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財貴教授談解經
王財貴教授談解經
如果有志氣,家長又有期待呢?他是不是唯讀到十三歲?因為三年還沒有讀完。所以他可以讀到十五歲,十八歲,那到底要讀到幾歲?如果一個孩子從胎兒開始,他是否讀到十三歲就一定要切斷呢,一定就不讀經呢?這要怎麼判斷?我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就好像有一個皮球,裏面有空氣的,這個皮球浮在水面上,你用力往下壓,這個皮球會沉到水底。它越沉越深的時候,那個浮力越大,它越沉不下去。但是你盡情的往下壓,壓到你已經沒有力量了,這時候你已經盡力往下壓了,你不得不放手,你一放手,你壓得越深,它蹦得越高。所以有人問我的孩子讀經讀到幾歲,我說,讀到他不想讀的那一天就已經差不多了,他的福氣就到這裏為止了。那他說,如果我繼續要求他呢,他還可以讀?那就再讀一點,一直讀到你要求不了為止,他的福氣就到那裏。所以讀經的孩子是有福氣的,能讀越多福氣是越大的,沒有福氣的孩子讀不到經,福氣小的孩子讀不了很多經。什麼時候已經到達他福氣的頂點,他就讀那麼多。所以這也沒有一定,普遍來講,按照人類正常的發展,從零歲三歲開始,一直到十三歲,大概差不多就完成三十萬字到五十萬字,古人那些有大成就的人,大部分都能夠有一百萬字以上,也不必這樣要求。古人所做的事不一定對的,有些時候過分了,所以三十萬到五十萬字,我認為是一個合理的期待。
那麼這些孩子已經要蹦出來了出我們怎麼樣接引他,這個道理很明白,不要我講就知道啊,就是他現在已經進入什麼年齡了呢?已經進入到理解的年齡,甚至是融會貫通的年齡,是他要表現的年齡,還有他要創造的年齡。已經進入這個年齡怎么辦?你就讓他走這個路啊,要走瞭解的路啊!
首先是瞭解,瞭解多了,我們要相信人類的能力,他能夠把各方面的瞭解貫通起來,成為系統,所以瞭解能力,然後貫通能力。有瞭解又有貫通,他就能有所表現,如果又加上自己有才華,表現得高明,他就是創造,表現得不高明,他也能夠有一定水準。所以你的孩子為什麼需要煩惱呢?你就按照這個程式嘛。你說誰來引導這個程式,我告訴各位,幾乎不需要任何人教他。那你說我感覺這個蠻可怕的,好像前途渺茫,所以需要某些人,拜託你能不能介紹某些地方。其實可以不需要有的,但是如果有需要,有人做這樣要求,要有人做引導,也是很容易。所以我老早就有預計,要開書院,尤其是有許多孩子已經有基礎了,我們不應該讓他流浪在外。因為如果一個人不能按照人生正常發展的道理做,可能他這個苗長到某個程度又會被風雨折殺,所以我們要保護他,這個時候還沒有成熟。我們做法很簡單,如果能來書院就來書院一起讀,有個伴,如果不能來書院也可以,我們給他建議一條可行之道,其實很簡單,就是開書單。第一步,他已經到瞭解年齡,我們就要讓他瞭解,怎麼瞭解,就是他以前所背誦的經典,包括中文跟外文,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語概念每一句話都念明明白白,解經。以前不是讀經嗎,背書嗎?有人說,背書不瞭解有什麼用,我說你不要著急嘛,他還沒有到瞭解的時候。有人說不瞭解就沒有用,所以一面讀要一面瞭解,這莫名其妙啊,你已經知道讀經的道理不是嗎?教育是依照人性來開發,現在理解就不合人性,你為什麼要他理解。於是他就降低水準,降低經典的水準,去選那些假的經典,因為他可以瞭解嘛,所以就從三字經開始讀起,從唐詩,而且唐詩讀五言絕句。這就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者說已經入門了,而不能登堂入室。
現在我們把理解的時代放在應該理解的年齡,理解的方法很簡單,首先要解經。怎麼解經?解經方法很簡單,古人就做給你看啊,你看古人對經典的注解,都先注,這個字怎麼念,再注這個字什麼意思,單字解釋,然後一個詞語合起來什麼意思,然後這句話什麼意思,然後這一章什麼意思,都是這樣解經的啊,這不是很明白嗎?何必再人家講呢?所以只要懂得道理,你都可以自己發展出來。出們以後的孩子首先就要他做這一步。
