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的夏日

2015-10-27 聯合報     歐銀釧

圖/可樂王

  • 三歲女娃兒伸出小手,拿了一個心形麵包遞給我。

我小口小口的吃著,是蘋果麵包,童年時最愛的味道。

女娃笑起來。她穿著粉色雪紡紗洋裝,腳上的藍色娃娃鞋閃閃發光。

「好美的鞋,可以借我穿嗎?」她繼續吃麵包,我也吃著心形蘋果麵包,咬到心的邊緣時,我讚美她的鞋,再一次的問:「好美的鞋,可以借我穿嗎?」

她抬頭看著她的母親。她的母親笑了,教她說:「不行。太小了,你穿不下。」

「哈哈。」我說:「那麼,我開始變小,等變到和妳一樣的時候,可不可以借我穿?」

她笑了,點點頭。

好像吃那心形麵包可以變小,我又咬了一口,對她說:「我開始變小噢!」她又笑了,再一次點點頭,把她手中最後一顆心形麵包吃完了。

盛夏,經過二一六巷,遇滂沱大雨,在粉紅色裝飾的童裝店躲雨,遇到一個小女孩,於是有了這些難忘的談話。

接下來的兩周,我忙著為宜蘭一所學校的文學營備課,製作簡報。然後,在周一清晨搭上「普悠瑪號」火車,到了宜蘭。

我是早到了。但是,學生們更早到。他們在設於圖書館的課室裡排排坐好,有人看著窗外的綠樹,有人看書,有人低聲交談。有人發呆,臉上掛著淺淺的微笑。

奇妙的早晨,好像一切都提早了。

我看看手錶,確認時間。還有二十多分鐘才到上課時間。可是,夏天早起,微笑早起,呵呵,於是我們早早上起課來。

翻到一頁書:「她驚覺自己身處奇怪的大廳,四周盡是大大小小的門,而所有門都被上了鎖。她撿到一條門匙,卻僅能開啟一道小門。」

這是哪本書裡的內容?一個女孩舉手,《愛麗絲夢遊仙境》。清秀的她毫不遲疑的回答。十三或十四歲的她讀得這麼仔細。呵呵,那是我也經過的年紀。

愛麗絲跟著自言自語的兔子掉進大洞裡。在奇幻之旅中,她喝了藥水身體就變小,吃了蛋糕身體就變大。我喜歡這本書,在不同年紀閱讀,都有不同感受。

現在我已經是孩子們的幾倍老?好像回到小時候,我開玩笑的說:「教室裡有大人在,我得小聲說。」彷彿在童話裡,五十公尺外的多位老師們竟聽見了,他們蹲下身,就那麼暫時消失一分鐘。直到我說出答案,老師才又站起來。全班都笑了。

有如在夏天的劇場裡。我以為那奇妙的一日就停在記憶裡了,沒想到回來之後,信箱有來自宜蘭的信,二十六封信放在一個盒子裡,是那日上課學生的來信。

微風回眸。夏日微笑。我和一隻鴿子錯身而過。來到公園,在長椅上坐下來,讀著來自宜蘭的信。夜鷺停住腳步,眼神盯著我手中的信。

「這一天,雖然只有一天,但看見了遠方。」阿堂在信上寫道。青春少年,阿堂有一枝好筆,信筆寫來,字字迷人。那日,我走過他身旁,看他寫作,靜靜的,屏神閱讀。他持筆在稿紙上,有如策馬入林,句句都是青春風景。後來,我到圖書館的書架上找了一本書給他。

這堂課我談起自己的文學之旅,帶著學生書寫自己的家鄉。有多位學生說,喜歡雨,「我們是雨的孩子,在稿紙上奔跑。雨落下來。」真是神來之語,說得多好。台灣有句俗諺:「竹風蘭雨」宜蘭多雨。此刻他們帶著雨飛奔在紙上。

瑞恩在信上寫道:「說到波波草,我爺爺家前就有很多,下次要去尋找波波果。」成熟的波波果可食,翠綠未熟的波波果,用細針挑去裡面的籽籽,咀嚼果皮,會聽見「啾啾」聲,那是鄉村孩子最愛的遊戲。

君羽,戴著藍色手錶的女孩,她以藍色的時間記述在宜蘭的美好生活,文筆清新。寄來的信上繪有兩隻貓,一隻黃毛,一隻灰色,還有她的自畫像。她的眼光很特別,宜蘭的藍色時光,如夢的夏日。

