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教育的秘訣

站在教育的立場來講,我們剛才說,有比較低層次的教育,有比較高層次的教育。那麼假若我們所做的是低層次的教育,你教了一項,他就會一項,那還有第二項嘛,能力要培養要快,再教第二項,然後第三項怎麼辦?再教第三項,那現在世界上有一些學者,已經把人類的能力分成幾種。分八種,叫七大智能八大智能。於是我們的課程就有七種到八種,來教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具具備有人生的基本智慧:這叫多元的教育。那多元的教育它是怎麼看的呢?就是剛才說的,這裡有一種能力您要培養,我們就要作一種教育。兩種,三種,四種,乃至於七種八種。

其實照我看,這些所謂人生智慧的理論,我不這樣看,我是這樣看:有一種能力是最高的能力,有第二種、第三種,第四種,第五種,第六種,第七種、第八種……或者不一定是排列成一條線,反正有一種能力是最高的,第二種能力在旁邊,第三種能力在中間在下面,第四種能力在左邊或者右邊。這樣子排成幾種,它是一個立體的排列。假如是立體的排列,我們人類就是一個有生命的存在。就是說人類是活的,假如是電腦你教它某一項本領能力,它一定只具備某一本領能力。但是我們人類社會是活的,我們有一種內在的生命的一種智慧,它可以由最高能力開發出比較低的能力,或者說比較容易掌握比較低的能力。那麼人的生命有限,你教育的時間有限,請問你是每一種都教呢,讓他每一種都會呢?還是只教他一種,讓其他種都很容易就會,甚至不學都會,請問哪一種做法比較有智慧?哪一種做法比較合乎人生?你就會知道了,你就要思考了。

那我們發現,語文教育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語文教育好的人,程度比較好的人,他其他學習都比較容易。尤其13歲之前是人類培養語文能力最好的時機,在這個培養語文能力最好的時機,你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你就抓住核心了。而這個語文的培養,怎麼培養呢?高度的語文可以帶動低度的語文,所以高度的語文你會了,你的語文能力就好了。那語文能力好了,其他的學習就容易了。那高度的語文怎麼學?用高度的語文教他,他就具備了高度的語文能力。你用低度的語文教他,他就只具備低度的語文能力。所以你同樣在教他,花那麼多時間,你教他低度語文,他一輩子隻會低度語文。你教他高度語文,他不只會高度語文,同時會低度語文。

所以同樣花同樣的時間,精神力氣,而教出不同的效果,請問你要選擇哪一種?所以在這裡你如果信不過,你就不可能老實讀經。你就用很多的花樣,因為你想孩子需要很多的才華啊,我們需要很多的很多種課程教他,這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想法,這是非常膚淺的人的想法。沒有頭腦的人想法,沒有智慧的人的想法。生命如果讓你這樣去操作,你就把你的孩子耽誤了。雖然你費了很多的心血,花了很多的錢,孩子非常的忙碌,但他終將成為一個沒有大能力的人。因為這個世界功課太多了嘛,而且它每家功課他只有這樣去學這樣去學,他總體能力不能培養起來。因為那些功課都不能培養總體能力。所以我們現在只注重總體能力的培養,高度能力的培養,總體而高度,最好的就是語文,就是高度的語文,而且是經典的語文。而且只讓他讀就好了。因為語文就是只讓他接觸,熟悉就好了。

所以這是最簡便的,而且語文能力不只是具備了其他,涵蓋了其他學習的能力,這高度的語文當中又有,除了能力才華之外的品德、智慧、性情這些涵養,就是所謂的文化教育。這文化教育是其他功課所難達到的,而假如我們注重品德的培養,你要用品德的教育來教他品德。這也是一種講法,這種講法也是很粗淺的,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講法。我們要有這種品德,所以我們要有品德教育來教他品德,這個好像一聽起來就對啊,這個有什麼錯呢?沒有錯,但是比較笨,沒有說你錯,比較笨。為什麼?還有更高明的方法可以教他品德,而且教他更好的品德,更高的品德,更內在的品德,就是聖賢之教——經典。

所以有了經典,一切都完成,你就不必煩惱那麼多。當然我們不是說其他的。我再講一次,我不是說其他的教育沒有功效。一些聰明的人,很熱心的人,他發展出一種教育的道理,他介紹每一種教育的方法,他沒有想要害我們。而且他也經過很多的實驗,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他苦口婆心來教我們這些道理,教我們跟著他做。我們跟著他做,當然有效果啊,我只是說效果有高有低,我只是這樣講。但一般人就說我在反對什麼教育,其實都是錯的。我哪有反對呢?好的東西為什麼要反對呢?但是你浪費了大好時光來做這麼簡單的,非常微小的教育,求到這麼小的效果,你是非常可惜的,就這樣。

