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明白,爲什麽孩子一定要三十萬的經典,爲什麽...
時間:2016-12-27 10:33
來源:正蒙國學堂
作者: 明明媽
現在,明德堂七個孩子到書院三個月整,自從去年6月起,我曾經在明德堂和這些孩子們朝夕相處三個月。前後半年,從學堂到書院,從背經到解經,從“建體”到“開用”,從“收”到“放”,每個孩子都可以用“脫胎換骨”“一日千裏”來形容。這次書院之行,要分享的孩子們的點滴很多,但這次,我最想講的是安東。
從書院回沈陽的路上,有近7、8個小時,和安東媽媽一直在聊安東的近況。書院三個月,這個孩子有著我們難以想像的變化。如今的安東,已經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先生的“大才”理想正在變成現實,讓我們進一步深刻地體會到純讀經的真正意義和先生的悲憫用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開始把孩子奉爲老師,因爲從孩子的進步中我們可以感到自己在成長。以至於聊著聊著,我們兩個人會感動到流淚,回到家裏,我會激動到難以入眠。
安東說,我已立志,我要“志於學”,我要志在聖賢,成爲新儒家、思想家,要內聖外王。他認爲,他要一直向內求,做“內聖”的功夫,“外王”是不需要刻意去做的,事功也是不需要追求的,“外王”是“內聖”自然的呈現……
安東說,他追求的生命境界,是超越政治、超越社會、超越國界的,那些都是現實的,都是“外王”。而他追求的“內聖”,是人類的……
安東說,他常常去河邊看水,和自己的生命對話,每當他讀王陽明、讀孟子,似乎讀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他說先生推崇顔回的生命境界,但他現在喜歡孟子,因爲他覺得孟子有浩然之氣……
安東說,他常常去河邊看水,
和自己的生命對話……
安東說,當他悟到生命的這一層境界,有時候他會有點驕傲,但隨即他就立即把這種沾沾自喜壓下去,他把這稱爲“做功夫”……
安東說,當他思考的時候,很幸福,有時候一旦回到現實中來,他會感到很痛苦,他認爲他還需要做很多“功夫”,使自己能在思考和現實中自由轉換……
安東跟媽媽談到舍生取義,問她能否接受,還告訴媽媽沒有關系,身邊還有弟弟。安東媽說到這的時候,眼裏是含著淚的,但安東媽也告訴安東,古時候,有範滂的母親、岳飛的母親、蘇軾的母親願子舍生取義,她也可以做到。
安東說,他的同學們遲早有一天都會和他一樣,立這樣的志向,他在等待……
安東說,他們書院學子的心,先生會明白……
安東告訴媽媽,要讓學堂的弟弟妹妹們好好背經典……
對於學業,他覺得才藝不重要,他暫時還不想占太多時間練古琴,他有重要的東西要學;對於同學關系,他覺得眼前的親疏遠近都沒關系,因爲以後他們都會達到同一個“道”上的;對於未來,他覺得不急規劃,因爲他才14歲,還很小。
安東還和媽媽說了很多很多他的思考,引經據典比比皆是,很多話媽媽都聽不懂。但媽媽可以感知到,他對中外的哲學體系,有著立體的思考,各種哲學流派各安其位。安東說,這是他讀牟先生的書想到的。
眼前的安東,沉靜、內斂、俯視一切、包容一切,思維的高度成年人望塵莫及。更不用說和三個月前的他判若兩人。這是那個在明德堂背著老師偷偷聽收音機的頑皮小孩嗎?這是那個時時聰明外露、事事爭強好勝的安東嗎?這是那個背完三十萬字就堅決要回家,並發誓以後再也不背經的少年嗎?
眼前的安東,不就是先生在文禮書院規劃中,要培養的三類大才中的第一類學者嗎?“這種思想家是真正的哲學家,這種哲學家是聖賢式的哲學家,他要上達天德,啓發人性的光明,引領人類的智慧的方向”。而安東自從知道教授的規劃那天起,就曾經說過“將來明明去做學者,我不做學者,我要做企業家!”到書院短短三個月,他的理想就變爲思想家了。這難道不是先生辦學的真正用心嗎?
我忽然明白,教授爲什麽說“只要完成三十萬字,我就能培養他成爲大才”;
我忽然明白,爲什麽純讀經是最高明的,爲什麽說要畫好這條龍,才能到書院來點睛;
我忽然明白,被人非議的所謂先生治學爲何從哲學入手,因爲只有哲學才能指引孩子們直指生命的最高境界,直指“內聖”;
也忽然明白了,從歷史入手治學爲何是偏離的,不高明的,因爲所有的歷史都是事功,是“外王”,內聖才能開出外王,外王是開不出內聖的。
這個冬天,因爲我們的孩子,我和安東媽久久激動不已。做書院學子的母親,我們感到眼前一片光明,我們陶醉在深深的幸福中。
(原標題: 明明媽書院點滴之五我忽然明白 )
明明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