阿蓁在一片海洋的信上寫道:「寫作可以很開心。」那是在大海中旅行的文字,海鷗飛過她的字跡,每個字都充滿自信,有如等待揚帆的水手。

青春有時是健忘或害羞?忘了寫名字的一個學生,信上好豐富,有山豬推著車走過,車上有白蘿蔔、茄子、黃瓜……滿滿一整車「學到許多噢!」他這麼寫著。

阿綸在他的簽名之後畫了一顆心,阿容畫了她笑起來的牙齒。阿韻在白雲飄動的卡紙上畫了五個蘋果,關於這個夏日的宜蘭時光,她寫道:「每一刻都充滿驚喜。」阿仁頭髮像我新剪的一樣,有塊新綠草皮,看起來格外夏天。他畫了笑臉,像他上課的笑臉。許多美好是我們平日忽略的。

我重讀著電影《郵差》中,送信的馬利歐口述寄給詩人聶魯達的錄音內容:「記得當初你問我,這座島上最美好的事物時,我竟然一件也回答不出來。現在,我錄下了我覺得美好的事物:小海浪,悄悄拍上岸的那種……吹過灌木叢的風……滿布星星的夜空……」

重讀,這些年來反覆重讀,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會。

「真正重要的東西,光憑肉眼是看不到的……」重讀名著《小王子》。少年目光炯炯有神,看著這些文字。

想起作者聖˙修伯里曾說:「每個人都是由小孩成長為大人的。然而,多數的大人們卻不記得這件事。」

重讀保羅˙科爾賀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到「未來的祕密就是現在」。有個女孩說,她曾盯著這幾個字想了很久,實在想不通。

那是起初我也一直讀不懂的。

重讀,讀著過去,讀著青春,讀著少年時。

今年的夏天藏在這封來自宜蘭的信裡。

季節即將過去。

晚上,我量著身高,好像又縮小一公分。

想起那日躲雨時,和三歲女孩的談話,「等我變到和妳一樣小的時候,可不可以借我穿這雙藍鞋?」

月光越過窗前的九重葛,漫步進來,照在地板上。

我走進月光,似乎聽見宜蘭的少年說:「現在開始,這是藍色時間。」其中,阿瑄說得特別大聲:「希望以後還可以遇到這一天。」

我們約好,以後再遇到這一天。我們要重讀這一天。

我繼續縮小,希望可以穿上那雙停在二一六巷的藍色的鞋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廣少棒和閱讀經典 忠孝國小培養學生好品格

2015-10-01 13:02:21

【撰文/李政青;攝影/羅友辰;圖片提供/忠孝國小】

提起台中市忠孝國小,老一輩的人可能還記得當年為國爭光的金龍少棒隊,如今這所台中市最早成立的小學,除了是國內棒球重點發展學校外,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推行十多年的經典教育,更讓孩子喜愛閱讀、勇於表達。

「美、國、職、棒!」問起台中市忠孝國小五年級學生洪家晟長大後的夢想,他毫不猶豫的大聲喊了出來。為了一圓棒球夢,他在小學三年級時,特地轉學來這裡就讀,只為了可以每天練習打棒球。

位於台中市西區,以少棒聞名的忠孝國小成立於1896年,是台中第一所小學,創校至今已有將近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忠孝國小的少棒隊成立於1947年,曾經以台中市金龍少棒隊之名代表國家,拿下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冠軍,目前被教育部列為台中三所棒球重點發展學校之一,經常在各項比賽中得名,像2014年就拿下第五屆巨人盃硬式少棒錦標賽冠軍。

忠孝國小少棒隊有無數輝煌戰績。

分享

延續近七十年的少棒傳統

進入少棒隊的孩子,可不是抱著玩玩的心態來的。歷年忠孝國小少棒隊的成員中,有四、五成都往職業發展,今年剛三連霸贏得美國LLB次青少棒總冠軍賽的中山國中棒球隊,就有不少成員來自忠孝國小。總教練賴朝榮表示,「我們在培養棒球選手,要讓他們國、高中一直念上去,為台中市培養子弟兵。」

