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聯合報提供 |
目前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186)
- Apr 06 Fri 2012 11:26
國小地中海風 媲美七星級民宿
- Apr 05 Thu 2012 11:23
父母溺愛!孩多患公主、王子病
父母溺愛! 港孩多患公主、王子病
TVBS – 2012年4月2日 下午10:13
我們都知道蘋果是紅色,香蕉是黃色,但是在香港有小朋友卻認為,蘋果和香蕉都是白色,因為他們平常吃的時候,都是父母或佣人剝好皮、切成片,近年香港流行用「港孩」,去形容小朋友「嬌生慣養」的行為,香港專家甚至說,孩子的行為,父母要最先檢討。
家住香港,6歲就讀小一的小男生軒軒,假日要出去玩,竟然不會自己綁鞋帶。小一學生陳德軒:「平常都是媽媽幫我綁,都不知怎麼綁。」
應該要打個蝴蝶結的,卻打成一串活結,就連上學穿制服要扣釦子,軒軒也不會。陳德軒:「平常我媽媽幫的,都不是我,我扣那種一粒鈕扣的。」
因為父母太寵,像軒軒這樣的孩子,在香港越來越多,最近一本名為「港孩」的書,就指出香港孩子有三低,包括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和抗壓力低。
- Apr 05 Thu 2012 11:20
龍子寵過頭 變成無尾熊
- Dec 21 Wed 2011 17:26
天災不斷的2011 全球災損創新高
![]() |
||
|
||
|
- Nov 02 Wed 2011 16:01
20111102是「世界完全對稱日」
今天,也就是2011年11月2號,是有些人口中所謂的「世界完全對稱日」,所謂「世界完全對稱日」,指的是西元紀年裡,日期的數字,左右完全對稱的日期,像今天如果寫成阿拉伯數字,是「20111102」,這個日子反過來寫,也完全一樣,所以被稱為「世界完全對稱日」。
大陸媒體報導說,有許多人選在「世界完全對稱日」,在這一天,朋友們可以互送祝福,讓大家感到時間寶貴,並且珍惜時間。
- Oct 28 Fri 2011 08:38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灰姑娘故事
送您一罐星砂
╭╯ ╰╮
║☆☆☆║
║☆☆☆║
╰ ═══ ╯
願你心想事成
- Aug 10 Wed 2011 16:30
網路留言罵同學 35國中生全挨告
網路留言罵同學 35國中生全挨告
![]() |
新北市永和一名國中女生,因為不滿班上的女同學,常常對她潑水開玩笑,在部落格上PO文抱怨,反而被對方和其他同學在網路上留言用「不要臉」等字句羞辱,受害人心理受創,還不斷掉頭髮,女學生父母氣不過,將罵人的35名同學全都提出告訴。
知道女兒闖下大禍,楊爸爸替女兒出面道歉。加害學生家長:「我在這裡,還是要跟王爸爸和王媽媽說對不起,對不起,真的很對不起,小孩子做錯事情,讓您女兒也受到傷害。」
原來楊姓女學生經常對同班同學潑水開玩笑,讓對方很困擾,上網PO文,說我真的再也無法忍受你開玩笑了,想不到楊同學竟然留言反擊,說對方不要臉、這麼醜,更誇張的是,竟然有34名的同學也跟著上網辱罵。國中校長侯全利:「事情發生過,我們導師也一直在密切輔導,其實從事情發生過之後,這些同學們相處的都非常愉快。」
罵得那麼難聽,校方卻以為只是單純學生吵架,沒有介入處理,也沒有通報教育局,直到受害女生掉頭髮、行為出現異常,家長追問,才知道女兒受欺負,不滿老師的處理態度,將這名楊姓女同學以及其他人,通通告上法院。
而楊爸爸也是接到法院傳票,才知道女兒辱罵別人,還吃上官司,趕緊要女兒在網路上PO文道歉,也承諾願意按照對方要求,捐款5千到1萬8作公益,他要加碼改捐出5萬元,希望尋求和解,其他罵人的學生,也得上法院,尋求對方原諒。
- May 07 Sat 2011 13:19
