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的好處:
[教導兒童讀經心得報告]
(一)兒童讀經的深遠益處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兒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待其長大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和優秀品性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和定力,更曉以因果道德,敦倫儘分之理;若幼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氣已成,難以修正,悔之晚矣。兒童所讀的經並不是指佛經或宗教的經典。凡是聖賢的典藉,可以歷久彌新的,可以規範我們立身行事的,皆稱為經典。藉由以下幾個問題的回答,我們可以對兒童讀經的深遠益處有所瞭解:
心定功夫是如何培養的?
讀經時,講求語速、語調:要求語速不急不徐,語調抑揚頓挫。現在一般人一切都講求快速,有的人聽到讀經讀得這麼慢,就提不起精神,其實讀經就是讓我們的心能靜下來。一個人能定得下來,纔有能力思考,面對問題,纔不至於慌張、忙亂。心定功夫的培養,就是由平素來訓練的。訓練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讀經。讀經既簡便易行又不用花錢,每一個家長在家裡就可以輔導孩子培養這種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現代常說的訓練沈穩、從容的心理素質。
為什麼要讀古人的聖賢經典?
有很多老師、家長質疑,古人的東西、舊有的東西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對於這種疑問,我們要冷靜思考這種質疑有沒有道理?回顧我們過去推動文化經典的時候,往往採取比較強硬的手段,硬要孩子背下來。孩子背了,但不懂得意思,家長就會想既然不懂得意思又何必背呢?就以為讀古人的東西、舊有的東西是沒有用處的。
我們想一想,人從出生到老死,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每一個年齡層面的思考。隨著人生的發展,對人生的歷練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和思考。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後再回頭看看過去,由於自己的無知,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等到我們年齡大了,再來學習,往往感到我們的體力、腦力確實是力不從心,因為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來學習了。等到我們瞭解、已經看透以後再來學習,為時已晚。古人言:幼無學,老何為?幼兒的學習就是紮根教育。人要有底子,最好的底子無過於聖賢的智能經驗,這是人立身處世的基礎。比如說一年級的讀經小朋友在爺爺被選上了孝悌楷模後說出:『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的話,我們可以想像她在背誦這一句的時候,可能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熟讀、背下來後,看到爺爺選上孝悌楷模,她就明白原來爺爺是一個孝順的人,還為此獲得政府的獎賞,因而她就能有所體會,講出了孝悌是為人的根本。所以要預先墊底,有了基礎以後,纔能運用。就像蓋一座大樓,沒有基礎絕對不能蓋起來。以聖賢經典為地基的紮根教育就非常重要。
把聖賢的經典融入到自己的腦海中變成自己的經典,有哪些好處呢?簡單舉例說:遇到困難時,你會想到古人說『遇到困難應當愈挫愈勇』你就會勉勵自己不要灰心,不要難過。孟子說道:『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你要記起這樣的話就會認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會自暴自棄,還會勇於承擔一切困難和艱辛。我們縱觀歷史上的聖賢、偉人的成長歷程:孔老夫子自幼失去父親,由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教育成人,最終成為至聖先師。
孟子也是自幼父親就過世了,『孟母三遷』,用心良苦地教育孩子,終使孟子成為中國曆史上的賢人。范仲淹靠苦學,經歷了種種的艱辛,最終成為國家的宰相、國家的棟梁。他廉潔奉公的品行流傳至今。歷史上所有成聖成賢的人哪一個不是歷盡艱辛,經歷種種考驗最後成為聖賢之人的?我們想一想,如果讀了聖賢的書,存於腦海,雖然沒有辦法一下子用出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對人際關係的處理,藉由聖賢典籍的教誨,我們可以做到最合理的應對。最起碼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懂得如何把握方向和掌握目標。比如我們讀到孔夫子說:『四十而不惑』,到四十歲以後我們對人生的看法是不是更進了一層呢?如果我們越活越倒退,就說明對於聖賢典籍,我們未曾讀過或沒有讀進去。如果我們從小就接受經典的熏陶,聖賢就可以常相左右,當我們遇到任何的問題,信手拈來聖賢的教誨就會發現聖賢典籍原來就是我們人生導航,可以帶領我們走向光明。最起碼在面臨挫折時,我們有能力勇於接受,不至於在挫折來臨時,束手無策。可見聖賢典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以運用得到,只是一般人不知道如何運用,也就不能瞭解聖賢文化何以能承傳五千年,又為何五千年來他一直是中國各朝各代的立國之本。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社會安定的維繫都有賴於這些聖賢遺留下來的智能和經驗。
缺乏聖賢教育會出現哪些問題?
(1) 全社會不重視聖賢教育的結果是什麼?
