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語言學家葛拉鐸:迎接中文時代的來臨
英國語言學家葛拉鐸日前分析說,到二○五○年時,英語是惟一世界語言的概念已不再被接受,中國話將是全世界最普遍的語言,而未來十年,新的「必學」語言,應該就是中國話。這位專家的說法,對把推動英語教學當作「國際化」惟一途徑的教育當局來說,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近年來,國語文的教學時數大幅減少,考試又不考作文,學生國語文程度的表現如何呢?網路上流傳的學生作文用語,「兵馬俑」成了「冰馬桶」,「儀容」錯成「遺容」,「受驚」成為「受精」﹔面對這些令人瞠目的錯誤,教師還是得平心靜氣的改正。這些錯誤的形成,一方面是當前故意改變語詞聲調以「搞怪取寵」的習氣方興未艾,譬如用「粉」代「很」,幾乎氾濫到「積非成是」的地步,影響所及,使許多人對詞語的真正意義認識不清,長此以往,國語文教育必將陷於泥淖,「不齒之徒」、「不恥之徒」、「不此之圖」混淆的發生,正是一個警訊。
客觀情勢的演變,使得中文將成為世界語言的主流,如何讓國人說正確的話,寫正確的字,實有賴語文學界的共同關注,尤其希望教育當局在持續推動「教改」與「國際化」時,能夠慎重考量葛拉鐸的話,檢討相關政策,規畫積極作為,以迎接中文時代的來臨。
日期: 2004年3月2日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英國語言學家葛拉鐸:迎接中文時代的來臨
內文:
我雖不是一個民族感情主義者,但我是有民族感情的人。(所謂民族感情主義是出於意識型態--意識型態是眼睛戴上了眼罩,凡與我同的即什麼都對,與我異的則什麼都即錯。而民族感情是自然的天生感情,對於自我民族的特別深情,只是希望她好,但不會偏頗袒護,也不會敵視對方。)
主題: Re:英國語言學家葛拉鐸:迎接中文時代的來臨
內文:
我雖不是一個民族感情主義者,但我是有民族感情的人。(所謂民族感情主義是出於意識型態--意識型態是眼睛戴上了眼罩,凡與我同的即什麼都對,與我異的則什麼都即錯。而民族感情是自然的天生感情,對於自我民族的特別深情,只是希望她好,但不會偏頗袒護,也不會敵視對方。)
看到西方人有那麼聰明,那麼有遠見的人,那麼有勇氣的人,說出這樣的見解,我忽然一陣心酸。--為什麼台灣沒人這種見識,為什麼大陸沒有這種聲音?這種問題其實應由中國人首先發現才對,但五四以來的中國人在那裏?中國教育家在那裏?中國的趨勢大師在那裏?(雖然我曾在英文讀經基本理論上說過:在最近四五十年內,英文還是世界通用語言,其中暗示了英語優勢將要過時的意思,但音量太小了,在位的教育專家是不會採取的。)
現在由西方人提出這個警告了,他是在警告西方人,要趕快學好中文。
而我們呢?如有人要向我們學中文,我們難道只教他日常會話?
我覺得有遠見有心量的西方人一定想要學到深層的文化,而誰去教他們呢?誰去與他們對談呢?
依常理而言,這是我們兩岸教育部的大機大緣,要趕快覺醒了,但能期待她們嗎?我們怎麼辦呢?
我想到,二十一世紀既是中國人的世紀,也就是這一批提早讀經的孩子的世紀了!
加油吧!孩子們!
加油吧!家長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