論一些關於中國文化的胡說八道 / 龔鵬程
論一些關於中國文化的胡說八道
龔鵬程
讀按:推薦龔鵬程先生之系列文章:論一些關於中國文化的胡說八道。在龔鵬程教授近期博文中陸續刊載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808ed0100rs4x.html(
這裏是第五篇《忠孝》一文中一些摘錄n+R?X|
——批評中國傳統的人主要是沒讀書。7E/
©
- Apr 25 Mon 2011 17:53
拍婚紗踩扁花圃 新人:反正還會長
拍婚紗踩扁花圃 新人:反正還會長
![]() |
新北市重新橋下,有個美麗的花海公園,被不少新人視為必拍婚紗照的美景地之一,不過由於新人們為了取景,總會在花叢裡踩來踩去,花都被摧殘的慘不忍睹,記者訪問現場正站在花圃裡的新人,他們還回答:反正花踩死了還會再長出來。
紅的、白的、黃的,佔地2.6公頃的花海,遠遠望去,美不勝收,可是走近一看,卻慘不忍睹。
一對對新人,總愛踩進花海裡拍照,不過看看這些他們踩過的地方,不僅花朵已經被踩爛,連枝幹都差點被連根拔起,甚至形成一個明顯的凹洞。
凹槽就像花間小路,看上去實在突兀,奈ㄟ阿呢,原來這裡是婚紗攝影最愛取景的地點之一,攝影師:「兩位頭靠近一點,頭靠近一點」一個口令,一個pose,被滿滿的小油菊包圍,新人們笑得好燦爛,只是,一屁股就這麼大喇喇往花叢裡坐,新人很幸福,這些花全遭殃。
記者:「覺得踩到花會不會心裡面覺得不太好?」新人:「還好吧,花還會生起來的嘛,對吧,它會再生長的嘛!」
理所當然的態度,不只這一對,鵝黃婚紗搭配紫色薰衣草,整個fu 就是浪漫,定點拍完還要換位置,花兒就在腳底下被踩來踩去。
- Apr 21 Thu 2011 12:09
一位丹麥父親的「責任教育」
老勞特是這裡魚市場的大戶,有個 1.9米 多高的兒子,很懂事而且聽話,除了上學外 ,課餘的時間幾乎都 在幫助父母勞動。
我親眼看到老勞特把小勞特拽上汽車,臉色鐵青。我急忙上前探問究竟。
- Apr 18 Mon 2011 09:09
教室養流浪狗 師脅記大過
教室養流浪狗 師脅記大過 動保團體批壞示範 1天600網友聲援 校方急收回
【魏斌╱高雄報導】高市前金國中一群二年級學生,上周帶三隻流浪狗回教室餵養,學生怕小狗被安樂死,拒絕交給捕狗大隊,但學校以「記大過」威嚇,學生只好含淚送出小狗。學生將護狗經過po上網,動保團體與網友痛批:「這是法制、生命教育最不好的示範。」校長康思平則說,帶狗進教室不適當,但不可能記學生大過,目前未懲處學生。
上周二前金二年級學生在校園發現三隻剛出生的流浪狗,把狗帶回教室餵養、幫牠們洗澡,放學則帶回家照顧,並分頭找認養人。四天後學校發現此事,學生透露,「學務主任說撿流浪狗算偷竊,已觸法,要報警處理。」
全班22學生被恐嚇
- Apr 15 Fri 2011 13:20
大隱──懷毓老師
大隱──懷毓老師
還沒能聽毓老師上課前,總覺得讀中文系約莫就是讀讀古書、寫寫文章、做做學問,除了本身興趣,再加上日後當個老師傳承中國文化的縹緲理想之外,著實說不出還有可以使上勁的地方。但自從進了奉元書院,聽毓老師講論經書二年餘,這才驚覺讀中文系或者說身為一個人所應該擔負的重責大任。
毓老師上課時有時劈頭便問:「你們讀過幾本書啊?」同學無人敢答,毓老師便逕自說道:「不學無術!不學,術從何而出?你們沒讀過幾本書就想要成名?看看歷代史書上的〈藝文志〉,能寫進〈藝文志〉多麼困難啊,但這些個名學者而今安在哉?還有人讀他們的書嗎?我告訴你們,人只有自欺,絕欺不了人。所以我絕不作無病呻吟之事、不作無謂之事,要做就得做當務之急。」毓老師所說的當務之急,乃以「時」為標準,人必得知機識時,時過境就遷了,所以智者必定先時而動,順時而為,只有愚昧者才會悖時而作。
