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之德與周朝的「三太」

 

中國的歷史上,周朝 三位開國先君的夫人,都以母儀天下的德范,輔佐和教化了開萬世太平的數位君王。她們是夫君的良佐,是胎教的良范,他們是以女德化育千秋百代的周初「三 太」:太姜、太任和太姒三位賢妃。

【太 姜的貞順之德】

太姜是周朝先祖太王的 夫人、王季的母親。太王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古公亶(dǎn)父」。古公廣積善行、以仁厚待人,得到了人民的擁護。他不忍 心看到人

們受到外族的侵略,所 以就決定要遷徙。百姓們扶老攜幼,紛紛追隨他遷居到岐下。太王帶領人民建設家園,定立了官員制度,人們作詩作樂來歌頌他的德政。

太王的夫人太姜,是有 邰(tái)氏的女兒,她的容貌非常地端莊美麗,性情貞靜柔順。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個好兒子,她能夠以身作則教導兒子,使他們從小到大,在品德行 為上都沒有過失。太王鍾愛王季的兒子姬昌,太伯和仲雍為了讓位給弟弟王季,就逃到荊蠻之地,這成為了歷史上兄弟禮讓友愛的千秋佳話。這一切無不歸功於母親 太姜,對兒子的良好的教育。

太姜是丈夫賢明的輔 佐,太王所辦的大事,包括遷徙岐下,都和夫人太姜商量。太姜以「貞順」的女德,成為丈夫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是周朝創業垂統之時的一名賢德的婦人。

【太 任端良的胎教】

周朝以仁厚立國,母 親、后妃的德行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太姜的兒媳太任,是摯任氏的二女兒,是王季的夫人、周文王的母親。太任生性端正嚴謹、莊重誠敬,凡事合乎仁義道德才會去 做。

太任的夫君王季具有父 親的仁德風範,以仁義來治國,因而各地諸侯都很擁戴他。王季的事業,得力於太任的輔佐。太任非常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她主持後宮立身端正,使得宮廷上下有 著一派肅穆祥和的正氣。

太任懷孕的時候,眼不 看邪曲不正的場景,耳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口不講傲慢自大的言語。睡從不歪著身子睡,坐也不偏斜著坐,站不曾跛著腳站。不吃氣味不正的食物,切割不正的食 物不吃,擺放不正的蓆子不坐。所以文王生下來就非常地聰明,聖德卓著,太任教他一,他就識得百。君子贊嘆說,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

據《尚書》記載,文王 姬昌出生後不久,有一隻「赤雀」,嘴裡銜著丹書,飛到了文王的屋子裡。丹書上說:「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凡事不強則枉,不敬 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這是文王出生時的瑞 兆。由於他自幼就與眾不同,因而深得祖父太王的疼愛,最終繼承了王業的大統。

太任明瞭感通萬物「肖 化」的道理,注重胎教的作用,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生下了文王。因此女子懷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想和所做的。言語行為與善相應,就感得良善的孩 子,與惡相應,就感召不善的孩子。兒女的性情容貌和萬物相像的,都是母親與萬物相感的結果。

文王能夠成為聖德的先 君,奠定周朝八百年不衰的基業,這確實是母親太任給予端良母教的結果。

【優 美的《關雎》之詩】

《詩經‧關雎》是周朝 人贊頌文王及夫人太姒的一首詩。說明只有像太姒這樣嫻靜貞潔的好女子,纔得以匹配君子。詩文描述了君子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在追求淑女,歷經追求不到之時 的懮傷,與求得之後的喜悅。戴震在《詩經補註》中說:此詩闡明瞭夫婦倫常的重要性,通過歌詠吟唱,能使人瞭解夫婦之倫的正道。

這首詩的原文是這樣 的:「關關雎(jū)鳩(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參(cēn)差(cī)荇(xìng)菜,左右流 之。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 (mào)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據《毛詩》註解說: 「雎鳩」是南方的一種水鳥,這種鳥雌雄有固定的配偶,摯情而又有別。用以比喻君子和淑女,彼此仰慕其美德,而又不貪戀其美色。行事謹慎因而居處幽深,如同 關雎雌雄有別,無不和諧。這樣纔能夠風化天下,而成為世人的楷模和榜樣。

