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4慈悅書院 王財貴教授 講座 『成人讀(易)經之要義』
文字整理: 洪吉輝
徐老師引言
王財貴教授推動讀經三十年,契應易經30 ☲☲離卦。易經上經結束於離卦,大象辭「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大人二字自易經第一卦☰☰乾卦就出現,「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甚至「見龍在田」、「飛龍在天」皆「利見大人」,王教授是三十年來真的就是引導每一位進入經典領域的人。由君子進入成為「大人」之境的重要過程。我們不能只有停留在君子之道,最後要邁向學大之「大人」之道。慈悅書院自民國八十七年開始推讀經,落後王教授三年,實質之上,老師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最近這一、兩年來也在台南成立「博約書院」,將讀經的種子持續深耕、深植,相信也肯定每一個經典的種子如「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之「繼」,相繼為火種,永傳而不息。今天大家有這樣的機緣和老師點亮這把經典的種子,彼此互相輝映,相信是個很難得的夜晚,所以邀請老師今晚在高雄過夜,讓老師盡性來談,大家亦可盡性來聽。不佔用老師的時間,就以最誠摯的掌聲歡迎王教授~
Ø既有典常 道不虛行
今天徐老師要我藉用易經當個引子來分享成人讀經,跟我提到來的人都是沒救的,可見死馬可當活馬醫。其實不用講,一來大家都已是成人,二來大家已經在實踐,所以今天就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說,只要實踐出來即可。成人的讀經像各位這麼好學,還有像徐老師這樣一直在長進,可作為好學之表率,又這麼熱心,帶動這麼多人讀經,十分了不起。我的意思是希望能更了解兒童、成人讀經的意義,能把這意義往外推動就靠大家了。有什麼問題、心得可提出來,能與大家商量的就提出我的看法,可以讓今晚的分享活潑點。
教育是開發人性的大工程 是百年大計
談讀經不只是讀經,背後有其源頭。談讀經的重點在談「教育」,談教育的背後在談「人性」,因為要啟發人性,要做教育。要做教育,所以要做讀經,故讀經是站在教育的立場來說,教育是站在人性的立場來說。什麼是人性呢?人性要站在天地之道來說。大家讀易經,易是天德下貫於人德或人德往上去體貼天德,這正好符合讀經的意思。在人間所做的教育要讓一個人合乎天德,假如教育不由這觀點(合乎天德)來看,就會辜負我們的下一代,若是兒童讀經就是辜負兒童教育,若是自我會辜負自我,所以只要是人都應該接受教育。一個不知道自我教育的人,要讓家長、老師來教孩子。若是長大的人,當然也可以由別人來教,最大的期待是希望人人能自我教育。給人家教是有時間限制的,若是自己教育自己,就可無限,甚至離開老師仍能長進,教育本應做到這一點。教育是為了開發人性,可定義為「開發人性的工程」,是一種工程,是一種過程,要經過一段時間,甚至經過長期的時間,可能長期到一輩子,所以教育是「百年大計」。人生數十年號稱百年,看到百年可直接想到是一輩子。計是計畫、規劃,大是長遠的、深入的,是為了一位大事,為一大事因緣出世,要為這一大事因緣想辦法、幫自己、幫別人完成,凡是教育都要談到百年大計。一般提到教育大都指向家庭、學校教育,進而到社會教育就更深入了,還有一種是自我教育,這四個教育加在一起真的是百年大計。為一百年著想或是規劃個一百年,其實最重要的規劃還是在打基礎的階段,亦即注重兒童教育,因之,讀經重視兒童讀經教育。對成人講讀經,宜二者皆談,因為成人往往有孩子,假如孩子長大了,可能會有孫子,這些剛剛出生的,尤其需要幫助。假如對教育這個詞語有認識,也會時常想如何自我教育。
