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奇蹟——海外讀經媽媽的教育心得

 

四歲樂樂的讀經數據

  郝中謙小朋友(樂樂)現在四歲4個月,兩周歲開始讀《千字文》,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時間,三周歲時能通篇背誦,于是從那時開始正式、有規律的讀國學經典,以《論語》《大學》《中庸》爲主,也讀《老子》《詩經》《詩詞》,閑暇跟我一起誦讀《金剛經》或唱弦歌等。回顧2014年,305天讀書歷程,每天平均90分鍾,共計約400小時的經典誦讀,年終總結,累積的成果令我們自己都感到意外驚喜:《論語》《大學》《中庸》《老子》均可以通篇背誦,《詩經》有200篇可熟讀,《詩詞》可背誦60篇,《金剛經》可熟讀。我喜歡這樣數據化記錄、整理讀書成果,能最直觀的看到過去一年逝去的寶貴時間都用在哪裏、還可以有哪些改善和進步,從而指導自己以後做的更好。
 
  關于孩子讀經典的必要性、好處、數不盡的優點,已有衆多前輩、諸多理論文章和成功案例詳細述說,我在此就不贅述了,這篇文章将着重于回顧、反思和介紹:我和樂樂在2014年讀經典過程中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遇到的障礙、時間的統籌和調整、讀經典的成就感和快樂、讀經典的收獲等,對于我自己将是珍貴的年終小結,也希望對帶寶寶讀經典的家長們有些微幫助。
 
時間計劃的制定和調整
 
  讀經典計劃的制定,因家庭情況、孩子個人的情況而異,即使不能細緻周到至每天,也是應該有個大緻框架的,這樣執行起來有目标,更穩健有動力。每月的讀書目标和完成情況,我都會做一個表格,每天填寫,這樣便一目了然。
 
  三歲的樂樂初到渥太華,還沒有正式上Kindergarten,有一些半天的daycare program,每周去兩次三次,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跟我在家裏,加之當時正是加拿大的漫長冬季,我倆有大量的時間在家讀書。每天必讀的是《論語》,我讀一句,他跟讀一句,有些較長的句子要斷句慢慢教,多說幾次。教三歲的孩子從《論語》入手對家長來說是有難度的,需要無限的耐心,而孩子其實不知道什麽是難度的,但他們敏銳的心靈和小眼神是能捕捉到家長的心情和表情的,你覺得難,他們就畏難;你表現輕鬆快樂,他們自然也覺得讀書是輕鬆快樂的,所以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心態和表情哦,這在起步階段尤其重要。最初《論語》每天大概跟讀30-40分鍾,反複讀一章,不需要強迫孩子一定安靜坐着認真讀,他願意玩什麽就讓他玩什麽,只要能聽見家長的吐字、他的嘴巴是跟讀狀態即可。《老子》可以随後跟讀三到五章,因爲《老子》每章都是短短幾句話,讀起來很輕鬆,孩子是相當喜歡讀《老子》的。結束四五十分鐘的誦讀,要誇獎、鼓勵,讓孩子高興的開始,高興的結束。一天中可以上午一次,下午或晚飯後再讀一次,孩子要是覺得累就稍縮減時間,不累就多讀一些,觀察他的狀态而定。隻要念念不忘讀經典這件事,每天總共一個半小時讀書時間,是不難完成的。
 
  2014年9月初,樂樂正式入學Kindergarten,早上8點25分上校車,下午4點25分到家。生活狀態的變動,我們的讀書計劃也必須随之變動。早上我們會提前30-40分鐘做好吃喝拉撒、穿衣裝束等整理工作,清晨的時間很寶貴,所以等校車來的間隙,他誦讀自己最熟練的内容。也正是從這段時間開始,他的《大學》《中庸》背誦勇猛精進了,因爲這兩部的篇幅較短,流利背誦完畢,正好需要35-40分鍾。每天清晨完成了全篇背誦的他,笑嘻嘻的上校車跟我揮手說BYE,我們娘倆的一天以這樣的方式開始,是充實、飽滿的。
 
