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幾年前應中部教育電台邱素貞小姐的訪談節目,所作的問答講稿。日昨檢出,覺得意思不錯,故用文字發表,與讀者一同分享。 8L~0
作者附識一0一年十一月
【問】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盞燈,但一般人的生命之燈,可能不夠明亮,我們能不能向別人借一盞燈呢?譬如,向孔子借一盞燈。
【答】「借一盞燈」,這句話很謙和,很誠懇。燈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世界。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盞燈。當社會失去光明的時候,普通的人很難在黑暗中放射出光亮,所以要靠聖賢。由聖賢的生命之光,來驅除黑暗,重顯光明。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很自然地會發出一個要求,那就是──向孔子借一盞燈。
古人有一句話,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意思是說,如果没有孔子,人世間就會陷於長夜漫漫。這表示,孔子這位大聖人,乃是中華民族的長夜之光。有了孔子,漫漫長夜也會轉為光明世界。如果我們要向孔子借一盞燈,孔子一定很樂意借給你,讓你重新照亮人生的道路,繼續前進。&
恐孔子並不是把他自己的燈交到你手,而是給你一個指點,告訴你說:你不必向別人借燈,你自己就可以點亮你的燈。因為你心中本來就有一盞燈,而且是一盞有光源的燈。只要你一念警覺,回過頭來,正視你生命中的光源,自然就會顯發出明亮的光。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可以自己點燈,自己放光。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D\mr
【問】啊,真好。每一個人都可以放光,都有生命的光源。那末,可不可以再問一句:教授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生命的光源,什麼是所謂的光源呢?o\j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0U~
【答】我的答案,其實很平常,很簡單。我們生命的光源,就是孔子所講的「仁」,仁義道德的仁。一般人有一個錯覺,以為孔子講的仁太難太深,連學者們都不容易講得明白,普通人又如何來了解呢?其實,用不著這種不必要的顧慮。孔子不是說過嗎:「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說,仁並不在生命之外,不在那遙遠的地方,而是內在於自己的心中。只要我們有「求仁」的意欲,有這個願望,想要仁在我生命中起作用,仁就可以隨時呈現,以顯發它的功能和作用。/
更具體地說,「仁」就是孔子所說的「不安之心」。當我們做了不好或者不對的事情,內心就會不安,這不安之心,就是孔子所講的「仁」。後來孟子又換一個字,稱為「不忍之心」。某些話,我不忍心說,某些行為,我們不忍心做。這種不忍之心,和不安之心一樣,都是指我們心中的「仁」。每個人都有不安不忍的本心。孟子所說的本心,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仁。
每一個人都有仁心,所以能夠愛人,愛萬物。仁愛的光輝,既明亮,又溫暖。通過孔子的指點,我們的生命之光,便從心靈之中沛然而發,油然而生。我們存養它,謂之「養仁」,我們擴充它,謂之「行仁」。擴充到全天下,就能使天下重顯光明、安樂太平。擴充到全宇宙,就能使天地定位,萬物化育。孔子的仁道,是多麼的真、多麼的善、多麼的美啊!
【問】依照剛才教授所講,孔子的仁道是這麼的好,而我們自己心中,也本來就有「仁」這個光源,那我們只要靠自己放光就可以了,為什麼又要向孔子借一盞燈呢?
【答】你問得很好。各人自己都有光源,有光源就可以點燈放光,為什麼還要向孔子借一盞燈?在這裡,我先提一句話:道無斷滅,而有隱顯。道,永恆常存,不會斷絶。但「道」本身雖然常存不滅,但有時候它可能受到隱蔽,而顯現不出來。所以說「道無斷滅,而有隱顯」。反之,也可以說,雖有隱顯,卻永不斷滅。
我們心中的仁,是我們生命的本體。這本體是善的根源,也是道的根源。道萬古常存,不會斷滅。既然道無斷滅,為什麼又有所謂「無道之世」這種話呢?「無道」,不就是道斷滅了嗎?我說,對呀!當你這樣問時,就已經進到第二句「道有隱顯」。道體本身雖然萬古常存,但道要靠人來表現。孔子不是說過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前一句「人能弘道」,是說人能夠表現道。後一句「非道弘人」,是說道不會主動來弘大我們的生命,必須通過人的自覺來表現。然而,個別的人常不免會昏沉、會墮落。同樣的,人間社會也難免會走向腐化、走向黑暗。這個時候,道便處於「隱」的狀態而無法表現出來。因此,就說這是「無道之世」。其實,不是道本身没有了,而是人没有把「道」表現出來。道不表現,我們就說這是無道的時代、無道的社會。等到社會上的人重新覺醒了,就又能把道表現出來,那時候,道便由「隱」而「顯」,社會也就由無道而轉為有道之世。
話說到這裡,可以再回轉到剛才的問話。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仁,為什麼還要向孔子借一盞燈?簡單地說,因為普通人的心燈,常常會不亮。所以要借孔子的生命之燈、長夜之光,來通化我們的生命,使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能經由孔子生命的感通,而能夠從昏沈中覺醒,在黑暗中放光。這個時候,每一個人的心燈都亮起來了。於是,大眾的生命之光,也漸漸可以和孔子一樣,都是自明之燈,都是長夜之光。儒家之所以肯定「人人皆可成為聖賢」,關鍵就在這裡。也就是說,由於儒家肯定人人生命都有孔子所講的「仁」,所以一般人才有可能成為君子,成為聖賢。6個在這裡,我們可以再說一個意思,儒家是徹頭徹尾把人當人看,而不是把人當動物看。西方人常說人是會笑的動物,會用工具的動物……最好的一句是「人是理性的動物」。人有理性,但還是動物。可見西方人總是把人當動物看。儒家不是這樣,而是把人當人看。人就是人,是可以成為君子、成為聖賢的「價值的存在」,人的生命是有崇高之價值的。
【問】謝謝教授對「借一盞燈」這句話,作了如此深入淺出的引申說明。現在我想再提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要進一步了解孔子的仁教,最好先讀什麼書呢?
