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與老子和生命智慧〉--王邦雄

華人何以輸掉了一片大好江山

今天,在任何一個社會中,都有其熱門與新潮的東西,這些東西的流行,就如同潮流一波波湧來,又一波波快速消退。因此,我今天要談舊學——經典,例如「論語」、「老子」、「孟子」及「莊子」等。它們和聖經、佛經一樣都是經典,在世界上不過幾部而已。幾千年來所有中國人都是靠這些經典的支持而活下去,我們不能沒有它們,不要認為它們只是舊學,惟有舊學才經得起歷史的考驗。街頭文化只是泡沫,而泡沫在轉瞬間便會流逝,因此,我們要長江大河而不是泡沫。我上個月到馬來西亞參加大馬十三州華人聯合會首度舉辦的演講活動,講了四場人生講座,主題是儒家思想與現代生活。馬國共有五百萬華人,而且在當地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尤其鄭和下西洋時是中國國威最遠播的年代,我甚至遠去參觀了當年鄭和的大船因擱淺而停靠的河岸。我有些感傷,因為現在馬國政經文化均由馬來人主導,當然,馬來人有一千多萬,而華人才五百萬,但整個工商業原來是在華人手中。因此,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幾百年來中國人把這片大好江由輸掉了呢?這是我在馬來西亞八天中壓在心頭的問號。我們不是要打垮別人,但我們為什麼失去了主導權?我想當初華人都想回中國老家,所以大家只開拓工商業,希望賺了錢就回家。中國人老是要回家,因為那是家常日常的田園鄉土,身在海外卻心繫祖國,所以我在馬來西亞的感覺就是那裡是比中國更中國的地方。馬來西亞最高指導原則是可蘭經,而蘇丹是永不轉移的權勢領導中心,我到當地才見識到今天這個世界還有這種政治生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當地中國人問我中國是否有可以和可蘭經相真正並論,甚至分庭抗禮的經典呢?我聽到這話後,才深深體會到幾百年來,五百萬華人內心深沉的寂寞與空虛,可能就因為沒有經典,才輸掉了這一片大好江山。他們雖然有自己的教育體系,但沒有文化共同體、沒有人家共同的精神天地與心靈世界,也沒有向心力與凝聚力。因此,整個教育體系雖是讀華文、講華語、認中國字,但就是沒有中國心。老一代華人雖對中國有深厚的感情,但不能只靠感情,還須有理想、情意,以及共同的世界觀及價值觀。所以我說中國當然有經典,而且有許多部,四書、五經、十三經、二十五史,只是在馬來西亞沒有生根,因此五百萬華人在馬來西亞異域飄泊,因為馬來人有可蘭經,而華人卻沒有做為動力與方向的經典。馬來西亞化人拜的是關公與媽祖。遠離國門,大家要有桃園三結義的情義,因為關公義薄雲天,所以禮他;而飄洋過海,也靠媽祖保佑,才可以平安歸來。問題是,當落地生根之的後,關公與媽祖,就不再能給予五百萬華人可以安身立命,代代相傳的文化心靈與歷史傳統,此為海外華人花果飄零的內在因素。失去了中國人的道,也會失去了中國人的尊嚴。

