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於「百世教育雜誌」156期2004年9月號)

 

愛新覺羅‧毓鋆老師,是五十年來臺灣民間講學,特別在經典教育方面最具影響力,目前唯一碩果僅存的前輩大師,在未來近代中國經學史上,毓老師必然有其不可磨滅的地位。由於他老人家已近百歲高齡,考量其身體狀況不便接受專訪,因此特邀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黃忠天所長,請他談一談心目中的毓老師,藉此讓大眾得以瞻仰一代經學大師的風采。

 

經學大師身影側寫

 

愛新覺羅‧毓鋆老師,外界都敬稱他為「毓老」,毓老一生充滿傳奇,由於具有滿清皇族的特殊身分,前半生在政壇上叱咜風雲,導致他來台灣後,幾乎是深居簡出,過著隱士般的生活。他創設了「天德黌舍」(現改為「奉元書院」)從事私人講學的事業,並以傳承中國文化為他畢生最大的志業。 

 

早期在台北羅斯福路耕莘文教院附近的尋常巷弄內,毓老在自己的寓所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志業-開課講學,每次上課,八、九坪大的客廳裡總是擠滿了學生,黃忠天所長回憶當年的情形表示,有時候遲到的同學只能站到紗門外聽講,而門內的同學則是坐著圓板凳,人手一塊取代桌子的寫生圖板,「黌舍」裡使用圓板凳及圖板,一方面是使客廳能擺下較多的座位,再者則是方便下課後,板凳及圖板可以一落落的疊收起來。那時候的讀書環境非常克難,尤其是夏天沒有冷氣空調,客廳裡的學生一個挨著一個聽講,擠在一起雖然很辛苦,但是,大家學習興致卻都非常的高昂。後來,黌舍搬遷至現址-溫州街,才改善了空間與空調的問題。

 

那時候學生對老師態度非常恭敬,很講究尊師重道的精神,往往老師才拉開房門還沒走到客廳,同學們聽到拉開房門的聲音,便自動肅靜起立等候,等毓老師進客廳坐定位後,同學才靜靜的就座。黃所長說:「在那個時代不論是國中、高中或大學,老師都非常的有權威,學生也都非常的怕老師,尤其是毓老師,更是令大家敬畏三分,因為毓老師一向給人嚴謹、嚴肅的感覺,讓人不自覺的產生一股『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的敬畏。」

 

春風化雨半世紀

 

在七○年代,毓老的「天德黌舍」從週一到週五每天晚上都有開課,週一上「易經」,週二上「四書」,週三上「春秋繁露」,週四上「詩、書、禮」,週五上「子書」,包含老子、莊子、荀子、韓非等先秦諸子。暑假或開設昭明文選、孫子兵法、資治通鑑等等。平時經學、子學的課程著重在思想教育,假日則偏重文學性、歷史性的課程。毓老教學也會鼓勵學生背書,黃所長表示許多人也因此背會孫子兵法,毓老認為讀書必須要活用,而背書才能將經典精神內化到生命裡頭,並活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毓老一生以發揚傳統中國文化為志業,並戮力於經典的實踐,所以他平時總是言行如一,不苟言笑,而以身教來實踐與發揚經典的精神。因此,我們可以從毓老身上清楚的看到,他在實踐經典的過程中,所呈現出來,對人、對事一絲不茍的生活態度。毓老不僅以經典說教,更以身教來教導學生,其著重生活的教育模式,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遠遠勝過言教的再三叮嚀。

 

士君子之風的教育

 

在思想及行為的教誨上,毓老對所有學生的影響,可以分成知識教育與人格教育兩方面,其中以人格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最為深遠。毓老師希望學生們都能培養器宇軒昂的士君子之風,他教導學生要從精神層面去實踐經典,而不是只侷限於經典知識的吸收學習。 

 

