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之後,我也會創辦一個書院吧!北京外國語大學俄羅斯研究生交換生維卡的現場分享
時間:2016-10-26 10:24 作者: 維卡
編者按:在文禮書院「中西文化根源及其會通講學暨第二屆全球讀經私塾聯誼會」9月27日的講學活動中,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俄羅斯研究生交換生維卡,在現場分享了他的聽課心得和對于讀經的體會。本文爲根據現場錄音整理稿。
維卡在活動現場分享
這次參加我們的聯誼會,我非常的榮幸!因爲據我了解,中國現在在教育方面,在整個社會方面,正經歷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爲中國現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像茅忠群先生昨天所說的:“最後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文化復興!”所以我參加這次聯誼會,好像親眼目睹中國人民,通過讀經、通過學習儒、釋、道,能慢慢地走回自己的文化傳統,這個非常的神奇!這次聽先生講課,我不知道中文裏有沒有這種說法,我們俄語裏就有,我的頭腦好像是個大水瓶,本來空空的,現在每次聽完課,我就感覺到滿水了,然後站起來好像一動也不敢動,因爲它怕流出來。我想各位也有過這種經驗吧,我覺得這種經驗非常的珍貴。
維卡在活動現場晨讀《大學》
我自己也有過背經、讀經的經歷,在趙延風老師的指導下讀了《大學》,背了《大學》。最開始不明白,爲什麽不能看注解呢?但是這次我和李瑞智先生,在談話的時候談到這一點,他就說:“你背了,可能過了二十、幾十年,才能明白它是什麽意思。”我聽季謙先生講課的時候,發現我不知不覺地在自言自語:“有時候不能聽懂,即使聽懂也可能聽不明白,但是沒關系吧,‘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維卡(左一)及衆老師在參訪文禮書院
在此感謝,給我這種難得的機會,能聽先生講課,參加我們本次聯誼會,我覺得我這次回國之後,說不定也會創辦一個書院吧!知識是理解的基礎,一旦我們有了理解,可能中西文化差異、文化誤解會慢慢地消失。
謝謝大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