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伊凡‧伊列區之死
讀《伊凡‧伊列區之死》(2003)
http://www.wretch.cc/blog/fins/2993154
《伊凡‧伊列區之死》是一本看了令人的冒冷汗的書。它提醒了我們平常沒 有注意到的事情。我覺得,自己和故事中的主角有不少相似之處,於是我重新思 考了自己的過去,以及未來要如何改變。陳述如下:
一、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懷。
讀了這個故事,終於逼著自己去思考到這一個嚴重的問題。 想想學生們,在聯考前的日子,只是努力讀書,目標是進入一所好的大學。 於是,每天晚上在學校讀書讀到很晚,回到家後與和家人的互動很少,忽略了父 母對自己的關心,忘了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以為只有讀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想想許多在科學園區上班的人,整天都很忙碌,為了努力打拚業績獲得升遷 ,賺取更多的金錢,卻往往忘記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也許他們想賺更多的錢, 為的是想讓家人過的更好,想讓他們有更高級,更舒適的生活。但是,他們卻忽 略了和家人之間親密的關懷。
回頭看看自己,也曾為了讀書,投入到忽略掉許多美好的東西。如果再這樣 下去,未曾受到某些刺激來驚醒我的話,是否我的未來,也會跟上面說的那種人 一樣呢?
故事中的伊凡‧伊列區,從小就很優秀,然後一路走來都很順利,都是人們 稱讚的對象。但直到他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才發現所謂的成就、稱讚,原來都 是虛假的,當他需要人們關心他的時候,才發現他的這一生原來沒有關懷,既沒 有關懷別人也沒有人關懷他。幸好,死前他終於還是找到了一些美好的東西。但
是故事中的其他人,有沒有機會領悟呢?
其實身邊有不少關心自己的人。只是當自己太專注於某些事情,就會忽略那 些關心。直到磨損了關心自己的人的熱情,他們對自己的關心就不復存在了。我 想自己能做的,就是細心的體會別人對自己的好,不要當作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 ,敏銳一點,注意到身邊的人的變化。
二、人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還記得American Beauty的最後一段,人死之前,會把一生回顧一遍。想一 想,我似乎還記得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但都是些模模糊糊的影子,說不太出來。 似乎有一些美好藏在我的內心深處,只是我再也看不到。天真的童年時光悄悄的 逝去,而我逐漸的長大了。
人們總是告訴我應該怎麼活,我也以為我該這樣做,因為我長大了,童年的 美好時光就這樣過去吧,那些都不再真實了。我以為長大的我必須做的事,就是 用功讀書,目的就是進入一所好大學,找到好的工作,這樣未來就會很舒坦。在 我擁有一些些思考能力後,有時候會覺得,難道我的一生要做的東西就這麼簡單
,卻也這麼無聊?不過我卻總是找各種理由來告訴自己這樣是對的。於是,一路 走來,老師們都認為我是個好學生。然而,年少求學時代的我,生活是非常單調 的。
先回到故事吧。故事中,伊凡‧伊列區總是追求名譽,地位等東西。他果真 得到了,也得到大家的肯定以及羨慕的眼光。只是當他病了,這些肯定卻消失了 ,才知道原來當初他拚命追求的東西都是虛幻的。這些東西,是大多數人想要的 ,大多數人認為是好的。然而在追求這些東西的過程中,人就逐漸迷失了。漸漸
的沒有自己。自己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消耗殆盡。
所以我想,當初我拚命追求的東西,不就是一個大家公認所謂的「名校」嗎 ?我的過去有一大段時間,活在這樣的情況下而不自知,進了清華還不夠滿足, 但是到了我將進了大學的這段期間,遇到一些機緣改變了我,才漸漸發現這些沒 有太大的意義。而且我逐漸發現,從前我的生命實在太狹窄了,充滿了侷限性,
似乎它就是人生必經的路,也是唯一的路。
我想問,難道讀了人家所謂的好的大學,自己會比較快樂嗎?自己的生活會 比較豐富嗎?自己能夠有所成長嗎?
其實,活著的態度才會決定一切。活著的態度歸咎於自己用心的程度,跟唸 什麼學校或是做什麼工作沒有很必然的關係。
那麼,我要怎麼活?
