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一個人走失,叫做迷路;一群人走失,叫做探路。
沒規劃的人生叫拼圖, 有規劃的人生叫藍圖!
    沒目標的人生叫流浪, 有目標的人生叫啟航!
    蜜蜂忙碌一天,人見人愛;蚊子整日奔波,人人喊打!所以多麼忙不重要,忙什麼才重要!
    一次重要的抉擇勝過千百次的努力!
    今天的生活是因為三、五年前的選擇決定的;而三、五年後的生活是由今天的選擇決定的!
    這個社會一直在淘汰有學歷的人,但決不會淘汰有「學習力」的人!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行養生祕笈 

 
       五行學說始見於夏商時期,於春秋戰國得以完善,直至今日仍深深影響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
 
       健康、長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大自然中日月經天的現象,啟發人們道法自然、回歸自然,以使生命永在。《周易‧象上傳》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説:「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這種期望雖然難以實現,但自古以來追求長壽者卻大有人在。
 
  養生是指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即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藥養、節欲、辟穀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學相對論/唐捐VS. 楊佳嫻(五之一)讀中文系的人

讀中文一定要常注入自己淋漓的血氣,敏於去浸淫和承受,也敢於去批判或變形。那麼,千年有魅皆當代,一事能狂便少年,我們也就常能體會「觀古今於須臾」的大歡欣。

 

2015-06-01 09:04:46 聯合報 唐捐、楊佳嫻

   

楊佳嫻
台灣高雄人。台大中文所博士,清大中文系助理教授,台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論述《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圖/楊佳嫻提供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子》心得·心齋與坐忘  傅佩榮

 
 

当我们把各种外在有形的限制排除之后,第二步就要设法回归内在,因为一个人一生中所接触到的苦乐,都是由他的自我所造成,也是自我在感受这些苦乐的,为了回归内在,庄子提出了三个步骤:第一,要弄清楚什么叫“知”?“知”这个观念,我在拙著《细说老子》里已经讲得很清楚;庄子对“知”也作了补充说明。第二,从“知”回到“心”。“知”代表我与外在世界对立,我要去了解它。如何去知?就要靠心的作用。第三,提升到天人合一。

我们先要了解“知”到底是好还是坏?庄子用了一个比喻说明: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经常到中央之帝这里来玩,中央之帝招待他们,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很感激,心想:每个人都有七窍,可以用来观察感知,但中央之帝叫“浑沌”,浑沌就是没有七窍,那多不方便!他既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就要感激他。因此南北二海之帝每天替中央之帝开一个窍,开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浑沌原来是没有区分的,是一种混同唯一的状态,是和谐圆满、没有分裂的。你一旦替他开了七窍,使他可以得到知识,一旦得到知识,他马上就丧失了“道”。这个“道”是最重要的,你为了追求知识的话,就可能丧失了“道”。所以,庄子强调一个人的研究态度。首先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举例来说,宇宙之外有没有上帝呢?这是存而不论的。因为你不能证明,也不能否定,所以不要去谈。其次是,“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你可以说,但不要去详细讨论。譬如,天文学是什么?地理学是什么?这是六合之内的问题,你可以发表个人见解,但不须与人商议。第三是,“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我们古代有很多圣王,他们怎么治理老百姓,你可以去商议,但是不要辩论,你一辩论,麻烦就来了。这些都值得我们参考。当你一步一步把知的范围限制在一个有效的情况之下,就能自我约束,不要太多不必要的知识。否则,你知道得愈多,离“道”愈远。“道”原来是整体,既然是整体,你就不应该把它区分。而你在“知”的时候,一定会造成区分的效果。所以庄子要设法回到内心的层次,第一步就是弄清楚“知”。

第二步是要找到“知的根源”,知的根源在于心。因此就出现一个特别的观念:“心斋”。心斋,代表你的心像吃素一样,不要想荤的事情。如何才是心斋?庄子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工匠很会雕刻,他刻的人与真人完全一样。君王看了吓一跳,问他:怎么能刻得那么像呢?工匠回答说:我开始刻的时候,一定要先守斋,三天之后,心里就不会想“庆赏爵禄”,就是说不去想会得到什么赏赐,或者别人会不会给我一个官做?守斋五天之后就不敢想“非誉巧拙”,就是想别人会不会称赞我,说我技巧很高呢?七天之后,就忘了自己有四肢五官了。所以,心斋的意思,就是把功名利禄统统排除;把别人对你这种技术的称赞也都设法排除;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要设法超越,然后才去雕刻。这个时候,你的雕刻已经没有主观的欲望成见,刻什么像什么,等于是宇宙的力量在你身上表现出来。你没有一个自我,反而不受隔阂与限制了。这个心斋的比喻说明了:我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我们的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虚了之后它自然就静下来,静下来有什么好处呢?水如果静下来,就可以当镜子来用,照出一个人长什么样子。我们的心也是一样,从虚到静再到明,心若澄明的话,宇宙万物皆在我心中,我一看就看到真相。我们一般很容易扭曲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以我们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愿望来扭曲,因此我们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部分,专家学者也不例外。譬如,有一群人一起散步,撞头看见天上的月亮,第一个人说“月亮的光是从太阳光折射而来的”,因为这个人是天文学家。第二个人说“嫦娥奔月是多么的美”,这个人当然是文学家或诗人。第三个人说“月亮是上帝的另一种启示,让我们在夜晚也可以看到光明,不致迷路”,这个人显然是宗教家。每一个人看到月亮,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样就不能看到月亮的真相。当然,我们也很难说月亮的真相是什么?你一说是什么,就代表你已经设有立场;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又何必区分它是不是月亮呢?所以庄子设法让我们在“心斋”这个层次中,让自己的心由虚到静到明。

