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經教育媒體報導 (256)
- Jun 07 Wed 2023 08:01
唐詩名人牆 高雄市中山國小快樂學習
- Jun 07 Wed 2023 07:49
另類開學儀式 木柵國中全校師生朗誦四書五經
- Jun 06 Tue 2023 15:31
102-8-3 小狀元會考 考場剪影
- Jun 06 Tue 2023 15:12
以謙和與智慧 體現文化經典--鄭卜五 教授
- Dec 19 Mon 2016 09:51
上海小學生拚補習 古文課一學期4萬多
2016-12-18 18:16中央社 上海18日電
週末通常是中國大陸上海小學生的補習日。有些小孩在英文、數學之外,還在父母的期待及未來中學考試的壓力下補習古文。而一對一的補習費,一個學期就要新台幣約4.5萬元。
上海一家店鋪老闆告訴中央社記者,她六年級的兒子週末都會去補語文課,特別想加強古文。她說,現在中學教育越來越重視文言文,未來考試也要考,所以希望小孩能先打好基礎。
那麼,如果將來教育政策改變,不考古文了呢?她說,不會覺得投資白費,因為認同這些古文經典裡傳遞的倫理觀念,也想彌補小時候缺乏古文教育的缺憾,「身為中國人,這些是中華文化的價值」。
- Nov 17 Thu 2016 14:14
哈佛最受歡迎教授邁克爾·普鳴談亞洲教育的得與失
- Oct 27 Thu 2016 11:20
一詩一頓飯 慘綠少年變詩詞男神
一詩一頓飯 慘綠少年變詩詞男神
圖片來源:聯合報記者 馮靖惠
一詩一頓飯 慘綠少年變詩詞男神
作者:馮靖惠 2015-11-23 聯合新聞網張仲宇(左)就讀台大法律所一年級,父親張楚(右)是補教界國文名師。張仲宇因參加大陸「中國好詩詞」節目,俊俏外表和出色表現,被冠上「詩詞男神」封號。
今年22歲的張仲宇就讀台大法律所一年級,父親張楚是補教界國文名師。張仲宇因參加大陸「中國好詩詞」節目,俊俏外表和出色表現,成為節目擂台主,而被冠上「詩詞男神」封號。他從小過動,3歲開始靠「讀經」練專注力。想不到的是,在優質男孩的形象下,張仲宇曾是愛頂撞老師、常被記過、高中全校倒數第二名的慘綠少年,他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名人權律師。
旁人可能以為張仲宇出身書香世家,其實他的祖父母都是不識字的文盲,老家在金門的張楚說,那個年代的人沒什麼讀書機會,一心想脫盲的張楚認為,童年是背誦的黃金時期,因此他從小訓練張仲宇和女兒讀經,也不斷設定關卡讓兒女挑戰。
張仲宇從小有過動傾向,張楚靠背詩詞當操練,鍛鍊他的專注力。張仲宇說,3歲開始便被要求每天背四書五經,「飯前都得背出一首詩,全家才能開飯」。
- Sep 13 Tue 2016 09:06
教育部增设国学本科专业,书法、古汉语将纳入升学考核
- Jun 04 Sat 2016 11:01
台灣教師嘆 不學古文寫不出好文
台灣教師嘆 不學古文寫不出好文
作者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6月4日 上午5:50
旺報【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大陸高考(大學聯考)即將登場,每年備受矚目的高分作文總在兩岸熱議。身為多個文學獎得主、寫作指導教師,現任台中惠文高中教師蔡淇華說:「學文言文對寫作自然有幫助,文化傳承不應斷代,而應該站在巨人肩膀上精進。」
曾因〈野百合父親寫給太陽花女兒的信〉在網路瘋傳而聲名大噪,蔡淇華感嘆現在台灣爭論教科書裡白話文、文言文比例,他認為「白話也是古文演化而來」,以寫作訓練來看,「從古文的節奏獲取養分」是自然不過的事,純粹的「我手寫我口,那不叫文學呀!」
多年指導學生寫作,蔡淇華指出,其實作文高分不難,「全世界最好的作文是八股文」,結構上掌握破題、自我攻防的批叛思考、總結;語言上掌握用典、節奏、意象,都是可以透過訓練加強而得到高分。但蔡淇華也指出,寫作最難的是「氣」,也就是「有話想說」,而台灣學生最缺的,也是這部分。
「教育應是大腦迴路的建構,」蔡淇華認為台灣學生寫不出好文,往往因為既沒有認真生活也缺少細膩覺察。他指出兩岸作文題目往往從生活經驗而來,學子應盡早培養自我對話的能力。
- Dec 17 Thu 2015 08:16
八歲男童陸奐熹台語超溜,比賽影片網路瘋,全來自每日5小時讀經
八歲男童陸奐熹台語超溜,比賽影片網路瘋,全來自每日5小時讀經……東森新聞
- Nov 13 Fri 2015 16:37
來自美國美中實驗學校讀經班的報道
今年3月份,王財貴先生和懷仁老師在此演講,力促他們直接開辦真正的讀經班——要讀真正的經典。該校校長對此相當支持,當場表態要立刻在學校開辦讀經班,讓北美的華裔子弟也有機會接觸真正的經典。半年過去,果然這個學期他們開辦了論語讀經班,而且開學僅僅一個多月,就已經有了相當的成果,任課老師也有了真切的對比和感受,真為他們高興。祝福美中實驗學校的讀經教學,期待洛城校區的讀經班可以繼續擴展到美中實驗學校的每個分校,乃至影響全北美的華校教學。
轉發“華府話語網絡傳媒”之報道。
- Oct 26 Mon 2015 16:00
推廣少棒和閱讀經典 忠孝國小培養學生好品格
推廣少棒和閱讀經典 忠孝國小培養學生好品格
【撰文/李政青;攝影/羅友辰;圖片提供/忠孝國小】
提起台中市忠孝國小,老一輩的人可能還記得當年為國爭光的金龍少棒隊,如今這所台中市最早成立的小學,除了是國內棒球重點發展學校外,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推行十多年的經典教育,更讓孩子喜愛閱讀、勇於表達。