毓老師講論經學,之所以如此重視實踐,不同於大學講堂上著重章句訓詁,實與其身世有關。毓老師乃滿清皇族,源出禮親王一脈,自清初皇太極崇德元年(1636)至清朝遜位後三年(1914)共二七八年,歷十代,傳十五王,聲勢顯赫,人才濟濟,清皇族中絕無僅有,堪稱「清代第一王」。毓老師父親即末代和碩禮親王誠厚,毓老師生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幼時入宮讀書,受業於陳寶琛、王國維等名儒。後留學日本、德國,滿州國時曾任職,民國三十六年即到台灣,至台東山地教育原住民學生三年,後回台北任教大學數年,再自辦奉元書院講學,於今六十餘年矣。
用心深契 講授古今歷史智慧
毓老師上課時偶提及往事,親切歷歷彷如昨日,然其實已轉眼百年,人事變滅、朝代屢經更易,其中飽含無盡滄桑。每回於課堂中聆聽,似置身歷史長廊觀看倏忽變換的舊景,耳畔盡是歲月長風颼颼刮掠而過,近在眼前,卻又遙若天星。毓老師常說,他一輩子在日本滿洲國時不做漢奸,在台灣老蔣時代不當走狗,到現在老了,人還不糊塗!在滿州國時,宣統皇帝賜給他是評語是「內廷良駒」,但毓老卻謙虛地輕描淡寫而過:「不就是給人當走狗?」毓老又說滿州國的五色旗,是由紅藍白黑黃組成,旗面左上方四色條紋,紅色代表大和族,藍色代表漢族,白色代表蒙古族,黑色代表朝鮮族。占四分之三的旗底色是黃色,代表滿族,象徵五族協和,四個民族在滿族的統治下聯手建立滿洲國。但老百姓恨日本人,不希望滿州國長久,就會說:「滿州國旗黃的面兒大!」──這是一語雙關,當時話說「倒閉」,就說「黃了」,如說「這買賣黃了!」──毓老師當時聽人這樣說,啼笑皆非,不知該笑還是該哭。所以像他現在聽見人說「臭美」,他就直覺將來美國一定倒楣。
- Apr 15 Fri 2011 12:11
泰山頹兮──悼毓老師
泰山頹兮──悼毓老師
孔子臨終前七日,早起,負手曳杖,神色自若,脫口而出:「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第一時間獲知毓老師故去,腦海便響起這幾句話,泰山傾頹了,棟樑毀壞了、有智慧的人過世了。然後,悲不可抑。
顏淵曾經這樣描述過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我在毓老師奉元書院讀書兩年餘,最深的感受,就是這段話。
毓老師出身滿清皇族,光緒三十二年(1906)生,禮親王嫡傳,幼時曾入紫禁城毓慶宮讀書,受業於陳寶琛、王國維等名儒,同時亦受英國教師莊士敦西學。七、八歲時,太福晉(親王正室,毓老師母親)親授四書,十三歲時讀完五經(熟背),後留學日本、德國,滿州國成立時曾任職,民國三十六年被蔣中正軟禁至台灣,初到台東教育山地學生三年,後回到台北任教大學數年,自辦奉元書院講學,直到二○○八年,整整六十餘年。臨終前猶不斷接見學生,深切囑告,一生講學,死而後已。
毓老師因出身皇族,近代史上君王將相、名公巨卿,多曾與之交往周旋,親眼見證中國百年來風起雲湧、潮來潮往。毓老師有一回提及二次大戰中最著名的一本書《我的奮鬥》,便說台灣恐怕只有他見過希特勒,二戰時義、德、日、滿聯盟,他代表滿州國去義大利,碰上希特勒。毓老說:「先不論後來結果,希特勒這個人充滿領袖魅力。」上課時偶然評及宣統、老蔣、小蔣、汪精衛、殷汝耕、周恩來、五四名儒、台灣早期政治人物(辜顯榮、黃朝琴等),也不是憑空談論,都是曾親身與之交遊周旋。毓老師前半生投身政治,轟轟烈烈,亡國再復國,復國又亡國,歷經千險萬惡,嘗盡百般滋味。後半生在台隱居講學,裁成學生,孜孜矻矻,六十年如一日。由此便可知,毓老師講經書,絕不尚空談,全是要拿來用事,成就自己之外,還要經世濟民。
●
- Apr 14 Thu 2011 16:16
毓老師與我──悼毓老師
●傳奇人物「毓老」——經學宗師愛新覺羅‧毓鋆(1906-2011),今年3月20日因心臟衰竭辭世,享年105歲;告別式將於4月10日下午2時假台北市第二殯儀館懷親廳舉行。
- Apr 11 Mon 2011 12:51
吾思吾師 毓老師 您在何方
吾思吾師 毓老師 您在何方
■台灣立報95/7/1 謝瓊玉
