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為什麼要「讀」? ---為推廣兒童讀經兼為中國「讀書人」正名y
!,+(霍韜晦,當代思想家,儒者,教育家,文化學者)
D@K
書要讀,以中國文字寫成的經典更要讀。「讀」不是「看」;「讀」要讀出聲音來,讀出韻味來,讀出意義來,讀出精神來。這是中國傳統讀書人成長自己、吸收古人智慧的不二法門,可惜今天完全被廢棄了。
被廢棄的原因之一,是誤以為中國落後,正是傳統經典所害。「五四」時代的知識份子,提倡要以西方文化來「啟蒙」我們,今日若再讀經,不是重新回到蒙昧嗎?#T
被廢棄的原因之二,是誤以為中國經典難讀,文字複雜,讀音之外,還要辨義,不似外文僅藉數十字母便能構作一個完整的語言體系。為了減輕兒童讀書的壓力,所以有必要廢棄中國文化,改為拼音,還讀什麼經典?\N
被廢棄的原因之三,是誤以為在今天知識爆炸的時代,孩子要讀的書太多,哪有時間去讀這些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無用的東西?中國經典能幫助我們找到工作嗎?能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嗎?
被廢棄的原因之四,是誤以為傳統的讀經法只講背誦,不講理解,花費大量時間,陳陳相因,思想會不會閉塞?囿于傳統,如何接受新事物?今天人類已經全球化了,不可能再重蹈晚清「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覆轍。V
以上四項理由,一是落後,二是困難,三是無用,四是閉塞,我們認為都是誤解,有必要厘清。2
落後之說,自「五四」中人提出,今天看來,亦「落後」了。為什麼?因為當時「五四」中人假定西方文化比我們優勝,我們還停留在無知、 幼稚的階段。但現在看起來,西方文化創造了什麼?創造了資本主義,革新了技術,釋放出人權,創立了民主制度。但資本主義造成財富壟斷、分配不公;技術幫助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豐富了市場,但亦加速了消耗,地球生態大受破壞;人權的確是民主制度的基石,但不講道德,不講修養,人權的內核只是本能欲望,難怪今天歐美經濟崩潰,社會不安,倫理斷喪……,如此文化,豈能盜用「進步」之名?歷史明鏡,自有所示,我們不可昧于一時之見。
困難之說,恐怕是當時對自身文化感到自卑而欽羨別人強大的人想出來的藉口,完全不瞭解中國文字乃至世界語言的區分而妄下判斷。西方文字多為屈折語(如印歐語系),以表音為主,即以音聲為中心(phonocentrism),文字只是音聲的記錄,但音聲已不在場,於是造成距離。這個距離使西方語言學家發現其不足,於是想建立一個以意義為主的符號體系。如笛卡兒(R.Descartes)便曾經有這一想法。但他們不知道,中國文字正是以表義為主,一字一義;雖然亦表音,但音、義、形分離,不像拼音文字那樣一致。表面複雜,實際簡單,因為中國文字組合靈活,而且形象,以形聲字、會意字較多。它的特色,就是讓使用者直接面對概念,加上學習時,要把音義結合起來,即需要思考和記憶,亦即左右腦並用,使兩者的神經元都得到開發,穿越概念,直達語境。非常迅速,在教育上很有意義。難怪近代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稱漢字是「思想的文字」。從讀經的立場看來,就是讓讀者直接進入經典的義理世界,似難而易。F
無用之說,在於對「用」的瞭解太狹隘、太功利。莊子已指出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現代人由於生活壓力大,讀書只是為了謀求出路,把自己變成工具。教育只傳授知識與技能,以滿足市場需要,從不考慮人的健康成長。所謂「終身學習」不過是鼓勵為自己增值,多考幾個學位以策安全。人如此局促還會有志氣嗎?還有抱負嗎?還有風骨嗎?還有真正獨立的人格嗎?我們要培養的是「人」,不是工具,不是供應市場的產品,這唯有多讀中國經典才能長養。
閉塞之說,必然是那些不讀或未讀中國經典者的想像之詞。中國書意境高遠、胸襟闊大、感情真摯、內容豐富,經史子集,歷代均有增添,並無畫地自牢。中國人所嚮往的是「至德」之境,即「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居上不驕,為下不倍」,所以不會閉塞。清代的悲劇,正是當時專務考據之學者,不善讀中國經典所致。5Nz
6Z
由此說到今天我們提倡讀經,便要撥開雲霧,重新體認自己的傳統。今天亦非百年前的「五四」,經過歷史的轉折,物換星移,中國讀書人大可收起自卑,平情看待中西文化。重新讀經,以繼承中國讀書人的傳統。這和西方知識份子的參與社會,純然橫向的理性態度便有畸輕畸重之異。@K4\