以「道行」來「然物」:回歸中國道做中國人

首先,我引據莊子南華真經的一句話;「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齊物論)來解析當前的處境,與我們要走出的路。物是人物,人物要有自己的「然」,要「然」得住,問題是,「然」要由謂之而來,別人如何說我叫「謂之」,譬如:「好朋友」、「好學生」、「好兒女」等。這個「好」千萬不要讓它在人間消失,要對好同學說「你很好」,也要感謝父母、老師、永遠記得他們的好,讓我們的眼神中永遠充滿讚美、賞識與感激,因為如果不「謂之」,父母的「然」就出不來,反之父母也要「謂之」,讚美、肯定兒女,兒女的「然」也才能出來。「謂之」就是父母對兒女說,兒女對父母說,老師對學生說,學生對老師說,以及朋友相互說,也就是良性的互助,相互的觀賞和感動。但在別人怎麼說之前,我們得必須先怎麼做,所以,自己要先行之,別人才能謂之,要行之,謂之才能出來,也就是要行之而成。然而,誰來謂之與行之呢?當然是人,但人又如何行之呢?就要有一個價值標準,也就是有一個「道」,把人放進這個道中,才能行之。這個這就是經典,不論是儒家、道家、基督、佛陀、阿拉等都有其各自的「道」。馬來人有可蘭經,但此地華人卻沒有儒家、道家或佛家的道。沒有「道」,物就會散掉,人也就不知如何「行」,而後別人也就不知如何謂之。當別人無法稱讚你、欣賞你及肯定你時,成不能成,然也不能然,如此也就只能異域飄泊,花果飄零,這真令人感傷。所以我們今天要講道,不論是人道、天道,甚至江湖道等,總要有一個道,因為在道中才能找到義。中國人的道義及親情,是世界上最強的,如家族紀華僑心系祖國等,他們幾百年來一直在辦華人教育,雖然官方不承認,他們依然堅持,擇善固執。咽此,今天的重點在於人一定要活在道之中,讓道活出來。因為這個道給我們一個世界,除告訴我們是非善惡外,也告訴我們要追尋什麼,珍惜什麼。我們看佛門弟子、基督徒等,凡在道底下的人都有所不同,他們很專注、凝聚而且有團隊精神。我們看宗教團體,它們常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那是由道發出發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觀念:人與物一定要活在道中,在道中才能找到人道,而這樣的人道一定是透過文化傳統中某一部經典開發出來。今天,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到香港、台灣、大陸,甚至洛杉磯等地有許多中國人,但中國人的道卻逐漸在式微,尤其在海峽兩岸的中國。我曾到大陸去尋找中國,但卻無法找到,因為今天不論在大陸或台灣所過的不是中國式的生活,而是日本式及西泮式的生活,如此,有一天十幾億的中國人將會在大地上消失,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兩岸中國的未來出路——在古都與山水之外的經典

今天,每逢清明時節,台灣所有的人都擠在高速公路上,準備回鄉掃墓。雖然有幾百萬人在那兒大塞車,公路幾近癱瘓,但沒有人埋怨,因為所有的人都在回鄉的路上,有什麼好生氣的呢?反而應該感到安慰。如果有一天,清明節高速公路暢通無阻,我們才應該傷感,因為那表示沒有人回家了。所以大家往前後左右看看,都是我們的家人,回家的人就是家人,世上沒有比這個感覺更親的了。不過,今天卻不一樣。我到大陸尋根,也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感情是一樣的,但我請問為什麼我在這兒沒有看到返鄉掃墓的人潮?他們沒有人能回答我的問題。我問這話時,很多老先生、中年學者都很傷感。身為中國人,如清明不回家掃墓、春節不圓燈、中秋、端午不回家團圓祭祖,就不是中國人了。今天是中國人了。今天台灣的中國人也就是靠這一點,因為我們內心的經典沒有消失。中國是有經典的,但我們要行之,行之有成,就是道行。我們常說出家就或修道的人道行很高,但道行不只是出家人要修,我們大家也要修行,但修什麼道呢?修中國道、人道,也就是將人的尊嚴、價值、人性的光輝修行出來,否則大家都活得很苦悶與寂寞,因為屬於人的價值及尊嚴活不出來,中國人的榮耀也活不出來。今天的台灣雖然有錢,但卻過的是富有的貧窮生活,我很羨慕住的杭州、北京、南京、桂林、昆明等地的人,我認為他們是以最少的金錢過最高層次、最高品質的生活,因為中國最好的山水美景都在那兒。他們住在西湖畔、漓江邊、北京城、南京城,每一步都是古蹟。在台灣,我最喜歡台南,走在路上都是走在先民的路上,那種感覺真好。然而那隻是歷史古蹟、自然山水,我們大家也都希望擁有那樣高品質的生活,讓生活充滿山水美景與從文傳統。但為什麼不將這兩種事物放在我們的心靈中呢?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經典,每分、每秒、做每一件事都代表中國心,也都有經典,如此,我們的每一步都有幾千年,每一個活動都是全中國的,會讓我們的層次提高。我到馬來西亞時,正好在舉辦「第一屆馬來西亞華文書展」,書展中有我的「人生關卡」、「做個出色的人」等著作,演講之後,我的書立刻銷售一空。他們很多人告訴我,書沒有了要怎麼辦?由於馬來西亞的物價是台灣的三分之一,而台灣去的書,還要加上郵費五十元,所以台灣的書價對他們而言是天價,但他們還是要看中國書。而我們在台北只要用很人性的價格就可以買到書,而不必用天價。其實,書應該是無價的,我之所以這樣比喻,只是就個人的負擔能力及社會經濟的能力而言,書的價值應無法以金錢來衡量的,有些書甚至有用千年的歷史,像「論語」、「老子」、「佛經」、「聖經」、「可蘭經」等。然而,我們有了經典後還要找到「然」,但先要道成而後物「然」,我們中國人一定要好好表現,因為我們成了之後就取得了我們的然,這樣的然是歷史的地位也是全中國的或世界性的地位。我們的重要性不要只是表現在財富上,就如我所說的桂林、昆明、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真的很美,走在那裡會覺得做一個中國人是不必感到慚愧的,因為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此外,我們走在長城上,也會覺得自己是大漢兒女。漓江、西湖、石林燕子洞等美景,如果沒有經典,就沒有人懂得欣賞它們的美,因為心中有經典的人,才有眼光欣賞文化古蹟及自然美景。所以不要以為每個人都能觀賞世界的美好,父母及師長不是很疼兒女學生嗎?但兒女學生就是看不到。兒女或學生不是很努力用功嗎?但父母及師長卻看不到。四周的美好都存在,但沒有人看到,這是令人十分感傷的,所以有經典的人才有世界性的眼光、幾千年的眼光、中國的眼光,如此才能看到每個人的好。