毓老那時開的課很多,有四書、公羊學、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繁露、資治通鑑和一些子書。私塾同學幾乎都是台、師大的學生,也有少數的高中生和研究生。安鳳儀幫我寫了篇報告,讓我混進了這百年難得再現的經學殿堂。我回饋安鳳儀兩本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小品》。
毓老講經是一句一句的解,我記得《論語》講了近一年,老師講課配合時事,書上那些遙遠的道理,因為老師的解說,變得非常親近、易解。
那時的我,初入社會,對人生充滿疑惑,也沒有確定的人生方向。我的國學基礎太差,老師引用其他經書的例子時,常常聽得霧煞煞。我的學習狀況,用老師的話來說,僅僅止於得到老師的「口耳之學」。至於經學的進境,我是不及格的。我稱不上是老師的「入門弟子」,應該只能算是個旁聽生。
- Apr 11 Mon 2011 12:41
2011.04.11 聯合報 --經學宗師毓老最後一課 聲影震學生
- Apr 11 Mon 2011 12:39
不可思議的太陽
不可思議的太陽
|
|||
倘若沒有那幾回不經意的遭逢,我是否可能知曉,一個人的心居然可以如許寬廣博大;或者說,是否能深刻感受到,在自我渺小個體存在當中,居然可以觸及那寬廣而恆久的事物,實在是一點兒也說不準啊。 一段童年奇遇 小時候,有一年初夏清晨,天猶濛濛未亮,我已經跨上腳踏車,一邊回頭向外公、外婆道別,一邊趕忙踩踏車輪趕路,因為昨日貪玩過頭,多住了外公家一夜,以至於禮拜一大清早就得趕路回三公里外的家中,換穿制服至褒忠國小上學,以免遲到,受老師訶責。
腳踏車剛衝出蔥子寮,迎面而來滿目灰薄霧氣,立刻撲上臉頰,冰涼冷意隨即擴散四肢、襲往心頭,不由得瑟縮身子,冒寒逆北而行。一路上人車、路燈俱無,我奮力踩著踏蹬,沒敢多想什麼。騎了好一會兒,天色方才一點一點清亮起來,將薄霧驅離消減,馬路旁的碎石、雜草、溝渠這才露出臉。慢慢地,農田漸次從薄霧中顯現,霧氣退卻如捲軸般地由近而遠將四面八方的農田舒展開來,一直退得很遠很遠,好似整個雲林平原都被毫無阻攔地張揚展開了。
然後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我停下車,站立路邊,雙腳踏進沾滿露水的雜草中,愣愣望著東方,我揉揉眼睛,疑惑著是否看走了眼,──為什麼東方盡頭處竟然纖維畢露似地矗立著一道道青色山脈,從北而南一路綿延不絕,由前而後峰巒疊嶂密密層層排列擠挨,鮮綠林色潑灑一座座山麓,好些個峰頂竟還載著白潔色澤,彷彿殘留靄靄雪色般,峰頂上滿天青碧淋漓由峰頂漫溯渲染而上,舖青染碧了整座穹蒼,──難道是中央山脈嗎?何以如此不可思議地清晰明朗,出現在數十公里外的平原視線之內,且先前從未曾出現過?我立於一條蜿蜒阡陌小徑之前出神凝望,凝視著無邊際的廣大農田、奔騰似的壯闊山景,小小心靈忽然覺察到了什麼奇異感受,卻一點兒也說不出來。
然後,某個峰頂忽出現異狀,青綠之間冒出一彎澄黃,陡地翻跳兩三跳,轉瞬猛然躍出,突從一圓蛋黃蹦蹦而上,然後破濺似地激射出萬道金光、億條瑞霞,亮澄澄得,讓人睜不開眼。──是的,那是太陽,不可思議的太陽,從鮮綠山脈間輕巧跳出,正亮亮堂堂地朗照雲林平原。
|
- Apr 11 Mon 2011 12:38
圓通經脈的身教鴻儒—愛新覺羅.毓鋆
- Apr 08 Fri 2011 11:48
一生傳奇經學宗師 毓老逝世
- Apr 08 Fri 2011 11:45
毓老真精神【人間副刊】(20071012)
高壽超過百歲的愛新覺羅‧毓鋆,在台灣饒富古意的「經學」領域,為現今碩果僅存的宗師。毓鋆老師出身滿清皇族,人多尊稱「毓老」,前半生活躍政壇,來台灣後專注講學,過著「民間學者」生活,以傳承中國文化為志業。作者為毓老的書院學生,特撰此文,描繪課堂現場,彷彿可以親眼目睹毓老的丰采。──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