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經一定要趁早,除非在幼稚園有接觸過半天或全天的讀經班,不然上了小學只有一星期一次的讀經實在太少了(回家仍舊要複習),很可惜.一星期只讀一次的孩子到三年級幾乎很難繼續堅持下去,(記憶力提升的程度不夠)(據說課業壓力太重了,要補習了,沒時間讀經),真搞不清楚,不是要輕鬆學習嗎,怎麼學校學的還不夠,還要去外面補習呢?一問之下,幾乎全員皆"補”,就是沒有人補”讀經”.
附帶一提,很多東西不用背,也不會背,等到要寫出來時就會發現”忘光光””記不起來”,如此一來,肚子裡怎麼會有東西呢?很多東西都是,我知道我看過,我讀過,就是不知道詳細內容是什麼.
2.南懷瑾大師曾經說過(對不起,這篇文章在網路裡有,我實在找不到原來的網址),小孩子讀經是給他們營養,等長大了,讀經就已經是點心而已了,營養,大家都要攝取,點心是可有可無.大人光照顧孩子的身体,孩子身体餓了會喊肚子餓,他們的頭腦餓了卻不會喊餓,大人是不是有責任給他們頭腦適度的營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