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大學生 高職底較少
作者胡清暉、曹婷婷╱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10月5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胡清暉、曹婷婷╱綜合報導】
多位大學主管及學者分析,少子化不但媽寶學生變多了,而且怪獸家長有時也令校方頭疼,呼籲家長要適時放手。此外,台科大學務長王朝正觀察,高中升上來的媽寶學生比較多,從高職畢業的大學生比較沒有媽寶現象。
台大學務長陳聰富表示,現在家庭的孩子愈生愈少,讓許多家長對孩子非常呵護,這是普遍的現象。
台師大、台科大都會接到一些家長幫孩子打電話詢問校規、選課的問題,校方除了耐心說明外,也會告知家長,希望孩子可以負責任的自己向系所或學校溝通,避免傳話過程出現誤會。
太呵護 易養成依賴性
多位大學學務主管憂心,媽寶學生、直升機家長往往互為因果,家長愈不放手,學生就愈容易成為媽寶,有些家長每周固定來宿舍看孩子,還特地周末從台中開車到台北,接孩子回家,這都可能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無法完全獨立。
國內技專校院龍頭台科大,學務長王朝正觀察,大學部約有三分之二學生是從高職升上來,個性較獨立、叛逆,或是家長比較不太管,很少有媽寶學生,但來自高中的學生,家長明顯比較喜歡干涉。
北科大校長姚立德認為,技職體系的學生有不少是來自經濟弱勢家庭,他們很早開始打工、接觸職場,個性比較獨立,因此,在新生座談時,家長比較關心的是,「念這個科系有沒有前途?」「孩子到底在學校學些什麼?」比較少關注生活照顧的層面。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提到,每年5、6月都有法律系應屆畢業生哭著來找他,因為念了4年發現志趣不合,或是不想考律師、司法官,但家長堅持要孩子去考試,親子間因而發生爭執。
長大了 別當作附屬品
劉宏恩建議,孩子長大了,家長應該思考不同階段要有所調整,必須懂得適時放手。他也提醒,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況且,就算父母的事業有成,也不應該把子女當成下屬在管教。
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助理教授蔡佩芳說,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能力尚且不足,理所當然出面、處理各種事務,久而久之,孩子也失去學會對自己負責、承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過,成大新聞中心副主任李金駿指出,把學生冠上「媽寶」太沉重,少子化加上高中就近升學關係,孩子上大學才是真正出遠門,父母關心在所難免,他坦言,越會讀書的孩子確實被照顧得較好,父母期望也高,但也強調,觀察幾年下來,以成大學生「多數」普遍獲企業重視為例,足證「媽寶」應該只是少部分。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謝國清說,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很多家長是第一次當家長,甚至是唯一一次當家長,教育部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在家長教育或親職教育的觀念推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