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孟之鄉到首善之區 山東曲阜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道德
時間:2016-08-16 11:13 | 來源:中國孔子基金會| 作者: 秋麗、李志臣、梅
在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前後相連。這片南北長約1500米的古建築群,西側一條街名爲半壁街,石闆路兩旁種滿了銀杏樹,撫着古老磚牆走過,靜谧中體會2000多年文化的流傳;東側是鼓樓街,車水馬龍,商鋪林立,遊客絡繹不絕,洋溢着一派現代生活氣息。
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重要講話精神、建設傳統文化“首善之區”的道路上,曲阜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索出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複興發展之路。
一、讓儒學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作爲規格最高、程序最爲嚴謹的官方祭祀儀式,祭孔儀式現在每天在大成殿前展演,還向曲阜全市群衆敞開,普通民衆也可加入祭祀隊伍中。
息陬鎮小峪村村民王西社作爲鎮街祭孔隊伍中的一員,兩年來一直參加百姓朝聖活動,對正衣冠、行鞠躬禮這些基本的禮儀十分熟悉。“讓普通百姓零距離參與祭孔活動,目的在于讓更多的曲阜人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找到孔子故裏人的歸屬感。”曲阜市委宣傳部部長靳亞說,自2014年起,曲阜開展以“儒學讓百姓更幸福”爲主題的“百姓儒學節”,推出了百姓朝聖、論語進萬家、師生節、書香門第評選、鄰裏一家親等多項主題活動,根本目的就是讓儒學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當下的曲阜以自身文化底蘊優勢爲依托,開始了“彬彬有禮道德城市”建設等多項以傳統文化滋養道德養成的實踐。根植于彬彬有禮道德城市建設,曲阜于2014起啓動百姓儒學工程,實現了孔子學堂在405個村的全覆蓋。通過“一村一座儒學書屋、一村一台儒學新劇、一家一箴儒學家訓”等活動,促成了“村村講儒學,戶戶頌和風”的新景象。
防山鎮錢家村,村民史廣冰切開了西瓜,兒子抱起一塊就跑到家裏老人面前,先讓爺爺奶奶吃。
“原來在外面打工,爲了多掙錢很少回家,連父母病了也很少去照顧。”史廣冰說,過年回家時,聽村裏的儒學老師講“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想到家裏上年紀的父母,史廣冰辭去外地的工作,在鎮上找了份活兒,雖然掙得少了,但能天天回家,陪在老人身邊孝敬照顧。
家裏最直觀的變化是,全家開飯時第一碗飯一定要盛給父母。
二、探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
“禮之用,和爲貴”,語出《論語·學而》。在曲阜,這句話不僅被印在了傳統文化展示牌上,還在實際的基層社會治理中實現了具體化運用,這就是已經遍布405個行政村的“和爲貴”調解室。
在書院街道宮家村,村支書宮建說起去年調解的一次糾紛。村民老郭因口角一拳把鄰村60歲的老鞋匠打翻在地,老鞋匠的家屬準備報警、起訴老郭。宮建拉着當事雙方先到調解室談一談,調解不成再走法律程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老郭賠了不是,還補償對方誤工費、醫藥費、營養費等6000元,求得了對方家屬的諒解。
“鄉村傳統文化流失少,更容易喚醒。以傳統文化中的‘和’爲解決問題精髓的‘和爲貴’調解室,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曲阜市委政法委書記馬剛說,曲阜以“法德相濟”爲依托,将“和”作爲鄉村治理的新途徑,截至目前,已累計調解各類糾紛案件3000餘件,調處成功率達到98.1%,2015年全市村級信訪量同比下降20%。
與“和爲貴”調解室相得益彰的是曲阜的“樂和家園”工程。去年起,曲阜引入樂和家園“一站(社工站)兩會(聯席會、互助會)三院(文化大院、樂和書院、百姓庭院)六藝(耕讀居養禮樂)”社區建設新模式,引導居民通過參與社區事務實現個人價值,樹立自立、互助、公益的道德觀念。
“樂和”理念已經在全市得到推廣,目前曲阜在10個“樂和家園”示範村共成立13個互助會,推選樂和代表200餘人,協助村委解決公共事務60餘件。爲了将儒家傳統文化精髓與當代社會價值相結合,曲阜還啓動實施了“全民修身全民守法”教育實踐活動,提升居民素質,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現代化。