成人讀經只管讀 不管懂不懂
成人讀經有兩個類型,一個是只管讀,不管懂不懂,如兒童讀經一樣。兒童讀經最特殊的地方是年紀小的時候是最適合的年齡,年齡越小越好,給他的教材則是最高深的內容,這也是現代人對教育所產生的矛盾前期(越小的孩子要讀淺的書,大家一定這樣想)。越小的時候打基礎效果最大、最好教,打了基礎後將來可以發展,叫做順理成章。站在教育的立場,前期所受的教育、學習往往可作為後期學習的基礎,打好前期基礎有如地基打好了可以蓋高樓。基,以土為形,以其為音,主要的意義為土,其為發音,建築的牆角叫基,古人以土為基;礎,石為材料,楚為發音,是撐柱子的石頭,古人建房子用木頭搭在地上而非深入地底下的,柱子深入地下易腐蝕,反而用石頭墊高,那塊墊高柱子的石頭叫礎。基很實在,就可建牆面,礎很安穩,可放上木頭,房子即可穩固,基礎實在、穩固即可建高樓。做教育若了解這個道理,聯想到人生發展的基礎就是其前期,但基礎還不能完全形容教育這件事。建築師將基打好了,礎擺上去,結果他停了、不見了,它永遠只是基礎。這基礎是個比喻,它只是個少分(一點點)的比喻,即有部分類似,以打基礎來形容早期教育還不大夠,應該是紥根、開源,是根源。因為基礎是物質的、死的,而根是有生命的,源會本斷地湧出來,一棵樹的根紥好了,根深就葉茂,佛家講「根器」,根有功能、力量,也代表能受教育、修行。樹根照顧好了,自然能成長,泉源清澈、清理了,就能源源不絕,假如教育用根源比用基礎來比喻更貼切。若教育對生命做教育,做對了真的是可以成長的、發展的,且把基礎做好了也就順理成章,更進一步說,基礎打好了,將來幾乎不用教。教育若做到不用教,才是教育最具有成為藝術,成為教學的藝術,可謂出神入化。我在想何以教育不往這裡發展呢?何以弄得家庭、學校、國家為教育都那麼煩惱呢?這裡可能有問題,這個問題不是老天給人類找麻煩,讓人類生了孩子、老師有了學生,那都是來煩心的、擔憂的,整個國家為了教育焦頭爛額,難道人那麼難教嗎?這問題要想一想,我們應該停下腳步反頭過來想一想(家人卦上九「反身之謂也」),應該把教育這問題想清楚。國家想清楚,推行就方便,若國家沒有想清楚,我們的家庭要想清楚,社會不做,自己要做,讓自己的孩子受益,整個家族自然受益。能否期待孩子都能平順地成長、幾乎不用教、只要教一點點?要知道,最初的教育花很少的精神、力氣就可以有很大的效果,越長大越難教,可見教育不可以出問題,等教育出問題時就幾乎很難。都希望教育從根本做起,一開始就合於教育之道(合道),這也是我講的兒童教育,用讀經當兒童教育的主軸,不是只有讀經,而是以它為核心。
教育應該是合乎人性的、自然的
對於有孩子的家長一定要知道,可以讓他培養孩子變得比較輕鬆、愉快,而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成長比較順暢,希望孩子沒有叛逆期。像各位對教育已有相當的了解,問題可能會比較少,但我們要同情社會上其它的家庭,也希望孩子不要有叛逆期。本來孩子叛逆期是有另外一個意義的,本是好事,因為他有自己的看法,代表他成熟,若他都像三、五歲的孩子,做個乖寶寶,當父母的可能要煩惱。到青少年還當乖寶寶就不對了,他應該要有自己的意見、看法,但有自己的意見、看法是不是一定要叛逆,這是個問題,所以有自己的看法、意見與叛逆是兩回事。是什麼樣的意見才會產生叛逆呢?有意見不會叛逆,有意見也不一定要叛逆,現在往往有意見就叛逆,因為他的意見跟他的環境不一樣,不一樣就叛逆,那應不應該叛逆呢?叛逆就一定不對嗎?整個家庭、社會都要好好反省。叛逆是青少年的想法與環境不一樣,他的心情強烈就叛逆,他的看法與環境不一樣而不敢表現,心情就鬱悶。你是希望家裡的孩子鬱悶過日子或叛逆過日子?若兩者都不喜歡,怎麼辦?要他做沒意見做乖寶寶也不好,好像人生沒有路走,其實是有的。他有意見且意見是積極光明的,也有可能叛逆,因為家長、老師的管理、觀念可能有偏差,他不一定要表現很劇烈,但可以表示他的意見,勿因此認為他叛逆。