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晨報:有人5點就出門赴講壇 爲聽王财貴讀經
昨天,王财貴演講之後,兩名讀經兒童上台帶領觀衆朗誦《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數千年前的國學經典響徹整個會議廳,頌聲悠悠,餘音繞梁。
所謂經典,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高明的著作,含有深厚的智慧和内涵,古代的聖賢都是大教育家,讀聖賢之書,就是回歸人性。
如果不以培養品學兼優的孩子爲教育的本源和目的,到最後就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
—— 王财貴
晨報記者 林穎穎
有人5點起床從青浦趕來,有人提前兩個小時來等“餘座”,有人自稱粉絲追着他簽名拍照,演講落幕,席間數次響起的掌聲潮湧而起,聽衆紛紛舉手搶話筒提問,時間已過中午12點,還有人久久不願離開……
這不是一場明星見面會,卻呈現出了比追星更加熱烈、持久的效果。一群關心孩子、關心自己、關心教育的人,聚集到華東師範大學,參加新聞晨報國學公益講壇。其中有苦口婆心的勸服,有幽默睿智的回答,有痛定思痛的反思,還有說一不二甚至不留情面的質問,所有的聲音,都指向一個問題:教育到底應該怎麽樣?
演講人兒童讀經教育倡導者、台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長、牟宗三先生弟子王财貴給出了他的答案:誦讀聖賢經典,回歸教育原點。
教育如治病,應從源頭抓
昨天9點15分,華師大逸夫樓會議室早已座無虛席,就連走道上也坐滿了人。“沒想到工作日也這麽多人過來!”提前15分鍾趕到會場的讀者張女士發現,現場已經找不到空位子,隻能席地而坐。
9點半,一席漢服夫子裝、滿頭銀發的王财貴走上演講台,他拱起雙手,向在座聽衆深深作揖,現場一陣熱烈掌聲回應。
推廣讀經的王财貴,以中國古代的一則經典故事作爲演講開端:戰國時代有名醫扁鵲,一天魏王問扁鵲:“你這麽有名,應該是天下第一名醫。”扁鵲搖搖頭,魏王好奇:“難道有比你更好的大夫嗎?”扁鵲說:“我大哥是天下第一,我二哥是天下第二,我充其量隻不過是第三。”
魏王又問:“但爲何你大哥、二哥沒你有名?”扁鵲說:“我大哥在病人還沒患病之前,就提醒人家了,他濟濟無名;我二哥是病人出現小病時,就使用推拿、針灸等方法把小病治好了,所以他隻是在鄉間有點小名氣;很多人找到我時,是已卧病不起,我就下重藥,去頑疾,結果我就成了天下名醫。”
故事講完,王财貴直指主題,“我們的教育,應該像扁鵲的大哥治病,還沒出現病竈,就把問題解決了”。
所以,教育就像治病,要從源頭抓起。王财貴說,知曉教育的源頭,這并不隻是專家要研究的事情,而是每個人的眼前事。“你們生了孩子的人,能不管嗎?”王财貴一陣激動,右手順勢往台下一掃:“不能一批"大糊塗",帶出一批"小糊塗"啊,否則世界就是一塌糊塗!”
“人文習得從讀經開始”
這一掃,台下聽衆有人面面相觑,有人竊竊私語,有人冥思苦想。
王财貴表示,自己曾經問過很多家長“知道孩子在讀什麽嗎”,家長說:“怎麽不知道?我天天在輔導孩子功課。”“爲什麽做這些功課,家長說是學校規定的,去學校問老師爲什麽要教這些功課,老師回答是校長讓教的。再去問校長……如此往複,沒有答案。”王财貴表示,“并不是說教這些内容不行,但是作爲老師、家長是否應該先問一問自己:"教這些行不行?"
