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經典之作
為什麼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到現在都還是教白話文呢?為什麼小學課本的白話文一年級的時候是比較簡單的,二年級的時候是比較深一點點,三年級再比較深呢?比如說在臺灣,這個的小學的課本(語文課本)我曾經去一個(學校),因為我是師範學校的老師,我的學生將來出去是要當老師的,所以我是老師的老師,老師的老師往往要去考察老師怎麼當老師,所以我去看他們的教學。有一次去看一年級去考查,這個老師就教學給我們看,讓我們來考核。那麼這個一年級的課文是這樣子的,它的有一課,它的題目叫作《一朵朵》,它的課文呢是這樣子的,“地上小花一朵朵,天上白雲一朵朵,海上浪花一朵朵”完了,就這樣。這一課,這一個課文老師要教四堂課到五堂課,所以臺灣的小學老師是很痛苦的,他們的痛苦不是他們不會教,不是不懂課文,像大學教授他要教一個專科,要教老子莊子,他不懂老子、莊子他很痛苦,對不對,但是這些小學老師呢要教這三句話要教一個禮拜,教四堂課、五堂課,這個老師不是很痛苦嗎?那一年級是這樣。二年級我去看二年級,他們教學給我看,這一課課文,我立刻會背,我不想背就會背了,雖然我小時候沒有讀經,但是要背這個很簡單,我講一次你都會背。這一課叫作《吹泡泡》啊(眾笑),它的課文是這樣子的,“吹泡泡,吹泡泡,先吹一個小泡泡,再吹一個大泡泡,小泡泡,大泡泡,個個都往天上跑”完了(眾笑),也要教一個禮拜(眾笑),這是二年級。還有三年級,三年級就比較深一點了,他們有一課叫作《大風吹》(眾笑),課文是“下課了,下課了,我們去玩大風吹,大風吹,大風吹,大風不停地吹,我們不停地跑”(眾笑),完了,也要教一個禮拜。各位,你或許是香港人,或者是我們大陸(內陸)的人,你在這裡聽我這樣講,你哈哈笑,我告訴你,你不要哈哈笑,你們的孩子也是讀這樣子的東西,所以你不要笑臺灣(眾笑,眾鼓掌)。雖然香港或是大陸的語文課本為什麼是這樣子,你知道原因嗎?我告訴各位,語文課本這樣子的定調是從國民政府(就是國民黨政府)開始的,剛才說國民黨政府接受了美國的主流教育,於是他就認為要教孩子不管你教什麼,要他懂得的才能教,要教他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事情,小朋友日常生活是什麼?——地上小花,天上白雲,海上浪花,就是去吹泡泡,就是去玩大風吹,這些就是小孩子的日常生活啊。你不要去教他什麼,所以從國民黨(國民政府)時代就定了這個調,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了,他在教育上,告訴各位,根本沒有改革,沒有改造,依照國民黨政府的調子往前走,只是多加了政治的內容而已。不是嗎?而居然臺灣跟大陸這樣子的改革(這個語文課本啊),請問香港能不改嗎?香港又改了。那麼香港改了,那麼請問澳門能不改嗎?越南的華僑能不改嗎?馬來西亞能不改嗎?新加坡能不改嗎?美國能不改嗎?所以全世界的華人統統改,從此以後中國就沒有人才了,就出不了人才。這叫作兒童中心本位,他們認為從實用主義立場兒童學這個才有用,能用的才要教。
那麼第二點再深入一下,他們認為兒童學他能夠懂得的東西他才有興趣,你一定要教他懂,他才有興趣,這個是興趣原則。所以現在有很多人聽到讀經,就馬上問第一個他懂嗎?第二點再問,假如你這樣教只是死讀書,他有興趣嗎?就這樣子問。各位,兒童中心本位要注意兒童懂不懂,要注意兒童有沒有興趣,這聽起來好像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人可以反對的。不過,今天我們來反省一下,這個兒童他只能學他懂得的東西嗎?或者說我們對於兒童的教育要依照他的理解力來教嗎?我們大人一聽到這個,所有的教育專家一聽到這裡,他說當然是啊,那我就問他為什麼當然是,他說要學以致用嘛,你教他那麼深的東西作什麼呢?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財貴教授回應有關多動症與自閉症
王財貴教授回應有關多動症與自閉症
按,多動與自閉,是現代常見之症。
在西方所謂科學發達國家,自閉,是沒法治的,多動,只給吃鎮靜劑,也等於無治,反而有終身之大害。
|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5XcufJR7s58Ooxf8EZqJvrM0Pc2piWHO5r64dRhov8JmHQ6KhRVCcw--/3/l/yvi7UVmUlEImPsqQY1CqJA.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5XcufJR7s58Ooxf8EZqJvrM0Pc2piWHO5r64dRhov8JmHQ6KhRVCcw--/73/l/ffRMfjy31ZO5.EgH3KFWmA.jpg)