三、活的有感覺。
上了大學以後,我開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我想嘗試什麼樣的東西適合我, 怎麼樣讓自己快樂一點。於是,我加入了羅浮群,這對我的人生有不小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流動,我察覺得到我一點一滴的轉變。
我逐漸愛上戶外活動,喜歡和大家到山野間露營。我以為,只有在不斷的接 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才能保有人比較真實的一面。
我也藉著不斷的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慢慢的學習一些以前不會的事情。尤 其是,學習和身邊的夥伴相處。當我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一個人,也有人願意 在我脆弱時伸出雙手的時候,我很快樂。我知道,我的大學生涯到目前為止已經 累積了一次又一次美好的回憶。
為什麼我做出這樣的選擇?也許,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感動我的東西。
今年暑假,我在攀登南湖大山七天的過程中,體會很多事情。山上認識了不 少知心的朋友。在進行確保的過程中,自己的生命是掌握在其他夥伴的手中的, 如果不相信自己的夥伴,就沒有辦法渡過難關。我們同甘共苦了五天後,我們一 起豋上三千七百多公尺的山頂。登頂後,大家跪下來敬大地,然後圍成圈,互相
分享這一路上的成長,讓我非常感動。
我爬上這座山,代表的是自我的肯定,感受到我在這個過程中所累積的一切 ,同時獲得成長。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我是快樂的。
在這段時間經驗的累積之下,我想我逐漸抓住了活著的感覺。活著不再只是 每天做著幾乎重複的事情,不再只是讀書,追隨人們所謂的美好的未來。活著就 是做自己能夠發自內心快樂的事情;活著就是能感受到夥伴給予自己的關懷;活 著就是不斷尋找讓自己感動的東西;活著就是......有感覺。
四、活的值得,活的甘心,活的精采。
故事中的伊凡‧伊列區,追逐了大半輩子,卻到了死前才發現自己的一輩子 原來活的不值得。因為他的生活沒有感動,沒有關心,而活在一種虛偽之中。再 看看他身邊的人,因為距離死亡還遠,體會不到那種死亡逼近的壓迫感,所以還 在浪費他們的生命,繼續追求權力、地位、財富,迷失了而不自覺。難道,人們
必須等到快死的時候,沒有明天的時候,才肯認真的面對這些事情嗎?
對於一個還有未來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往往認為自己還有很長的時間,所 以什麼都是可能的。只是,生命的長度往往不是我們能預料的。也許自己馬上就 要死。如果真是這樣,我會不會遺憾?
是時候了,該好好思索自己的未來了。
也許想一個值得讓我一輩子信仰的東西是很困難的,因為我知道自己一直在 改變。在我的人生旅程中,仍會繼續吸收更多知識,聽見更多想法,也許又會有 某些東西引起我的共鳴,造成我的改變。所以心目中的理想,應該有階段性吧。
在當下這個階段,為自己設定幾個有機會達成的理想,努力的實踐它。如果 到時候發現它沒辦法達成,再試著去修正它。然而我相信,只要曾經努力朝著理 想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有所累積。即使最後沒辦法成功,生命已經留下一道 痕跡了。這些痕跡叫做回憶。
當我離開這裡時,帶不走什麼,但我希望自己能帶走的是滿滿的回憶。
當我離開這個世界,我什麼也帶不走,我只希望能帶著回憶走,讓今生喜悲 ,點點滴滴的呈現,送我最後一程。
五、生命的廣度。
曾經我對於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感到惶恐,只是現在我比較坦然了。我不再 需要為了將來讓自己現在不安心;不再想要讀什麼系比較有出路,而應該思考一 下自己想學些什麼;不再顧慮以後找不到工作,應該注意現在自己過的好不好, 自己是否細心的體會生活週遭的美好的事物,是否忽略了別人對自己的關心,是
否真心對待身邊自己在乎的人與在乎自己的人,是否忘了自己年輕時候充滿熱情 的夢想。
那麼,我要怎麼面對未來呢?
說實在的,我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怎麼樣的,但是,我知道只要自己 如果持續保有年輕時候的熱情,用心的面對生命,不斷嘗試、體會、累積,未來 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多,生命就會很寬廣。
未來並沒有非怎麼樣不可,也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型,可以直接套在我的身上 。自己的未來也不是社會大眾所說的就算,功成名就的人的模型套在自己身上也 未必合身,因為,未來是自己的。何況,我們看的到他們的成功,他們自己真的 認為這樣就算成功嗎?應該不是吧。就如同書中伊凡‧伊列區身邊的同事們、朋
友們,大概不會知道,他死前的惶恐吧。
心有多廣,路就有多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