想進這裡的棒球隊,不需要先有基礎,大部分人都在二年級升三年級,或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報名加入。教練會先看一下基本的跑步速度、平衡反應、傳接球的動作,覺得可行就同意入隊。平日利用早上七點到八點,先做一小時的體能訓練,然後吃早餐,吃完再去上課,下午再回到球場練習三個半小時。為了讓小球員能夠兼顧課業,主科課程會盡量排在早上,暑假也只練習早上半天,家長都會趁空檔幫孩子加強功課。

不只教球技也教好品格

球隊分為A、B兩隊,剛開始先加入B隊,升上五、六年級後就有機會進入A隊。比賽時二隊都要參加,A隊志在得獎,B隊旨在練習。為了訓練球員,教練也會安排與其他學校打友誼賽,一遇問題,立刻停下來指導。賴朝榮解釋,「平常練習只是一個技術上的練習,友誼賽可以做更細膩的指導,什麼狀況要怎麼打、怎麼跑,可以馬上糾正再做一次。」

對賴朝榮而言,球隊不只是訓練球技,也是培養品格的場所,禮貌尤其重要,球員遇到師長一定要打招呼,「正確的人生態度、生活禮節都要教」。比賽勝敗難免,對於鋒芒畢露的球員,賴朝榮還會特別叮嚀:愈有名就要愈低調,不要被名氣沖昏了頭。

球員大多在二升三年級或三升四年級的暑假報名加入。

分享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911撞出人間處處菩提

2015-10-11 02:27:05 聯合報 洪蘭

我有一個朋友,九一一時正好在紐約。當他從地鐵出來,要往世貿大樓去談生意時,他一抬頭正好看到飛機撞大樓,人們從高樓跳下的慘狀,這件事過了十四年,他有時還是會做噩夢。最近他轉給我一篇文章是Delta 15號航班的座艙長所寫的當時在空中的情況,他說看完這篇,他終於說服了自己把這件事放下。

這位座艙長寫道:在九月十一日星期二早上,從法蘭克福起飛五個小時,正在跨越大西洋時,突然被通知:所有空服人員立刻到駕駛艙報到,我進去時,一看大家的臉色,就知道有重大事情發生。機長遞給我總公司發來的電報,上面寫著「美國本土領空關閉,所有民航機儘快在最近的機場降落,回報你的目的地」。機長發現最近的機場是四百哩外紐芬蘭的Gander,便要求改變航程,請求准許降落。這個要求馬上被允許,我們後來才知道為什麼沒有問便允許降落。

我們在紐芬蘭降落的時間是紐約的早上十一點鐘,那時已經有二十架飛機停在跑道上,這都是全世界各地要飛往美國的飛機。當飛機停好後,機長便告訴乘客迫降的真正理由,大家都非常震驚,不敢相信。加拿大航警規定全部人員留在飛機上,無人可以下,也無人可以上,總共有五十三架飛機在機場,其中廿七架是美國的民航機。

這時乘客用手機已知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默默忍受不便,慶幸自己不在被挾持去撞世貿大樓的飛機上。十二日早上十點半,一列學校校車開進機場,把我們接到紅十字中心去休息。Gander這個小鎮總共才一萬零四百人,現在有一萬零五百乘客要照顧,外加一千多位空服人員,它和周圍七十五公里半徑的學校全部停課,動員所有居民,把他們的禮堂、會議室全部讓出來給乘客住。我們飛機上的二一八名乘客被送到四十五公里外的Lewis Porte小鎮去休息,不適合睡行軍床或睡袋的老人家,則被邀請到私人家中去作客。鎮民帶旅客去爬山、遊湖,麵包坊二十四小時開放,做新鮮的麵包給旅客吃,他們還發硬幣讓旅客可以去洗衣服,因為行李還在機艙中。當美國機場再度開放時,鎮民準時把乘客送到機場,每一個人都上了他應該上的飛機,一個都不少,看到我們的客人好像坐郵輪剛下船似的,熱情的交換電子信箱號碼,相約再見面,回程的飛機像是包機,大家談笑樂融融。

有一位在維琴尼亞當醫生的乘客,要求使用飛機上的擴音器,這本來是不允許的,但是我還是把麥克風給了他。

他提議用我們航班Delta 15的名字成立一個基金會,提供獎學金給當地的高中生,讓他們可以出去念大學,以回報居民的熱情招待。當捐款單傳回他手上時,總數為一萬四千美金,他再拿出相對的一萬四千美元,然後請Delta公司也樂捐。目前,這基金有一百五十萬美元,已經幫助了一百三十四名高中生上大學。