這一步很簡單,要自己做也可以,要集合起來也一樣,這也不需要指導,就告訴他這個方法,現在已經確實有些孩子讀了很多了,讀了三十萬字以上,他的家長稍微有點著急了,也來問我,我說你還是叫你孩子多背吧,他說我們一面在背,一面也給他解釋解釋吧。我拗不過他,我說好,我教你個方法,叫作“移注法”,就是說你讀的經典是這些,你不是只有讀了背了,你自己要去瞭解意思了。怎麼瞭解?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要瞭解,那你要自己知道自己瞭解不瞭解,古人有瞭解的,你去學古人,古人有許多注《論語》的人啊,只介紹你一家比較可靠的,或者大家比較常用的,我的貢獻,大概就只能介紹這個。比如“四書”,我介紹你去讀朱熹的集注,這是一本最基本的注解了。那怎么做?你知道的你就知道,不知道的要求知道,就從古人的注解那裏看到,原來是這個意思。就把原來不知道的寫在你的這本書上,這本原來沒有注解的書,你就寫在那裏,這是我——不一定是發明,但是很多人一聽到這種做法,覺得很可行——稱為“移注法”,把注解移過來。這樣移過來每個字你都清楚了,才放過。
不清楚的看注解,如果注解也不清楚的怎么辦?有兩個辦法,一種是再去查,查別的注解,查字典。因為有些古人認為,這你應該瞭解,所以他沒有注,你還程度很差,沒有辦法,所以你去查普通字典,最後都查不到了,沒關係,還可以來一個“擱置法”,放著。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我繼續做下去,做得越多,我的程度越高,那個原來不瞭解的,在哪個地方忽然瞭解了,於是我就瞭解了,你為什麼苦苦的要守在那裏,所以移注法是非常令人喜悅的,因為這個孩子已經會背了,他現在正想要瞭解,而且一天一天有進步,那種進步是自己知道自己進步的,讀經的孩子有沒有進步他只知道我越背越多,瞭解不瞭解他是不知道的,但是這個時候,一個人理解力成熟,他想要理解,而且又知道自己理解,那是無窮的喜悅啊,那真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啊,所以一個孩子很容易就做了。
二十萬字中文,十萬字英文,那個英文也要每個字都去知道它的發音,以前發音正確不正確,現在查發音,就知道正確了。然後,這個字什麼意思,這句話合起來什麼意思,漸漸他就會通了文法。如果沒有也去找一些文法書來看,自己就可以通,真的是無師自通。所以中文英文,三十萬字的這些經典,多久可以完全每個字都瞭解,地毯式的瞭解呢?最多兩年到三年,有的一年就完全瞭解。剛才說的那個臺灣的孩子,我跟他說移注法之後,他回去之後非常高興,每天還是讀經,家長不准他每天做移注,他一直想,所以利用零碎時間趕快去移注,兩個星期,就把大學中庸論語全部移注完了,現在移注到孟子了。有一個朋友說他遇到這個孩子,把書拿來——本來如果我讓大學生移注,他們也不會背吧,只有移注,我們當然知道這效果不大,但只好如此,我給他們考試,翻開書說解釋這一章,然後書還給他,他就著他有移注的來解釋,我說程度高,移注的少,你如果程度差就移注得多,所以我看到移注很少的學生,我就很高興,說你了不起,移注這麼少,那你解釋給我聽,往往都不會解釋,他偷懶嘛,一下就考出來了。所以一般的考試方法是他看著他的移注來解釋,而這個孩子呢,因為他受過訓練,他記憶力很強,凡是移注過的他幾乎都記得,所以人家考試,就是他不看書,問這句話怎麼解,他就一句話一句話解給你聽,然後合起來解給你聽。這個孩子只有小學五年級。他很快四書每個字都會解了。接下去,如果他再做一兩年的工夫,我說,很少有中文系的教授有他這種學問。所以移注是第一步,解經。你說一般人都很煩惱,我的孩子背這麼多經,將來怎麼辦,我說這還要煩惱嗎?你懂得人性就不要煩惱,因為人性本來就是這樣發展的啊!你說這很神奇,怎麼可能一下子成為學者。這有什麼可神奇的呢?只是你不按照道理做事罷了。
