---------------------------------------------------
全國經典大會考  話還說不清 讀經頂瓜瓜 2008/09/21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孟祥傑/台北報導】

第九屆全國經典總會考昨天起一連2天在全國24個縣、市同步舉行,台北市的考場在永吉國小,吸引273人報考,考生多為12歲以下的兒童,有的甚至只有3、4歲,連字都還不認識,但對於論語、大學、中庸等經典卻能琅琅上口,讓陪考的大人都佩服不已。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志工 (IP:118.171.64.141) 留言給大家
張貼於 2008-08-04 08:36:52
8月3日第八屆小狀元會考 電視新聞報導

竭誠邀請校長 8/9 擔任大會頒獎 貴賓及致詞 ,歡迎各位師長當日下午1:30蒞臨中正預校中正堂指導

--------------------------------------------------
艱澀中外經典 小狀元輕易背誦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據大腦生理學家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從出生到3歲就已經完成了60%(每年成長約20%),而且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歲,腦細胞的組織完成了80%,從6歲到8歲,這2年腦部的發育達到了90%。也就是說兒童要進小學一年級時時,聰明與否,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祇要看看前面的統計數字,不難發現一個結論:0~3歲之間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階段,假如不能把握這個時期,年齡越大,啟發、培養的功夫就會越費力,效果就越差!

讀經典會不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

孩子的壓力從那裡來?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成績比別人好、為了不被老師罰寫罰抄罰站而拼命地做作業、為了認幾個字而狂抄生字表……!讀經典恰恰為了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提高孩子的終生學習能力。從時間上來說,每天只需花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來讀經典就可以了,早晚總讀十遍,不用多久,所讀的內容想記不住都不行,因為每天花的時間不多,所以不會增加額外的學習負擔。此外,讀經典不用考試,孩子沒有思想負擔,研究表明,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效率是最高的。祇要堅持每天讀十幾分鐘,久而久之,自然培養了孩子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自然培養了孩子愛學習的習慣,祇要孩子愛學習,拿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就祇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了,又怎麼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呢。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田真《超右腦照相記憶法》第五章 

猶太人的教育:從一歲半開始讓孩子背誦《舊約》

猶太人是非常優秀的民族,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約有30%都是猶太人。

猶太民族為什麼如此優秀呢?因為這個民旅非常重視知識.從孩子一歲半開始就對他們進行記憶訓練。

猶太人對兒童教育的主張和其他國家完全不同。很多國家的教育只是著眼於眼前,例如日本,日本的教育就是為了應付眼前的考試;而猶太人的教育則是著眼於未來。可以說,日本教育的目的是為現在所用,而猶太教育的目的是為未來所用,因此兩種教育對兒童的期望不同。猶太教育要培養的是能夠創造猶太人的未來、實現猶太人夢想的下一代。

猶太人在孩子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他們讀《舊約》。在猶太人看來,由於擔心孩子不明白而錯過教育機會,只是父母的一種過分保護而已。

為了在孩子身上種下好種子.猶太人讓小孩子學習記憶。因此可以說,猶太兒童從一歲半就開始有意識地接受記憶訓練了。到了三四歲時.他們開始在私塾裏面學習。每個孩子剛走進教室時都會受到大家熱烈鼓掌歡迎,以讓他覺得學習是快樂的;也許他會在打開的書本中發現葡萄,這是為了讓他覺得學問是甜美的。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的內容要把握

 

你教他什麼嗎?那到底我們教一個孩子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去思考過呢?這個問題不是擺在面前非常明顯的嗎?不是大家都知道嗎?但是,你有沒有真的知道?什麼叫作真的知道?我們只要問一個問題就知道了,就能夠測驗出來一個人是不是真知道。我有時候去學校裏面演講,尤其我常到小學去演講,在演講當中提到這個問題,說教育的內容要把握,我就說:請問各位老師你知不知道你在教你的學生什麼教材?大家都說:我知道啊。那我說:我的問題可能你沒有聽清楚,我不是問你,你現在教的什麼教材而已,我是在問你知道不知道你為什麼教這些教材?哎,這個很多人都開始思考了。一個老師知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教這些,他已經在教這些了,我們要知道你為什麼要教這些?你若連要教這些還是不教這些都不知道,你為什麼拿這些來教?這不是糊塗嗎?所以,一問到這裏大部分的老師都不能回答。有些聰明的老師會說:我知道。我說:為什麼?他說:因為校長叫我這麼教。(眾笑)大家都覺得可笑,對不對?不過,你想一想:現在天下的所有學校老師是不是都因為這樣子,所以教你孩子這些教材。你還要笑嗎?你覺得可笑嗎?如果你覺得可笑,那真的這個世界是可笑的世界,到處都很可笑。而你是做家長的,你認為老師這樣是可笑的,我就問家長說:各位家長,你知道你的孩子現在在學什麼功課嗎?當然知道,我天天都在指導。我就問我就說我的問題沒有那麼簡單,我是問:你為什麼這麼認真指導你孩子這些功課?家長就答不出來了。聰明的家長會說:因為這是老師佈置的。各位,這也是可笑的,對不對?是因為老師佈置的,所以我就要認真地指導。但這句話也不是完全錯,假如他的背後又講一句:因為我知道老師所佈置的功課對我的孩子都是很有意義的,我為了我孩子生命的意義,所以我認真地指導他功課,這個家長了不起!假如老師也是這樣,為什麼你教這些功課,因為校長要我教這些功課,而且我知道校長所要我教的這些功課是對人生很有意義的,對我的學生是有重大價值的,所以我就遵照校長的意思來叫孩子這些功課,這個老師也了不起。你如果是這種家長,孩子的老師如果是這種老師,我恭喜你!而且恭喜你的孩子!假如不是,我告訴各位,你在殘害你的孩子了!不是嗎?所以教育的內容要把握。