這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在這冷漠混亂的世界上,還是有這麼多的好人願意幫助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不求回報。也有這麼多的好人,在受人幫助後願意盡力回饋。世界不是盡善盡美,但是人心的美,使我們能微笑地面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滅的尊者     2015-10-22 聯合報 文/林谷芳    

                              

東大寺賓頭盧尊者。 林谷芳/圖片提供

每個時節都有每個時節的風光,法顯時,固各盡風華,法隱時,則潛符密行。你真有心,在何時,也總能看到活生生的道人風光……

音樂會有解說,有導聆,現已成為常態,但回想三十年前,台北的國家音樂廳開館時,除允許古琴演奏使用麥克風外,其他樂器何止不准擴音,連舞台也不許有任何布置,理由無他,「就要讓音樂純粹」。

音樂純粹,源於音樂抽象;但音樂純粹,更因於西方美學對「純粹形式」的追求,古典的巴哈音樂有數學之美,所謂的現代音樂更就往純粹推進。於是,美術就是點、線、面、色彩、結構,舞蹈則還原為肢體的流動與結合,在西方美學具壓倒性優勢的當年,音樂廳只能純粹。

八○年代末期,我自己出來為中國音樂發聲,音樂會上因此有了我的美學解說。但說解說,還不如說相應,因為它完全可以是獨立自足的人文世界。而這樣的做法還不只出現在我製作參與的音樂會、戲曲演出裡,更具體而長期的實踐還落實在歷時二十幾年、兩百多場的〈茶與樂的對話〉中。

〈茶與樂的對話〉創自1991年,那年台灣茶界往訪韓國,受到當地茶人整套茶禮的隆重接待,迨至對方回訪,茶界才驚覺「禮失而求諸野」,自己竟無一套完整之禮來接待對方。紫藤廬周渝乃相商於我,茶與樂的結合於焉誕生,且讓韓國「一之庵」茶派的龍雲法師在活動後發出:「在日本見到茶道,在韓國見到茶禮,在台灣見到茶藝」的感嘆。

這活動我將之延續了二十多年,對話也加入了其他元素,如書畫、戲曲、舞蹈、曲藝等等,內容固因時因地調整,其中唯一不變的,則是我的禪家呼應,有人因此直言:「無論茶席、茶人、藝術家因時因地走馬燈地更換如流水盛宴,唯此無可替代」,在他們眼中,這活動其實該叫「禪茶樂的對話」。

但即便如此,節目單上我的角色卻永遠只寫個「主持」,而非「解說」,更非「導聆」,許多朋友常不解地問我,來此,更多為的是你的禪門家語,怎你就只是個「主持」?

原因無他,就為「賓頭盧」!

賓頭盧何許人也?其實,許多人接觸過他,卻不認得他!

接觸過他?的確!台灣人喜歡到日本,大陸現在也有不少人喜歡上日本,而到日本,談文化,總不免要到京都奈良一遊,談京都奈良,又總不免要去看看東大寺這世界現存最大的木造建築、唐朝建物的典範遺存。

東大寺除主體建築外,引人矚目的,首先是山門的兩尊木造金剛力士,其極限的肌能,正是東方人體雄健美的極致;而大殿中,更有世界最大的銅塑佛像——盧舍那佛,殿中的廣目、多聞天王,其武將之姿亦冠絕古今。而在看完這些極品,禮拜出殿後,許多人也總會在殿門旁的一尊「達磨」像前留影,也總會隨著日本習俗,以手摩相應於自己病痛位置的「達磨」身子來祈福。

但這「達磨」其實不是達磨,他正是「賓頭盧」!所以我說,許多人接觸過他,卻不認得他。

但這像達磨的賓頭盧又是何許人也?

虛雲老和尚118歲時身影。 林谷芳/圖片提供

像達磨,其實不然,他原「鶴髮童顏,眉毛拖地」,是佛門十六羅漢之首,但關鍵並不在此,重要的是,佛經記載:世尊入滅時,要四位尊者常住人間,以續佛法,以接有緣,賓頭盧就是其中一位。

這一位,混跡人間,人莫之識,只在必要時,點化有緣,告訴世人:我還在,佛法,誠不我虛!