教育,到底爲了什麽?教育的本來面目,到底應該是怎麽樣?王财貴給出自己的解釋:其實教育的問題并不複雜,隻要基于“人性”。而這裏,必須有一種“洞見全體”的智慧,見到人類本來就應有其生活所需的知識技能之學習,又應有其雅化、深化的人文智慧之學習。無論任何學科教學,都應該按照人類學習的自然規律而施行,才合乎人性發展規律。
生活技能易學,人文智慧難得。但是人文智慧又關乎一個人的品德心性、人生态度。對此苦惱的家長不少,王财貴的建議是,人文習得,從讀經開始。“因爲所謂經典,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高明的著作,含有深厚的智慧和内涵,古代的聖賢都是大教育家,讀聖賢之書,就是回歸人性”。王财貴還推薦世界上的經典,再如名曲、名畫,都可以成爲培養孩童人文智慧的好教材。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王财貴表示,雖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爲聖人,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學貫中西,但是如果不以培養品學兼優的孩子爲教育的本源和目的,到最後就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
讀經是爲孩子儲備“地下水”
“講到這裏,可能有人抱怨了,怎麽講的都是理論,怎麽操作啊?”早就摸準了聽衆的“脾胃”,王财貴随即帶來了讀經教育的三個操作原則。
首先,教育的時機要把握。因爲時間是單向度的,人的生命在時間中順流而走。人類的一些基本能力,在生命的初期就要完成,這是所謂的“學習關鍵期”,錯過了時機,可能造成學習的障礙,往往終身補救不及。
誦讀經典,也是越早越好。“家裏有人懷孕,準備兩架CD機,一架用來聽古典音樂,一架用來聽經典誦讀”,王财貴用已經被廣爲認可的胎教理論告訴聽衆,孩子越小,吸收越是全方位,胎兒聽經典,可以将這些記憶放入潛意識中,成爲一輩子的人格背景,或許,優雅和聰慧就在這時埋下種子。
王财貴接下來講到内容。中華文明幾千年,書海浩瀚,讀哪些好?他的觀點是:從最高的經典讀起,以高明覆蓋基礎,以最核心擴展到最邊緣。而這最高的一層是:“四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這些經典,不怕重複,因爲其中蘊含着聖賢的人生智慧,意義深遠”。
最後才是方法。王财貴認爲,所謂讀經,重點在于讀。不必講解與觀察,隻要反複而熟練,取經典而背誦,謂之讀經。特别是兒童,他們的學習特色在于吸收、儲存和醞釀,不在于理解和運用,況且“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王财貴說,誦讀經典,就是爲孩子儲備生命的“地下水”,爲了有一天,這些聖賢的智慧能夠澆灌他們的生命,讓其優雅而有深度。
[問道王财貴] “數理讀經”的構想
讀經可使孩子人文素養提高,那麽其他科目呢?王财貴昨天講述了一段他和一位苦惱家長的對話。
那位苦惱的家長找到王财貴:“我孩子數學不好,怎麽辦?”
王财貴回答:“先看班裏最好的同學是怎麽學的?”
家長更苦惱:“那個孩子一不做作業,二不複習,家長從來也不管他,而且老師是同一個,教的内容也一樣,又怎麽辦?”
王财貴回答:“所以現在看來,問題不在于家長、老師或孩子知否努力,在于孩子是否聰明。”
家長沮喪起來:“那就是我的孩子不聰明了?那更難辦了!”
王财貴又答:“讓他讀經。”
“數理”和“讀經”兩個詞彙放在一起,确實格格不入。不過,王财貴認爲,讀經教育,并不是什麽特别的發明。它隻是出自一個理想:讓教育回歸他的本性。就是“該怎麽教,就怎麽教”,因此,這種理想可以應用到其他科目上。
在王财貴“數理讀經”的構想中,“是聰明的頭腦使數理好,而不是數理的訓練使頭腦好”,猶如先要建了高速公路網,才能讓車子跑起來,而不是放了很多車子,就可以跑出高速公路。所以在人生的整個教育曆程中,尤其在十三歲之前,是腦神經建置的黃金時期,這時,訓練人類心智的主題,不應該在于數理思考的精密撥弄,而是讓語文和藝術等訊息大量往來,“以人文帶動科技”,這不隻是在學問價值上如此,即使在教育養成上,亦應如此。
成年人依然可以讀經
晨報讀者:我陪4歲的女兒讀經,她問我是什麽意思,但是我也不懂。怎麽辦?
王财貴:你可以老實回答:我也不知道(笑)。或者你也可以告訴她,你16年以後才會用到,到時你再來問我。不過也許等到她20歲,她會來告訴你:“媽媽,現在我已經懂了,但是你還不懂。”(笑)你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有一天知識比你豐富。
晨報讀者:我的孩子七歲半了,能背不少經典,但是每次邊玩邊背,怎麽辦?