那麼為了可惜呢,所以我就要這麼樣的苦口婆心,大聲疾呼,一直講一直講,但是很少人相信。就沒有辦法,所以老實讀經,你就老實讀經就好了,因為這裡面什麼都有了。我經常用一個比喻,說人的生命有限,學習的時間有限。那就好比,有一座寶山,有一個神仙來跟你說,說這座寶山裡面什麼都有,都是寶,都是好東西,都是寶貝,允許你進到山裡面。但是你不可以全部拿,因為你的能力有限,你只能拿你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的東西。也就是說,你可以背多少東西出來你就背多少,那裡面東西有很多種,看你要什麼東西都可以。

那有人進去了,就看到一大堆衛生紙,隨便拿別的,看到很高興,衛生紙值錢了,一包也幾塊錢啊。他很高興,背了一大堆衛生紙,很辛苦的背出來了,他賺了不少錢啊。那有人看到衛生紙,這個太不值錢了。這裡有麵粉,麵粉一包一包的,隨便你拿。我看他背了兩包麵粉,已經背的氣喘如牛,他背出來了。不過他比那個背衛生紙的要好。那有人看到,唉,這裡有人民幣,人民幣背一袋,那總是可以買很多的麵粉吧,所以他就背人民幣。可是有人不是背人民幣,有美金,他背美金。而有人不背美金了,他看到黃金,他拿黃金。那麼有人連黃金都不要,他只要鑽石,所以他只要提一小袋鑽石就可以了。如果他用盡全力來背鑽石,那更多。

所以既然每個人花的力氣都一樣,請問你要把力氣花在什麼地方?這是人間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不是你有沒有力氣。大家力氣都差不多,大家都花一樣的力氣。那這座寶山的東西隨便你拿。
以前沒有人推廣讀經,或許就是等於進了寶山以後,這鑽石藏在山洞裡面,你還不能發現。現在把山洞打開了,你可以比較嘛,你可以比較哪一種東西比較有價值。那麼有價值的東西,你就可以很容易的去換取那些比較低價值的。如果這樣子的話,我們也可以說,鑽石就是一切,你不能說:“鑽石不能夠吃啊。我麵粉可以吃掉。” 但這個鑽石可以換麵粉。所以你說經典沒有用嗎?但是經典可以換你有用的學問,是很容易的。

所以要老實讀經,就只有讀經。何況我們也從腦神經發展的立場來說,這個讀經使人腦神經發展,腦神經發展就聰明,還有讀經也能夠增進他學習的能力。一個又聰明又有學習能力的人,他來學任何的學問就比較容易。所以你就安心的只是讀經吧。其他的學問我不是說它沒用,它是小用,凡是小用的學問,都可以很容易的可以換取。可以的。

所以開讀經學堂,假如老實讀經,那就非常簡單。因為什麼叫經典,這樣的書都已經有了,那怎麼讀?只有老實讀嘛,就只有讀嘛,久而久之,就發現它為什麼其他能力也增進呢?那是非常自然的事,不必驚訝。所以開讀經私塾,如果它所教的東西越複雜,我就越判定他將做不好,他所教的越簡單,我就判定他一定越教越好,就這個道理。

再有就是大量讀經,它跟老實是相關聯的,只要認知清楚了,他就能大量。因為說老實,就是只有讀只有讀,沒有其他的花樣。於是他就能把他所有的時間精神都拿來讀經,所以要大量讀經。大量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每個人盡其可能的大量。一般在家庭裡面讀個30分鐘,50分鐘就非常好了。只要他是老實讀經,那麼在學校裡面教半個小時,已經就不錯了,因為這個老師已經盡力了。不過在有些地方,學校裡面的老師可以教到2個小時一天。甚至最近我聽說,河南鄭州有個先鋒私立學校,它經過七八年的實際推動,我估計。他學校剛開始的時候,我就過去演講過了。他們就試試看,一天教半個小時,隔了一年我又去了一次,說不夠,最少要教4個小時,他們把它提高到了兩個小時,自那以後。再過一年我又去了,我說你們能不能全部都讀經,不要教其他功課。那他們因為已經實驗的稍微有點效果,所以他們就讀4個小時,最近他們已經讀6個小時。它這也是正式學校,在學校裡面就讀6個小時。