用經典天眼看世界

少年人或老年人都比較天真,因為老年人不爭了,少年人正在讀書成長,只有中年人競逐名利權勢,如此就形成了以權勢及功利看人間的態度也就有所謂的勢利眼,勢利眼有待修行來解消。所以我們不能光以肉眼來看世界,因為肉眼看到的比較膚淺、表面,而且肉眼離開現場後就全然消失了,例如歌星演唱的現場,幾萬人擠不進去,但離開現場後,就會覺得幕終人散的空虛,因而每天都希望有演唱會,如此才不會寂寞,這就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但如果我們用心眼來看世界,也就是心靈的眼睛看,即使離開了現場,它仍然留在我們的心中,而留在心中就是永恆。所以用心眼來觀看事物,離開現場後,它永遠不會從我們心中消失,也讓很多事物深印在我們的心版上。比心眼更高的是天眼,用天眼來看世界,就是天地心,這個心也是從經典而來。孔子及老子都講天道,佛陀、基督、阿拉等也都各有其道,這叫天,也就是天眼,但一定要從經典而來,因為有了經典才能具備天眼,如此,心眼就可提升為天眼,也就不會小心眼、死心眼,而用天眼看人間就叫經典世界。但如何讓我們的生命擁有經典世界呢?又如何擁有西湖、石林、漓江那些地方如此高水準的生活呢?我們想像活在那些中國首都如西安、北京、南京等地方一定層次很高,但事實上我們的經典中都有西湖、石林和漓江,也同時擁有南京、北京和西安,台灣若能如此,則在擁有財富後才能擁有高品質的生活。人生也不只活一百年,還可以活五千年,和整個中國人同步,我們也才不會寂寞,也因此而擁有天眼及天道。依我的感覺,中國人的經典可以帶到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是「論語」及「老子」。我自己在這兩家講得最多,因為它最簡單,也最高明。當然同時我們也尊重佛經、聖經、可蘭經等,我深信它們的地位是和我們的儒家與道家等同,只是在中國的傳統中我們的中國心畢竟是從孔子與老子而來,因此,我們也同時欣賞它們的「然」與「成」,因為它們也擁有道。任何的人物都有道,我們活在我們的道,也成我們的道,更然我們的物,就是做中國人,台灣人、大陸都要做到。否則,即使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卻還是找不到中國,也有最多人使用的華文、華語,但沒有中國心。所謂中國心不只是愛國心,中國心是有一套中國的世界觀、價值觀、建築風格生活情調、家庭觀念以及人間道義等。你們看金庸的武俠小說「鹿鼎記」,男主角是韋小寶,他是江湖混混,但金庸為可將他寫成小說中的男主角呢?他的師父是天地會的龍頭,他和康熙皇帝又是有交情的朋友,他主平做到唯一的事,就是不出賣師父及朋友,就憑這一點可以讓他在人間行走,否則此人何足道哉?他一生最大的志願就是在揚州開一家最大的妓院,讓媽媽當院長,他實在有點寶。但他卻有人間道義,在重大關頭寧可被殺頭,也不出賣老師、朋友、這是很難得的。太多的讀者不免傷感,因為金庸寫武俠小說,寫到最後英雄全死了,沒有了郭靖、楊過、張無忌、令狐衝,最後存在的只是韋小寶。大家心都涼了,豈不是金庸小說寫不下去了?要停筆了。寫完韋小寶,還能寫那一方面的人物呢?我卻不這麼想,困為韋小寶更接近市井小民,英雄仍要回到人間,韋小寶就是人間英雄。我們身為中國人,如果能不出賣朋友,永遠維護人間道義,中國就有希望了。我們由此看出任何經典中都有道,就連武俠小說江湖混混都要講道義。