好了,移注過去後,是不是就完事了呢?沒有。因為移注後,還是屬於知識性的瞭解,雖然他也有一種體會,這是自然而來的,但是他還是以知識的瞭解為主,而且,他也只照著問句瞭解,至於思想的系統——比如移注了論語,他對於孔子整個生命的特質,或者要他講出儒家學問的系統,那是更近一步。有時候這是默默然有體會,所以一個孩子還不要到移注的時候,有些老師已經發現,這個孩子對於四書,跟老子莊子,他們往往能夠稍微分別出來這兩家的不一樣。至少我聽過有些孩子,他讀唐詩三百首,能夠自己說,他對於杜甫跟李白的感受是不一樣。這不一樣講得有時候不清不楚的,但是他已經有感受了,何況他將來又有解經工夫。還有更進一步,我們讓他看古往今來所有的評論,對於這各家各派的評論,這是第二步。第三步,除了這些經典所代表的主流智慧之外,人類還有許多思想系統。東方就有儒釋道三家,西方思想系統更是千變千化,我們要讓我們孩子把這東方五千年西方五千年所有的思想系統,都要全部經過,都要了然於心。
你說這個大學問這不可能吧,其實這是非常容易的事。為什麼?道理很簡單,中國人印度人都是人,西方人也是人,他們頭腦怎麼想,我有一個頭腦,他們怎麼想,我也都可以怎麼想,只是你放不下你自己,或者說你的基礎學問太薄弱,他們是從某個高度開始講起的,你根本連這基礎高度都達不到,你當然不知道他在講什么,但是你一旦達到他的基礎高度,順著他的思維一步一步去想,就跟他一樣。這就是西方的學問系統。中國的,縱使以領悟為特質,但是中國的學問也可以安排成系統,所以我們現在先求系統,有系統的瞭解就成為一個學者,至於他能不能領悟,我們相信,一個讀經的孩子,這麼長時間聖賢義理的燻陶,他的心靈對於智慧的領悟,應該至少在一般人以上。所以,我們就可以保證這個讀經的孩子,經過五年到十年的培養,他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學者,一個融貫古今,匯通中西的學者,至於他能不能對人生有一種高度領悟,就是他能不能成為一個聖賢人物,我們只能有最大的期待。
所以我們將來要培養的人材,以聖賢為最高標準,其次是一個學者。而這個學者是什麼樣的學者,聖賢是什麼樣的聖賢呢?所謂聖賢,就是內聖必定開外王。你沒有外王怎麼能夠叫內聖呢?“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個“明德”本身就一定充實飽滿之後,發為“在親民”,如果不“在親民”,你怎麼能說你的德已經“明”了呢?所以你沒有發為“外王”,怎么能說“內聖”已經完成了呢?所以中體西用,內聖外王,這是人生必定要走的路。唯一的路。你走上去了,必定能往這個方向前進,沒有別的疑惑了。你再疑惑就代表你不瞭解人性了,不瞭解道理了,你的理就“有礙”了,所以剛才說理無礙,接下去就說事無礙,因為這個理一定要貫徹在事情中,這個人理見得透,他又有大學問,大能耐,他事情會處理得更加完滿。
而且這個人對於人間的事物,他一定有相當瞭解。比如這個人讀了經,又讀了史——古人說,既讀經,又讀史,既讀史,又讀經。如果讀經不讀史,那你的學問是空的,因為你不能實踐,或者說實踐起來又理想太高,你不知道事物的變化,所以“既讀經,複讀史,則觀書不徒為章句”,你看書就不只是為解經而已,“既讀史,複讀經”,你讀了歷史,你就有預測事物又知人的能力,如果“唯讀史,不讀經”呢,那不行,你可能會因為方便而耍權謀。所以“既讀史,複讀經,則論事不謬于聖賢”,你面對事情就不違背聖背之道。所以讀經讓一個人端正他的方向,讀史讓一個人才華可以施展在人間,這就是真正的學問。
這個人所成就的學問只能在思想層面在課堂上講,他已經成為一個學者,而中國所要求的學者是能夠應世的,所以學以致用,經世致用,這樣才能是大學問,我們要培養的這種人材,他假如才華高,就必定能施展於世間,他的機緣好,就必定能在世界上真的展現他的功業。如果他的功業是展現在經濟上,這就是所謂企業家,這是非常順理成章所能預見的將來,你還煩惱什麼呢?
