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孩子開啟成功幸福大門
   
從中國文化傳統論人才培養之要

                             

三、論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法

 既然知道「德行」和「智慧」對一個孩子成德成材、成功幸福非常重要,要如何培養我們的孩子,找到真實的成功和幸福。有一個總目標:「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夫子所提出來的教育目標及理想。何謂「志於道」?心中有目標、有理想,心之所至,心裡所嚮往的稱為「志」;「道」就是真理,一條通往真理的路,一條光明的大路(大道),不要走旁門左道、邪魔歪道,那是不歸路!如何讓人生活得正大光明?如何走出人生的大道?要「據於德」,依據內在的德行,「德」者「得」也,一個人對天地間的正道有所得,所有體悟,於行、住、坐、臥中實踐出來,謂之「德行」,也即「德」必藉由「行」(實踐)的工夫做出來。

 「德」是佷抽象的東西,孔子指點我們一個具體的內容:「仁」,「仁」從「人」、從「二」,也就是「兩個人」。這個世界是你和我共同構成的世界,人不能離群索居,必要活在人群中,所以有了「人倫」的關係,儒家講「五倫」(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關係,就是一個社會的結構關係,既然是人與人所構成的社會,那麼人與人間能不能感通?

 有一天孔夫子在授課時,對弟子們說:「吾道一以貫之」,全體木然,只有曾子以心印心,回答:「!」下課時弟子們都跑來問曾子:「老師所講的『一貫之道』是什麼意思?」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忠恕」就是「仁」的體現。凡事盡心盡力就叫「忠」,將好的事情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就叫「恕」,已立立人已逹達人,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就是「忠恕」,就是「仁」。「仁」者愛人,透過「忠恕」二字來解釋,自然能與人感通。為人子女者能與父母感通,就是能體會父母的辛勞,體覺父母的心情,必定是父母的好兒女。

 我在南華大學任教時,常對學生講,父母栽培你、撫育你長大,應該隨時站在父母的角度設想,應該如何過好大學生活?照顧好自己的健康,讓父母放心,就是好兒女;站在老師的立場,體會老師的心情,照顧好自己的課業,就是好學生。做父母的、師長的也要有通達的智慧,體會行行出狀元,讓子弟走自己的路,培養自己的興趣,別將子弟逼向升學死角,就是好父母、好師長….

 人與人間,做父母的、子女的、師長的互相體恤彼此的心情,就是仁愛的社會,事事都依此而行,還會有壞人去做壞事嗎?有子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悌是行仁的根本,若一個人隨時設身處地,與週遭的人有種存在的共感,就是「仁」的表現,乃至於在社會上,也不會胡作非為,凡事以「仁」為前提,做任何事都要先問自己的良知:「這樣做我安心嗎?」不安的事絕不做。「仁」是孔老夫子最核心的思想,凡事「於依仁」,就會將內在的「德行」實踐出來,實踐出來了,就能體現「道」是什麼了。

 生活在台灣,你就與二千三百萬人產生命運共同體,及至於全球六十三億人類共存共榮,與有緣無緣的遠方兄弟姐妹,產生「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感同身受,心量就就擴大了,格局就更寬了。孔夫子所講的「仁」,就是一個人內在真實的生命,只要能活在與人感通之中,你的生命就擴大了,展現了一個最偉大的心量,如同地藏王菩隡所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能與現在、過去、未來一切有情無情眾生同體共,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我們的心就隨之豁達了,孔夫子所講的「仁」,可以深廣到如此境界,這就合乎「仁」,合乎「道」了。

 要站在以上這些基礎上,才能談接下來的「游於藝」,「游」者,悠遊也;「藝」者,古代曰「禮、樂、射、御、書、術」六藝也現代的父母都會給孩子學各種才藝,畫畫、音樂、圍棋等,有些父母著於功利,在多元入學的今天若有才藝表現優異,都可以列入加分參考,父母又期望孩拿溜冰比賽冠軍、鋼琴比賽冠軍,把學才藝變成一種手段。讀書作學問,在古代也將之列入「藝」的範疇,孔夫子認為,讀書或學任何才藝要先有「德」,才不會心高氣傲、不可一世,於是將「藝」排在最後,先「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修養基礎,才能真正「游於藝」。