儒家的道——「仁」心「義」理「禮」制與「智」慧

我現在用四個字來講「論語」——仁、義、禮、智。人,要有仁心,我們都是人,人心是很靈的,所以叫做心靈。而人又是萬物之靈,人生最重要的是將萬物之靈的靈活出來,也就叫靈長類。人性的尊嚴、人格的高貴就在這個心,孔子稱它為仁心,東方人文世界的首要,從中國到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全部在這個仁心。所以人的學問不要很多,有時能想到仁這個字就是件了不起的事了。仁心就是我們的心會有感覺、感觸,尤其在苦痛、悲傷時,就會有不安、不忍。看到父母很寂寞,心中一定充滿了不安;看到孩子如此辛苦讀書,就會想陪他一段,看到朋友如此落寞神傷,看某些地方有災情,都會讓我們不忍。仁心就是從不安、不忍呈現出來的。因此,有感覺才會覺醒,有感覺才能觸動,「跟著感覺走」是沒有錯,「只要我喜歡,有麼不可以?」但要層次比較高的喜歡,而不是叛逆或墮落的喜歡,那樣只會讓父母傷心、難過,讓老師受不了,因為那是抗議。為什麼抗議呢?為了青春不留白,因而讓它變黑嗎?白色是光明的,可以畫上美麗的色彩,讓它多彩多姿,為什麼要變成黑或灰呢?所以青少年朋友不論是「跟著感覺走」或「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希望在這兩種感覺背後是感動,有觸動、有覺醒,就是感動。感動就會有生命的動力,也就是仁。中國經典重大的就是所有的愛、人間的美好都是從每個人心靈發出來的,中國文化所要求的成就感、充實感,層次是很高的,我們不能輕估它。我們也許沒有什麼特別的信仰,但我們愛父母、兒女,一生就這樣過下去,因為我們有不安、不忍。所以,只要我們的心有感覺、感觸、覺醒,就會發出很大的力量。中國人講「麻木不仁」,如果沒有仁,人就是麻木的,也就是癱瘓,有人等於沒有人,有人生等於沒有人生。因此,有仁,人才有生的力量。我們人生中有這份從「論語」中來的仁心,就可生兒女、生父母、生老師、生學生的。學生是可能生老師的,譬如今天開班會,大家決定好好用功,明天出現奇蹟,每個人都考高分,讓老師大吃一驚;或者兒女讓父母驚喜、感動,證明我們可以認真用功,或是兄弟姐妹悄悄地在父親節、母親節時給父母一個驚喜;這是我們每年都會做的,但為什麼不能天天做呢?仁是不安、不忍,從不安、不忍中發出愛,就叫仁者愛人。然而,人我之間,我並非唯一,我只是眾多之一,這時,我們就要找「義」。義就是我的愛與他人的愛可以交會,我的心及他的心都可能接受,所以我們要有公義或正義,否則若我們只有愛心,就會變成專制獨斷。把自己的愛看成太重要,就變成自我膨脹。媽媽比較喜歡姐姐,弟弟受不了,爸爸比較喜歡弟弟,姐姐又受不了,事實上,我們要找到一家人的義,父母愛每一個兄弟姐妹。同樣地,老師也愛每一個學生,這是義,老師要負責全班,父母要負責全家,不要老是覺得自己是唯一的重要,這就要找到了公義。否則,愛會產生災難。人生中受到最大的傷害是從愛而來,最大的苦悶也是因為愛出不去,因而產生挫折、碰壁,令人十分傷感。所以,當我們的愛發出去時,要經過義,也就是先考慮自己與對方的交情,以及對方可接受的程度,也就是愛要有分寸。中國人是講求倫理的,如果學生對老師比父母還好,那麼老師會無法承受,因此,學生身為兒女,要最愛父母,然後才是老師,對老師的愛不能超過父母的愛,如果有老師接受這樣的愛,這個老師是不明事理的。所以,如果在孩子麵前批評父母,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是個大原則。