現前,我們面對高科技的文明社會,雖然物質水平都提陞了,具有極高的日常物質供需享受和便利,可是我們冷靜觀察,現今社會人們的內在精神並沒有提陞,社會混亂,道德淪喪,人們內心缺乏安全感,就是由於現代人從小沒有接受過德教(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八德教育,另外一說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八德教育),沒有接受過聖賢的教誨,因此就不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處事。
當今的學校教育,也普遍著重在知識、科技教育,並沒有把人文教育做很好的教導。其後果之一就是不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不知道如何尊重對方。人與人相處時就很易起衝突,夫妻不和比比皆是,父子相告在今天也屢見不鮮……
(2) 聖賢教育的重要一環—— 家庭教育是不是斷了?
家庭中父母得不到敬重,父母和子女兩代都受西方化的教育,父母和子女之間就像是朋友。至親父母的尊長地位降為朋友,而朋友又是可有可無的,家庭的倫理隨之喪失了,出現了父不父,子不子;夫妻之間不懂應該如何相互尊重;子女之間也不懂如何友愛...所以我們不得不說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現在單親家庭增多,子女更難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缺乏以聖賢教育為核心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我們會覺得他們好像非常的冷漠,暫且不要說有倫理,有道德,連最起碼應該盡的責任都不清楚,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害與得失。在以往農業社會,靠家庭教育,人們也知道人有尊卑,要尊敬長上,懂得敬畏天地……
過去,學校的老師因學生犯錯誤處罰孩子,家長會感到很高興,因為孩子得到認真的關照,在出問題時,老師特別地付出教導。家長會報著感恩的心向老師致謝。而現在的情況呢?一個家庭大多隻有一個孩子,兒子像皇帝,女兒像皇太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弟子規》有言『父母呼,應勿緩』,是父母呼喚,子女應對。而現在,小皇帝一呼,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一起應。家庭的結構關係完全顛倒了。孩子是千般寵愛於一身,從小沒有被罵過,被雕塑過。到學校後,如果犯一些過失,老師難免會嚴詞責備或處罰。孩子現在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回家一告狀:『老師今天罵我,責備我』,父母就會感到難過,甚至到學校告狀。正是由於家長的這種溺愛逼得老師無所適從,也不敢傾全力來教導,尤其是品德方面幾乎沒有辦法來指導。因而這些幼苗從小就很傲慢,自大,自古以來老祖宗就訓誡我們:『滿招損,謙受益』,將來長大一定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許多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就無法忍受一些外來的沖擊,包括課業方面或人際方面。因為沒有幼小時期的挫折磨練,到青少年時期就往往想不開,甚至走向極端。我們冷靜想一想是誰造成孩子如此的?是父母,是失去的以聖賢教誨為核心的家庭教育。我們不能怪學校和老師。
真正賢明的父母,應該懂得在孩子幼兒心性非常純潔的時候,如果一味地縱容、寵愛、順從是在害他。諺語道:『棒頭出孝子,箸頭出杵逆』,我們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孩子小時候就像一棵小樹,枝幹很嫩,我們怎樣雕塑,他就會成為怎樣的形狀。所以我們要把握好這可塑性最強,記憶力最好的年齡段,給他聖賢的經典,讓他在幼小的成長階段就培育很多聖賢的智能和德能,那麼他未來的人生道路就可以走入康莊大道。有道是:『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二)如何教導兒童讀經
近年來,教導兒童讀經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蔚為一股風潮,有許多老師和家長,在得知讀經的益處後,紛紛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或者在社區亦可見到熱烈開展的讀經活動。如何正確地引導和帶領孩子讀經,就成為很重要的課題。
教導兒童讀經本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老師,首先必須要熟讀經文,而且不可以讀錯。至於速度應該如何,我們要視孩子的年齡而定。高年級的,速度可以快一點,而學齡前的,速度不宜過快。因為讀經時,最主要是讓他們的心定下來,讀快讀急反而會導致他們內心的急躁。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讀經應該不急不徐。老師在帶讀之前,內心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最好能把情緒緩和穩定下來,聲調不宜急促、不宜過高。對所要教讀的內容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什麼要這樣?因為老師有自信,學生自然有信心。老師如果能把經文讀熟,甚至可以背下來,學生聽到老師流暢的讀誦和抑揚頓挫的音聲,學習的興致自然就很高。老師如果沒有做好準備,不但心慌,又容易斷句錯誤,學生就無法讀得通暢,難免他們會心生懷疑:『老師讀得水平是這樣還來教我們?』如果有家長陪同,也會質疑老師的學問到底有多少?所以作為一個導讀的老師在課前應該調適好自己的心理,並做好充裕的課程準備,上課纔能收放自如,學生自然會隨之歡喜地學習。