家裡有孩子表示了意見要想一想,也要教導孩子當他有意見時,他也要想一想,每個人都再想一想,家庭、社會就少了爭端,此謂身修而後家齊。如何身修?合於道理,以道來修。孩子長大了有意見,家長是開明的人,聽到孩子有好的見解,甚至比家長好的見解,家長應高興而不是認為孩子叛逆不聽話,能如此的話,是個多美好的家庭呀!學校老師、社會亦如此開明、開化,學生就很了不起,聰明又有學問,這麼小就能思考,有這麼公正的思考,老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是個極理想的社會,是有可能的。在孩子未叛逆時就教他會思考,思考會照顧多方,即心靈在十五、六歲的階段就有個成熟的狀態,非為己之私、方便來爭取自己的權益,但有的孩子就會對家庭爭取權益,不合理硬是這樣主張,影響家庭氛圍,所以大家都不希望孩子叛逆。常常會看到孩子叛逆,就要想為什麼?社會犯罪率越來越高,犯罪年齡越來越低,就是提早犯罪,這要怪誰呢?再講個大話,不可怪孩子,因孩子是父母生的、學校教的。這裡是一種釜底抽薪、解決問題最重要的要點,不是孩子犯罪後是否判罪或原諒他,應該要警醒何以孩子會變成這樣。有不好的表現會令人遺憾,但有遺憾應該去想問題,並想徹底、全面、根源一點。假如社會人群百姓沒受過這種教育,受到去思考、去反省、全面觀察、找到根源的教育,遇到這種狀況只有慌張、感嘆、咒罵,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以後、隔不久再來一次。其實,家庭、社會遇到這種事情是個機緣,要我們去反省,越是嚴重的問題越能震撼人心,如同易經51☳☳震卦,「洊雷,震」,震動你的良知,「君子以恐懼修省」。如何反省呢?剛剛提的,天地之道、人性教育、教育如何實施,且知是個工程、過程,這過程可能需要一段、很長久的時間,甚至百年。所以人生一定要想透徹,想透徹之後即知即行,故教育不可太勢利,要知效果是慢慢顯現的,現在的狀況往往是幾十年、上百年累積來的。若有人感嘆中華文化怎麼樣、沒落,中華文化數千年,要沒落也沒那麼簡單,得費三代人的努力,所以我們有三代人幾乎不提倡文化教育,在教育上不提倡文化,在其它方面的教育像知識、技術、經濟、職業或許有成功、成果。而有些教育是重要的,有些是次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就要知道哪些是重要的、次要的、不必要的,都找出來,重要的用最大的努力去做,次要的不教也就會了,不良的甚至要禁止,就這麼簡單。所以我們是思考整個人生、天地之道,知道應該怎麼去做教育,才能合乎人性的發展。假如有人說有一種教育是合乎人性的、自然的,那就應該去做,更合乎人性的、自然的,更應該去做!
真知者 知至善知所在也;真行者 止於至善而不遷也
我推廣讀經三十年,徐錦文老師說慢我三年,他女兒出生那年剛好是我推廣讀經第一年,女兒三歲就開始讀經了,因為他一下子就知道這是最重要的,且把這問題做好了、解決了,有如紥下根成長,讓泉源通透了,水就不斷冒出來,相信家裡的孩子省了很多心,他現在仍在推廣讀經,令人敬佩!講了這麼多,推廣讀經是有道理的,道理是人人知道的,若不知道,是看著人家做而做,還不算懂得教育,有些過程會讓你做不下去。總之,需要把道理講清楚,即知即行。若不做是因不知,像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重要的不是行而是「知」。陽明先生學說「致良知」。致,推出去、實踐出來,把良知實踐出來。「致良知」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內在的知、一個是智,由內在推向外在。良知或智孰為重要,這問題不好回答,因兩個主題不一樣,也可以說都對。由根本上說是良知、是本體,其效用表現於智。