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週末讀經班開課前給家長----

世上可能從來都沒有酷愛讀經的孩子,但也從來都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有的只是意志不堅定的父母。其實回想一下,大多數的孩子可能都是不樂於去上學、不樂意去做作業的吧,但這時候為什麼就沒有看見家長退縮,說“寶寶咱不學了,玩是你的天性”;為什麼這個時候我們就沒有再去強調“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其實孩子都是善於察言觀色的,家長對於讀經的態度,就算有一絲一毫的鬆懈怠慢,孩子都能有所察覺。正因為他們知道:你覺得讀經沒有上學重要,甚至有時都不如看一場電影,應酬一個飯局重要,所以才會討價還價、得寸進尺。

 

一個孩子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雖然不理解,但與讀“小貓叫,小狗跳”一樣嗎? 

一個孩子讀“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雖然不理解,與唱“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一樣嗎? 

一個孩子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雖然不理解,與讀“大泡泡,小泡泡,個個都往天上跑”一樣嗎? 

不錯,不管什麽文章,聽起來都是聲音的組合,但經典的聲音與一般文章的聲音、與流行歌曲的聲音難道是一樣的嗎? 

如果明白記憶對理解的奠基與開發作用,明白經典對人一生的重大意義,就可以肯定地說,背3萬字一定優于背3千字,背30萬字一定優于背3萬字。當您想把孩子抽離讀經班,提早畢業時 請您真得仔細再去想想童善于模仿,易受鼓舞。兒童沒有知識和意志,不知道該學什麽不該學什麽,故對於兒童的學習,大人的見識和信心最爲關鍵。 

有見識的父母師長給孩子選擇經典,並不是不尊重兒童,恰恰是對兒童最大的愛與尊重,其背後是對人性、對經典的信心。有人認爲不講解孩子就不喜歡讀經,應該以講解來維持孩子的興緻,當然也并非完全無效,但這不是根本之道,孩子能夠讀經與否,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家長老師對讀經的信心。只要家長老師信心堅定,熱情飽滿,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孩子完全可以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把經讀好,而且日漸輕鬆愉快,此所謂“鼓之舞之,以盡其神”矣。

秋琪媽媽是讀經班目前唯一參加讀經班所延伸的所有成長班的家長,從每週六早上讀經班結束,晚上易經班,每月1.3.5週週日的研究班,每月一次崇義的真善美品格教育班,風雨無阻每次總是帶著兩位小朋友同行,才五歲的秋琪還跟媽媽講:徐老師說13歲之前記憶力最好要多讀經,3歲時評鑑時不太敢開口,過了3段。去年過了5段,今年一下子進步神速,報考22段,只有1段英文沒過。每週至書院聽易經課,回去時也會跟爸爸分享說心中有道,回家有路。孔子說,賀喜: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易經也言:進德修業欲及時也。蒙卦也言:果行育德。3年來一位5歲小孩通過21段,在讀經班18年來是首見,母親的用心是必然的。但也因家長願意成長,才會有堅定的信念果行不已,才會有此佳績,我常說全天下不是只有您孩子在讀經,但當看到這樣的實例就近在您之前時,家長您可願見賢思齊


 還是又再蹉跎失足悔吝惋惜,在您是否願意把握當下。大家更應需心就教於秋期媽媽,帶著一個5歲與3歲的媽媽,如何還能參與這麼多的成長課,如何教育讓3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生活自理,經典教育貴在落實生活,這樣的家長就在我們班,移樽就教相信您會有不同的生活排序,了解什麼叫真正的"純讀經"


 朱熹7歲時研究易經畫八卦,原來非難事,就能曉少年養志因為有經典薰陶。成人養德乃因力行經教。大人與孩子成長都是只有一回,珍惜每一次的成長。

有哪一個園地可提供多元學習包含年幼、青少、成年與長輩?有哪樣的營隊可讓孩子學到經典道理與生活來結合?有哪種志工服務可延續他小時讀過的經典,學習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有哪些同學能陪孩子讀經又能一齊與他行經典之道理?請跳脫您的框架,想想答案

 外面太多志工團體,能伴隨孩子一輩子成長的團體難求,能是讀經又能解經行經的志工團體更是難尋,孟子中言: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慶幸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乘其勢,也把握了每個時機點,讓他在學習的過程有趣、有伴、有舞台,將來持續於經典之路,新學期即將開始,家長們當您的孩子都還沒到13歲,請您千萬不要提早畢業,您現在不堅持,將來怎會看到這些豐盛的成果,怎會知讀經帶來的豐沛能量,願您珍惜之。

 沒有真正登堂入室,您永遠只能看到表面

 

 

arrow
arrow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