「小孩多大可開始教讀經?」
答:「從胎兒開始。」老大和老二在講堂讀了五年的四書,現在已有春青期的叛逆,開始厭倦讀經,讓我充滿無力感,雖然王教授安慰著這是必然現象,但我這早把功課成績放一邊,讀經擺中間的習慣已養成了,自然無法釋懷,因此跟孩子協議每天只唸五遍,可以不背(因為論語、易經都已背過,再重複習,所以五遍已可以再重拾記憶了。)但一定要到講堂上課,因為它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在充滿無力感的同時,我發現懷了老三,頓時整顆心重燃母性的愛,第一個想法是好好的運用讀經胎教,每次老大、老二唸書時,老二一定摸著我的肚子說:「來,哥哥唸書給你聽。」有一次哥哥興奮的說:「娃娃在動。」此後胎兒只要聽到讀經的聲音,必定溫和的左右擺動,尤其在我教小朋友讀經時,只要聽到小朋友唸得很大聲,他便動的更勤。有一次回娘家,14歲的大姪女問我:「姑姑,什麼是胎動。」我讓她摸著大肚子,等了快五分鐘都沒動,我便叫老二過來,老二背白居易的長恨歌,才到第二句胎兒便動了,姪女高興的問我:娃娃聽的懂嗎?」我想他聽的懂,因為出生到現在週歲多了,從來沒夜啼過,更不會用哭來表達不滿的情緒,而且很愛笑,看到小朋友來上課,他更雀躍不已,真是“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最近和一位來讀經的家長聊天,她告訴我,她姑媽三個小孩個個碩士學位,目前一位公費留學日本,我請教她,她的姑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她告訴我只要小孩會背一首唐詩或一段三字經便給一塊錢,孩子就在這“利多”下也許不知背書的好處,只是想鼓勵孩子讀書,而現在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讀經,怎能因孩子的不願意而放棄?希望那些堅持讓孩子上補習班的家長,去掉補習而改背古文,我相信成效更大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看待同學間的粗魯言行
日期: 2003/06/23 發言人: 沒法度的家長
主題: 如何矯正粗魯言行
內文:
我的孩子也是在高雄全日讀經學園就讀,班裏就有一個特別好動且有暴力頃向的孩子,老師好意安排他擔任班長,卻影響其他品行較好的孩子跟著效仿,幾次和老師溝通,似乎也不以為意,反倒說是家長給孩子太多壓力造成,究其由,在家也顯少為孩子再進行任何課程,何來壓力?最近發現其他孩童的家長也反應相同困擾,老師僅歸於孩子成長必經過程
沒錯,孩子成長必經過程會仿效其他孩子的行為,但也不能因為要讓單一個品行較差的孩子變好而犧牲其他孩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實讀經,選擇最重要的,所以從《論語》開始,只有讀,其他的不管,就是大人讀,也會漸漸讀出味道,何況小孩?何況一群小孩?所以漸漸讀出味道,老實就可以。因為你只要這樣讀下去,天下就沒有什麼難倒你的學習了,因為所有的學習都比讀經這樣子的單調、這樣子的乏味,他還要好點,那麼你認為讀經單調乏味,其實他正合人性,只是不合人的動物性,但是合人的人性,所以老實讀經的孩子將來他學任何事物,由於他的籠罩性固然好,但是更由於他的好學的熱誠更好。所以我們用老實讀經讓一個孩子養成自已學習的能力跟自己學習的興趣,有自己學習的能力跟興趣,我們的教育就好辦了,就幾乎不用教了。所以老實非常重要,而大量是讓及早跟老實達到最高效果的一個方法。
你能不能大量,那也是要看每一個人的福份,所以我常說,一個孩子福氣大,讀的經就可以多,福氣小,你是讀不多的,沒有福氣,是讀不到經的,那我也常常聽有些家長說,我的孩子現在不喜歡讀了該怎麼辦?我就跟那個人說:一個人能夠讀多少經,那是他福氣所註定的,但是人可以造自己的福氣,所以假如哪一天你不想讀經了,你的福氣就到這裏為止,你如果想要增加福氣,增多你的福氣,你再讀下去,請問你的福氣到這裏就了結嗎?有一些孩子居然還想一想說:我還是要多一些福氣
大量包括三個範圍,第一個就字數大量,我們以字來算,我初步的標準是,能夠十三歲之前學完中文二十萬字,外文十萬字,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數目,古人背百萬字的是很多的,所以我們的字數隻要求三十萬字,在現在這個時代裏面,三十萬字已經是了不起了,這是大量的量,字數大量。