假如有良知而不能智,徒有良知空想一番,但這個問題有問題,假如只有良知而不能智,請問良知有何用?代表你不懂王陽明先生的講學宗旨,不是回答正不正確,而是不能這樣問問題。陽明先生說的良知是讓你知道得很透徹,透徹到心靈的深處,吃飯睡覺都還在想要把它實踐出來,這才是真知,才是良知,「真知必有真行」,真知還會不做嗎?我們一直要把這道理想清楚、講明白。前後推廣讀經三十年,前二十年是蒸蒸日上,最近十年有漸漸衰頹的趨勢,請問是知道而沒有做還是知道的情況減弱了?因為換不同的家長、老師,要責怪以前的家長和老師,以前知道得不很透徹,只有做一點點,可能只有做自己家裡的孩子,孩子長大了就不關我事了,可見對讀經教育不是很透徹,假如做得很透徹就會像我一樣。大家看到孩子讀到蒸蒸日上時我這樣講,看到衰退了也這樣講,以後是否有人聽不得而知,還是要這樣講,我認為我有「真知」。天下第二個知道的是徐錦文老師(因為這是他的道場,所以這樣講,哈哈~~~)。其實不簡單,從孩子三歲,聽到一次就決定了、完全了解,這問題是很容易了解的,但要與良知相應、本性相應才能長久,這叫做道,所以要「志於道」、「人能弘道」。
古代王公貴族孩子的第一本書一定是《論語》
大家可能會有一些疑問,有的是自己的疑問,有的是替別人問,有的是想到社會可能會有的問題,大家可以來商量。讀經教育的背後我們是不講讀經的、教育的、人性的,只講天地之道。天地之道、人性通了,你非做不可啊!教育一定要這樣做,一定從小的時候做,前面談的打基礎、紥根,所以一定要教經典,因經典有永恆的意義,教他讀就好,不用理解,因為孩子本來就這樣。很多人包括學教育的人,若沒有好好地去研究,聽我們介紹,他一定會覺得我們瘋了,馬上會反應孩子讀白話文可能還不懂,如何讀經典?他憑什麼如此反應?古人就不會問孩子懂不懂,古人比你笨嗎?錯的教育古人會接受嗎?孩子上學讀經典古人接受,何以現代人不接受?自天子到王公貴族的孩子一定是教讀經的,一般百姓比較了解的也讓孩子上學去書塾。尤其自明、清之後,一般百姓孩子開始讀書,往往從三字經開始。若是孩子將來要進京考試的,必定從四書五經開始,而王公貴族為了培養孩子成為王公貴族,孩子的第一本書一定是《論語》。古人的孩子讀的都是文言文的書,不會有家長質疑老師給孩子讀的是不懂的書;現代人的孩子去讀書,老師教他「小貓叫,小狗跳」的文章,也沒有家長問老師給孩子讀白話文的文章。假如古人活到現在,孩子到學校學「小貓叫,小狗跳」的文章,家長一定會質疑老師教的內容;現代的家長若活在古代,孩子給私塾老師教,第一天就教論語,家長可能就會去學校問老師何以讓孩子讀四書五經,各位聽得懂嗎?就在講誰對、誰不對。告訴各位,全世界的學校小學一年級正式教孩子讀書(幼稚園是到學校去玩的),記得七十年前我上小學一年級國語第一、二課分別為「小朋友早!老師早!」、「我的書包裡有書也有筆」,後面的課文還有「皮球來了,小狗咬它;皮球去了,小狗追它」,不只有台灣這樣教。後來我在小學教書,好像改成「老師早!小朋友早!」大概就是這些。最近我去看我的學生教學觀摩,二年級的課文「吹泡泡,吹泡泡,先吹一個小泡泡,再吹一個大泡泡,小泡泡、大泡泡個個都往天上跑」、「下課了,下課了,我們去玩大風吹,大風吹,大風吹,大風不停地吹,我們不停地跑」……教學完畢與會人員會出席檢討會,通常是相關的教育人員先講,我則最後評論並提出兩個感想:(一)教學準備週到、認真,小朋友表現活潑可愛,給110分。(二)這場教學之效果為0分。你看老師多忙、累!孩子學「大泡泡,小泡泡」有什麼意義?老師不教,他們就不會讀了嗎?很可憐!大家應該想事情,但我們亞洲都不想,因為是學歐美的,歐美就這樣教,教了一百年,我們也就學、教了一百年,而百年前我們的第一課是「子曰、子曰」。現在的教學難道就不對嗎?若不對,何以風靡全世界?而且百年不改,以後可能不改。