我還在!所以過去名山齋僧大會常有異跡,佛門就謂「賓頭盧來了!」

我還在!所以你又怎知在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中,就有一位是賓頭盧?也正如此,我「主持」節目,可以盡多生命情性、宗門風光,可以盡納人間起落、歷史興衰,但又焉知台下不會有賓頭盧在,且正冷冷地看著你林某人在那裡「夏蟲語冰」。

正如此,我說,許多人恐怕早就接觸過他,卻從不認得他;也正如此,我又焉敢用「導聆」一詞!

賓頭盧這樣的角色,禪門稱為「散聖」,《五燈會元》、《指月錄》都有「應化聖賢」一卷,寫的正是這樣的道人。這應化聖賢,其示現有些固莊嚴逼人,但更多卻「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寢臥隨處」。儘管散聖之散,原指「不在諸宗法系之內」,但這散字,讓我們想到的,常就是不依聖像的後者。

賓頭盧雖有師承,卻因含光混世,成為散聖的先行,唐之前,對他特別崇拜,以他為說法首座,之後此位才為文殊取代,可見地位之一斑。也因此,建於此時的日本寺院,都有賓頭盧之立。而禪門中,齋堂西單第一行第一座位也總空著,學人只從第二位坐起,這空著的位子就是留給賓頭盧的。

不過,禪門之外,後世的國人對他卻極為陌生。

陌生,不來自他異跡鮮少;陌生,主要因於本土散聖的出現,正如:

明州契此,後世稱布袋和尚,就不知師承。世人僅知他:「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他有入滅之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多不識。」後世乃以他為彌勒化身,禪畫也以他為散聖代表。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覩人少,問路白雲頭」,正是雲水生涯的寫照。

布袋外,寒山拾得也是代表,雖不知其由來,直示的,卻正是無修無整、日用是道的宗門風光。

而雖有師承,卻更為尋常人眼中散聖代表的,則是俗稱濟顛的道濟和尚,他「浮沉市井,諸顯異,不可殫述」,在民間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宗門。所留固多民間傳說,可燈錄記載著他的辭世偈「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固是大悟之語;一首據傳示寂後,人卻在天台又遇之,並受贈傳世的詩:「月帆飛過浙江東,回首樓台渺漠中;傳與諸山詩酒客,休將有限恨無窮;腳絣緊繫興無窮,拄杖挑雲入亂峰;欲識老僧行履處,天台南嶽舊家風」,依然起人遙思。

這些之外,另有振鐸而逝的普化,倒立而亡的隱峰,隨盆入流的妙普庵主,總之,歷代既不乏其人,賓頭盧乃只為其一。

只為其一,其實也不只因於本土散聖。世尊入滅,除賓頭盧外,也另外囑咐苦行第一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及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常住於世。但雖說四人,目犍連知名於救母,阿那律名列十大弟子,真於後世應化者,其實就迦葉與賓頭盧二人,而後人熟悉的,更就是等待未來佛彌勒降世以任脇侍的迦葉。迦葉在弟子中地位尊崇,以首座接繼位者,正理所當然,所以佛子相信他恆久入定於雞足山以待彌勒。這信仰,在佛門既廣為人知,談恆常住世,賓頭盧固只為其一,且還是那較不為人知的一位。

迦葉入定,以待彌勒,有此付囑,是佛陀悲心,而賓頭盧呢?從時間看,在一佛涅槃,另一佛尚未臨世之際,有此尊者,正好接引有緣,更屬悲心之細。恆常住世,固讓眾生不致只寄託於遙遠之未來;隨緣應化,尤讓眾生可以時時期待。以此,賓頭盧雖較不為人知,但其立也,卻比迦葉之定更有貼切的意義在。

然而,在一定時間內期待於賓頭盧,卻又在一定時間後讓賓頭盧只成為被期待之一,甚且還非主要的被期待者,則又為何?

談這,就必須回到禪門的觀照與體踐。

散聖,基本是宗門特有的標舉,所以如此,正因佛性本具,你能照見本心,又何待於佛之降世?又遑論於衣缽師承?