老師應有的課堂表現
1 . 首先聲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學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會懶散。
2 . 千萬不要有斷句錯誤,否則會誤導學生。所以要注重自我進修。
3 . 讀經可以有抑揚頓挫的表現,隨著聲韻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動,不知不覺地,就會陶醉在讀經的樂趣中。
4 . 語速不宜過快。讀得慢,讓學生吐字分明清晰,有助於心定,再透過抑揚頓挫的經典誦讀,還可以慢慢地體會個中的道理。因為我們知道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末學教的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爺爺被選上了孝悌楷模,全家聚餐慶賀時,這個小朋友就在餐桌上面抑揚頓挫地大聲說道:『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在座的大人都感到吃驚:這麼小的孩子就懂得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而且話是在獲得孝悌頒獎後講出來的。因而我們不能輕視周遭小朋友的領悟能力。
我們讀得很慢的時候就很容易隨文入觀。什麽是隨文入觀?是指隨著文章文詞的意境,我們能契入瞭解字義。所以讀慢有它的好處,尤其是3至7歲的小朋友更需要慢讀教導。《弟子規》講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因此教導小孩讀經,自幼應當教他讀得清楚明白,同時也奠定他言語清晰的基礎。至於驗收學生背誦時,速度可以快一點。
用此種方法教學,有許多家長、老師反映:孩子透過讀經之後,在學校的表現特別的優秀。比如,過去孩子沒有膽識,膽量特小,當老師要他起來讀書時,不但沒有自信,加上顫抖的聲音,語音就更不清楚了;透過讀經的訓練,孩子上課被叫起朗誦時,就非常地有自信,每一個字都讀得鏗鏘有力。故經典誦讀確實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訓練孩子的膽識,尤其是膽小的小朋友,他的自信心也會相對提高。
(語速和斷句的示範請聽如何教導兒童讀經的音聲版MP3)
總之,語速的快慢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接受情況,纔能拿捏準確,掌握因材施教纔是最好的方法。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其實是最大的收穫者,也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尤其是體會個中的道理後,會深切嚮往聖人的大智大德,很多的句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誠如朱子所言:我們讀聖賢書,展開典籍,就要能察覺到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與聖賢的教誨是否有所不同,如有不同,就要即刻改正。故當一個好的導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個人修養的提陞是成效顯著的。
老師的課前練習準備
自己先讀一讀,聽一聽自己的朗讀效果,讀得很熟稔,經義就會慢慢契入到心海裡。教出來時就會覺得特別的愉快。 如果能熟讀歷史上的八德故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穿插在課堂中講解,效果會更好。透過自己充分的學習,你周遭的人,包括家長就會覺得你的氣質和言行以及你的態度無形中都在提陞。所以讀經,自己可以得到很大的益處。
經典的選取
作為童蒙養正的基礎,最好的莫過於《弟子規》,如將其每一句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就打好了聖學做人的根基,而後再讀其他的聖賢典籍:如《三字經》、《孝經》、《大學》、《論語》、《中庸》、《孟子》、《老子》、《莊子》、《禮記》、《易經》等。
讀經要不要背?
我們來思考一下,凡事如果有求,就會感到很痛苦,不論大人或小孩,設立某種目標後就要非常盡力,要特別經過訓練纔能達到。往往覺得學習是一種困難和壓力,那麼我們讀經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減少學生的挫折和排斥呢?要經常地讀誦、熟讀,透過這樣的方法,經義、 經文就可以順暢而自然地吸收和背誦下來。這是因為人的耳朵最利。舉例來說,聽一首歌10 遍以後就耳熟能詳了。如果每天讀經10 遍,一週能讀70遍,70 遍後就會很自然地記下來,即使記不下來,也可以朗朗上口。所以讀經要鼓勵學生每天讀,如果父母親子一起共讀,那是最好不過了。
家庭的有效配合
讀經不應該只有小朋友讀,應該是全家一起來讀。如果家裡的成員由父母帶領在飯後撥出30-60 分鍾共同讀誦,一年的時間可以把《論語》完全背下來。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父母讀後若能深入義理,無論處事還是待人都會更加練達,對於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進行都有很大提陞作用。
由於現在的小朋友受到電視、電腦的污染相當的嚴重,我們對抗這兩種傳媒的污染,可以積極地採取全家一起讀經的方法來防範,不但意義非凡,而且陶冶性情就在讀經中。借著潛移默化,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會透過經典、義理的熏陶而逐漸變化氣質,誠如古人所言:『讀書無非在變化氣質而已』。父母率先以身作則,則子女焉有不傚彷之理?所以這是最好的修學方法,也是奠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