假如讀經推廣起來或許會改,期待它改但不容易,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號稱跟上世界潮流。我認為世界潮流若是合道、合理的,我們不合理要趕快跟上;若世界潮流是不合理,我們是合理的,是否改掉去跟上世界潮流呢?現場說不要的不能當校長、教育官員,人家不會聘請你,因為你要合乎國際潮流,問題在此。這問題相當嚴重,簡言之,是喪失了思考能力、反省能力、執行能力。請問一個孩子開始讀書、讀有智的書,教他《論語》或「大泡泡、小泡泡」?都可以!若只能選一種,應該選《論語》,因為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教育是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假如由《論語》開始,讀個三、五年,「大泡泡、小泡泡」要不要教?若「大泡泡、小泡泡」教個三年、五年,《論語》會不會就會了?教一樣得兩樣,我們選另一個;教一樣得一樣,甚至最後沒有意義,為什麼要教呢?這叫思考,但思考真的要很深入、完整、全面、徹底,才能真正地去實踐,智者不惑,才能勇者不懼,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就沒有害怕,故勇者不懼,遠離顛倒夢想。
讀經是為了大人之學 背誦的是天地之間的經典
我們談的很淺近,教育家家戶戶、社會都在做,但要了解它好像很深遠,其實就在你心上,多了解。我們只是不願意去想得這麼多、深入、徹底,因為一想你會害怕,一想就跟人家不一樣。中國一想就跟西方不一樣,怎麼辦?你不敢作主!世界只有一個猶太民族可以作主,猶太民族的孩子也送去學校,但他在家裡教讀經、背書,大體上猶太家庭都還保持這個傳統。全世界有中國、印度、猶太三大民族注重兒童教育的背誦,中國打倒傳統,被西方同化不背誦了。西方在一百多年前還是背誦的,兩三百年前更是如此,勿以為西方都是教「小貓,小狗」的,只是近一百年才這樣。美國這樣做影響整個世界,東方世界中國首先放棄背誦,後來印度也放棄了,都趕上世界潮流嘛。只有猶太為了宗教仍保持背誦,是宗教經典,印度古代也是背誦宗教的經典婆羅門。只有中國古代的基礎教育是以背誦為主、為初步,接著發揮,背誦的是文化的、天地之間的經典,不是為宗教而背誦的經典,是為了大人之學,在長大之後來發揮。它在小時候打定基礎,所以小時候只管背誦、記憶,後來自然會了解,或是背誦之後再開講(解經),聰明的孩子可以早一點開講,總之要背完之後再開講。古人一開始講道理、易理一定是先背誦,所以建議徐老師收學生一定要先考背誦,易經背完再收,那講起課來一定勢如破竹。你現在已經在讀易經,不會背至少把它讀熟,老師還沒講的文句先把它讀熟,你敢這樣做代表頭腦很清楚。若想把易經讀好,每個人應該立志把易經24000字讀一百遍,剛開始大約要花兩個小時左右,一天讀一遍,三個月就可以讀完,顏淵三月不違仁,那真的不得了,我一百天之後再來問一下(哈哈~)。講的人可以隨心所欲的講,聽的人句句有感動,自然不一樣。所以成人讀經就是降低自己的年齡學孩子,不管懂不懂都可以讀,尤其兒童以下對懂沒有很大的興趣,只有大人沒救了才天天問,一開始問就不能讀經了、進步的成分就少、融會貫通的機會就少。想融會貫通整部經典一定要熟,尤其易經與別部書不一樣,司馬遷特別提到孔子讀易經「韋編三絕」,可見孔子是熟背整部易經的。現在的兒童讀經也有很多孩子有這種功力,不是韋編三絕而是書讀破了三本。
智慧的教育是一種對生命的啟發,看不到卻在生命中轉動、蘊釀