 現代人認為要過好的精神生活,必先有好的物質條件,故選填志願時,醫師、律師、會計師,這三師是很紅的科系,也是賺錢最快的職業,但願五十歲時,就能過著退休生活,從此環遊世界,遊戲人間。而這三個科系恰恰最需要「道德」為職業基礎。

 若從孩子小時候便培養「志於道」的理想,又有「據於德」智慧,「依於仁」的忠恕之道表現,他的人生內在有德,外在又能揮灑他的才藝,能將悠遊人生的分寸拿捏得宜,不是很美嗎?我們與經典隔閡太久了,所以很難體會先人的智慧,事實上聖人的智慧遺產,才是我們應為的孩子建構的成功幸福大道。

 要培養孩子成德成材,可分成四個階段來談:

(一)、幼兒養性奠定優美的人格(零到三歲)

  階段目標:存養善性

  具體方法:

1、多講讚美的話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孩子還小的時候,還未被社會習染, 要好好存養孩子的先天善性。古人又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之前的教育非常重要,是一生人格基礎的養成,孩子從小生長在一個和諧美滿、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長大,長大後他對婚姻不會恐懼,他的生命背景是一個和諧狀態。若他從小看見父母吵吵鬧鬧,將來面對婚姻是有所畏懼的,他的生命底層是一個複雜混亂的背景,別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孩子對外在世界的探索不只有眼睛和耳朶,他是四面八方全面吸納的,故古人教育子弟除了言教之外,還強調身教和境教(環境的教育),若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身、口、意,和家庭氣的營造,這對孩子生命背景,對他將來的成功幸福的基礎奠定,是非常不利的。

 有個個案是這樣的:一個小女孩,成長過程中一直感覺有人要殺害她,她長期活在被追殺的陰影當中,經過心理醫生指點,慢慢回溯到胎兒時期,母親一直不想生下她,一直存有墮胎的想法。事實上胎兒在子宮內,母親的思維已經進到滲透到孩子的潛意識裡了。所以,眼睛看不到、耳朶聽不到的深層的部分,才是父母真正要謹慎的。 王財貴 教授在演講時,非強調胎教的重要,胎教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聽中西古典音樂;多講讚美的話。有一個家長在聽完 王 教授的演講後,告訴 王 教授:「我太慢聽到您的演講了,當我懷孕心情不好時,就與朋友打麻將,現在我的孩子脾氣一來時,用什麼安撫都沒效,只有聽到麻將聲才會安靜下來。」除了以上兩點外,夫妻和諧的對話,對幼兒從小人格的奠定,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一本書叫《生命的答案-水》,日本江本勝博士做了兩組水的實驗:一組對水發出讚美的聲音,水產生晶瑩剔透的六角形;另一組對水詛咒謾罵,水呈現出臭的味道,水尚且可以紀錄、接收人的訊息,何況萬物之靈的人呢?孩從始身那一刻起就開始紀錄週遭環境的一切,父母能不謹慎嗎?  

2、多播放優美的中西古典音樂

 日本有一個熟成音樂協會,前幾年到台灣來與全球讀經教育協會交流,那是由一群音樂家所組成的協會,他們多年來一直在做一個研究,研究音樂和人類大腦的關係,他們發現天才莫扎特的音樂很特別,他們把莫扎特的音樂播放給稻穀聽,產量倍增;放給蕃茄聽,產量提升三倍;放給雞聽,本來主人要餵食時,雞會搶食,相互啄身上的羽毛,聽了莫扎特的音樂後,雞就變得有教養多了,雞蛋的產量也倍增了。好的音樂對動植物都有效的話,給我們家的寶貝聽是不是更有效?

