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科技才女談對讀經、儒家與哲學的感悟 /李晶
按:前日海外讀經平台發表了在德國奔馳公司負責最新刹車系統研發工作的旅德華人李晶的文章—— 走在西方工業文明的最前沿才更知道渴求東方心靈生命的學問
,反響強烈。昨日,李晶又寄來她在剛剛結束的文禮國際學校丙申春令營之後的感想,讓我們一起再經歷一次動人的心靈之旅。
昨日回到德國的家,今日把家中最重要的地方——書房重整一遍。家裏有很多中文圖書,以前曾因爲喜歡女兒幼兒園的活潑布置,照葫蘆畫瓢把書房也布置了一下,玩具,貼圖散落在圖書中,很是多見。以前我雖然覺得這個書房感覺不太對,但也并沒在意。今天才發現,哦,原來是太不清靜了。這麽多的非書物品破壞着氣氛,讓人心總躁動着想去摸摸玩玩,難以踏實。回想德國斯圖加特新建的城市圖書館,兒童區整體極爲幹淨。除了不死闆彩色的座椅外,裝飾物并不多見。老圖書館更是如此,古香古色,簡單到隻有書和台燈。讀者在裏面神智凝聚,不會渙散。才發現自己把幼兒園和讀書空間的布置混爲了一談。即便是如此崇尚自由無拘束的德國人,也是會分清場合,保護讀書的地方清靜無擾。中國的書房向來是極清靜的,中西人心在此相隔無幾。犯這樣的錯誤我想是對自己的文化不夠了解和重視,否則很有可能早就已通過潛意識的提醒思考和判斷避免掉了。想着自己犯的錯誤肯定不止這一個,慚愧自己沒有重視中國的文化,有些盲目的學西方。見到德國的某些表象,沒啥思考的跟着走,也不想想是不是德國人的真意。小事情這樣也罷,大事情如果也這樣,會不會弄得中不中,西不西?家旁邊的小圖書館也做得相對花哨,即便是德國人,認識高度也有區别,我們能分辨哪個是有高度的,哪個是小道嗎?出國學習,會不會因爲不深刻思考,而學得不倫不類,兩頭空?我們的孩子會不會也在這樣糊塗家長的教育中變成國際遊魂?在國内學西方的人因爲眼見的更少,想象的更多,會不會更容易走偏?
每每想到這裏不覺感歎,一個對母文化認識和理解不到位的人,他能正确認識到别人文化中的真正價值嗎?能保證學到的是精華而不是糟粕,或者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另一種糟粕嗎?
這次陪女兒回國度假,有幸參加了文禮書院的冬、春兩個讀經營。共五周時間,女兒受到了大量的經典熏習,得到了老師們人性化的教導與用心的關愛。每日的早起久讀使意志力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她的變化是清晰可見的,我靜待植入她生命中的種子發芽。
在這裏想單來談一談我的收獲,因爲在書院的短暫停留對我來說是人生的轉折點也并不過分。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啓發。
報名冬令營時我曾以爲來這裏隻能聽到兒童讀經教育理念,這對我也是極有價值的,所以第一時間報了名。但來到這裏才發現王财貴老師的文章不僅是讀經,還有對儒釋道文化的深刻講解。在書院我才第一次閱讀到牟宗三先生的文章,第一次意識到哲學的重要性。來這裏,我才第一次知道麗華老師所指的學問是什麽……
對于我這樣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人來說,我無預知的解開了讀經的最後兩個心結。因爲其中的博大精深及我的道行淺薄,我也會抄錄一些先生的句章,推薦大家一定要去看王先生和牟先生的文章,一定會醍醐灌頂,獲得巨大的收獲。
儒家是什麽
