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如群龍無首,諸德皆備

時間:2015-04-09 15:30 |  作者: 王财貴

乾卦六爻大概都以龍來做象征,君子可以說是人中之龍,那麽龍呢,就是萬物中之君子,所以這個“龍”其實代表陽氣,代表乾德。在乾卦裏面有六條龍,六條龍也就代表“群龍”,不只是一二三四五六,六不是一個固定的數目字,他是一個群,群龍。而我們剛才對于“初九”,有一種判斷,“潛龍勿用”;“九二”有一個判斷,“見龍在田”;“九三”有一個判斷,“乾乾夕惕”,有人叫做“惕龍”,因爲九三沒有出現龍,“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沒有出現“龍”,但是後來讀《易經》的人,特别發明了一個詞,叫做“惕龍”,所以第三爻也是龍,這個“惕龍”就是“惕人”呐,警惕的人,能夠自我警惕,随時謹慎,随時憤發,所謂的不憤不啓,不悱不發了。随時憤發的一個君子,可以用“惕龍”來象征,所以第三爻是“惕龍”;第四爻是“躍龍”,“或躍在淵”,躍龍;第五爻是“飛龍”;第六爻是“亢龍”,你看都是龍,對不對?只有第三爻沒有提到龍,後人說它爲“惕龍”,這些都是“龍”。所以,回頭過來從整個乾卦看,裏面包涵龍的諸德,龍的各種德,也可以說,有各種表現的龍德,或者是一龍的諸德。有的龍是表現這樣子,有的龍是表現那樣子,其實是同一條龍就有這些德,一龍之諸德,或是諸龍之分德、各個德,這樣叫群龍。
 
那麽群龍這個“龍”是變化無窮的,就像我們人生是變化無窮的,我們人的德是多方面開發的,于是,我們人的心靈當中就應該具備諸龍之德,就好像天地之間他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是各式的變化才成爲天地,所以天地就有群龍在運作,我們人間呢,也應該具備群龍之德,這樣叫做群龍。而群龍呢,不可以有首,無首,也就說呢,你不可以偏向哪一種德,而因爲人生是複雜的,天地是複雜的,你各種的德要在各種的情況之下表現,這樣你的德才算做是全備,而且這個德才不會是一種偏德,有一種偏向性,你随時是“潛龍”,你随時是“飛龍”,随時是“惕龍”,随時是“躍龍”,随時是“見龍”,這樣子你的生命才是活潑的,這個活潑的生命就是活潑的宇宙,這樣叫做“群龍無首”。假如“群龍有首”就完了,爲什麽呢?這個人只有一方面的表現,懂嗎?“群龍無首”代表諸德具備,而且運用自如,神妙無窮。這豈不是大德嗎?這樣的德才是大德。你若表現一方面的德,表現的非常地猛烈――這樣的德往往會敗事,把事情敗壞,所以“剛、柔”,也可以說是“善剛善柔”也可以說“惡剛惡柔”。假如一個人的性格表現是“剛”,我們初聽起來很好,非常地“剛明”,或是“剛強”,但是如果變成“剛烈”,“剛愎”,就壞了,對不對?剛德不能夠“見群龍無首”。剛德也是龍,龍德也有剛,龍德的表現也有柔。你不要說柔不是乾卦的德啊,只要他是光明的正面的也都可以列入乾德,只要是德。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财貴讀經教學法進入大陸 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

時間:2015-04-01 19:52 | 來源:未知| 作者: 秀實

 

據參加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職業技能在線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認證研討會的深圳孔孟書院楊峰老師電訊,中國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已經确定将王财貴教授所倡導的讀經教學法作爲中華傳統文化教師培訓課程。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價值觀才是教育本質

2015-04-09 02:06:31 聯合報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一位美國朋友轉了一個用機器伐木的短片給我,很感慨的說,當年他去阿拉斯加砍木頭,賺取學費,從早砍到晚,才砍一棵樹;現在機器一分鐘砍一棵,砍下後,立刻鋸成一般長的木頭,用特殊的卡車運送下山。一台機器可抵五百個人一天的工作量,而且操作輕鬆自在,跟他以前的汗流浹背不可同日而語。

他說現在連體育運動的轉播員都在試用機器人了,因為人免不了會主觀,國際比賽時,愛國心太強,會失去中立;國內比賽,又常會不自覺替他的球隊加油,但是機器人就沒有這個情緒上的問題,報導又精準又中立。他問:現在什麼都被機器取代了,還要人幹什麼?