那功課怎麼辦?他就聽取我的話,不是聽我的話,而是他慢慢的證明我的話是對的:功課是不用教的。那些功課是太簡單了,不用學就會,他現在證實這一點。所以他們學校的功課,學校的課本就放在教室後面,你想去看就去看,想做你就去做。結果他們學校的應試成績最好,也就是說你不教功課功課也教的最好,這叫做最高藝術。所以我說最高藝術的教學是不教學的,不教學做什麼,教他讀經就教好了。因為讀經這一點不能不教的,那怎麼教呢?就是老實的教,老實的教怎麼教呢?就是老師只是介紹他要讀什麼書,老師只是帶著他一直讀,最後呢是大量的讀,只有讀。

所以在私塾裡面,是大量讀經做的最徹底的地方。一般的私塾,最少最少是讀六個小時。乃至有8個小時,最多到10個小時,很難超過10個小時,除非這個學生他自己立志了。以前自己立志的學生可以讀到12個小時。那麼這個自己立志的學生,他是越讀越愉快,他是高興的。他讀6個小時,8個小時的學生,也是越讀越高興的。

所以我們說讀經的最後一個標準是快樂讀經。快樂的意思有很多種,第一種老師快樂,老師是什麼事情也不要做,就是“小朋友,開始讀經了”,那小朋友就去讀經了。那老師做什麼,老師陪著他們讀經,多好。那老師只是督促小朋友:你今天讀的很好,你讀的比我好。你的前途比我光明。老師只教這些事情,你看多快樂。所以教讀經只是自己要進步,老師快樂。而學生也快樂,為什麼他快樂?也就是不枯燥,很多人認為讀經是枯燥的,家長要送孩子來的時候,都在想這個讀經這麼枯燥,但是為了孩子的前途,我還是要讓他受受苦才好。所以在心裡面難都免覺得這個對孩子不好意思,很抱歉,為了你的前途,只好讓你受苦。甚至有的家長還安慰孩子:“孩子啊,你去讀經是很枯燥的啊。但你要忍耐啊。”其實這都是沒有智慧的家長。但是我們不能怪他,因為他從小就沒有讀過經,他很笨。他沒有智慧,所以不能怪他。

如果真的認識讀經了。或者你不是因為讀經的理由,而是你去看過真正的讀經的孩子的,你就會相信了。有人是從道理上相信的,有人是看過他就相信了。讀經的孩子是快樂的。我前幾天在深圳那邊一個學堂--鹿鳴學堂,那裡面有一個老師說,說他有一次看到一個學生讀易經,他讀讀讀,他就用舌頭舔舔嘴唇,嘖嘖嘖。這樣他讀讀,又舔舔嘴唇。老師說:你在幹什麼?說:“讀這個書真過癮啊。過癮。”那沒辦法啊,他都過癮了,有什麼辦法呢?他喜歡嘛。他有時候下課了,說下課了,他還說:“我還再讀一下。”這是蠻普遍的現象。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每一個人立刻都如此。那是要看這一個孩子的智慧的。首先是他原來的智慧多少,第二方面再看他的智慧被打開了沒有。所謂智慧也難說了,就是他的心靈能夠沉靜下來,在默默中這個最高明的學問,互相呼應。他在默默中就覺得,他的生命有一種光明,或是有一種分量。他心情是穩定的,現在雖然還不能說他安身立命,因為現在他還沒有很自覺。但他默默中就有一種感受,這種感受你去問這個孩子,他是說不出來的。這些都是必須他成長以後,乃至他有了大學問以後,他才或從語言當中,能夠透露一點消息。

這種人的這種心靈的成長,或者人的生命的與聖賢與天地相應。這樣子的深沉而幸福之感,這是難以言表的,形容不出來的。你怎麼可以叫這個孩子馬上說出來呢?但是他就有這種感受,所以你不要認為他說不出來就沒用。越有智慧的孩子,或者讀的越久的孩子,越能夠表現。所以我們並沒有期待你的孩子送來了之後就會有智慧。但是我們相信,他讀多了讀久了,他會有智慧。果不其然,每一個地方都有這樣子的經驗。所以你或者是剛開讀經私塾,或者想要開,你一定要有這個信心。你如果是家長,你送孩子去大量讀經,你一定要有這個信心。這不只是你的一種安慰,安慰自我的一種樂觀派的這種想法,而它是真實的。假如家長內心裡面有許多的疑問,煩惱,他心不安。這個孩子在學堂裡面也不安定。你不要認為你掩飾的很好,隱藏的很好。你一跟孩子講就是鼓勵他的話,你不要認為你這樣子就不會影響孩子。其實孩子不是聽你的話,孩子是體貼你的心靈,你的磁場已經被他感應到了。