正如此,散聖,舉「不在天地範圍間」,則為真正的超佛越祖;顯「人人皆可成佛」,則是真正的自性自悟。他讓學人何止不需期諸久遠,更直接能「與釋尊把臂,偕達磨同遊」。

正如此,尊者何止不滅,尊者原會新生。只要有眾生,就會有尊者!

不滅的尊者,是迦葉,是賓頭盧;新生的尊者是布袋,是寒山拾得,是隱峰普化,是妙普濟顛,他固直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門意旨,也在破眾生末法信仰的時間迷障。

末法,是指佛法住世有三階段:正法時期,學人親聞法教,證道者眾;像法時期,行者依教而修,多落知解;末法時期,則言道者夸夸,悟道者幾希。

談正像末,是佛法因緣觀之必然,正所謂「生住異滅」,佛法住世亦不離之。就此,佛教之不同於其他宗教,其了不得處之一,正在佛陀生前即明示了佛法住世亦有其終結。一個教主談自己的宗教必然不離生住異滅的因緣變化,這是何等的智慧與胸襟!但也正如此,方不違於自己所證的因緣法。所以說,末法之說原有所本。

基於此,在末法時期,眾生之解脫唯靠佛陀之救贖,除念佛皈依外,正別無他途。

然而,此一說,雖應和了信眾殷切的心理,雖使學人不致荒戲於人間,但這一說,也自有局限。

局限之一,是對何時為像,何時為末,若全依經中所述,必膠柱鼓瑟,但依論者所言,則又所述不一。而此不一,就導致對何法門適於眾生,何止各有所持,乃至於互不相讓。此外,許多信眾以其煩惱之不得解,以其對解脫之渴求,總以自己所處當世為末法時期,遂鄙夷於他法,原來寬廣深刻的佛法,就因此只被局限於祈禱皈依中。

局限之二,更就在將人只置於時代中看,當生命只能成為時代的依變數時,佛法那大雄的精神自然不存。

局限之三,或說更根本的局限,則是近乎否定或至少極度縮減了「佛性本具,人人皆可成佛的世尊悟道原點,更不用說那宗門直舉的自性自悟了。

而相對於此,散聖之舉,卻正在告訴你,即便濁世滔滔,亦可獨醒。那起落浮沉,原無以汙染離於生滅的本心。修行,何止是自性自悟之事,它的關鍵,正在生命當下的轉身,而非在時間系列中,你只能隨波而行,期諸未來。

正是這樣,道人又何止於歷史之散聖,當今之人也可能遇見,乃至於成為賓頭盧。

的確,每個時節都有每個時節的風光,法顯時,固各盡風華,法隱時,則潛符密行。你真有心,在何時,也總能看到活生生的道人風光。正如這些年的大陸,儘管前期有幾近滅佛的法難,近期有商業逐利的侵蝕,各地競辦俗務,幾無道貌,但你依然可以看到:

蘇州靈岩山寺已逾九秩的明學老和尚,在各地競將寺院作為旅遊景點時,卻以自己去留為籌,堅持入寺門票只要二元人民幣,以免阻斷窮困人家的向道之路。

峨嵋山世壽一百一十一歲的通永老和尚,在禪宗祖庭少林寺竟只成為江湖賣藝、以武炫技之處,而各地又競相以稗官野史、市井小說為本,來說自己名山歷史時,卻堅不同意以「峨嵋派」之名辦武術大會,因這是無中生有、離本求末的背佛之舉。

揚州高旻寺世壽一百零一歲的德林老和尚,終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即便已不良於行,卻依然持此家風,也從不把佛法當人情,彰顯的正是以宗門鍛鍊自許的高旻家風。

這幾位長老僧臘都逾一甲子,換句話說,也都經過那無情的法難,但卻始終未改其志,遂讓世人在滔滔洪流中仍得以見到清楚的道人身影。

正因有這身影,你才更知所謂的正像末,關鍵只在行者之心;也正如此,宗門教學中,我總提醒學人,須直契祖師行儀,在此行儀中,你才真能體得天柱崇慧那亙古的名言:「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這一朝風月,有時如燈錄中的叩應啐啄,祖師之被後人所識,就只此一事,再無其他,但真契得此一事,你也可就此翻轉。