父母與兒女之間,有時只是溝通的問題,也就是彼此間的義出了問題,就必須找到彼此間共同的義,而千萬不可懷疑對方的仁,或認為對方不愛我,不關心我及否定我,因為這會使人的地位動搖。我看待有些男學生就像兄弟一樣,因他們非常可愛、懂事,有些女學生也很可愛、體貼,所以;我覺得師生間有道義、父母、兒女間有親情,這就是義。而當雙方關係出了問題時,絕不可懷疑彼此的愛心,而應調整彼此的義,也就是彼此調適。如果彼此找到了義,就沒有溝通的問題,因為原來如果有鴻溝,俟雙方搭建了撟後,就彼此有了通路,這橋也就是義。否則,兒女蠻橫獨斷、父母專制霸道、老師一意孤行、學生一意叛逆,都是不對的。每個人其實都可以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為什麼要大家一起受苦受難呢?這都是因為沒有找到義。所以儒家要從仁心為義理。義只是價值上的會通,心情上的一致,但我們還必須通過禮制出來,所以要講禮。在大家彼此尊重,就是禮,愛心要透過禮出來。但如果禮不傳,就不知禮要如何節制,所以我們說禮制、禮節,因此,禮要有節制。如果有一個管道或一條路,使彼此的心找到通路,就叫禮。所以有婚禮、喪禮等,這些禮可以將我們的感情做充分的消化,譬如喪禮,是將我們的愛心通過整個制度而讓它得到安頓。親人過世,我們幾乎活不下去,但所有繁瑣的喪禮,都是讓四周的人陪你走過那段艱難的歲月,如做七,是要讓活著的人可活下去。此種禮制的設計,是讓我們的感情或愛心得到通路,等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后,讓我們的傷感恢復回來,可以再面對生活。前年,我的母親過世,我的感傷到今天還是非常強,我也才明白喪禮是為活著的人舉辦的。因此,怎麼可以無禮呢?情豈不是找不到出路了嗎?禮既是一個制度,就會變成死的,所以有些禮會形成壓力,因此我們就必須有「智」,智就是權變求通。例如,在現代都市公寓的社區生活中,昔日鄉土的婚喪禮俗就不適合,要「窮則變、變則通」,否則就會讓人懷疑傳統禮教的不當,因而大家覺得禮就是繁文縟節,也令人覺得啼笑皆非。比如,中國自古以來婚禮中有所謂「鬧洞房」,但現在已不再鬧洞房,而是鬧結婚禮堂。當雙方家長、師友皆到場為這對新人祝福時,就有某些同學認為他們有特權,完全不尊重雙方的長輩,也不尊重別人祝福這對新人的心情,而在會場大鬧,將椅子搬到桌上,要那對新人站上去表演很多動作。我不認為那是好意,因為他們完全破壞了婚禮的美好回憶。怎麼會因為有交情,就認為有破壞婚禮的特權呢?以前鬧洞房是因為這對新人從來沒有見過面,他們之間需要家人或親友來做橋樑,鬧鬧洞房氣氛出來,所以需要親友來帶動,讓他們變成牽手,成為此生最親密的人,否則會很尷尬。但現在那裡是一對新人?他們兩人是最熟悉的,還需要別人鬧熱嗎?因此,現在的鬧洞房叫胡鬧,所以,有些禮是必須窮變求通的。儒家的經典講「仁義」,仁是講內心世界,包括情愛、理想等,而大家構成共通的情意、理想時,就是公義。這樣的情愛、理想世界一家要落實在人間街頭,因此要有製度,這就是禮制。禮是大家的禮,就是大家在製度中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情意,但此制度要活用,否則這個制度會僵化,反而將我們的情感抹殺掉。儒家講「仁義禮智,每個人都有其內心世界的情意跟理想,但與天下人構成一個共通的情意和理想世界時,就是中國心。一個人只有「仁心」,但有了公義,就是中國心,甚至是天地心。我們希望這樣的共同世界形成一個架構制度,就是禮。比如「憲法」,它是個制度、理想,不能隨意變動,但還是容許權變求通,因為人是活的,世界也是會改變的,不能光靠一個死的製度來維繫。因此,孟子稱「仁義禮智」為四端,也叫善端、本心及良知。