 所以辦學堂的人,都一致的一個結論是:不是孩子好不好教,天下沒有不好教的孩子,最難教的就是家長。那麼家長難教,我們家長沒有在學堂管他們。不是,家長會妨礙孩子。所以凡是家長心不定的,這個孩子就讀不好。所以我都請家長一定要放心,你要瞭解讀經,你要瞭解的透徹,你要瞭解人性,瞭解一個生命。他不是由你膚淺的眼光來看,你就可以瞭解它的深度的。你一定要有對生命有一種敬重感,對一個孩子的生命的成長,你要有一種責任感,你要給他最好的成長,不要用自己的膚淺的頭腦來想像。你心裡面願越安定,孩子越安定,越安定讀的越好,進步就越大。你看到他進步了,你就安心了。但是在這一段還沒有進步到讓你能夠安心之前,那是最關鍵的時刻。因為或許你還有疑問,勉強送他到私塾,然後你心中一直不安,結果孩子也不安,果然讀的不夠好。那你就開始動搖,最後跟人家說:你看我就知道嗎?我本來沒送,我就知道他一直讀不好嘛,你看果然讀不好,你看我對嗎?就這樣。那其實這個結果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不反省你自己呢?為什麼別的孩子讀的很好呢?那你不要說:那讀的好的都是特例。

現在讀經教育已經漸漸普及了。有許多教育的學者,教育當局的領導,他們也都漸漸知道讀經教育。他們也曾經聽過一些讀經讀的很好的孩子。他們讀的也很快樂,還有些家長也聽說了這些例子。但是這些人,他們首先自己的一個觀念就是:那一定是特別的。那個孩子是特例,那麼其實怎麼是特例呢?他就問你:那你再多舉點例子,你舉出一億個例子,甚至你要舉出一億五千萬個例子,那為什麼要一億五千萬呢?因為現在我們中國大概有3億個學生,從幼稚園小學到初中,大概有3億個,學生。那你說能夠一億五千萬零一個孩子都這樣,我才相信,因為多數嘛。這是不合道理的,我們應該以現在老實大量讀經的孩子的數目來算。比如說大量老實讀經的孩子,有1000人,你要看他有沒有超過500人,這樣來算。你不要以一億五千萬來算。因為讀經的孩子都沒有那麼多,你用那麼多,你看天下孩子,你問他們喜歡讀經嗎?他說不喜歡。你說整天大量讀經好不好,他說不好。你看這個孩子都不喜歡,你為什麼去問普通孩子呢?你為什麼去問普通家長呢?你為什麼不問真正在老實讀經的孩子呢?

所以告訴各位:依照我的所知,我大概沒有做嚴格的統計,但是我走遍了天下讀經的私塾。依照我的認知,不管是臺灣大陸,讀經而到最後,所謂到最後,就是三個月、五個月。最多一年之後,而自動喜歡讀經的孩子,認為讀經最快樂的孩子,至少占90%到95%。所以這種比例,它不叫作特例,只是現在讀經的人太少了。所以他所提到的例子不多。我們偶爾講一些,甚至講了三五個,他還是不相信。所以世間的人往往是沒有智慧的。這個以樣取勝,他也不知道怎麼以樣取勝,他馬上說現在還沒有那麼多人讀經。他所看到的例子太少,所以他說是特例,他不知道在這個群體當中,他不是特例。所以快樂讀經是一個檢驗讀經是否合乎標準的一個項目。

那麼我們剛才說,這個快樂是必然的,為什麼呢?並不是每一種教育都那麼快樂的。只有合乎他生命的成長,也就是合乎教育的道理的教育才是讓他快樂的。那我們從以上講過來,這個我們可以說,快樂不是一個讀經內容上的標準,是讀經的效果以後產生的標準。那讀經的內容的標準只有三個,一個是老實,有一個是大量,一個是及早。假如你及早讀經,又老實讀經,又大量讀經,它必定產生一個效果,這就是快樂讀經。

那麼如果能夠用這四種標準來檢驗,一個讀經的家庭,或者讀經的業餘班或者讀經的私塾。是一檢驗就能夠檢驗出它的效用以及它將來的發展的可能性。就是說只要遵照標準了,它的效果越好。越遵照標準的,它的發展越好。

arrow
arrow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