王财貴:他不認真的時候都能背出來,認真的時候還得了?(笑)大人要注意才能學習,但是兒童不需要,孩子越小吸收力越是全方位的。你的孩子很正常,而且是天才,很恭喜你。
晨報讀者:如果過了13歲,還能不能讀經?
王财貴:如果是成年人,想要提高語文能力、吸收古人智慧、學習自我安身立命的内在道理,依然可以讀經。我希望三到五年之後,中國有一半人讀過《論語》。曾經有人告訴我,兩個夫妻都要離婚了,但是讀了《論語》,就和好如初了。《論語》中說,“吾日三省吾身”,“巧言令色,鮮矣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去讀《論語》,讀到契合的地方,你會感動,有人讀了還會痛哭流涕、手舞足蹈,這是因爲你遇到了你真實的生命,這就是漂亮的讀書法。
【聽衆感受】希望我們不要失去國學文化的瑰寶
晨報記者 朱曉芳 林穎穎 徐斌忠
昨天早晨7點半,華東師大逸夫樓報告廳剛剛打開門,就迎來了晨報國學公益講壇的第一批聽衆,此時,距離講壇開始還有兩小時。
把講座錄下來給女兒聽
“我六點多就出門了。”家住浦東上南四村的顧偉民告訴記者,他是晨報多年的忠實訂戶,在報上得知有這麽一場講座,非常感興趣,所以早早就趕來了,“路比較遠,出來晚了怕堵車遲到,錯過講座。”說話間,顧先生從腰間掏出一台香煙盒大小的錄音機說,他要把講座全程錄下來。“帶回家給我的女兒聽。”顧先生說,他的女兒在華東政法大學讀大一,也想來聽這個講座,無奈學校有課,好在最後想出了錄音的主意。
離開場時間還早,顧先生還自願做起了志願者,幫助晨報工作人員一起擺放提供給聽衆的資料和水。
77歲高齡的傅先生來自寶山泗塘二村,老人家爲了聽這堂公益講座,可謂做足了功課,“一個星期前,我就按照報上刊登的信息,專門來華師大探過一次路,所以今天來就熟門熟路了”。從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技術研究所退休的傅先生說,自己是搞工程技術研究的,以往對國學經典涉足較少,而自己的下一代乃至第三代由于種種原因,也較少花時間誦讀國學經典。“我今天來聽講座,一方面是想充實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将自己在講座上所了解的内容帶回家和自己的兒孫輩們交流”。
年紀最大的是一位82歲的老伯,他說看到報紙介紹能學習國學,就趕來了。年紀最小的是18個月的小女孩,她是被外婆顧建華推着手推車帶來的,外婆說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一位物業公司的職工特地換了班來聽講座,他說多學習總有益處。
家長期待晨報辦讀經班
劉玮帶着在幼兒園讀大班的兒子高浩雲一起聽講座,“雖然内容比較深奧,但是我兒子還是坐着堅持聽了2個多小時。”劉玮表示,現場聽到了不少理論,希望以後還能多聽到一些實際的指導。一些家長在講壇後,還詢問晨報是否會舉辦讀經班,希望以後能繼續學習。
活動也吸引了一些“90後”的莘莘學子,華師大讀研一的樊小偉就是其中一位,他心中充滿着對國學的求知欲。“講座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中國人,如果沒完整地讀過《論語》,那真是太可惜了",我自己業餘時間也在學《論語》,先從修身開始,我希望我們不要失去國學文化的瑰寶。”
昨天現場還來了一些與國學有淵源的人。
施女士與國學最早結緣于2010年的一個傳統文化學習營。在爲期40多天的學習中,施女士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對其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談到:“就像王教授所說,讀經典,能夠得到内心的平靜,更多的是得到一種做人的态度。”施女士平日裏帶着自己的孩子和小區裏的朋友一起學習國學經典,有《論語》、《大學》等,她希望大家可以先學做人,再學知識。她聽了王教授的講座後,更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王财貴的夢想] 未來在内地建千年書院
晨報記者 林穎穎
昨天晨報的國學公益講壇上,王财貴穿的是古代夫子裝,飄逸清緻,十分儒雅。事實上,幾年前他演講時,你看不到他穿“古裝”,那時候,他穿西裝,打領帶,與他推廣讀經符号性的形象不大相符。
王财貴道出其中的緣由,“穿夫子裝當然更舒服、也更自在,但是一開始,我甯願不穿。因爲那樣很難引起大家的注意,隻有穿西裝打領帶,給大家一個奇怪的感覺,也才能讓大家注意到我推廣的讀經教育”。到如今,他的讀經推廣有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他才願意穿起這件“壓箱底”的衣服。