另外有个方法叫“坐忘”。坐忘就是我坐这里休息,突然之间忘了我是谁。如何去描写这个情况呢?譬如,当你觉得你有脚时,表示你的鞋子有问题,你的鞋子可能太小了。当你中午吃完饭时,觉得你有个肚子,这表示你的腰带太紧了。所以你忘掉自己的脚,代表鞋子正好,忘记是非的话,代表内心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所以舒适的鞋子是不会让你感觉到的。如果说你戴着眼镜立刻发现自己戴着眼镜,就表示镜片很脏了。任何东西都一样,当你一眼就看到它的存在,代表着它有问题。为什么?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就像鱼活在湖里面一样,它根本忘记自己是一条鱼,当它记起自己是一条鱼的时候,代表它已离开了水。你看沙滩上的鱼,一直在挣扎着,因为它发现自己是一条鱼,需要水。在水里游的鱼,常不觉得自己是条鱼,它觉得自己就像处在“道”里面,完全忘记自己是谁。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忠謀:接班沒人比我強

中國時報【邱琮皓╱台北報導】

半導體龍頭大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出席「上市公司企業倫理」領袖論壇,被問到接班人選時,笑稱:「就像每一個創辦人一樣,認為不會有人夠強來接替我。」但他希望,接班人是要維持台積電這幾十年訂的價值觀,要維持公司治理的觀念。

「的確是要預備未來!」張忠謀解釋,因為判斷力、洞見力,可以靠公司裡的經理部門,新的人選可以有他們輔助來決策,但公司的價值、治理模式卻要靠董事長繼續維持下去。他也不忘幽默,「如果要找最好、最有經驗的人,也不會比我更好」。

張忠謀指出,誠信正直是整個台積電的價值觀,而員工跟公司之間互相有承諾,再加上創新,及盡可能與客戶做夥伴,這些價值都是員工耳熟能詳的,「價值觀在公司普及,即使有人要進來毀壞,也毀壞不掉」,這些價值觀的宣導已經在董事會做了好幾年,他希望未來的董事長也能像他一樣,是真正了解台積電。

身為公司治理的標竿企業,張忠謀表示,這門學問他學了40年。回憶在德州儀器當高階主管時,導師就是當時的董事長,「他是一個創新者,不只是公司產品技術的創新,在公司治理方面也相當有權力,把董事會當作他的實驗室」,當時張忠謀也常被要求在董事會中列席或報告,他看到很多創新的作為,也學習很多成功跟失敗的經驗。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300995.JPG                       

  2015 慈悅書院第二期經史合參兒童讀經暑期班  

 

  1. 宗旨:開發兒童潛能,結合閱讀歷史,學習古聖先賢智慧,了解經典人物行誼,增進學童經典與歷史合參之能力。營隊生活,群性陶冶,培養人際關係互動能力。

  2. 時間:104年7月1日至8月28日  上午8:00 ~下午5:00,週一至週五上課。

  3. 地點:慈悅 書院(高雄市三民區延吉街63巷22-4號5樓)

  4. 人數:正取20人,備取9人,依報名先後錄取,額滿即止。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心 念 》


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

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

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

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

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細品味

1. 有人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碴,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余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中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中可以沒有他。

2. 有人問畢卡索:你的畫,怎麼看不懂啊?
畢卡索說:聽過鳥叫嗎?聽過。

好聽嗎?好聽。
你聽得懂嗎?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位孩子都有自己最好的發展!網友「黃竣裕」日前在臉書分享一位老師的隨寫,老師將孩子比喻成種子,要父母「相信孩子,靜待花開」。有網友說「看了差點哭了!這是最美的句子!」

這名老師寫道,無論成績好壞,請想想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動靜就著急。

「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它,陪著它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種『幸福』。」這名老師要家長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它是棵參天大樹。」

對此,一名網友有感而發地說,「現在的園丁們,有不少給了過多的養分、肥料,不斷地拉拔、過分的呵護,就希望種子長得快又長得好,結果是變形、早夭的一大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聆聽蔡松棋董事長的演講超有收穫。與你分享。超棒的好文章並共勉之!

給猴子一根香蕉和一個金條,猴子會選擇香蕉,因為它不知道金條,可以買來千千萬萬的香蕉;

同樣的,給一個人一個金條和智慧,大多人會選擇金條,因為他不知道智慧,可以換來千千萬萬的金條;
所以,有的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十年前你是誰?一年前你是誰?甚至昨天你是誰?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誰?

人生是很累的,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