然而,對多數學人,修行既為生命踐行之事,貫穿祖師「一生」的行儀乃更有參照作用,而就此,憨山德清與虛雲和尚的年譜註疏當年即曾深深觸動著年輕而向道的我。

憨山與虛雲一生有許多雷同處,兩者皆現老實修行的樣貌,皆曾中興曹溪道場,但憨山有詩僧的一面,虛雲則以清嚴貧寒與異跡著稱。不同於憨山已遠,虛雲向為近人樂道,他法相清癯如畫中之人,一生唯道是務,僧臘百年,既興五宗道場,又於法難高懸慧炬,平日少語,時時皆垂簾定中。儘管清末民初高僧輩出,但直以道人之姿廣被眾生乃至於直赴法難者,虛雲實乃一人,他一生「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正如此,談近世高僧,對其他人容有不同意見,舉虛雲,則諸方景從。僧臘破百,繼嗣五宗,虛雲足跡遍及海內外,但真尋,曹溪南華,雲居真如,雞足山祝聖此三寺則不能錯過。其中,南華寺是南禪祖庭,因虛雲中興;真如寺為其重建且圓寂處,亦自殊勝;且寺居山中,至今仍一方淨土,自耕自食,猶有家風,乃值得親遊。而祝聖寺呢?它一來是虛雲在雞足山重建的第一寺院,此外,又保留了虛雲當年的禪居。禪居簡樸,唯道為務,狹仄空間中現只放了虛雲照片,但這些照片卻彌足珍貴,恰可見證他後半生的行儀,其中令人深刻者有:虛雲逾百,猶自精神矍鑠,且終年一件百衲破衣,除定中照外,就是與僧眾一起幹活的照片。雖無異跡神通,所示亦少特意之處,但在斗室中見到這些照片,仍令人觸動不已。觸動,一是終年定中行持的如一;一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家風,尤其放在百歲老人身上;另一則是,歲月除令人益覺其道風山高水長外,幾乎不在他肉身留下痕跡。而這總會觸動你,還更因它是出現在一個活生生的道人身上。對我,他就是當年所讀年譜的實然映照。而儘管這活生生的道人與長久流傳、恆在定中的迦葉同居一山,儘管雞足山聖跡儼然,但在超聖寺,我想到的,竟不是道場應機主的迦葉,而是形跡與虛雲近乎完全不同的賓頭盧。也許,賓頭盧既示現無邊,成為道行清嚴的虛雲亦有可能,但在禪,活生生的道人既緣於那活脫脫的本心,則不入滅的尊者,又何止是經典與歷史中的這些行者,又何止於實然的虛雲與示現的賓頭盧!在禪,「魔焰熾盛,亦可全真」,即便文革,也依然有不動的道人;「千年闇室,一燈即明」,關鍵只在你的心燈明否?真行者,原須體得:尊者自來不滅!他何止示現於人間,更就在我們心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組  各位家長們的分享
一. 羽婕媽媽   分享昨天去參加真善美品格教育的課程
講師:黃寶靚 校長
分享主題: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功課。

這是第一次黃校長對外分享她孩子的心路歷程,這真的很不容易,也很感謝她的分享,讓我再一次心靈有所成長。

黃校長是從她自身小孩是早產腦性麻痺的孩子做分享,,
1.如何看待這孩子外觀的缺陷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坤卦的德性

「厚德載物」出自《周易》的「象傳」,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是從卦象的角度對坤卦的「卦辭」進行解說,要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就要了解坤卦的組成和「卦辭」的內容。坤卦由兩個坤卦(三爻卦)組成,六爻皆陰,是地的象徵。所謂「地勢坤」,就是說坤的形象是大地。由兩個坤卦組成的卦象,不能解釋成有兩個大地重疊在一起,只能用「厚」來形容。另外,大地能承載萬物,養育萬物,所以「象傳」說,君子應當效法大地,以寬厚的德行,承載萬事萬物。

  那麼,「厚德」是指哪些德行呢?先看看坤卦的「卦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這段話要分幾個部分解讀。「坤,元亨,利牝馬之貞」的意思是,坤卦有元、亨之德,占問雌馬大吉大利。「牝馬」即雌馬,坤卦為純陰之卦,為大地,能在地上日夜賓士者莫如馬,雌性屬陰,故以雌馬為坤卦之象。雌馬性情柔順,與大地「順承天」的特性一樣,故貞問雌馬得坤卦預示大吉大利。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這句話的意思是,具備坤德的君子,不宜爭先領導眾人前行,否則會迷失方向,若能追隨具備乾德的領導人,就有利於建立自己的事業。這和《老子》所說的「不敢為天下先」是一個道理。表明陰以陽為主,當后而順之則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直譯的意思是,往西南方會得到朋友的幫助,往東北方會失去朋友。安靜沉穩,謹守正道,可獲吉祥