所以,我的整個讀經教育推廣的預設的行程,就是,我們的孩子十年讀經,十年融匯,接下去十年歷練,真正的去面對世界了。十年讀經是好像比較封閉的,十年的融匯義理,這也是半封閉的,我們效法古人,十年不窺園,十年不到花園去,就是十年不出外,出這裏閉門讀書十年,在這裏讀天下所有的學問。如果三歲讀到十三歲讀經,十三歲到二十三歲解經融匯,到二十三歲就可以面對世界了,面對世界要歷練,比如他的學問是不是真成熟呢?要拜訪名師,名師在哪里就去哪里。名師在北京就去北京,名師在臺灣就去臺灣,名師在美國就去美國。他可以是以中國文化為主,也可以以西方文化為主。以中國文化為主的人,他對西方文化並不陌生,以西方文化為主的人,他不僅可以面對西方的高級知識份子談西方文化,而且他可以對中國也有很深入的瞭解跟敬重,這樣才可以引導西方人一起來敬重中國文化。
或者他也可以直接進入社會做事,憑個人機緣,就從哪個職位做起。機緣高的,他馬上被人所認識,甚至有些公司有些團體,他老早就來預訂了,我需要什麼人材,我喜歡什麼人材,他一下去就馬上二十三歲做一個相當高級的職位上。機緣不好的,就比較低的職務,機緣最差的呢——因為他如果真的沒有去學校接軌,沒有文憑,將來人家大學畢業都有一個相當的職務,我們孩子怎麼辦——所以,假如機緣真的很差,還有一個工作可以做,就是——掃厠所。(眾笑)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不會餓死人。我們中華民族發展到今天,從這二三十年來這樣的轉變,我們可以有一個預期,就是中國很難再餓死人。所以你孩子應該不會餓死。作為一個有志氣的人,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作為一個真正有高度志氣的人,顔回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你的孩子如果真有志氣,要學顔回。有人說,顔回就是營養不良早死的,其實,這是汚蔑之詞,這是想像之詞,現在,早死的往往是營養過盛,不是營養不良,你煩惱什麼?所以一個人衣食溫飽一息尚存的時候,都應該盡其可能為自己生命的廣大高明做奮鬥,而不是為了他的生存他的吃飯穿衣來煩惱,這才是一個有志氣的人。你的孩子讀那麼多經幹嘛,連這一點都放不下,怎麼可能成為人材嘛。所以家長不要用自己庸俗的眼光來煩惱你的孩子,你越是煩惱,孩子越是被你的庸俗所限制,所以你放開吧,我就告訴你,你的孩子我保證不會餓死,最多只是職位底一點,就是掃厠所。
那麼一個滿肚子經綸,經過十年人類學問的訓練的孩子,他去掃厠所,會一輩子都掃厠所嗎?我舉個例子,孟丹梅給我講一個故事,她的姐姐,從東北到了淄博,為了家庭生計,就去找工作,但人生地不熟,她又沒有學歷,所以到一個私立學校,問有什麼工作,他們說沒有什麼工作了,但有一個工友的職務,清潔工,假如你願意屈就,你可以來。也不是沒有辦法,而是心胸坦蕩,那來就來吧,她真的去做清潔工。她做了三個月,就升到副校長。我告訴各位,世界人材難得,人材就像鑽石一樣,放在哪里都放光輝,你不要怕的。怕的是沒有才華,沒有品德,一個有才華有品德的人,你怎麼還煩惱他沒有飯吃,怎麼還煩惱他永遠貧窮。縱使屈居人下,他的生命照樣光明開朗,又有什麼可恥。所以一般家長,整個社會,都價值觀混淆,都認為一定要光鮮亮麗,一定要高職務高薪水,一定要大車子——不是大車子,大車子是公共汽車,(笑)——好車子,高樓房。假如一個人的心地光明,他的智慧廣大,胸懷悲天憫人,他的才華治國平天下,哪個社會是以這種評判標準來尊重一個人呢?假如一個社會是以這樣眼光看人,這個社會就是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要不然還是假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