第二個反復遍數大量,我是提倡一百遍,一百遍其實還不能夠終身不忘,所以現在有很多地方就二百遍三百遍,那二百遍三百遍你不必要太過提倡,你只要提倡“包本”,這是(福智?)的學校所提出來的一個新的詞,叫“包本”。什麼叫“包本”?這一本全包了,叫“包本”呐,就是讀《論語》就從《論語》第一個字背到最後一個字,讀《孟子》從第一個字背到最後一個字,這叫包本。你要包本,非得二三百遍不行,除非你是天縱英明,所以包本就只能遍數大量,二百遍三百遍五百遍,當然一百遍已經不錯了,如果能夠念二三遍那也有長進,所以大量是隨個人的福份,第三個呢,就是由於第一個跟第二個字數多遍數多,第三個時間要長,叫大量,所以第三個是虛的,但是我們把它列出來:時間大量,你不得不時間大量嘛,那麼時間大量就要投入很多時間,就是現在我所能夠定到的最高的標準,或是說現在有人實踐出的最高的標準,就是一天讀十個小時,至於是不是能讀十年,現在還沒有人讀十年,其實一個普通資質的孩子,一天讀十個小時,只要三年,就可以把這個基本的量,中文二十萬,英文十文讀完,三年的時間讀完,甚至聰明的孩子二年就可以讀完三十萬字,因為一年讀十五萬字很簡單嘛,一年讀十萬字是普通孩子嘛,其實一天讀六個小時到八個小時,一年要讀十萬字都是很簡單的,普通資質就可以,所以我定的標準是很低的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豐富、優雅的聲音開啟智慧
我們知道聲音可以影響到胎兒的生命,我們就用聲音來影響他。對於腦神經用豐富的聲音,造成豐富的發展,就是聰明。對於他的心靈,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能夠用,可以幫助性情純正的聲音,是不是可以提升他性情的,純淨度。這個刺激腦神經有科學證明,性情不性情,智慧不智慧,這是可以疑問的問題嗎?我們只能夠,做一種相信,最好是一種感應,我們寧可相信它,這個相信它,你覺得我很明白,我不大敢相信。那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呢?我們反過頭來,我們換一面來思考,什麼叫換一面來思考?我們問:如何我們這樣做,有沒有壞處?因為雖然我們不知道,我們不能證明有好處,但是它可能有好處,不過你不敢太過地信任它,那你到底要嗎?不要嗎?就造成你的困惑了。所以這個困惑要解決很簡單,反過來問:那有沒有害處?我們都知道,沒有壞處。你用優美的,有高度智慧內涵的聲音,想要來提升他的性情的純正性,想要開發他的智慧,到底能不能不知道,但是,至少沒有害處,我們就應該做了,至少可以做到了。所以基於這兩點,我們就給他豐富、優雅的聲音,就這麼簡單。誰認為我們這樣講不對,誰就不要做;誰認為我們這樣講對,你就非做不可,而且全世界的人,都要這樣做!
豐富、優雅的聲音在哪裏?兩種聲音,一個叫做音樂,良好的音樂,天才的音樂。天才不世出,就是一個時代出不了幾個天才,但是畢竟人類這個歷史這麼久,是真有天才,是真有天才留下來的聲音,這種聲音真是難得的聲音,“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這種聲音你不讓你的孩子聽,讓他一方面成長腦神經系統,一方面啟發他的智慧,你還聽什麼聲音?所以天才的聲音。再來,經典的誦讀,因為經典是語言,語言變化萬千,猶其是經典的文章,念出來,那更是朗朗書聲,而且裏面的意義,無窮深遠。千萬不要問,胎兒懂得什麼叫做意義無窮深遠嗎?他不懂,不懂有什麼意義呢?沒有什麼意義,我說總是沒有什麼壞處;如果有意義呢?你能夠替你的胎兒決定它有沒有意義嗎?你能夠依照科學研究嗎?科學有科學的限度。
所以人生,豐富、廣大,一方面,科學可以幫助,另一方面,是科學幫不上忙。做為一個現代人,乃至做一個西方的現代人,一定要有這兩方面的心靈發展,一定要知道心靈這個整體,有些是歸屬於科學可以動作的,有些科學是不能動作的。假如你完全依賴科學,以科學為標準,你就把你人生的另一半,你就自我浪費了,而另一半可能不是這一半跟另一半,乃是下一半跟上一半。你如果浪費了上一半,你豈不是得不償失嗎?你還要迷信科學嗎?所以科學不是不可信,我們要信它可信的部分,這樣做人就沒有遺憾,這樣,中華民族的文化才可以向前再發展一步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溺愛是一副枷鎖:家長常見的十大表現方式
文/鐘珊
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瞭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以下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佔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合理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TOP1:特殊待遇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如果碰到就是不肯讀經的孩子怎麼辦,有什麼高招?