「美、國、職、棒!」問起台中市忠孝國小五年級學生洪家晟長大後的夢想,他毫不猶豫的大聲喊了出來。為了一圓棒球夢,他在小學三年級時,特地轉學來這裡就讀,只為了可以每天練習打棒球。
位於台中市西區,以少棒聞名的忠孝國小成立於1896年,是台中第一所小學,創校至今已有將近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忠孝國小的少棒隊成立於1947年,曾經以台中市金龍少棒隊之名代表國家,拿下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冠軍,目前被教育部列為台中三所棒球重點發展學校之一,經常在各項比賽中得名,像2014年就拿下第五屆巨人盃硬式少棒錦標賽冠軍。
- Aug 06 Thu 2015 22:47
讀聖賢,行孝道,滌濁氣,存孝魂——“論語一百”上海營班級風采之孝道六班
讀聖賢,行孝道,滌濁氣,存孝魂——“論語一百”上海營班級風采之孝道六班
根據以往夏令營的經驗,青少班往往是帶班難度最大,問題出現最多的。面對這樣的困難,六班的輔導員楊麗莉老師卻并不擔憂,她說:“我從第一天見到這些孩子就沒有覺得他們有什麽不好或者對他們失望,因爲我始終抱着這樣的念頭: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每一個孩子本質都是好的。所以從一開始我就用心和這些孩子溝通,不斷把愛傳遞給孩子們。”
楊老師的愛心付出得到了愛的反饋。六班的小營員們讀書氣氛濃厚,紀律嚴明,學習專注。在宿舍衛生的評比中,最終的優秀寝室就是以六班的營員爲主的。
- Jun 05 Fri 2015 16:08
國中會考作文寫作「捨不得」 丟了手機想到莊子 國中會考神級作文吸睛
國中會考作文寫作「捨不得」 考生最愛消費爺奶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5年6月5日 下午12:37
國中教育會考公布成績,今年寫作測驗題目「捨不得」,除了寫「國中畢業」,考生最愛消費爺爺奶奶,寫爺爺奶奶過世,閱卷老師懷疑,現在國民年齡平均已達80歲,有這麼多國中生的爺爺奶奶去世嗎?(陳映竹報導)
今年會考寫作測驗題目「捨不得」全國共有3585人滿級分、1.28%,報蛋考生4104人、1.46%,由於題目開放、雖然好寫,但要不落俗套很難,雖然整體考生表現比去年好,但最高6級分人數比去年略減。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榮譽教授曾昭旭觀察,由於考生是國中生,因此最多取材是「國中畢業」,其次就是「消費爺爺奶奶」,「現在國民平均年齡已達80歲,15歲的國中生有這麼多人的爺爺奶奶都死了嗎,不合常理!每年都有這類情型,但今年特別多。」
- Apr 09 Thu 2015 10:38
王财貴讀經教學法進入大陸 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
王财貴讀經教學法進入大陸 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

- Jan 05 Mon 2015 15:26
媒體解讀習近平爲何高頻率參加與儒家相關活動
媒體解讀習近平爲何高頻率參加與儒家相關活動
- Nov 27 Thu 2014 17:12
新聞影音:大陸女記者辦私塾屢碰壁不改初心
新聞影音:大陸女記者辦私塾屢碰壁不改初心
報導中之人物專訪方哲萱,曾至十全國小參與兩岸讀經老師交流會,2014年暑假 本班 張柏謙 曾前往大陸拜訪於西湖附近所創辦的樂謙書院
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wsj/2014/1124/wsj59.html
- Sep 01 Mon 2014 11:35
她的學校在家裏
她的學校在家裏
半年多前,陳鐵波和妻子決定把女兒從衆人眼中的名校拽出來。這次“行動”比一年半前來得更“猛烈”,孩子之前以休學方式保留的學籍,這下也不要了。他選擇了另一種教育方式——近幾年來備受關注,也廣有争議的——讓孩子在家上學。
- Jul 28 Mon 2014 07:41
103-7-28聯合報 --- 經典熟讀百遍 自學生奪小狀元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
在家自學、相當小學五年級學歷的劉芷蓁,從小聽經典朗讀,識字之後開始讀經,每天從上午8點讀到下午5點30分,十多部經典至少讀百遍以上,在崇義文教基金會2014小狀元會考中,獲得第一名。她說,讀經很有收穫,會繼續鑽研。
劉芷蓁的媽媽劉珮妏說,芷蓁剛出生時,她就播放經典的錄音給孩子聽,讀的幼稚園也是以讀經為主,要上小學時,芷蓁說想在家自學,她覺得可行,就讓孩子在家自學。
劉芷蓁雖然沒有上學,但為自己排的「上課時間」都比照學校作息,上午8點開始,到下午5點30分,中午休息一會兒,「累的時候,也會休息十分鐘啦!」
當同年齡的孩童大多到學校讀書,自己選擇在家學習,會不會覺得孤單?劉芷蓁很肯定的說:「不會!」因為她有經典陪伴。
說起經書,劉芷蓁如數家珍,論語、孝經、易經、詩詞等,都能倒背如流,今年第一次參加民間團體舉辦的經典會考,就以65段取得第一名;已經讀誦過的經典中,她覺得黃帝內經最難,不容易記誦,要花更多時間念讀,讀久了,一定可以記得住。
- Jul 28 Mon 2014 07:28
103-7-28 中國時報--表揚小狀元 吳敦義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