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13歲前教給孩子全部學問
2005年07月21日
對話人物
王財貴, 臺灣省台南縣山上鄉人,臺灣著名國學大師、台中 師範學院 博士生導師,全球“兒童讀經教育”的首倡者、實踐者和推廣者。美國科技教育協會研究員,臺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長。
“孩子在13歲之前一定要不管懂不懂,先把重要的東西放到肚子裏面。”這就是臺灣省台中師範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財貴倡導的教育理念。7月24日 ,他應鄭州晚報和先鋒教育之邀,將到河南省人民會堂進行演講。7月14日 , 王財貴 先生接受了《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的專訪。
“一生學問13歲前教給孩子”
鄭州晚報:在您的演講中,您一再强調“教育是非常簡單的事;教育是非常輕鬆愉快的事;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這對于現代教育思想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你的根據是什麽?
王財貴:事實上,我强調的是孩子在13歲之前的教育很輕鬆,一定要把他一輩子應該有的學問全部教給他,讓他自己終身去開發領悟。科學研究證明右腦的學習力是左腦的100萬倍,而現代世界流行的教育95%的都是抑制右腦潜能的教育。而誦讀經典恰恰是開發右腦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鄭州晚報:爲什麽這麽說?
王財貴:人的右腦是一個專用于知識儲存的大腦,也就是說是存檔的。在人生的任何階段,右腦的東西都存在著,它就像電腦的硬碟,在你想用時,就可以調出來用。而左腦則不存檔。兒童在3~6歲,右腦發育成熟60%~80%,13歲前右腦發育成熟能達100%。這段時期孩子潜意識中耳聞目染的知識和內容往往能全盤吸收。如果用國內外最經典的文化熏陶,包括古典音樂、傳世名畫、經典書籍等,就能讓孩子全盤吸收,終身受用。當年齡超過13歲之後,那種直覺的能力消失,深度學習的習慣也就消失,之後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需付出比13歲以前千萬倍的努力了。
“你的孩子爲什麽不聰明”
鄭州晚報:不少人感覺自己的孩子在3歲之前什麽都不懂,字沒認多少,給他灌輸那樣高深的古代文化精髓,他能懂嗎,真有用嗎?
王財貴:根據西方的醫學研究,人類在胎兒,3個月到5個月,就開始腦神經的發育。人類的腦神經,有140億個腦神經元細胞。這些細胞與細胞之間本不相溝通,但是,接收到世界上的任何資訊,腦神經元就會長樹突,如果樹突跟隔壁的神經元樹突接觸,叫做突觸。突觸是神經與神經之間溝通的管道,如果資訊重復30次以上,這個管道就鞏固起來,終身可以用,如果神經元根本沒有受到外界刺激,它不長任何樹突。有的神經元接受良好的外界刺激,它可以長1萬到兩萬根突觸。長兩根與長兩萬根的人,將來他的思考能力、才華就相差1萬倍。所以,你問你的孩子爲什麽不聰明,你要好好想一想你怎麽不教他聽古樂、誦古書。
鄭州晚報:爲什麽非要教他聽古樂、誦古書?
王財貴:我們的家長認爲,小孩子懂什麽?小孩子當然不懂,但是人生的學習只有懂才行嗎?你現在不學,將來一輩子不懂。現在學了,每一年都有它的懂,乃至于懂一輩子。假如你說,我現在一邊教孩子音樂,一邊告訴孩子音樂的知識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告訴大家,孩子事實上已經有了鑒賞音樂的能力。你想他曾聽過幾百首世界的名曲,如果他想要知道音樂這些理論,那麽,等到他長大,兩個禮拜就可以全部學完。你怕什麽?爲什麽現在就要告訴他,這個人叫貝多芬,這個人是18世紀的人……所以,知識是比較簡單的事,而心靈的開發却是很難的事。
孩子的啓蒙教材“越高深越好”
鄭州晚報:誦讀中國經典文化叢書的孩子與普通孩子到底有多大區別?