而今,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的道德力量,已經創造出道德“GDP”,成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方。曲阜已連續3年獲得濟甯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第一名,群衆滿意度工作連續3年蟬聯濟甯市第一。
來源:光明日報
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重要講話精神、建設傳統文化“首善之區”的道路上,曲阜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索出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複興發展之路。
一、讓儒學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作爲規格最高、程序最爲嚴謹的官方祭祀儀式,祭孔儀式現在每天在大成殿前展演,還向曲阜全市群衆敞開,普通民衆也可加入祭祀隊伍中。
息陬鎮小峪村村民王西社作爲鎮街祭孔隊伍中的一員,兩年來一直參加百姓朝聖活動,對正衣冠、行鞠躬禮這些基本的禮儀十分熟悉。“讓普通百姓零距離參與祭孔活動,目的在于讓更多的曲阜人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找到孔子故裏人的歸屬感。”曲阜市委宣傳部部長靳亞說,自2014年起,曲阜開展以“儒學讓百姓更幸福”爲主題的“百姓儒學節”,推出了百姓朝聖、論語進萬家、師生節、書香門第評選、鄰裏一家親等多項主題活動,根本目的就是讓儒學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當下的曲阜以自身文化底蘊優勢爲依托,開始了“彬彬有禮道德城市”建設等多項以傳統文化滋養道德養成的實踐。根植于彬彬有禮道德城市建設,曲阜于2014起啓動百姓儒學工程,實現了孔子學堂在405個村的全覆蓋。通過“一村一座儒學書屋、一村一台儒學新劇、一家一箴儒學家訓”等活動,促成了“村村講儒學,戶戶頌和風”的新景象。
防山鎮錢家村,村民史廣冰切開了西瓜,兒子抱起一塊就跑到家裏老人面前,先讓爺爺奶奶吃。
“原來在外面打工,爲了多掙錢很少回家,連父母病了也很少去照顧。”史廣冰說,過年回家時,聽村裏的儒學老師講“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想到家裏上年紀的父母,史廣冰辭去外地的工作,在鎮上找了份活兒,雖然掙得少了,但能天天回家,陪在老人身邊孝敬照顧。
家裏最直觀的變化是,全家開飯時第一碗飯一定要盛給父母。
二、探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
“禮之用,和爲貴”,語出《論語·學而》。在曲阜,這句話不僅被印在了傳統文化展示牌上,還在實際的基層社會治理中實現了具體化運用,這就是已經遍布405個行政村的“和爲貴”調解室。
在書院街道宮家村,村支書宮建說起去年調解的一次糾紛。村民老郭因口角一拳把鄰村60歲的老鞋匠打翻在地,老鞋匠的家屬準備報警、起訴老郭。宮建拉着當事雙方先到調解室談一談,調解不成再走法律程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老郭賠了不是,還補償對方誤工費、醫藥費、營養費等6000元,求得了對方家屬的諒解。
“鄉村傳統文化流失少,更容易喚醒。以傳統文化中的‘和’爲解決問題精髓的‘和爲貴’調解室,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曲阜市委政法委書記馬剛說,曲阜以“法德相濟”爲依托,将“和”作爲鄉村治理的新途徑,截至目前,已累計調解各類糾紛案件3000餘件,調處成功率達到98.1%,2015年全市村級信訪量同比下降20%。
與“和爲貴”調解室相得益彰的是曲阜的“樂和家園”工程。去年起,曲阜引入樂和家園“一站(社工站)兩會(聯席會、互助會)三院(文化大院、樂和書院、百姓庭院)六藝(耕讀居養禮樂)”社區建設新模式,引導居民通過參與社區事務實現個人價值,樹立自立、互助、公益的道德觀念。
“樂和”理念已經在全市得到推廣,目前曲阜在10個“樂和家園”示範村共成立13個互助會,推選樂和代表200餘人,協助村委解決公共事務60餘件。爲了将儒家傳統文化精髓與當代社會價值相結合,曲阜還啓動實施了“全民修身全民守法”教育實踐活動,提升居民素質,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現代化。
而今,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的道德力量,已經創造出道德“GDP”,成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方。曲阜已連續3年獲得濟甯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第一名,群衆滿意度工作連續3年蟬聯濟甯市第一。
來源:光明日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