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動的最起始點,都是來自於精神層面。 如何在想法跟做法中找到平衡,是成就我們的關鍵。

 

 

說話要得體合宜

《聖經》中有一句很美的句子:「一句話說得合宜,如同金蘋果放在銀網子裡面。」這句話是我生命當中非常推崇的一個信念。一句話說得合宜,也是我們要學會的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會講話不代表會溝通,然而溝通能力決定你的生命狀態跟生命品質。我常講,你怎麼說比你要說什麼重要。我們要試著讓周遭的人因為你的到來、因為你的話語,如沐春風。

一句話說得得體合宜並不容易,需要考慮時機、場合,還必須出自良善的態度,同時存著一顆善意的心,而不是在美好的言詞下卻有一顆不平的心。智者並不鼓勵人多言,因為言多必失,懂得傾聽會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東西,因此一句話說得好,不僅使別人得到幫助,自己也會非常喜樂。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跟各位分享:

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高中同學鮑伯,他那天要將貨品送到位於達拉斯貿易中心的客戶那兒,那時正好風雨交加。客戶曾告訴鮑伯,可以把車停在大樓的後面卸貨,所以我們就將車停在畫黃線的卸貨區。

此時,一個大樓警衛衝過來大吼說:「喂!你們不准停在這裡!」

我立刻反駁,我們已經報備過,也得到主管人員海根斯小姐的允許。我很不願意在這種天氣中把車停在半英哩外,再辛苦地運這堆貨品。

然而,鮑伯的反應正解釋了他為何能在高中時代獲得最佳服務獎的榮譽。他立刻放下手中的貨物,以非常誠懇的口氣對那位警衛解釋說:

「海根斯小姐告訴我說,如果我只需要暫停幾分鐘的話,就可以利用這裡卸貨。不過,也可能是我自己搞錯了,畢竟這裡是你管理的。那麼請你告訴我該怎麼辦,我就照著做好了。」他注視著那名警衛的雙眼,微笑著等他回應。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態度強硬的人軟化得這麼快,那位警衛竟然說:「嗯……我想……如果你只停幾分鐘而已的話,應該是沒什麼關係的。好吧!那我幫你看著車子好了,以免被別人開罰單。你儘管去忙吧!」

鮑伯非常感激地道謝,我們也因此能輕鬆愉快地把事辦好,一滴雨都沒沾到,而且我們離開時,那名警衛竟然還熱心地搬開一些路障,讓我們利用特別出口開出去呢!

這則小故事生動地告訴我們溝通的重要性。信念創造外在的實相,你所相信的事情,包括你所講的話,都會反映出你的內在狀態;反過來,如果你的內在是平靜喜樂的,你的溝通品質也一定會很好。

試想一下,倘若你的話語能夠將光亮帶給困惑的人,將盼望帶給沮喪的人,那必將是很美的。我們所處的時代需要這種溝通能力,需要真誠與愛心,也需要不增痛苦、激發信心與能量的話語。

保持適當彈性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它告訴我們,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有一句廣告語:「水,是生命之源。」是啊,水,是我們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一樣東西,但仔細琢磨一下,我覺得水有很多品質都是值得我們在做人做事中去學習和借鑒的。「上善若水」僅此一句話,便叫人體會到了水的意境。

首先是水的無私精神,澤萬物而不求回報,世間的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但水卻從不要求回報。二是水的謙和,避高趨下,水往低處流,具有不張揚、低調的品質。

第三點特質即水是有彈性的,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這也是一種人生哲學,是一種智在的狀態。

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隨機應變,保持適當的彈性,會讓自己遇見更多美好。在禪宗裡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著找接班人。一日,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到面前,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一個叫塵元。高僧對他們說:「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寺院後面懸崖的下面攀爬上來,誰將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懸崖,崖壁極其險峻陡峭。

身體健壯的慧明,信心百倍地開始攀爬。但是不一會兒,他就從上面滑了下來。慧明爬起來重新開始,儘管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還是從山坡上面滾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後又開始攀爬,儘管摔得鼻青臉腫,他也絕不放棄……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慧明屢爬屢摔,最後一次他拼盡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時,因氣力已盡,又無處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塊大石頭上,當場昏了過去。高僧不得不讓幾個僧人用繩索,將他救了回去。

接著輪到塵元了,他一開始也是和慧明一樣,竭盡全力地向崖頂攀爬,結果也屢爬屢摔。塵元緊握繩索站在一塊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試一次,但是當他不經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後,突然放下了用來攀上崖頂的繩索。然後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頭向著山下走去。旁觀的眾僧都十分不解,難道塵元就這麼輕易地放棄了?大家對此議論紛紛。只有高僧默然無語地看著塵元的去向。

塵元到了山下,沿著一條小溪流順水而上,穿過樹林,越過山谷……最後沒費什麼力氣就到達了崖頂。當塵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時,眾人還以為高僧會痛罵他貪生怕死、膽小怯弱,甚至會將他逐出寺門。誰知高僧卻微笑著宣布,將塵元定為新一任住持。

眾僧皆面面相覷,不知所以。塵元向同修們解釋:「寺後懸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於山腰處低頭下看,便可見一條上山之路。師父經常對我們說『明者因境而變,智者隨情而行』,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退變的啊!」

高僧滿意地點了點頭說:「若為名利所誘,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籠之內,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然後高僧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攀爬懸崖,意在檢驗你們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籠,心中無礙,順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間癡情之人,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不在少數,但往往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樣,並不能達到心中嚮往的那個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臉腫,最終一無所獲。他們缺少的就是像水一樣的彈性,他們總是認為,這件事應該怎麼樣,或不應該怎麼樣,如果事情沒有如他所願,就心情煩躁。

現在開始,放下你心中的應該與不應該,多點彈性,會讓你擁有更多的選擇和迴旋的餘地,也會讓你遇見更多美好。

【禮物心語】

◆只要有一顆平等的心,那麼你就會開始豐收。

◆價值觀、信念相同的人終究會互相吸引。

◆不要活在別人的嘴巴裡面,而是你真的相信這個新事物最後能帶給你幫助。

◆宇宙只講平衡,不講道理,沒有對錯。也就是說:「你所付出的一切好的與不好的,終究都會來到你的身邊。」

◆信念創造外在的實相,你所相信的事情,包括你所講的話,都會反映出你的內在狀態。

◆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

◆體驗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付出。

◆一定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所以,生命當中要學會「輕裝上陣」。

◆當我們全心的感謝,我們就會立刻感到平靜,並且變成一塊吸引美好事物的磁鐵。

◆想讓自己能夠有更好的狀態,除了保持樂觀的心態,還要有一點危機意識,學會與恐懼做更好的相處。

◆換個思路就換個出路。

◆學習與成長背後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問題還在那裡,可對你而言,它已不再是問題。

◆當你選擇了平靜,你所想要的一切都會選擇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