道家的道行——絕仁棄義,絕聖棄智

講了儒家的經典,再談道家的經典。道家也是以「仁義禮智」四端為主要理念,但另外加上「絕」與「棄」,老子是「太上老君」,孔子是「至聖先師」,我們要聽那一位的呢?別人是沒有道,我們是道太多,別人只有佛陀、基督或阿拉,都是唯一,而我們是唯二;「至聖」與「太上」是最高的聖人與智者,「太上」與「至聖」分庭抗禮,而「先師」又封上「老君」,孔子講「仁義禮智」,而老子講「絕仁棄義」及「絕禮棄智」。老子的「道德經」成書年代在「論語」之後,從經典而言,它似乎在反對「論語」,唱反調,使後人為難,因為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兩部經典,但為什麼老子會反對孔子呢?所以我們必須好好理解,要讓這兩部經典在我們心中變成一個,而不要讓它們由分庭抗禮而相互抵消。其實,雖然老子和孔子在理念上看起來是相反的,但是我們要了解老子的絕與棄,並不是反對孔子的意思,「仁義」讓我們高貴,但要忘掉我們的高貴,就叫「絕仁棄義」。父母或老師都很高貴,因為他們付出很多,但面對兒女或學生時,他們應該忘掉自己的高貴,也就是忘記自己的形象與完美,這樣才能做兒女與學生的朋友,也才能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在愛朋友時,也一定要忘掉自己的高貴,否則朋友會討厭你的優越感,你會覺得自己好心沒有好報,其實不是,而是太好心,讓人受不了,而且好心寫在臉上,讓人看到便想逃開。因此,如我們的高貴要變成真正的美好,就要先把自己忘掉,而不要每天強調自己的功勞與犧牲,也不要每天用悲壯的臉色或苦痛的眼神迎人。把自己的身段、高貴放下來就是絕棄。故絕棄不是反對好心、好意或愛心、正義,而是反對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與形象。事實上,我們也都不是很喜歡和那些高貴的人做朋友,而喜歡和人稱兄道弟,有親切感,因為彼此可以隨意說話,沒有任何壓力與負擔。「絕聖棄智」就是天下的事業不是只靠我一人,我們一定要有這份謙遜。否則在與任何人相處時,會有一種獨裁專制的心態,這是絕不可以的。因此,絕對不是要我們反對愛心、公義、社會規範或應變智慧,而是忘掉自己的高貴,也不要認為天下事只有我一個可以承擔,有此一悟,別人的重要感才會顯現,才能有發揮的空間,別人的高貴也才可以實現。當你覺得中國不是只靠我一人時,別人才能為中國做更多的事。所以,在家庭中我們應該讓兒女與父母一起負責,在學校中要求學生與老師一起負責。我常覺得現在的孩子被寵壞了,他們必須訓練對任何事有責任感,否則當父母或老師離開他們身邊時,他們就無法適應環境或生存下去。但要怎麼訓練呢?就是要絕聖棄智,老師和父母退後一步,孩子就可以站出來,學習自己處理問題,而不要把孩子的事都做光了。故我們自己沒有高貴,天下人的高貴才能凸顯出來,天下不靠我們,別人才能發揮,因此,「絕棄」是一種智慧。我們如果只有儒家的「仁義禮智」,就只是凸顯自己,讓自己成功、高貴,假如又有道家,則可以將我們自己的高貴放下,而進上步去看到別人、欣賞他人。所以,中國人所講求社會責任的擔當是由孔孟儒家而來,但藝術美感的生活則由老、莊道家而來。例如,中國的家庭倫理、政治道德是從儒家思想而來,而中國的山水畫、田園詩等藝術美感卻從老、莊思想開發而來。因此,我們除了需要家庭倫理、政治道德的理想人間之外,還要有山水畫、田園詩的美感世界,與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調,故儒家與道家兩者必須兼顧,也就是同時擁有「論語」中的善以及「老莊」中的美,這也叫做盡善盡美。所以「絕棄」絕非不好之意,而是放開、忘卻,我們就不會如此辛苦,也才能看到藍天白雲以及人間街頭的美。不要覺得街頭只有攤販與遊行,其實站在街頭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人群,而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美好與精彩。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呢?是沒有心情看,心情是從「絕仁棄義」及「絕聖棄智」而來,我們平日被責任所壓迫,沒有餘力、閒情去欣賞別人,哪天能暫時放下壓力,放自己一天假,就會看到許多美好的東西,那是平日擠車、趕車所看不到的人間美景,所以,老莊經典與孔孟經典的結合,才是中國心的大傳統。