還有個小小的問題,他要實用就想到要讀一些書,了解才能用,杜威是實用主義,假如要用就要先了解,學以致用,於是就推理出來,教材要讓孩子懂。他們如此做是有道理的,因為讀書是為了要用,用必須先理解,而小孩子的理解力少、小,要用很淺的書讓他讀,一年級讀一年級了解的書,二年級讀二年級了解的書,這當然有道理,但這種道理是否合乎所謂語文、文化、生命、智慧教育就不一定,它合乎思考、數學、科技的教育。但若教美術,他不了解是誰的作品及內容就讓他看畫,這樣不行一定要讓它看卡通,是這樣子嗎?這就未思考清楚,混淆了知識教育與智慧教育。知識的教育是要懂的時候才學,能懂再教,懂了才有用。但屬於生命、智慧、文化的,不懂也可以學,學不懂也有用,這個用與知識的用不同。知識的用是放在生活中,要應付生活。一個孩子讀經典不懂也可以教、學,只要唸熟,不懂也有用,這不表示他可以馬上拿來作文,而是有一種對生命的啟發與蘊釀,這是看不到的,看得到的必須表現,看不到的內在,在生命中轉動看不到,看不到現代人就說沒有,依科學來說是要能驗證,但對生命的體會、薰陶、浸潤看不到,這樣講出來他不會講,於是現代的教育家就說沒有用,所以有用沒有用標準是技術型的有用或沒有用,而不是那種感通型、蘊釀型的。我們明明知道生命有一種用,是一種大用,表面看起來無用,但有大用是智慧,而智慧是要經過長期的蘊釀,它融會貫通,它透入生命的深處,乃至透入到天地之道,這一種對生命的默默中的啟發,不是可以測驗出來的,有時他自己都不知道,但經長期的教導、蘊釀,有時就會表現出來,甚至一直表現、永遠表現,越表現越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為什麼要問現在懂不懂?現在的教育往往都是短視近利,沒有百年的眼光,這樣能教出百年的人生追求的人格嗎?所以要讓一個人不重現實重道理,只重永恆的道理,不重現實的成敗,不容易呀!這非得經過長期的薰陶,背後非得有一種智慧在支持他。所謂的聖賢之道,經過長期的蘊釀,且整個社會,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誰有百年的眼光呢?選總統的人嗎?少則四年,多則八年。我做的事是二十年之後,沒有人敢這樣說,但也有幾個,像蔣經國、孫運璿。孫運璿至少有二十年眼光,後來不幸中風,原本打算經濟建設十年,之後做文化建設十年。其實文化建設就是百年,乃至上千年。經濟建設要投入很大的心力,要實質的努力;文化建設只要在腦海裡一轉即可,一聲令下由幼稚園開始教論語,接著教孟子,小朋友只需跟著唸個百遍、兩百遍,毋需測驗、是否懂這句話的意思、演戲、作文。但現在若接受讀經教育就要說這句話什麼意思,老師要講解、查字典、報告、畫畫、演戲、回家寫心得……小朋友越學越煩,家長更煩,當然全民反對。
三歲看大
孩子未自學的可嘗試「三百讀經法」(能兼顧功課):每天進度一百個字、想辦法讓他聽唸一百遍、會背的給一百分不會背的找理由也給一百分。學校老師更簡單,每天早上規定當天的功課一百個字,亦可由讀經長、班長帶領看著書讀一段,利用時間唸一百遍,不以成敗論英雄。都給一百分讓孩子有成就感,讓孩子們讀得很愉快,都能愛上讀經。教育當然不必追求成績,但在現今社會一定要追求成績才不會違反眾人之期待。如何讓成績好要想一想,成績要好是否只有時間問題,假如有別的條件,是時間重要或別的條件,有否比時間還重要的問題對功課更有幫助的力量,若有時間即可減少,大家要把問題想清楚,從根本上的治本解決問題,不斷地利用時間補習是治標。像數學怎麼教、變好?教育的道理有好多考查的方法,一般的考查是教育要親、師、生三方合作。父母、老師來支持學生,讓孩子跟、學班上數學好的親、師、生三方的條件都一樣,家長原本有其想法與作法,不可能不管孩子呀,此時可能更迷惑!藉機告訴家長,可見數學不好問題不在老師、家長、學生身上求,要看數學好的同學(如班長),讓孩子跟他有個特質一樣,而不是求老師、家長、學生很用功。凡是數學好的人只有一個特質,就是讀經,用一些時間在讀經上面,用少時間功課就好,因為功課要好不是用很多努力,不是老師很會教,不是家長一直督導、學生認真,這些固然都有幫助,然非本質的、要害。所謂要害是有學習能力就聰明,又有學習的興趣,聰明加用功就是所有成績好的兩個要件,其它都是附帶的、輔助的條件,主要條件是既聰明又用功,即學習能力好,學習興趣高。