這是好問題,我於是在「大腦與創造力」這門課上,放這個片子給學生看,問他們的想法。我以為學生會很踴躍回答,因為機器再厲害,畢竟是人創造出來的,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徒弟再厲害打不過師傅。人勝過機器就在人有常識和活性十足的大腦,機器雖然有統計學習(Statistical Learning)的能力,但不及人。我以為學生一定會想到廿一世紀不是跟人比力氣,是跟人比腦力的世紀,就像「法櫃奇兵」中,那個阿拉伯人揮著大刀殺過來,哈里遜福特沒辦法,聳聳肩,拿出手槍,雖然刀對槍不公平,但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用科技來對付傳統,一槍解除了危機。

我沒想到,課堂一片寂靜,學生都看著我沒有反應(不是像我們以前,至少是低著頭不敢看老師,他們是大大方方看著我,沒有反應)。我不禁想起楊振寧批評台灣學生的那段話。但是台灣學生不是懶,不是不聰明,更不是不用心,你只要看他們在國際創意比賽上,都能得到大獎就知道了。他們是不關心自己身外之事,加上現在社會鼓吹小確幸,學生覺得眼前好就行,對未來的事情沒興趣,他們的價值觀跟我們不同。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價值觀出現?我們同樣都在華人的社會長大,只是我們小時候看的書、聽的故事跟現在年輕人不同,我們不是聽《白雪公主》、《灰姑娘》長大的,我小時候聽的是《左伯桃與羊角哀》的故事,是日本人打來,爸媽揹著我們逃命的故事。父母告訴我們,沒有吃不了的苦,在逃難的過程中,人性最珍貴、最醜惡的面都會顯露出來。我姊姊生下來才一天,日本人就進城,我媽媽帶她逃到山裡去躲,姊姊發高燒,隔壁老伯來回步行四十華里下山去抓中藥回來煎,救了我姊姊一命。父母逃難的經驗使我們了解「覆巢之下無完卵」,對國家民族有使命感,別人的義舉、父母的感恩,養成我們的價值觀。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乃強國之道

看德國父母的“成績單” (筆者:李晶玉)

我和老公去德國旅遊,順便看望了在柏林生活的表姐。我們到表姐家時已是晚飯後,表姐戴著耳機在上網,表姐夫在看書,他們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凱文在做作業。這靜謐的氛圍讓我們不也大聲說話。

凱文禮貌地和我們打過招呼,又繼續在紙上寫什麼。我好奇地看著凱文,心想:德國孩子做作業怎麼不用作業本?看到我詫異的表情,表姐說:“凱文在給我們評分。”

“評分”?我不解地問:“孩子給父母評分?”

表姐點點頭,說:“是的,每逢月末,凱文都會根據這個月的實際生活情況,對我和他爸爸的行為進行評分。我們看到這份‘父母成績單’要簽署意見,再由凱文交給老師。”

這是一份怎麼樣的“父母成績單?”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等凱文填好後,表姐遞給了我。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質與迷失

有個中年人,平時忙於工作,沒空陪他唯一的兒子為此感到內疚。

有一天他下定決心安排好某個周六下午保持絕對的空檔,買了兩張大聯盟賽的門票,來好好陪陪兒子!

時間到了,他和兒子快快樂樂開車出門,但很不幸地,居然碰上了大塞車!

眼看球賽已經開始,他們的車還塞在半路上動彈不得,兩人在車內便一直抱怨,生氣這個都是…這個交通……,

忽然,老爸想起來:「我安排今天有空,不是就是為了要和我兒子在一起嗎?現在我不是正和兒子在一起嗎?那我又何必在乎那場球賽呢?」

於是他開始放下生氣的情緒,和他的兒子愉快的聊了一個下午。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 video拍攝者是一瑞典人,他是位異人。
在2012年8-10月間一共3次爬上瑞士最有名的高山El Matterhorn
(高4477,5公 尺)。
為了拍製此片,他曾夜宿高2700公尺,攝氏零下12º C之處,在此處無城市燈光污染,天空無比的原美!

不知道經過多長的時間才有辦法製作一部4分鐘的短片,大自然有多美,這一生也許都沒機會看到,看看,真的很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i8ZuRgJ5s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月24日在安徽齊雲山拍攝的油菜花田中的太極八卦圖。(圖/新華社提供)


3月24日在安徽齊雲山拍攝的油菜花田中的太極八卦圖。(圖/新華社提供)

從17世紀開始,麥田怪圈的爭論就一直不覺於耳,它常常出現在春天和夏天,完美的線條將成片的麥田進行分割,形成了讓人浮想聯翩的幾何圖案。 在今年的陽春三月,一向驚現于麥田裡的怪圈卻出現在了安徽休甯縣的齊雲山腳下,在連綿的油菜花地裡。一副巨型「太極八卦」圖橫空出世,圖案精美至極,令人歎為觀止。登齊雲山而上,這片金黃色的花海格外的吸引遊客的目光,前來賞花的人絡繹不絕,這特別的景觀也給遊客帶來了驚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西、南瓜不稀奇 北瓜長這樣

北瓜的果肉形似冬瓜,烹調方式也相當類似。(記者鄭鴻達攝)北瓜的果肉形似冬瓜,烹調方式也相當類似。(記者鄭鴻達攝)〔自由時報記者鄭鴻達、歐素美/報導〕多數人吃過冬瓜、西瓜、南瓜,「那北瓜呢?」北瓜是一種瓜肉像冬瓜、外型像西瓜、品種屬南瓜、俗名就叫北瓜的瓜類,苗栗南庄有民眾獲贈多顆北瓜,讓餐廳老闆及農業專家看得嘖嘖稱奇。