中國讀書人之所以稱為「讀書人」,首先即在「讀」,透過「讀」來反復體會、領悟書中之情與理,所以必藉聲音來結合字形和字義。初不必求解,所謂「先讀百遍,而義自見」(明•陳繼儒語)。為什麼?因為中國經典許多都不是西方語言學的「描述句」,通過經驗測試來確定其真假值,而是思想提升的過程,有其凝煉之處,往往意在言外,讀者必須自行咀嚼、品味,方得其妙。換言之,與其說是知識的傳遞,不如說是性情的陶冶。如孔子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先不說「惡」字可有多種解釋,單從若人有志於仁道之實踐,則其心必然開放,對一切人均能包容、同情、惻隱、接受,而不會拒絕,更不會討厭之。更進一步,我有此心,人亦有此心,我能成長,別人亦能成長。眾生不但平等,而且可上達。如是怎會有「惡」?從這裡可以看到: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愈讀愈有味,愈讀愈有啟發。亦因此,讀書不一定要讀注解。宋人邵康節即說,訓解經書,只是「屋下蓋屋,床上安床」,反生枝節。t
c0+H
這是一種直接契入法,如《大學》所說的「格物」,不要通過那麼多的媒介,而直探驪珠;亦如禪宗雲門禪師之「體露金風」,生命與天地相通。為了可以直接進入,所以讀者必須大聲誦讀,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精神集中,眼耳口心合而為一。朱熹說,讀書必須「熟讀精思」,首先就是反復誦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虛心涵泳」,不要過早批評,自以為是,再「切己體察」,把自己放進書中道理來切實體會,才能真正得其精髓。由朱子之言,可知讀書之要,若不讀書,何以稱為「讀書人」?
曾國藩主張,中國經典,如《四書》、《五經》、《左傳》、《易經》、《昭明文選》、李(白)杜(甫)詩篇、韓(愈)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之文,「非高聲朗誦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說明這種讀書法對人精神生活的開拓,貢獻極大。`|
人能這樣讀書,其實已經不是求知識,而是成長自己。「經」為常道,但「常」不是文字,而是文字之意、文字所指向之理。此理常在,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生命成長就是要邁向此理,體認此理,蓋人生天地間,究竟所為何事?若只是求肉體之生存、欲望之滿足,那就太局促了。所以必有更高之義。此義為經典所詮,所以經典不可毀。孔子指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讀書的真正目的就是提升自己,體認為人之道,而別無所求;只有無所求,讀書的樂趣才出。宋儒教人尋「孔顏樂處」,正在於此。若有所求,反而是壓力。放開懷抱,涵泳于書本的世界,自由徜徉,這時候就不只是「讀」,更不由自主的,發為吟詠了。上文說,讀書可以陶冶性情,這就是陶冶性情,由知義、得其理,再酣醉其情,不正是孔子的「吾與點也」嗎?R=
吟詠有音樂性,中國文字是單音節語,文法只講語序,而字有平仄,若排列得當,即聲調鏗鏘,情韻悠揚,如撫琴吹簫,如擊鼓擊築,所以很早有詩、有歌、有賦、有文,後世更發展出對聯。這不只是中國文字的特色,更是中國文字的優美之處,其中所涵藏的道理極豐。簡單來說,通過朗讀,通過吟詠,是培養人的性情健康成長的最好的途徑,也最宜於教育。為什麼?因為情理兼備。正如最新的腦科學理論,左腦管抽象思維,右腦管形象思維;左腦是後天學習之腦,右腦則是先天遺傳潛意識之腦;左腦能力有限,右腦卻蘊藏無限潛能;徜能兩者結合,相互開發,人就會愈來愈聰明。在世界各大民族之中,大家都承認中國人聰明,我想這和中國文字的使用有莫大關係,和中國傳統的讀書法很有關係。
讀經既然有此重要作用,那麼當然由兒童開始。這不只是因為兒童的純真好學,記憶力強,而是充分發揮其潛能,在其起步的時候,即輸入大量具有美感的文字。不要以為這會加添孩子的壓力,其實是引發他們的天賦。尤其是,在他們生命開啟的時候,給予正面的引導,勝過現代社會讓他們沉迷在血腥、暴力、虛假、醜惡的電腦遊戲機裡!-\"
我們不要看輕兒童的學習能力,只要安排恰當,不強迫、不考試、有樂趣、有啟發,兒童自然能進入經典世界,長大之後,自然能成為維護和弘揚中國文化的人才。
(感謝鹿鳴學堂翁瑤旋老師恭錄及校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