經典教育不能只是光說不練,更重要的是經典內涵的實踐,毓老一生以身作則,帶領學生行士君子之風,深化經典的人格教育。他的學生遍及產官學界,許多學生是目前社會上的菁英、國家的棟樑,當他們頭角崢嶸的為國家社會一展長才時,毓老由自己做起的人格教育,就深深的影響著他們的行為處世方式。因此,毓老授與學生人格上的教導,對整體社會的影響可謂既廣又遠。相較台灣過去也有許多的講學碩儒,雖然他們對社會也會產生一些影響,不過其範圍多侷限在學界,而毓老師的學生則遍布在社會各個階層,其影響力自然來得更為深遠。

 

民間講學能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力,全因毓老的教育是從儒家思想入手,他特別重視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四書教學,所以在「黌舍」當中,沒讀過四書就不算入門弟子,要等上過一年的四書班,才算在「黌舍」入了學籍,也才能選讀易經等其它課程。毓老格外注重儒家思想,他教育學生從外在道德的實踐,最終達到內在從心所欲不踰矩的仁義行最高境界。

 

由實踐發揚毓老治學思想

 

向來行事風格低調,甚至是「無調」的毓老,很難在媒體上見到他的蹤跡,若以毓老師桃李滿天下的經學地位,原是很容易在媒體上曝光的,但毓老從不沽名釣譽,他閱歷了無數宦海浮沉,對世間的名利早已不存眷戀。過去毓老所收的學生當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只招收在校學生,而不招收一般社會人士,就是為了讓學習環境更為單純,不想讓「黌舍」沾染社會中複雜的成分。

 

 

毓老師不重著書立說,也不喜歡唱高調,他覺得現代人怎能比得上孔孟,孔孟的典籍都無人聞問,我們又哪能寫出如孔孟那樣的經典,所以毓老仿效孔子述而不作的精神,專注地把重心放在先聖先賢經典的推廣教學工作上。如何發揚毓老的治學理想,黃所長認為如果「從經典入手、從生活實踐」,應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因為經典傳承了幾千年,全都是聖賢智慧的結晶,現在的人只要把它講得更清楚就夠了,但如果能夠去閱讀原始經典,進而實踐原典精神,那就是體現毓老師的治學目標。因為,毓老致力於經典「做」的層面,所以講課教學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學生都能夠身體力行。毓老本身就是一個經典的實踐者,他將經典的精神內涵,落實到由日常生活層面做起,學生也因其精神感召而深受影響。

 

經典的實踐由日常待人接物做起,符合了中庸所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的踏實精神。不過,毓老師傳承文化的目的,特別重視「經世致用」。因此,當年在「黌舍」讀書的學生,學理工法政科系的學生特別多(如台大電機系、醫學系等均不乏其人),今天這些學生遍布在國內外產官學界,如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孫維新、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孫春在教授、藝術界蔣勳教授、牛頓雜誌社社長劉君祖、高雄市民政局長許仁圖等等。毓老之所以喜歡招收理工科的學生,是因為他向來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並主張「能為文而不為文人」,希望讓經典真正發揮經世致用的精神。

 

精神的導師  學習的典範

 

 

由於毓老師前後經歷十七個政府,閱歷豐富,記憶力奇佳,可以說毓老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的近代史。因此,他常將歷史事件信手拈來融入經典的教學當中,每一則親身經歷,都成了課堂上活生生的實例。毓老師除了飽讀詩書,經綸滿腹外,書畫的造詣也頗高,在毓老母親(太福晉)仙逝後,毓老師發願繪畫千尊觀音菩薩像,分送有緣善信,結緣供養,並將所有發心功德迴向給母親,這個願望整整花了毓老十年的功夫才完成。在觀音像的上方另拓有乾隆御筆的波羅密多心經,左下方則拓有毓老的親筆落款,從觀音像一筆一畫所勾勒出的,正是毓老師無盡的風木孝思。

 

 

 

黃所長感念毓老的教導,深深覺得這是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緣分,在毓老師身上可以看見上一代知識分子的風骨,這樣的風骨在如今的社會已經難以再看到。總之,毓老的修養「肫肫其仁,淵淵其淵」,令人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感嘆,身為後學的我們,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效法,對於毓老樹立的人格典範,黃所長謙遜的說:「雖曰不能,卻心嚮往之!」

 

 

(原文刊登於「百世教育雜誌」156期2004年9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