 

   在師範學校裏面,師範學校就是教一些大學生,然後這些大學生將來要出去當老師的,在師範裏面的教育,這些師範大學的教授教學生的時候都告訴學生:你將來出去要教這些教材。從來就沒有叫學生思考一下,這些教材是不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剛才才說一塌糊塗就是這個意思。我現在並不是一定說我們現在的教材沒有意義,我只是說我們要去思考它是不是有意義。請大家不要誤會啊,誤會我都在批評別人,因為我講話的時候的口氣或說大家聽起來如果不善聽,會有這種誤會,誤會我在批評別人,我在批評我們現在的老師跟家長。其實我不是在做批評,我只是在講道理,說我們要不要先思考一下這些教材有沒有意義,我們才認真去教這些教材,我只講這一點。(眾鼓掌)甚至我們如果再追問下去,就會有很多人心裏很不安、不高興啊。

 

    比如說我們要追問下去,我們就問校長:請問校長你為什麼要老師教這些教材?校長會說:這是國家規定的。在臺灣是這樣說啦,在大陸我不知道啦,在大陸我不敢問啦。(眾笑)所以這是臺灣的故事啊。我問臺灣的校長說:你為什麼要老師教這些教材?他說:這是教育部規定的。我如果到教育部問教育部長說:為什麼我們全國都教這些教材?我們教育部長會說:因為美國人這樣教,所以我們就這樣教。各位,這合理嗎?大家會知道不合理。但是,我們就是這樣辦的,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辦的,你知道嗎?中國人在這一百年來喪失了思考的能力,至少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我們中國人從不思考。我並不是說美國的教育是不對的的,我並沒有這樣講啊,你要告訴我美國是對的,所以你這樣做,你了不起!你不是跟著美國走,你是跟著自己走。但是,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教育學者他來跟我說:因為美國教育是對的,只是因為它是美國,而美國現在是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美國模式”,成為全世界的。而我們中國應該跟上世界的腳步啊,我就請問: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世界走的方向是對的,所以你跟世界的腳步?還是只要世界的腳步你就只跟?這是不一樣的心態啊,我並不是說不要去跟世界的腳步,我是說:世界的腳步你要想一想,是這個意思。跟著世界腳步啊,確實是一般人不再思考的問題,只要世界的腳步就對你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   我把兒子送到美國竟然這樣教育  這篇文章 ,王財貴教授 有精彩回覆。 
 
王教授  回答:
 
這篇轉文以前看過,不記得回過沒有。但莊周的回答是把握了重點的--記誦和創造力之間存不存在矛盾?──這是近代中國教育百年的迷思所在。@其實,這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因為這是個假問題,這問題的產生是由於思考的混亂,如果理清了思緒,就自動解決了。但這個問題卻好像真的一樣,而且困惑中國足足一百年,造成莫須有的災難,真令人不可思議,令人浩歎。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應前中山大學校長劉維琪伉儷之邀與文學大師余光中伉儷及其他教授們聚會

席間余光中教授談到最近應新加坡大學孔子學院之邀前往新加坡演講事

宜,話題聊到孔子學院,在場一位教授提到網路上最近流傳一個『  孔子印名片』的笑話,於是說出來與現場各位分享

這位教授說道:話說某日,孔子收到美國「世界漢學國際研討會」的請柬,邀他在開幕典禮後作專題演講。 孔子 十分高興,準備先去印一盒名片。

文具店老闆見聖人來了,異常恭敬,問清楚名片要中英文對照,就對孔子說: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