除了他的外在着裝,王财貴的日常言談也是三句不離讀經。記者感受到,上海駐足的這兩日,王财貴在大多數時間并不多言,在人們說到與讀經不相關的話題時,他是沉默的,甚至還有點“開小差”,自顧神遊。但是,隻要一逮到機會,他就會跟身邊的人 “講經”。
“死讀書,但不要讀書死。 ”
“一個人打開經史子集,而不能讀原文,還要看翻譯,這就說明這個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國文化。 ”
“經典讀起來多美,語言優雅,抑揚頓挫。 ”
“讀她千遍不厭倦,讀她的感覺像春天。 ”
……
他文白兼用,引經據典,甚至用起了流行歌詞,見縫插針地傳遞讀經信息給他遇見的每個人。
王财貴就是這樣一個人,20年來,在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行走、演講,沒有所謂的運作團隊,甚至都沒有固定經費,支撐他的就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念。
他的夢想就是未來在内地建立一座千年書院,這個地方像世外桃源,能讓人靜心讀經,承載千年育人的重負。
雖已退休,他卻還在爲此奔波着。
[讀經教育體驗] 國學熱方興未艾
随着這些幾千年沉澱下來的傳統經典,一點點地浸潤孩子們的眼耳鼻口。總有一天,這些經典的種子會在他們身上發芽、開花。——複旦教師沈國麟
記者 林穎穎
晨報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幾年前在深圳一個農民工子女“兒童讀經班”上,作爲志願者教師,沈國麟将《弟子規》、《道德經》等國學經典,編成了有節奏的歌謠,帶着孩子們一起吟誦,但他很少爲學生解釋這些文字的涵義。
沈國麟如今是複旦新聞學院的副教授,作爲一位兒童讀經教育實踐者和曾經的推廣者,他幼年起就學習國畫和書法,在傳統藝術耳濡目染下而成長的他,對國學有一份特殊的熱愛。
國人推廣國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當時主要是國學大師南懷瑾以及一些追随他的熱心志願者在推動,此後,21世紀初的頭幾年,國學和讀經風潮興起,《百家講壇》等節目的熱播也推動了國學熱的升溫,沈國麟說,如今,國學熱到了一個方興未艾的階段。“國學熱”的出現有其必然,沈國麟認爲,這是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人們在物質得到滿足後,精神上也需要有一定追求,近年來,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觀出現空虛、迷失,急切地需要尋求一個精神坐标,中國的傳統國學,就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他們的心理需求。”
通過研究,沈國麟還發現,發展到一定階段,回歸傳統文化,在發展中國家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不管是東南亞,還是中東,都經過了一個向西方學習現代化,而後實現民族意識覺醒,向傳統文化回歸的曆程,而中國是個傳統文明古國,也勢必将對燦爛博大的傳統文化有回歸”。
如今的國學熱,不僅體現在成人,還在兒童教育上。很多家長願意擲重金送孩子在課餘時間學國學、讀經典。沈國麟接觸過不少這樣的家長,他表示,這些家長一般都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同時家庭也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他們自身對傳統文化有認同,同時也有一個圈子,容易互相影響”。
兒童學國學、讀經典,最重要的是培養對生活的健康态度。“比如《弟子規》中就講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師友,這些都是古代經典的核心教育目标。”沈國麟認爲,說到底,中國以儒學爲主的古代教育,就是“如何做一個人”的人格教育,包括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而這些對生活的态度,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至關重要。
之前,對古代教育隻是“死記硬背”的批判有失偏頗。“孩子10歲之前,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在這時候讀經,邊背誦邊理解,哪怕不理解先背誦,長時間的識記也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等孩子慢慢長大,影響和作用就會慢慢顯現出來,畢竟這些經典都是幾千年來傳承和錘煉下來的”。
《新聞晨報》2013年6月19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