 動、植物尚且有如此靈敏的接器,何況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為人父母者從今以後要更加小心自己的身口意,為孩打下一生幸福快樂的基礎。以上為幼兒養性的階段。  

 

(二)童蒙養正——陶冶聖賢的智慧(四到十三歲)

 階段目標:端正言行

 具體方法:

1、落實《弟子規》教育

 孩子一出生到呀呀學語,三歲以後幾乎具備語言溝通能力,不是會講話才開始教育,很多職業婦女在孩子三歲前幾乎都交給褓姆,或交給奶奶帶,但你有沒有考慮到褓姆的身口意?或者你的孩子成天與奶奶看連續劇?果真如此,你錯過孩子三歲前的黃金教育時機了!這段時間的孩子,你處在什麼環境,就塑造出什麼樣子出來,你教他什麼,他全盤吸收。三至六歲幼稚園階段,開始學會自己的語言來表自己的思想,父母應特別謹慎,是非對錯的釐清,此時最適合用《弟子規》教來育孩子。

 《弟子規》的道理淺白易懂,我在讀經班的做法是要孩子先將《弟子規》背下來,《弟子規》不僅是讀經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品格教育,當孩子把《弟子規》熟背之後,就成為父母、老師和孩子之間共同的語言。例如很多父母的惡夢就是孩子叫半天,怎麼都叫不動,或者父母說一句,孩子頂十句。此時就可以將《弟子規》內容搬出,告訴孩子《弟子規》不是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嗎?孩子頂嘴了,就告誡他「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親、師、生間會有共同教化的語言。我們須具備一共同信念,並且要有信心:「人性本善,每個孩子都想當好孩子,每個學生都想當好學生」,當孩子表現不理想時,隨時提點。

 很多父母、師長說:「一再提醒都沒效!」舉一個例子好了,若你有一天到超商想買洗髮精,但不知要買哪一種品牌,此時躍入腦際的是曾在電視廣告中出現的某某牌子。電視廣告推銷產品給觀眾,好比經典輸入孩孩子大腦,一時間沒做出來,不表示沒效果,事實上早已產生潛移默化作用,總有一天會做出來。父母師長盡管正確輸入,不必擔憂孩子不會正確輸出。  

2、大量誦讀經典

  王財貴 教授說:「讓孩子讀四五經,等於把聖請家中來當家教。」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很多人懷疑:「經典如此此深奧,孩子年紀這麼小,有用嗎?」各位反向思考一下,若要等孩子理解力到哪裡,才教到哪裡,才給讀經教育的話,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各位想想,易經這麼難,到了四、五十歲才學易經,一定懂得了嗎?不懂!也很難懂!那麼幾歲才會懂?到了六、七十歲也不會懂!

 若孩子從小錯過了讀經教育,當他長大了,遇人生困境的時候,他無法從大腦中呼喚出足以令他超越障礙的智慧法語,幫他渡難關。從小讀經就好比電腦儲備資料進去,有好的驅動程式,它就會跑得很快,以為他所用;但如果沒有好的資料,再好的驅動程式也沒用。一個聰明的孩子,經典就是在幫他埋下智慧的種子,一時間他不會完全明白經典的意涵,但經典卻潛藏在內心深處,有朝一日,他出了社會與人互動,它會有所觸發、有所印證

 我們常聽這一代年青人說:「我認真過好自己,認真充實我的才能,為何沒人欣賞我、了解我?」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時或許不會體悟這句話的意思,但慢慢長大後會發現,真正的人才不會永遠被埋沒!你是人才嗎?你準備好了嗎?有一天郭台銘會跑到你家,請你出來當某家公司總經理呢!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人家不了解你,為什麼生氣呢?當一個人人生閱歷越豐富時,古代經典的智慧就會慢慢復活起來,經典是要透過人生的歷練,才能活出它真實的意義。

 很多家長現在有可能已經在進行了,但信念不夠堅定,容易跟著社會的思維而質疑讀經的價值。其實,與其讓孩子的童年一片空白,為何不讓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想得更遠。當他遇到困境時,一句聖人的話,就能帶他飛越障礙,解決人生的難關。若白文正、倪敏然有讀經典,有可能不會選擇自殺一途,而能通過人生的關卡。

 

(三)少年養志——鼓舞遠大的理想(十四歲至十八歲)

