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21 Fri 2012 13:53
釋仁
- Dec 21 Fri 2012 12:06
粗梗、蔬果皮...別把這些營養都丟掉了!
- Dec 21 Fri 2012 10:32
101/12/20 北京在謙學堂校長 趙伯毅伉儷訪高雄
- Dec 18 Tue 2012 16:40
易經哲學的十大啟示
易經哲學的十大啟示
一、前言
《易經》被尊為中國經學中最高深的一門學問,古今中外從無有置疑者,此作品係於六千年迭經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等聖人精心編著而成,其內容無所不包,精妙絕倫,故被尊為「群經之首」、「萬經之王」。
- Dec 18 Tue 2012 16:30
季蓁老師的畫作
畫畫
這兩天大掃除,翻出牆角一箱箱塵封已久的”有的無的”(台語),看到自己二十多年前的畫冊,有點熟悉卻也有些陌生,熟悉的是當時畫畫的感覺至今仍留存在心,陌生的是不知道多少年不曾將它翻閱了...
會喜歡動筆畫畫,要感謝我老爸和小學時同班的孫淑梅同學,從小我就非常崇拜我老爸,他能文能武,琴棋書畫,無一不能;而孫同學的父親是個畫家,她自幼受其父親的薰陶,一雙巧手好會畫畫,每次代表學校對外比賽,一定拿個好成績回來,當時我也很崇拜她!
原本我一點都不會畫畫,因為不懂畫畫的技巧,每每看到老爸和孫同的作品,心裡真的好生羡慕,好希望自己也能跟他們一樣,或是有他們的一點點能力也好,就這樣一直到國中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一本敍述素描技巧的書讓我有所領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比例概念...當時對於這個發現不知有多興奮,拿了好多自己喜歡的圖案來試,就這樣一張一張的畫,一次比一次進步,直到國二、國三終於畫出點自己覺得還可以的作品,也沒想到這些畫能留到現在...
每一張畫紙的右上角都有編號,我看到最後一張編號是40號,但目前畫冊裡只有22張,我倒真的不記得其他的畫到那兒去了,好像是送人了,又好像是不滿意丟了...真的忘了。
- Dec 18 Tue 2012 16:24
老郵差年終濟貧 全縣郵局跟進
- Dec 18 Tue 2012 16:07
101-12-16「國士胸羅廿四史 村童背誦十三經」─第十三屆全國經典總會考頒獎典禮在嘉義市盛大舉行
相關檔案: | ![]()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左二)親自主持第十三屆全國經典總會考頒獎典禮,與嘉義市政府黃敏惠市長(右一)、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王財貴董事長(左一)、不分區立法委員吳育仁(右三)共同頒發績優考生合格證書,勉勵學童 ![]()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中)親自主持第十三屆全國經典總會考頒獎典禮,與嘉義市政府黃敏惠市長(右五)、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王財貴董事長(左五)共同頒發績優考生合格證書 ![]()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嘉義市政府黃敏惠市長、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王財貴董事長與通過會考績優考生合影 |
日期: | 101.12.16 |
內容: |
國內規模最大的兒童讀經評鑑活動-「第十三屆全國經典總會考」頒獎典禮於12月16日(星期日)上午9時起,在嘉義市東區體育館盛大舉行,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親自主持,嘉義市政府黃敏惠市長、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王財貴董事長均到場勉勵學童,並與不分區立法委員吳育仁、縣市政府代表、各讀經團體代表共同頒發績優考生合格證書,並表揚各縣市會考承辦學校與推動讀經有功團體,來自全國各地的績優考生及家長、各縣市推廣讀經學校團體近1,200人齊聚一堂,分享讀經心得與合格喜悅。 |
- Dec 17 Mon 2012 22:39
崇德厚福百代薪傳全球志工表揚大會 讀經版
- Dec 17 Mon 2012 12:36
101-12-9 孟丹梅 老師 講座後 心得
- Dec 17 Mon 2012 12:26
為人為己,永不嘆氣--王財貴 教授

為人為己,永不嘆氣
各位朋友:
年青時掌老師教我讀四書,有些話每每讓我起了很深的感動,立志嚮往之:譬如: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見得一個人心量要廣大,生命要有益於人。儀封人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見得聖人教化之不容已,也永不會已。孟子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也。”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救之不得,皆引為己過,見得古人淑世之熱切。尤其中庸說:“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能贊天地之化育,能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更見得人生意境之深遠,雖一生盡心盡力,猶不可及。輒憂患時生,每思奮發,欲以有為。
但當讀到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一句,則爽然自失,又快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