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news2013年1月28日 上午10:30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餐餐「菜eat零」,肉食一族當心腸癌找上門!有一名33歲的男子,從小就偏食,幾乎不吃蔬菜水果,就連在外頭吃碗陽春麵都要刻意花時間先把豆芽菜、韭菜給一一挑掉,偶爾在家人強迫下,才會吃上幾口聊表心意,一整年下來蔬菜攝取量甚至吃不到3顆高麗菜,日前在家人建議之下健檢,才警覺竟已罹患第3期腸癌。

生活習慣太差,只吃肉不吃菜,男子身高雖有178公分,體重也高達8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肥胖」等級,媽媽和太太實在看不下去,強烈要求他去做健檢,沒想到一檢查竟已罹癌。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男子健檢時,雖然檢查報告顯示癌篩指數正常,但醫護人員深入了解男子的飲食習慣之後,大吃一驚,當天就加做無痛腸胃鏡篩檢,沒想到一照果然發現異狀,大腸腫瘤已有4、5公分之大,證實罹患第3期大腸癌,緊急轉大醫院治療。

事實上,聯安診所曾針對接受腸鏡篩檢的受檢者,進行半年的飲食習慣調查,結果發現腸息肉患者,有42%三餐皆外食,無息肉者三餐外食比例僅17%;懷疑是因為外食的蔬果來源有限,造成8成腸息肉患者的每日蔬果攝取量都低於衛生署建議的5個拳頭份量,平均只吃到2.7個拳頭。

鄭乃源說,2012年歐洲一項跨國大規模研究也顯示,纖維攝取量的確會影響腸癌發生率,只要每日纖維攝取量增加,腸癌風險指數也相對下降,每日只要吃超過28.5公克,風險指數就會下降3成。

超過9成民眾,不知道每日該吃多少纖維!鄭乃源指出,調查也發現,高達98.4%的受檢者,不知道每日應攝取至少25g的纖維,就連衛生署大力推廣的天天5蔬果(3蔬2果),有概念的人也只有3成;進一步分析歷年受檢者數據,31至40歲的年輕上班族,腸息肉的發現率也由93年的31.5%攀升至101年的38%,有逐年增加趨勢。

專家建議,蔬果中的纖維主要作用為增加糞便體積,並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致癌物與腸壁接觸的時間,進而降低罹癌機會,更可減緩油脂及醣類吸收,幫助遠離肥胖,增加腸內益生菌活性,促進腸道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