首先是對儒家的心結。儒家是什麽?在儒家的開山之作論語中似乎完全沒有西方的哲學蹤影,而多爲人與人行爲之外表規範,來維持社會政治的秩序。和豐富多彩的西方學術理論相比他并不吸引人目光,平實的如同白米飯。大環境和我們的習性又與之相差甚遠,不免産生子路的想法:“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聽到了,因爲做不到,所以他很怕再聽到老師教導了。這想法使曾經的我遠離論語,不願也不敢親近。但我隐隐感覺,中華民族之五千年生生不息,兩千五百年來儒家的重要文化地位,這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因爲女兒,也因爲王先生推薦論語爲讀經第一書,我拿起了論語。不讀有抗拒,一讀常常被打動,欲罷不能。經典穿越時空适用于今日,于是我就帶着問題讀了下去。這次看先生的文章,終于了解了背後的道理。儒家即不同于佛教的從負面反省人生起修,也不同于道家去除因爲人心的不自然而帶來的困擾起修,儒家以建立人的道德意識立教,以體會人性光明的一面起修。他教人體會超越現實的人性的光明一面,随時不僅是體會,而且力行實踐,越覺悟實踐越多,越實踐覺悟越增,知行兩者相依而行,即所謂的内聖的修煉。你會覺得心中會形成一條善念的有根之泉,滋養了自己。當人認識到道德的意義了,這個泉水将洶湧而出,成爲大河大江,他将不再止于滋養自己,也會去滋養萬物,自然而然地成爲外王。儒家即是開發人心中的光明,教人成内聖外王。善念能有這麽大的能力嗎?愛因斯坦在給女兒的信中解釋這能力爲愛,他預言:“有一種無窮無盡的能量源,迄今爲止科學都沒有對它找到合理的解釋。這是一種生命力,包含并統領所有其他的一切,是一種充滿力量的無形之力。這個驅動力解釋着一切,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意義。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内都帶着很細微的但有待釋放的強大的愛的發電機!”“爲了讓它能夠清晰可見,我用最著名的方程做了個簡單的替代法。我們接受治愈世界的能量可通過愛乘以光速的平方來獲得,我們就得出一個結論:愛是最強大的力量,因爲愛沒有限制。”原來孔子循循善誘就是要一步步開發我們這個能力的啊!這才是核心!人類歷史上僅有這一個有如此見地并給予具體教誨的聖人,作爲他的後人,我們要體貼聖人的心啊!爲什麽這麽偉大曆代特别是近代卻很少認識到位呢?我想這正如子貢所說:“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福。得其門者或寡矣!”很多時候人們都是在牆外尋門,未見其門,雖然能在外面感受已經讓人收獲多多了。而牟先生,王老師在憂患中生出了真正的智慧,他們是幫我們指出門的位置的人啊!
讀經教育與科學發展
其次是讀經與成就科學的關系。我遇見有些家長不願孩子讀經,是怕禁锢思想,影響科學之自由思想開出。我雖沒有這麽大的擔心,但也對中國五千年來中國未開發出類似于西方的科學系統心有疑惑。自由的科學思想能與理性的道德意識并存而不相背嗎?牟先生在他的《爲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給出了明确的答案:“中國曆來注重實用技術,重“正德”“利用”“厚生”,十八世紀以前技術知識多高于西方。但需承認我們缺乏西方科學的根本精神,即超實用技術動機的爲了求知而求知的科學精神。中國人缺乏這種精神,根本症結在于中國思想之過重道德的實踐,過早的判斷客觀世界的價值。即在正德和利用厚生之間少了一個理論科學知識之擴充。”中國人從事科學研究,當暫忘道德觀念和實用可能,以俟全面完成認識心對認識的任務,然後再進行價值判斷,并引發其實用的活動。真是醍醐灌頂!中國人能否開出自由的科學思想,不在于有沒有讀經,而在于有沒有安置好道德心,實用心和認識心的關系。有了這個心法,我想中國人能學好西方的科學,并做出超越,使科學不會獨自坐大,使它歸人所用。
此次的書院之行拓寬了我的見識,第一次真切的體會到哲學的重要性。假如把人類社會比喻成一輛火車,哲學确是火車頭。這些感悟不知寫得是否清楚,還是推薦大家一定要讀經,一定要看王老師和牟先生的書籍,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祝福大家!
李晶
2016年3月寫于德國
2016年3月寫于德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