苗栗南庄鄉桂花巷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黎一章(右)獲贈多顆北瓜,分享給好友。(記者鄭鴻達攝)

苗栗南庄鄉桂花巷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黎一章(右)獲贈多顆北瓜,分享給好友。(記者鄭鴻達攝)貌如西瓜 肉似冬瓜 又稱魚翅瓜

台中梨山福壽山農場植栽生產北瓜已多年,副場長楊正南表示,未大量種植及販售,主要是送人。據他了解,北瓜主要生長在加拿大及中國北方,因比較奇特,他取名「福壽北瓜」,並做了一首順口溜:「肉似東瓜、貌如西瓜、是種南瓜、名叫北瓜。」凡有掛上「福壽北瓜」牌子的北瓜,幾乎都是他送出去的,至今約有上千顆。

另民間傳說北瓜於唐朝時被進貢給閻王而消失於人間,外形像西瓜,果肉似冬瓜,跟南瓜一樣須煮熟食用,果肉呈絲條狀有如魚翅,也因此被稱為「魚翅瓜」,北瓜味甘,但台灣少有人種。

南庄鄉桂花巷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黎一章用鋸子費了好大工夫,才成功將北瓜鋸成兩半。他表示,新竹司馬庫斯的農產品盤商友人送他十來顆北瓜,當地農民已種植兩年多,友人說,此瓜從加拿大引進,其外皮比一般瓜類厚許多,一般小刀難以切開。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的大過

2015-03-11 09:10:19 聯合報 薛仁明

《論語》裡頭,孔子曾自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前兩句怎解,歷代爭訟不已,向無定論。我讀書不求甚解,對此爭論,一方面覺得頭大,二方面也覺得無味。可雖如此,我對此章末句,卻是深感興趣。簡言之,我很好奇,孔子到底有啥「大過」?

魯定公九年,五十出頭的孔子,先是擔任中都(魯邑名)宰,政績卓著,才一年,「四方皆則之」,不多久,升魯司空,再升大司寇,定公十四年,孔子以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數月之後,就將魯國治理到路不拾遺、商賈不報虛價。就在孔子風生水起之際,「不知怎地」,一下子卻從政治的高峰摔落下來,踉蹌去職,黯然離魯,從此,展開他漫漫十餘年的周遊列國生涯。這顯然是孔子畢生極緊要、甚至也最緊要的一個大轉折,但是,這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樁「大過」嗎?

在那當下,孔子恐怕沒太多的自覺。剛離魯時,他更像是個失意的政治流亡者。但凡失意者,難免會憤懣、會不平;孔子不至於此,但悵然的他,仍多有嗟嘆。那天,離開了曲阜,夜宿「屯」地,魯國的師己送行,不平地對孔子言道:先生,您是沒有過錯的呀!(「夫子則非罪!」),孔子慘然一笑,「吾歌,可乎?」(我用唱的,行嗎?),於是唱道,「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婦人的口舌,可以離間君臣,使賢臣出走,使國家敗亡),最後,又不無自嘲、故作輕鬆地唱了兩句,「優哉游哉,維以卒歲!」(我就逍遙散盪、湊和地打發日子吧!)

師己回到曲阜,據實將孔子的話轉告給魯國第一權臣、也是使孔子離魯的關鍵人物季桓子,季桓子聽罷,喟然嘆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季桓子聽得出來,孔子說的是群婢,矛頭當然是指向他;此番說詞,不過是孔子的婉轉罷了!真正的問題,又哪裡是因為那群美女呢?

外表看來,這事是導因於孔子大展長才之後,引起齊君戒懼,擔心魯國一旦強大,將成齊國威脅,於是送美女八十人、寶馬三十駟,刻意拉攏,藉以分化。這時,季桓子看了又看、想了再想,最後決定,請魯定公接受齊國這番 「心意」,遂偕同一道「往觀終日,怠於政事」。這時,子路沉不住氣,首先對孔子言道,「夫子可以行矣」;孔子還抱著一線希望,想再緩一緩;就看看魯君大祭之後,是否將該送給大夫的祭肉照常送達。結果,孔子失望了。

這時,孔子心中百味雜陳,在離魯的路上,不免要感慨時運不濟、受困於「主昏臣佞」之局!可能得反覆琢磨了一陣子,才意識到事情沒那麼簡單。季桓子的「往觀終日,怠於政事」,顯然只是一個政治動作,裝昏庸、當佞人,其真正目的,也就是要「攆」孔子走;季桓子不過是在齊國示好之際,趁勢與齊國唱唱雙簧、「裡應外合」罷了!這一切,其實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季桓子與齊國對他的戒懼,慢慢想來,也似乎都有跡可循。只是當時他身在局中,又那麼意氣風發,對於形勢之變化,對於整個局面的相互影響,憑良心說:失察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