【答】讀書自然是多多益善。「仁」這個字,孔子以前就有了。不過,那個時候的「仁」字,含意很普通。到了孔子,才對「仁」作了全方位的講論和發揮。孔子講仁的話,主要是記載在《論語》書中。《論語》這本書,蘊藏了孔子的智慧,是全世界都承認的不朽的寶典。
孔子一生,整理古文獻,賦予新意義。他對古經典作出了創造性的詮釋。所謂「刪詩、序書、訂禮、正樂、贊易、作春秋」,這都是孔子「刪述六經」(也就是整理文獻)的具體證明。此外,孔子還留下許多智光閃爍、德慧充盈的嘉言懿行。還有他生活言行的範式,以及啟蒙、解惑的指點,真情實感的流露,都著錄在《論語》書中。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常常誦讀《論語》。
【問】關於《論語》的內容結構,是不是可以請教授作一些說明?y
【答】《論語》這本書,一共分為二十篇。民國五十六年到五十九年,我在東海兼授「論語、孟子」課程,同時進行三項工作。第一是撰寫《孔門弟子志行考述》,第二是撰寫《論語人物論》,第三是分類編輯「論語類目」。因為論語二十篇的篇目,原本只是各篇第一章開頭二個字。譬如學而篇,就是採取「學而時習之」的「學而」二個字作為篇名。「學而」二字並没有什麼意涵,所以我就重新來做分類。把《論語》二十篇全部打散,再根據各章的內容,分成條目,依類改編。新的篇數還是二十篇。有如──
1勸學篇 2教育篇 3修身篇 4處世篇 5交友篇 6孝弟篇 7忠信篇 8恕直篇U
9仁智篇 10性道篇 11 詩教篇 12禮樂篇}13為政篇 14君子篇 15論人篇 16弟子篇v<?
17自述篇 18行誼篇 19 贊聖篇 20 記聞篇
各篇的細目,共約一百一十二個。這種類編,雖然不一定都很恰當,但依類而分目,可以給作研究的人帶來一些方便。台北市孔子廟的經典講習班編印「論語教材」,便是採取我的分類條目,再把《論語》原文一一配入,印成一本教材,據說教學效果很好。
【問】是呀!教授講授一個課程,就留下三本研究的書,既嘉惠學子,也嘉惠一般讀者。現在還有一點時間,是否再就《論語》的特色說明一下。
【答】《論語》是孔門弟子分別記述而成的記錄。但事實上,眾弟子不只是記載孔子的教言,也記載孔門師生說話的意態和神情。對於孔子的生活儀節,音容笑貌,都有生動的描述。我認為,單單就記錄的文字運用作比較,就會發現《論語》的文字,比後世的禪宗語錄和理學家的語錄,都更為高明和鮮活。它用最簡單的言語文字,表達出最豐富的意涵和最平實的道理。因此,我們可以說,作為孔門師弟智慧結晶的《論語》,真不愧是人類世界數一數二的寶典。
《論語》的文字,初看好像很淺顯,很平淡,但生命有深度的人,卻能在平淡中看出它的自然真樸,在淺顯中省悟到它的深邃奧密。古人所謂「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正是指說類似的情形。希望聽眾朋友,常讀《論語》,一定可以得到很多啟發,來提升自己生命的深度和生活的品質,使人生更有意義。謝謝大家
本文取自<<鵝湖>>451期 2013.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