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帶孩子老實大量讀經的故事
看了前輩們的發言,談談自己兒子讀經的經歷吧。雖然上過大學,卻胸無半點墨水,甚感悲哀。
我從弟子規教育接觸到王教授的讀經教育,只看過《百年震撼》一遍,對教授的理論了解很少,隻是感覺讀讀經典很好,還不知道有讀經私塾,所以開始找周末國學班。 周末班的老師走的是賴國全的育心教育,一天讀三樣,讀一周,聽道理感覺很好,說是吃飯要配三道菜,但是其實每天搞得很疲憊,我們理論也不懂,想慢慢堅持看效果吧。後來周末老師辦了私塾,走的還是那套每天讀三樣,又結合了華德福的理論。每天讀經不到2小時,又是畫畫,疊紙,拼圖,勞作。孩子讀了8個月,除了《大學》有點印象,别的根本讀不下來,别說背誦,并且孩子越來越躁動。
後來我們無意當中知道了大量讀經後(父母對讀經理論深入了解很重要),我先生每天晚上陪孩子讀論語,才赫然發現孩子果然胃大如牛,兒子對熟悉的論語走路都念叨,卻不背學堂學的,因爲花樣太多,每本書都蜻蜓點水,孩子自然不熟悉。
後來先生去了白羊溝學了三個月,對讀經理論了解的更滲透了,決定放棄再次出國工作,孩子的教育耽擱不起。我們決定自己在家教自己的孩子,兒子的同學也過來了,我們開始了大量讀經歷程。
我們讀了半年時間把《學庸論語》讀了150遍,我五周歲兒子幾乎能包本背誦(有幾個地方發音不準,換氣時吃字了),随便指一個字都認識,平常孩子出去自己就不自覺認廣告牌的字,所以說讀經幾年不認字,不知道那個學堂怎麽教學的。後來爲了孩子能包本背誦,我們讀易經,因爲孟子太長了,孩子坐的時間太長怕受不了。
有了半年的大量讀經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大幅提高,易經教讀十幾遍就能自讀了,讀過的隻要達到遍數就背的行雲流水,英語十四行詩一個星期就能背誦了(每天我們安排一小時)。現在我們越教越輕松,信心滿滿,孩子也越來越自信。所以沒有效果,我們不會輕易拿自己孩子做實驗。反而是我兒子的同學,放學回去,父母給圖書和電視看,就怕孩子學傻,吃虧,他同學果真上課時發傻,不知在想啥,還自己在笑。
至于德性,王教授說弟子規等德性教育應該像空氣一樣24小時存在,我們也不單獨訓練孩子的德性,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教導,我們也是從弟子規教育過來的,面對夫妻雙方的互相要求感覺很抵觸,所以怕拿條款去規定孩子,孩子到最後聽到弟子規就抵觸,我現在反省自己做到哪幾條,我教别人的孩子誠意是否足夠,當然我們的才學淺陋,是夠不上大師的,我只期望我兒子完成30萬經典後,能得到大師們的點撥。
這段時間家裏來了倆姐妹,父母也認同大量讀經,希望孩子不要分心太多,做學問本來就是要費力氣的,哪能輕輕鬆鬆就得到。現在孩子們讀書進步很快,小區玩耍時也很懂禮貌,謙讓小區别的蠻橫小朋友,讓我們甚感欣慰。
當初我們能離開那個學堂,最開始的原因是堂主的兒子比這些孩子大,都打其他比他小的孩子,但是她信奉華德福那套,對自己孩子安撫又講道理,結果她兒子等他媽媽一轉身又欺負别的小朋友。有時适當的懲戒是需要的,在學堂裏欺負别的孩子是絕對不容許的,孩子一旦知道這個界限就會自我收斂點。其實學堂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老師代替父母的家教,也就是德性教育其實也很重要,所以老師也要有智慧,該寬容的時候寬容,該嚴格的時候應該嚴格。
關于大量讀經的效果,很大取決于父母的信心,我兒子進步那麽快,在于我們夫妻對理論的研習進而篤定。家裏中途來了一個孩子,也是兒子的同學,他們是準備上伏羲班的,讀論語的狀態很好,他媽媽白天在家抄論語。後來伏羲班開家長會,辦活動。他兒子徹底心散了,讀易經時完全不在狀態,天天發呆,我們爲了對孩子負責,沒辦法罰他站,孩子還是不讀,我們知道家長的心念已經變了,不是我們能挽回的,後來就走了。我只能祝福孩子在伏羲班能讀更多經典,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書法和畫畫上,表面看似熱鬧,學問根基卻很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