雌馬有大地柔順之德 故能縱橫無疆

  接著,我們可以通過解釋「卦辭」的「彖傳」和「文言傳」更清晰地了解坤卦的「厚德」。

文章標籤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世界最聰明學校的學生全部茹素

  全世界培養最聰明孩子的學校_圖1-1
您知道嗎?全世界最聰明學校的學生全部茹素

 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所聚集的學校

「美國費城格連杜曼中心」,當孩子四歲入學的時候,會正式的體操、會兩種以上的語言、會兩種以上的樂器、必須有3000公呎以上的長跑能力……等等之外,還有,學校老師及學生都必須全部茹素,因為他們研究發現“牛奶”和“肉類”是傷害大腦的食物。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個很優秀的大學生,興高采烈的跟老師述說著自己的人生夢想,
老師仔細聽完以後,進一步問他:「你打算怎樣實現你的夢想?」
學生回答:「當機會來臨時,我會馬上採取行動。」
老師搖搖頭微笑告訴他:「若是這樣,你的機會永遠不會來的。因為機會早就在這裡了!」

我們常常在等待機會,以為要更有自信、更有膽量,才能一展抱負,卻不知在拖延與猶豫中,讓千百個機會擦身而過。

一個八歲就寫作出書的小女孩,記者訪問她:
「你這麼小年紀就能成為作家,那將來長大想要做什麼?」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環保的理由,國際間也開始推動素食,因為吃肉會製造很多的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暖化­。在歐洲國家,很多人則是因為愛護動物而不吃肉。不過有人認為,吃素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他之前是美國一家醫院的院長,他就非常鼓勵吃素,還出­版《科學素食快樂吃》這本書。他說,許多研究報告都顯示,素食者不但有足夠的蛋白質,­而且沒有營養不良的現象。今天的健康密碼,我們也要請許瑞云醫師,和您聊聊這個話題。

歡迎收看健康密碼,我們今天要談的話題是,小孩還有孕婦可以吃素嗎?我們先來看一段影­片。

肉吃的太多,會增加身體的脂肪量,但是,許多人擔心光吃素食,可能會營養不良,尤其是­發育中的青少年,到底該如何吃得健康呢?讓許瑞云醫生為您解開健康密碼。

許瑞云醫師:「我想這個大概是很多人的一個疑問,小朋友、孕婦可以吃素嗎?事實上他們­是可以吃素,而且吃素反而是對小孩子更好,因為現在肉類裡面的毒素,一公克的蔬菜和一­公克的肉,肉的農藥的比例是素的13-40倍,事實上我們的動物的細胞,肉類裡面所含­的毒素,是遠大於植物的,而且吃植物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心性,讓一個人容易專注,所以­小孩和孕婦是可以吃,但是應該要知道怎麼樣吃出健康素,這點是非常重要,如果你吃的不­健康,問題不是在吃素本身,而是你吃的不對。」

文章標籤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更吉祥,始於素食心!

   人生如戲,帷幕終將落下。上半場已過,下半場或許已經悄然開演。我們,做為無法中途退場的演員,是否該迴首思量一下:我對自己過去的演出滿意嗎?剩下的戲還要依照舊習演下去嗎?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健康的身體、和諧的人際關系、優美的生存環境。人到中年,我們如願了嗎?

    為人父母,我們努力讓孩子過上美好的日子,也就是讓他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諧的人際關系、優美的生存環境。孩子從小就以父母身教為師的,我們的行為夠格為孩子師嗎?

    為人子女,我們的父母或許已經辭世,或許已步入晚年。老人們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子女過上幸福健康的生活。我們的現狀讓年邁的父母安心了嗎?

    “老易至,惜此時”,在剩下的有限的日子里,我們是否該嘗試新的生活方式來改善自己和家人呢?

    當我們“哇哇”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時,我們沒有選擇食物種類的權利。人喂什麼,我們就吃什麼。我們就這樣吃上了肉食,並且理所當然地認為只有葷素搭配,營養才能全面。

文章標籤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