至聖先師與太上老君的同步流行

我對父母、師長是用儒家,我要孝順父母、敬愛老師;但對兒女及學生,我就用道家,我要忘掉自己做父母及老師的身份與權威,而和兒女學生打成一片。在人生實實在在的事業活動中,我也用儒家,因為必須有責任感、有理想性,我有愛心,也尊重別人的感受。但人生除此外,如下班、放學之後,及週未、渡假時,我們可以用道家,使自己空靈一點,而不要每天二十四小時總動員,讓自己暫時放下緊繃的心情,放慢行走人間的腳步。如此做個調整,當第二天再上班、上學時,精神會更好,這叫做休息是為了再出發。但這種休息一定要通過道家的經典,有道家的虛靜悠閒,否則,休息過後會更累。各位看到現在放假時大家都擠在路上,困在風景區,假期結束後身心更累。其實,休養生息不是要大家擠到另一個地方,只要我們心中有老莊,任何地方都可以休閒。中國歷史上叫黃老治術及魏晉名士,魏晉名士就是個人生命的休養生息,而黃老治術是政治上的休養生息。經過秦、漢的大亂後,中國政治需要休養生息,也就是要用黃老治術;歷經東漢黨錮之禍後,文人讀書要休養生息,所以有魏晉名士的生活情調。所以休息與休閒不是要大家去名勝古蹟,選個良辰美景,那會使人更加疲累。花季時全部的人都在陽明山,但其實最能休息的地方是在台北街頭,因為那兒反而沒有人,如同春節時的台北街頭,是最可愛的時候。所以,不是要找一個原始的島嶼部落,然後搭飛機前去,才叫做渡假。渡假在那裡?就在經典世界中,在內心的感覺裡。我們有經典世界,才有真正的休養生息,今天的社會動盪與生活壓力,只要有經典便能化解。我們看出家、修道的人,他們並沒有每天搭飛機四處跑,但他們很悠閒,因為他們心中有經典。所以,我要勸告所有的朋友,正面的人生要靠儒家的經典,孔孟的「仁義禮智」,但休養生息是為了再出發,是為了能欣賞別人,更為了能有美感的生活,故要有老、莊的經典,如此,我們表面上雖有兩個經典,但事實上只有一個。因此,「至聖先師」與「太上老君」是合而為一的,我們無需把老子變成孔子的學生,或將孔子變成老子的學生,為什麼我們不做他們兩人的學生呢?讓他們兩位進到我們心中,使兩者合而為一,就是經典世界。我們立身處世,除要做人做事,擔當責任外,還要休養生息、消除壓力,給自己也給別人寬廣的空間。我們愈老莊,給別人的空間愈大,因為把自己放下,別人的世界就會開闊,讓自己後退,別人就可以前進,這就叫給別人更寬廣的路,更開闊的空間,也就是我講的餘地和閒情。此外,在我們付出奉獻的同時,也請忘記我們的高貴,不要給別人太多虧欠的壓力,這樣的愛也才沒有殺傷力。

結論:行中國道做中國人

我想將幾千年的「論語」和「老子」的精神,用最簡單的幾句話——「仁義禮智」的本心良知,再加上「絕棄」的空智慧,向大家講經典,用我的說法叫「野人獻曝」。陽光到處都有,隨時普照人間,但是我今天急切地將陽光帶過來,因為那是心裡的陽光、歷史的陽光、傳統的陽光,也就是永恆的陽光,叫做走入「經典世界」。有了中國道,有了中國人的道行,我們才是中國人,「然」我們自己的一生,「然」幾千年的中國傳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