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先生十一歲時就寫下如此有禪意的詩句,《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山很近月亮很遠,便覺得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
若有大如天的視野,山雖高月亮更遼闊。我們常以管窺天、以蠡測海,把自己的視野認為就是代表全部的視野,尤其探討心靈無限的寛闊,心靈如果寬闊到某一種更高的視野層面。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這首詩更是王陽明先生的傑作,每一年都有中秋,也希望每一個節日大家心性沈澱下來之後會有不一樣的看見。他說去年中秋看月亮有陰有晴,今年反而看不到月亮,百年好光景難得相遇,人好像有了年紀才會沈澱省思一些事;我的心有一顆時時光明的月,從以前到現在永遠和我團圓在一起,自心的光輝呈現出來可照徹山河大地,每一個人只要願意微觀自我賞你的心(觀照本心),哪需要一定要等到特定的節日中秋才可以?當下的那一刻回頭觀照此心時哪需要特定的黃道吉日?每一個當下都是、皆可擁有這份清輝可以照射山河大地。
宋朝茶陵郁禪師的悟道詩云:「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要時時刻刻看到自己的明月,而非在中秋當下才看見。我們要能認清自己的價值,認清自己的佛性,那麼就不會輕易被世間的毀譽得失所影響。只要去除蒙蔽明珠(佛性)的灰塵,便能照亮我們的心,光照三千大千世界。
天上的月陰晴圓缺,人的一生,能遇見多少次光明的滿月呢?恐怕沒有幾次。月圓月缺,都是我們看到的假象,真正的月亮卻從未有過圓缺。正如我們內心的良知,所有人都擁有同樣的良知,只是大多數人的良知被私慾、貪慾、名利、嫉妒、妄念遮蔽了,猶如被遮住的月亮。
人生只有一種滿月,那就是心中的滿月。只有回到自己,讓自己的心光明,才能擁有真正的滿月!心裡光明,世界便不黑暗,心裡光明,世界便清晰透亮。今年年卦動爻又回到明夷卦的黑暗,此刻要互相勉勵,及早找到你的光明,及早讓自己的清輝明月隨時可以被點亮。
《寒山.吾心似秋月》:「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我的心有如秋天的明月,看起來特別皎潔明亮,一道明月灑落潭水之間,藉著潭水照映出光輝;清澈的皎潔不是外在可以去形容,叫我如何去說出那種喜悅或是內在的體會?有時候一些言語很難去道斷的東西,多用一點心去體驗、體會。
人生之中期待圓滿本來就像既濟卦一樣,盡其在我,不見得令人滿意,現象界的月或許有陰晴圓缺,但本體是沒有的,真正的賞月是賞內在的那一輪明月,要常常去觀察到底有否被烏雲遮蔽?還在圓滿哪一個區塊?還是永遠缺在哪一個區塊?
真正中秋賞月更應該讓我們有一種警示,「中秋到了,今年也快將結束」,回頭反復檢索一下,想想今年成長最大的地方在哪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