階段目標:立定大志

 

具體方法:

   1、多讀古今中外偉人傳記 

 王陽明說:「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意思是,不立志向,好比沒有方向的船,沒有韁轡的馬,到處飄蕩奔逸,沒有目標,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所以古人的教育,首先就是教人立大志,不是立大志當大官或賺大錢,而是立志成聖成賢,也就是從小教育弟要走在人生的大道、正道上,才能獲得真正成功幸福。很多人認為聖賢的話高遠又虛無飄渺,事實上聖賢也是人做的,顏回不是說:「舜何人也,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成聖成賢。所以,聖人的話一點都不高遠,聖賢的話都是常理,都是每一個人可以做到的,聖人的目的就是要我們過好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立志高遠,人生的路會越好走。

 我高中時候的英 文 老師說,他年輕時立志要當校長,現在他只當一名中學老師,如果他當初只立志當一名老師,有可能現在只能當工友。人一生的成就絕不會超過他所立定的目標,所以有句名言:「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有夢想就有希望!夢想要遠大,但要腳踏實地,若連夢都不敢做,人生只不過如此。

 要鼓勵孩子讀偉人傳記,不是讀一遍,要讀五遍、十遍以上,這個偉人就到孩子的生命當中,成為照亮生命的明燈,當孩子迷失方向時,偉人一生的經歷和遇到困難、挫折時所採取的態度,孩子會尋著偉人的足跡一起超越。故讀偉人傳記,可以激發孩子的志趣,對教育青少年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2、引導研讀歷代大儒著作

 如果機緣成熟的話,還可讓孩子接近古今大儒,讓明師碩儒來加以點化,引發他人生的志向,那就更好了。在我們的讀經班,孩子每天一到,就要先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外,都會誦讀宋儒張載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三、四歲的孩童怎麼會懂其中的道理?沒關係!有一天他會懂,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在聖者高遠的理想浸潤下,他得到很好的引導,有天自然會朝這方向自我期許。若依著現在教育體制走,大都立志考上第一志願,出社會賺大錢。王陽明十二歲時,有一天問他的私塾老師:「什麼是人間第一等人?第一等事?」當時王陽明的父親剛考上狀元,老師回答他:「就像你的父親一樣,考上狀元,光耀門楣,這就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事。」王陽明回答:「古今考取狀元者,多如過江之鯽,哪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事,我看是希聖希賢,成聖成賢,才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事。」這是在古代有文化教養的讀書人才能說出這種話,現代的父母間相互關心孩子的第一句話都問:「有沒有考上建中、北一女?有沒有考上台、清、交、成?」

 各位,根據研究報導指出,考上前幾名的將來成就都不怎麼樣,而第十名左右的將來的潛力無窮,進可攻退可守嘛!聯合報有一個「第十名現象」報導,我推敲的結果有它的道理,第十名的比較沒壓力,第一名的隨時戰戰兢兢,深怕第二名的超越,搞得緊張兮兮。太早讓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不是件好事。

(四)成人養德開展真實的生命(十八歲以上)

階段目標:以德潤身

具體方法:

   1、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孟子)

 到了成人,要培養德行教育比較困難,前三個階段是基礎,最後成人階段是附帶說的。照 王財貴 教授的說法:十三歲以後才要讀經,已經太慢了!而我的看法是:到了成人才要培養自己的德行,也太慢了。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如果在人生過程中遇到不合理待遇,都能反躬自省,不怨天尤人都還有救,因為你明白事間有一道理:「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很多事情都不是操之在我,要慢慢領悟其中的道理。台基電董事長 張忠謀 先生,有天應邀參加朋友的新居落成,朋友請張忠謀為他留下墨寶,張就寫「常想一、二」,朋友不解,問張什麼意思,張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要老是盯著八、九看,要常想著那一、二件如意事。」