答:那我就問,如果你碰到不肯算數學的小孩子怎麼辦,你有沒有高招?(沒有啊)那我就沒有。這是人類永恆的問題,人類一定會發生的,你不能責備讀經,我說的意思是讀經教育也跟一般教育一樣,不是讀經特別枯燥,尤其方法對了,有興趣的人占大比率的。
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有興趣,因為任何教育都有孩子沒興趣。沒興趣讀經的孩子總是沒有沒興趣學數學的孩子多,但是我們一直還在努力教數學,你為什麼不努力教讀經。我常問家長,你的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嗎?沒有。沒有你教嗎?他說不教還行嗎!那你的孩子對讀經有沒有興趣?沒有。那你教嗎?沒有興趣就算了吧。他說因為數學要考試,讀經不考試。那你的孩子學習是為了考試?他說是,那這個家長就沒救了,不是家長沒救,他的孩子沒救了。
所以教育如果是必要的,你要想辦法教,即使沒有興趣也要教,何況讀經符合他學習特質,教久了教多了,他就有興趣,有很多人一起讀,我很少見到沒興趣的孩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經典那麼難讀,大人都感到困難了,兒童能讀嗎?讀不懂經典怎麼辦?
答:問這個問題的人對讀經理論瞭解是不夠深刻的。對讀經理論瞭解不夠深刻,就代表他對人性瞭解不夠深刻。剛才說,經那麼難,大人都感到困難,兒童怎麼懂,這句話是對的,但不可以把這句話放在教育中實行。經典很難是對的,現實中的大人不瞭解也是對的,大人不瞭解的文章小孩也不瞭解也是對的。但是我們問,經典真的難嗎?難。那麼什麼叫做難?他們說經典意義很高深,就說他難,因為你的能力很底,能力越低,經典就越難。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能力高,經典就不難,所以你不怪自己的能力低,卻怪經典難,所以一說經典難的人,我就說你是個沒有學問的人。沒有學問的人應該感到慚愧,不要再責怪經典了。
但是造成他能力低是有原因的,我們也不忍心責備他,因為每個人都要上進的,也不是他原來不聰明不用功。他又聰明又用功,長大以後能力那麼低,為什麼?因為他被教錯了,他用的沒有意義的功。所以一個家長認為經典難,他該怎麼辦呢?不是因為難就不教了,而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的能力高,而我提升自己能力已經錯過機會了,我多多少少提升一點就滿足了,但是我們下一代要提升能力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不要讓我的下一代覺得難。所以越是感到經典難,你越要教自己的孩子。
那問題又回來了,我都不懂,我怎麼教我的孩子,這問題就出來了,我沒有要你教孩子懂,只是讓孩子讀。那只有讀就能懂嗎,不懂有什麼用。我就告訴你,假如你小時候讀了,你背了一肚子易經、老子、詩經、論語,滿肚子都是學問了,你到現在二三十歲,經典還難嗎?所以你要把問題的癥結想清楚,你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你不要把問題原地踏步,那問題永遠存在。所以說經典難的人,更容易對他宣導讀經,如果他認為經典很容易,不讀就會了,那他的孩子不讀也會,但是從來沒有人敢這樣說,所以任何人都要教孩子讀書,這是你的責任。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您讀的經典和宗教的經典有什麼區別?
答:經典是一種統稱,凡是有價值,值得流傳的,都可以叫做經典。而我所推廣的經典,是站在文化的立場上,一般宗教都有經典的著作,但是那個宗教的經典,別的宗教不一定看他為經典。但是從文化、從人類理性、從天地之道來看的經典,各個宗教都看他為經典。所以我不是站在宗教的角度來看經典,但是有不少宗教,他經典本身也代表了相當高的智慧,這樣也可以看做是文化的經典。所以我選取的經典,不僅是哲學的,甚至不只是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基督教的,乃至於有其他像希臘的、羅馬的,人類公認的智慧表現,都是我的經典,所以我提倡經典沒有宗教的界限。當然一些宗教徒特別選他們的經典來教孩子,我都勸他們,要把心胸打開,哪一個宗教太過固執於己見,固執到排斥他人,這個宗教遲早要滅亡,自取滅亡,所以宗教也是人性,合乎人性的宗教才能源遠流長,一個宗教越來越合乎人性,合乎到完全切中人性的時候,他就喪失了宗教性,而稱為人間共同的信賴所在,這就是沒有宗教的宗教。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