讀經遇到困難怎麽辦
  樂樂不是傳說中的天使寶寶,據我觀察也決不算是小天才,和每個三四歲的孩童一樣,讀經典過程中,他也總有鬧情緒、不配合的時候,要是在這個關頭,我一着急,氣氛就會鬧僵,孩子更加抵觸讀書,百無一利。大原則是:家長不斷調适自己的情緒和心态,不管孩子怎麽抵觸拒絕,家長要不慌不忙、溫柔而堅定的堅持,反複多次以後,小朋友自然就明白讀書是必然的,拒絕、抵觸、鬧情緒、講條件都是徒勞的。更具體一些的方法有:調整讀書時間段,盡量找孩子吃飽喝足、精力最充沛、心情最舒暢的時候;小利誘,小激勵也可以用起來,比如讀完書可以有小糖果、講故事書、帶他出去玩、獎勵小紅花等等,孩子的理智思維畢竟沒有發育健全,有時講很多道理未必比獎勵一個巧克力管用,最重要的還是不管怎樣,先讀起來,養成每天固定時間的讀書習慣就好;還可以變動讀書環境,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可以找有山有水有草地的美麗景點,帶孩子去野外散步讀書,孩子有新鮮感,會提升讀書狀态。
 
  另外,男孩子的發育規律,決定了他們好動、語言發育暫時慢于同齡女孩,這就更需要家長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允許和接受孩子在讀書過程中的調皮搗蛋,只要不影響聽音和跟讀,鬧一些也沒什麽,有時候還可以在讀書過程中跟孩子開一些小玩笑,只要氣氛是輕鬆愉快的就好。
 
枯燥中的成就感和快樂
  讀經典、反複多次的讀,到某個階段是枯燥乏味的,這一點不容質疑,我覺得這也是讀經典過程中的瓶頸期,不過要按部就班的老實大量讀下去,通過這個階段,就會有天地開闊、豁然開朗的特别喜悅,越讀越愛讀,甚至到上瘾的程度,一天不讀渾身還不舒服,我想這一點一定有很多堅持讀經典的媽媽們深有感觸。任何技藝、學術的專精,都要經曆這個枯燥的階段,平和面對、穩定堅持,就一定會品嘗到更多高階段的甜蜜滋味。2014夏季,樂樂有好幾次讀着讀着就問我:這一句是什麽意思啊?我覺得這種情境下,最好的辦法是不解釋,告訴他:你以後遇到自然會懂。在家做飯、吃飯的時候,我經常會用IPAD看華語對話節目和電視劇等,樂樂自然跟我耳濡目染了一些,典籍中的詞句、成語、典故,在節目中經常會出現。比如有一次窦文濤說到:三人行,必有我師。樂樂當時聽到眼睛一亮,跟我說:“媽媽,這是論語裏的,他們三個人在聊天,就是三人行吧”;看87版紅樓夢,寶钗勸黛玉:“何必做司馬牛之歎!”樂樂聽到這句,也是開心極了,跟我說:“這是顔淵第十二裏的司馬牛嗎?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無”;看穿越劇步步驚心,四爺對若曦說:“既來之,則安之”樂樂聽到這句也是激動不已,他腦中那些曾經感覺枯燥的詞句,與現實生活中有了聯通,頓時也變得生機盎然起來,這樣的樂趣和甜蜜,隻有讀過書的孩子才能體會到吧。當然同時也有很歡樂的誤會,比如《中庸》裏的“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樂樂每次背誦到這裏,都特别認真嚴肅的叮囑我:“媽媽,酒精可千萬不能喝喲。”還有讀到《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多,他就會說:“我們前幾天吃的那個菠蘿”。前幾天樂樂還突然心血來潮,自編自導唱《中庸》,吐字铿锵、曲調悠揚,姥姥聽了眼淚都笑出來啦。這一切都是那麽天真可愛,是我和樂樂一起讀書帶來的最美好回憶。
 