 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處理過好幾次「以巴」衝突危機,有一次當全世界都不看好他可以斡旋成功,認為這次一定會發生「以巴」戰爭。安南銜命前往協調,幾個小時過去,協調完走出來以後,帶給全世界好消息:「以巴願意和解!」當時媒體記者問他:「你怎麼辦到的?」安南回答:「我讀中學時,有一天我的老師進到教室裡,手裡拿著一張白紙,中間有一個黑點,問全班學生:『你們看到什麼?』所有學生都回答:『我們看到黑點!』老師說:『你們真是可憐啊!這麼一大張白紙,你們卻看不到光明,只看到黑暗!』這堂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當舉世都不看好時,我卻可以看到光明的一面。」

 人生也是如此,不要老是盯著那不如意的八、九看,要看如意的一、二,你就能事事如意。後來張又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又說:「寫一幅太單薄了,再來一幅吧!」於是張又寫下了「不思八、九」,橫批「事事如意」。人生遇到不如意事,往好處想:這是老天爺有意要磨練我,「天將降大任斯人」嘛!跌一跤,吃點虧也沒什麼,所以,讓自己活出智慧來,不要與自己過不去,不要尋求事事如意,如你的意,未必如人的意;如了你的意、人的意,也未必如天意。中樂透不是如了人的意嗎?但有可能是災難的開始,不要站在小我的觀點去看人生,要站在一個大我的觀點,無我的觀點去看人生,如天的意比較重要。

 人要活得有智慧,心理的年齡要與生理的年齡同步成長,若只有外表年齡增加,內在還停留在幼稚狀態,你的人生怎麼過得好?孟子言:「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自有其道理。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這就是聖人的智慧,唯有凡事自我反省的人,他的生命才會越活越沒負擔、越活越有力量。

  2、立命改過,積善造福(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明朝 袁了凡 先生的家訓,袁了凡年輕時讓一位 孔老 先生算命,表示只能活五十三歲,與進士無緣,沒機會當上大官,更沒有後代。後來他聽從雲谷禪師的話「修德立命」,修德可以改命的道理後,他生了兩個兒子,活到七十幾歲,又當了大官。人的命運可不可以改?可以!改命的方法只有一種,就是「修德」,不修德光改運是沒用的,那不是解決之道,解決之道是如何跳脫冥冥中的主宰。傳統讀書人都知道人有兩種命,一種是「氣命」,一種是「理命」,氣數之命算命先生可推算出來,依著義理來改造自己的生命(1: 54’ 45,連神仙都無法奈何了你,《了凡四訓》中有句話:「極善之人,數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也拘他不定。」若一個人仗著今生好福報四處造孽,命會急轉直下;若今生老天爺給你的條件極差,可是你不斷修德造福,內德外功齊下,一定能改變命運。

 真正要成功幸福,釜底抽薪道就是「德行」和「智慧」,如何為孩子開啟成功幸福的大門呢?「扎德行的根」,自然結「福報的果」。「福報」是樹上的果實,結實纍纍,人人都想嚐一口,如何才能摘到?就是好好用德行和智慧的水來澆灌。若一心灌輸孩子將來求得功名利祿、財富權位,好比在沙灘上築城堡,終究一場空。我很喜歡六祖能大師的一句話:「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意思是要耕耘福田之前,要先耕耘心田,方寸就是心性寶地,希望孩子有福報,要先培養孩子的德行智慧,從自己內在心性去尋覓、耕耘,自然能感通,《尚書》有句話:「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正是此意。

 淨空法師早年被算命先生算出只能活四十歲,後來有機緣入空門修行,有一天有一個想法,想將《了凡四訓》拍成電影,但需要三千萬資本額,去哪裡籌這筆龐大的資金呢?奇怪的是過不了多久,就有人捐一筆正好三千萬的善款,這叫「心想事成」,一個善念產生時,奇蹟便會跟著出現。一個人當德行智慧到了某一個層次時,真的能與天相應,心想事成。故財富權位不假外求,而是向內找尋,求富得富,求壽得壽,一切不離自性。

 今天的演講主要聚焦在這個層面,我認這才是培養孩子成德成材的根本。今天花了兩個多小時與各位分享這個觀念,如何為孩子開啟成功幸福的大門?根本之道就是從「德行」下工夫。(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