王財貴:根據實踐,我們發現誦讀經典的孩子注意力漸漸集中,記憶力漸漸地提升。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提升,理解力和學習力就跟著增長。而讓數學學科等理科知識學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就是挖掘孩子內在的學習能力。人類總是先發展語文能力,然後才發展思考能力的。在孩子小的時候,訓練他的思考能力,是沒有用的。要讓他誦讀,幷且要趁早。
鄭州晚報:他們大多是從哪些經典開始入門的?
王財貴:孩子最初的記憶沒有深淺可言的,你要把握教育的內容,越高深越好。所以,孩子的啓蒙教材應該是《論語》,第二年開始讀《大學》、《中庸》、《莊子》,第三年讀《孟子》、《詩經》、《易經》。到了第四年以後,可以讀《春秋》、《禮記》、古文選等。我認爲,按照這份書單持之以恒,兒童讀經一年,國文程度可超越高中,讀經兩年可淩駕大學,讀經3年則應有中文研究所的水準。每天花個二三十分鐘,一年就可以背下3本書。千萬不能讓孩子讀那些小兒科的東西。另外,我非常鼓勵“親子共讀”,及早讀經,越早越好,13歲之前,一定要把他一輩子應該有的學問全部教給他,讓他終身去開發,所以越早越好。你說越早越好,早到什麽時候?千萬不要再說早到胎兒,因爲很多人會捶胸頓足。
3歲前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
鄭州晚報:在現實教育中,你推廣的這種教育理論有沒有具體操作方法?
王財貴:再次强調,一定要在13歲之前打定基礎。打基礎的方法就是,“不管懂不懂,先把重要的東西放到肚子裏面”。因爲兒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時候越是全盤吸收,像海綿一樣地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處,將來慢慢地發酵。就好像種子種下去一樣,將來慢慢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如果你不播下這個好種子,他就播下壞種子”!所以,家長、老師要有意識地給孩子誦讀、傾聽、觀看經典的文化,不需要他懂什麽意思,只是誦讀,而誦讀本身也能協調身心,開發大腦,它簡單而有效。
鄭州晚報:請詳細談一下。
王財貴:比如說藝術教育,從腦神經的發展原理發現,在3歲之內教育孩子,音樂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孩子在跑、跳或者睡覺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播流行歌、重金屬、搖滾音樂,你就播放古典音樂,只有最優雅的聲音才能浸潤孩子的心靈和大腦,越豐富的聲音,越能建構和開發孩子的腦神經系統,這叫做“耳聰”。所以,我建議全天下的孩子0歲到3歲聽盡世界名曲。一首曲子,只要讓他聽兩三遍,終身不忘,供他所用。
美術教育也是這樣,讓一個孩子3歲之內,看世界名畫———有名的風景、建築。只要圖片就可以了,一幅名畫看過3次,就終身不忘。這叫做眼睛明亮,“耳聰”加上“目明”就叫做聰明。而這個孩子一輩子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就比別人輕鬆愉快,人才的基礎就奠定了。所以,教育不要花錢,不要花時間,不要花精神,就靠著簡單輕鬆的辦法執行。
“聽衆的熱烈反應讓我預想不到”
鄭州晚報:據瞭解,很多城市的聽衆在第一次聽了您的演講之後,便深受啓發,馬上學以致用,辦起各類讀經誦讀推廣班,幷開展得有聲有色。
王財貴:在演講活動中,大家聽講的氣氛和聽後的熱烈反應,讓我預想不到。一位徐州的聽衆聽到一半,就忍不住打電話告訴他妻子說:“今天我來對了,我們的孩子有救了。”南京有一位聽衆對我說:“你講的這些話,應該讓我們的教育部門參考。”在溫州演講後,溫州晚報决定連載我的“讀經說明手册”。南京深圳、厦門、桂林等地,立即有人開辦讀經實驗幼稚園。大陸的有識之士對讀經運動認識很深切,近年來做出的成績很是斐然。讀經不是幾個人或幾個地區的事。因爲把子女教養成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關切所在,幷且“必須同時提升所有人的文化品質,人類才有共同的前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