一般學習能力好的都喜歡學習,學習能力不好的一般都不喜歡學習,所以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要讓他學習能力好,學習興趣高,只有一件事就是讓他學習能力強,學習興趣自然高。如何讓他學習能力強?先天加後天的盡心盡力,先天只占1%後天教育占99%,假如依人性做教育,聰明可達到所謂的頂尖,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怎麼做?由何做起?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最重要、核心的科目是什麼,有否一種科目做好了其它都受到良好的影響,亦即其它都不用做,把握到核心,只做一科就好。那一科叫語文,語文能力好功課就會好,語文能力好就聰明,語文能力好加上閱讀能力也好,閱讀能力好更聰明,學習能力更強,所以國中小最重要的科目就是語文,乃至整個人生來看也是語文。語文好其它科目比較容易好,記憶力好理解力也會比較好,所以訓練孩子最主要是訓練記憶力,記憶力好理解力自然好,因為理解是人的好奇心,人很喜歡理解,聰明的人理解力更好,他越用越好。聰明由何而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不斷反復刺激,而眼、耳、鼻、舌、身之中舌頭的訓練最重要,舌頭不好訓練,耳朵也不容易訓練,耳朵要讓他從小聽非常豐富的聲音。一個人的耳朵差不多三歲就成長得差不多了,三歲之前耳朵要訓練好,要讓他聽非常好的音樂、非常標準的聲音,將來比較不會五音不全,這是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說的,他的學生有不少人在世界有名的交響樂團擔任第一小提琴手,他懂得教育又懂得音樂教育。有一天他發現有些百姓喜歡去卡拉ok唱歌,有人歌聲宏亮但五音不全,他就去研究,結果發現不是唱不好,是耳朵聽不好,唱的人以為唱得與歌星一樣,所以不是嘴巴壞掉而是耳朵壞掉。於是他又去研究何以有人耳朵會壞掉,研究發現這些人小時候都是聽老祖母唱不標準的兒歌長大,耳朵就壞掉、一輩子,懂這個道理就不會亂來。他又去實驗是否能恢復,讓成年人一個音一個音地聽過去,讓他聽一千遍可能會改變,所以聽比唱重要,這是教育。人本來都可以音感很正確的,如同小孩子去學鋼琴,音準特別好。莫札特是音樂天才,有一天家裡的玻璃杯掉下來碎掉了,他一聽到馬上坐在鋼琴上用十隻手指頭彈出玻璃碎掉的聲音,因為他聽到多少玻璃碎了多少的聲音合在一起。這個美式的學派叫印象派,梵谷亦屬這一派,他的色彩像蚯蚓流動,把天地的景色用眼睛分析出來,可謂獨具慧眼,因而成為有名的美術家。我們是糊里糊塗的,但音樂家一聽就知有多少聲音合起來,耳朵特別厲害!我們不需要訓練到這樣,一般人至少要知道自己的唱音是準的,這是經過小小訓練就會的,但要在三歲以前訓練,超過三歲就比較難,越長大越難。耳朵的神經是在三歲之前積極發展,胎兒最早發展的是聽覺神經,從胎兒就要叫他聽聲音,聽好的聲音,所以家裡有人懷孕,一定要播放最美、最標準的古典音樂、大的樂團演奏的音樂,讓他聽人間最好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個孩子就有福氣,就在薰陶他的心靈。家裡有孩子千萬不要放兒歌、卡通音樂,更千萬不要放流行歌來敗壞他,使他的耳朵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三歲就壞掉了,這是可以用科學證明的。現實上若稍微考察一下,都知道音樂家的孩子對音樂較有興趣,不是老天選擇的,都是後天的,因為孩子從胎兒就開始聽好音樂,從小就要教。他腦神經正在發展的時候最容易教,教出來的效果最好,腦神經一發展好,將來思考能力好,也聰明,所以聰明還沒表現,其實三歲小孩就能表現,怎麼表現?