媽媽的讀經典感言
  僅2014年讀中國國學經典這可貴的305天、400小時,就給我和樂樂(尤其是我)的生活态度、思維方式、觀念等等,帶來了無限的喜悅和轉變,近兩周我肚子裏的郝中和(小美)也将呱呱墜地,我最開心的是她在整個胎兒期都浸潤在我和她哥哥的讀書聲中。新的一年裏,我會帶着兩個孩子繼續讀經典、愛經典,希望我的孩子們、所有受到經典滋潤的孩子們,都健康、全面、茁壯、優雅的成長。
 
予所求者,何難哉?
  2015年的第一個季度即将告一段落,小結我和樂樂此三個月的所讀所思。首先,整理數據如下: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3月25日共90天,讀經典85天(迎接小美,樂樂和我一起休産假5天),每天讀經典平均兩小時,共計約170小時。以下是這170小時的讀經典及思考所得:


 

1、溫習和精進: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人是健忘的,孩子即使記憶力好,也不例外,所以如果您有類似“這孩子以前都背過的,怎麽都忘了”的煩惱,請您冷靜處之,我們能做的就是時常溫習、反複誦讀,孩子需要一點點時間和耐心,曾經播種在腦中的經典内容,自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爲參天大樹。《論語》一萬三千多字,樂樂2014年完成了通篇背誦,但若是不能達到每天通篇背誦一遍的量,隔幾日某些段落他仍會略有生疏。于是2015年我們每天讀書的主要内容,就是多次反複讀每一篇章,老老實實完成“論語100遍”。(抑或是“200遍”、“300遍”)
 
孩子反複讀同樣的内容會感覺乏味枯燥嗎?一點也不!了解兒童心理的人,一定懂得,孩子最感到有興趣、激動、開心和有成就感的,恰恰是那些他反複練習、達到熟練程度的内容,及早讓孩子接觸、誦讀經典,孩子隻會越來越輕鬆、愉快、有興趣,越是這樣,他們就更加愛讀經典,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同時不也正是我們爲人父母孜孜不倦追求的嗎?另外,經典之所以爲經典,恰恰是因其可經受歲月的考驗,孩子裝進心田的經典内容,隻會曆久彌新的散發光芒,爲他們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又怎會乏味枯燥呢?我常想,等孩子長大,他記憶中最美的親子畫面,是與我每天一起讀經典的時光,這記憶又何其寶貴。
 
2、認字有什麽難:90天見證“奇迹”
2014年一年時間,4歲半不到的樂樂,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能夠通篇背誦《老子道德經》、《大學》、《中庸》、《論語》,加之他的幼兒園已經開始教授英文字母和簡單詞彙的拼寫,于是我和他在2014年的最後幾天,開始了國學經典的指讀。


 

按照季謙先生的讀經理論,指讀認字是不需要過早開始的,于是我們仍将反複大量背誦作爲每天的主要功課,指讀作爲附加功課,即使這樣,孩子通過讀經典認識漢字速度之快、效果之好,仍令我驚喜不斷。指讀一個月左右,樂樂已經開始搭着凳子,悄悄翻我書架上的書籍,找他能認出的字,這樣的場景,總是令人心花怒放、倍感欣慰的。指讀70天,我給他看書法字帖,他已能指認出其中兩三成的字,并能舉出這些字在《大學》《中庸》裏的例句和出處,多音字比如“樂”“行”,他還很細緻的告訴我有幾種可能,煞是可愛。如今指讀滿90天,我不用檢測亦可知,他腦海中的漢字,一定是在迅猛增加,他眼中的世界,已與三個月前不同。這些算“奇迹”嗎?我想,帶孩子們長期大量讀經典的家長們一定都明白,這不是“奇迹”,兒童認漢字,是老實大量讀經典随之而來的附屬品,是讀經典的孩子們必然會收獲的果實,有何難哉?
 
3、理解重要嗎?--子非嬰孩,焉知嬰孩讀書之樂?
 