整天很會講話的孩子都叫聰明,當然手很巧也叫聰明,手巧的人大部分語文能力都很好,所以我們用語文能力來判斷一切就好,語文能力好、手也巧稱為很乖巧,從小讓他多聽、多看世界一流的,你就在培養孩子優雅的心靈,這樣就有高度的美感。然後讓他聽經典,最好從胎兒就聽,好的聲音唸出來,或是家長唸出來更親切,出生就叫他聽你唸,唸到他五六個月就會伊伊呀呀,等到一歲就會唸個幾句,兩、三歲就會很流利,如此一直唸,訓練他的口舌,文句無形中進入。訓練口舌,聲音的刺激、看書的刺激及看你唸模仿心靈的力量,眼到看書、耳到聽聲音、口到唸出來、心到,這麼簡單的教育就有四到,整個生命都在學習、刺激腦神經發展。到了三歲就不一樣,因為人類的腦神經發展要在三歲發展百分之八十,所以「三歲看大」,聰明亦可如是說,三歲未培養出聰明,腦神經發展已快完成,趕快在小學加油,到十二歲發展百分之九十,十三歲以上只剩下百分之十的機會,十三歲以上讓它再聰明比較難。從六歲還不聰明,趕快讓他聰明比較容易,最好的方式是讀經、讀經、讀經、整天讀經,他就聰明,信不信由你,但是你一定要信,因這不是我說的而已,是科學都這樣證明。醫學可以從胎兒考察腦神經發展,還有日常生活都能知道,一定要給他刺激。眼、耳、鼻、舌、身多一些刺激,身的刺激小肌肉最容易聰明,大肌肉比較不容易聰明(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十個手指頭發達頭腦就發達,所以彈鋼琴、拉小提琴會聰明,彈任何樂器都會聰明,玩沙包也有一點聰明但效果沒那麼好。要聰明要非常精巧的運動,而運動最精巧的是舌頭,要控制舌頭是人類非常偉大的力量,從小沒訓練,去學英語、德語、法文…舌頭轉得過來嗎?美國、德國的孩子就轉得過來,憑什麼?憑「三歲」、「小學以下」!故小學以下學多種語言比較簡單,多一種語言多一個頭腦,多一種語言聰明加一倍,因為要用不同的舌頭。
結語:經典包本 受益一輩子
各位要把問題想清楚、透徹,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然你很認真,用功不在點子上,白費力氣。今天就是要教大家明理,讀書所以明理,學易經也要明理,但要知道透徹。今天談了很多,成人讀經簡單講得不多,把你要讀的書唸一百遍,就這麼簡單。以前有人開「心經」的課,我教他收的學生要先把260字的心經背起來再來聽說明,以後所講的更加高興。所以要聽講心經建議先把心經背起來,要聽講易經建議先把易經唸熟。民國初年有位易經專家杭辛齋先生,許多官員都去聽他講課。清末參與革命被抓入獄,在昏暗的監獄中聽到一位老人的聲音:「我就知道你今天要來」,他回頭一看嚇一跳!老人指著牆壁上說有你的名字、有時間,老人接著說:「我這易經之道梅花易數,註定要傳給你的,你今天被抓進來就跟我好好學」,學了一段時間老人在監獄過世了,杭辛齋出獄之後精通梅花易數,也會算命,但大都講易學的道理。他的著作《學易筆談》開頭如此說,學易經若對易經的本文不熟是沒有用的,熟了而背不起起也是沒什麼用的。所以聽他講易經,他當然不敢要求一定要背,但新的學生來一定告訴他最好把易經整本背起來,這是孔子的傳統,也是讀經。小孩子有能力把整本背完,受益一輩子,他或許會忘記,再複習一下就比其他的人更好,大人不能背要唸熟,小孩與大人不一樣,小孩只有唸、背,什麼都不懂,他是預備將懂,而大人多多少少懂一點,「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不需要徐老師解釋,若是徐老師解釋,只是把它發揮得更遠,而小孩子連一點都不懂,這是大人與孩子能力不一樣的地方。但勿輕視孩子只會背不懂有什麼用,也千萬不要講這句話,以後我會教孩子這樣回答:「我到你這年紀還不懂嗎?」相信你不敢再問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