“孩子不能理解經典”的論調,是很多家長不能下定決心帶孩子讀經典的心頭障礙。據我觀察,孩子恰恰如同《老子道德經》中所大加讚賞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乎?”,他們的心靈純淨如水,他們無知、無欲、無畏、無求、天真、樸拙,他們渾然天成、元氣充足,在孩子的世界裏,沒有什麽難易高下優劣之分。成年人囿于學習、成長的經曆、見識,總是覺得國學經典好難,于是習慣用自己的失敗感受,強加于孩子頭上,認爲“我都讀不懂,你咋能懂”,殊不知孩子是可以如海綿一般輕鬆吸收、并有自己的理解的,隻要家長給了環境和機會,并用寬容、達觀的心态面對,孩子的表現會遠超出你的意料。
 
幾個例子:樂樂睡前洗漱時總與我競賽,看誰的準備工作做的快,由于獲勝心切,他總是忘了換鞋、或忘了刷牙,于是很多次,在他慌張返工的時候,有條不紊的我自然輕鬆領先,我對他說:“你這叫欲速則不達”。沒有過多解釋,他聽過一兩次之後,有一次姥姥催他穿衣戴帽,說:“快點快點,待會校車不等你了”,樂樂也悠悠的來了一句:“慢慢來,姥姥,欲速則不達”,我和姥姥都被他逗笑了,姥姥說:“這娃兒這麽小年齡,說話就這麽貴氣了。”這樣的“貴氣”,其實正是從背誦經典中所得,是現代人最缺少的那股書卷氣,“欲速則不達”這一句,他用的恰到好處,能說他自己内心沒有任何理解嗎?
 
有一次他吃飯太快,我告訴他慢慢吃,并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他眼睛亮了,笑着說:“《中庸》裏的這句話,原來是這個意思啊!”我想,沒有必要要求孩子一定用白話文解釋好這句話,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和會意的笑容,他應該是懂了七八分,同時亦品嘗到了讀經典的甜頭。
 
還有一次,锵锵三人行窦文濤聊他讀老子,想講道法天然的意思,并以此對比道家和儒家的基本态度之不同,可惜他繁複地表達了半天也不能言簡意赅的表達清楚(因爲他不是讀經寶寶,記不住原文,呵呵),我聽他的意思,猜想應該是38章“上德不德”,于是回放這一段給樂樂看,樂樂聽了窦文濤這段話,悠然道出38章的所有内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這個例子可見,隻需适當引導,孩子甚至可以反推白話注釋到經典原文中。
 
詩詞中蘊含的情感很豐富很直接,平時背誦,更無需解釋,孩子們都能體會得到。比如剛放春假,樂樂想念他的同學了,對我說:“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來自《樂府古辭悲歌》),這句詩,他用的多麽到位,多麽貼切,我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情,給他約了小朋友的playdate。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孩子隻要在讀書、觀察、思考,他的理解力一定是在逐漸發育成長的,我們成年人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靜靜等待,此正爲“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千萬不要以自己爲标杆,低估孩子們的能力,錯過孩子最應該讀經典的黃金時期。
 
很多家長了解讀經典,出于最實用的目的:讓孩子認識漢字、會說漢語、會跟中國人交流。其實懷着這樣較低期待的家長們,隻要做到老實大量讀經,之後所得一定會有重重驚喜:不但孩子認字、說話、讀書出類拔萃,還會發現孩子的氣質更加溫文有禮,智慧的光芒如影随形。讀經典,能建立孩子對中國文化的歸屬感,使他們成長爲有文化根源的人,加之海外華裔小孩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成長爲學貫中西、精神世界更加寬廣包容的棟樑之材,指日可待。
 
4、老實大量讀經:有願心、無目的,且讀且快樂。
自從有了孩子,我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孩子如同清澈的水,時時映照成人的污濁;孩子是家庭的福氣,讀經典家庭裏的孩子們更可稱爲一尊尊小佛,與孩子一同讀書,是他們來淨化我們、幫我們走向更光明廣闊的生命境地,帶着這樣的心情與孩子共讀經典,幸福感時常爆棚,更需多懷一分虔誠和感恩。讀經典的孩子,福慧俱足;讀經典的家庭,和樂融融。
 
無論對孩子有怎樣的期待,要真正品嘗到讀經典的甜蜜滋味,則該是懷着有願心、無目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情,享受每天讀經典的寶貴時光,且讀且快樂。
祝願大家讀出快樂、讀出幸福!
 
渥太華中謙學堂Vivian 乙未年春
(轉載自海外讀經微信平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