「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后妃有關雎這樣的美德,是幽靜嫻雅、貞節專一的好女子,是君子最適合的好伴侶。

「荇菜」是生長在湖泊 池塘中的一種水生植物,它鮮嫩的部分可以食用,是用以祭祀的供品。后妃具有嫻靜幽深的關雎之德,祖先也纔歡喜接受她的祭祀,所以能夠承擔採摘荇菜、準備供 品,以承事宗廟的家庭重任。「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嫻靜貞潔的好女子,君子是朝也思暮也想,這種追求有著節制而又和諧的中和之美。

「窈窕淑女,琴瑟友 之」,琴和瑟都是一種樂器,「琴」具有防止邪思淫欲、導正人心的效用,「瑟」具有克制欲望、啟發心性美德的作用。所以君子以和諧美好的琴瑟之音,與淑女共 享。

綜上所述,《關雎》之 義贊頌的是后妃之德。君子愛賢進賢,喜愛她的文靜嫻雅,仰慕她的美德善行,而不貪求美色,沒有不善的妄念。那麼這首詩所贊頌的這位好女子太姒,究竟是什麼 樣的人呢?

【太 姒:徽音的承傳】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是 有莘國姒姓的女兒,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母親。太姒仁愛和順而又深明大義,在娘家時,每天都專心致志地做女子應做的工作。她的生活很儉樸,用度十分節省,對 她的女老師更是恭敬。

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的美 德,親自到渭水去迎娶她。渭水沒有橋,文王把舟和舟連起來,造了一座浮橋,把太姒接到了彼岸,體現了他真摯的深情。

太姒成為文王的夫人之 後,性情仍然沒有改變。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音,繼承了婆婆完美的德行。她早晚勤勤勉勉,很盡婦道。她遵守媳婦應盡的禮數,做得一點過失都沒 有,還用相當的時間回家探望和安慰父母,每次都事先讓女先生去轉告文王。太姒能夠以婦禮婦道教化天下,被人們尊稱為「文母」,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內。

太姒的夫君文王姬昌, 人稱「西伯」,他秉承先祖的遺風,以仁德治國,敬老愛幼,對賢者謙虛禮敬,為了接待他們,自己常常都顧不上吃飯,很多賢德的士人都來歸附他。歷史上有名的 長者伯夷、叔齊,聽說文王對老人很敬重,也特地前來歸順於他。

虞國和芮國的國君爭奪 土地,爭奪了很久都沒有結果,於是就想去找文王來主持公道。他們來到周國邊境,看到農夫相互讓田,路人相互讓路。來到城鎮,看到男女分開走路,頭髮斑白的 老人不負重上路(表示尊老)。來到朝廷,看到士人禮讓大夫,大夫禮讓卿相。於是就很慚愧地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朝人所羞恥的。像我們這樣的小人,怎麼 能來踐踏君子的廳堂呢?」於是他們把土地全都讓了出來。這一美談,體現了周文王不言而教的深遠影響。

文王的夫人太姒共生了 十個兒子,包括討伐商紂的周武王,以及鞏固了周朝基業的周公旦。太姒教育孩子十分成功,使他們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邪僻不正的事情。兒子長大之後,文王繼 續教導他們,從而成就了武王、周公的聖德。

周朝人曾經寫詩來贊頌 太姒的賢德:「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太姒繼承了太姜和太任的美德,以婦道來化導天下,成就了文武周公的 曠世偉業。周朝王室母儀天下的德范,確實是超今邁古、萬世流芳。

大*: 通「太」

讀罷此文,相信所有現 在未來的母親們,都會有同一個感受:我們的家庭責任是多麼重大啊!如果按現在人們對職業的思考,對女性而言,有哪一個職業比做母親更重要呢?世人誰不期盼 人間多一個聖人,但要先有聖人之母纔行。培植我們端良的婦德吧,她是真正承載孩子的大地。

家庭母教乃是賢才蔚 起,天下太平之根本。

本文依據的典籍:《史 記》、《德育課本》、徐醒民先生《儒學簡介》、《明刻歷代列女傳》等。

 

轉貼自「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的頭像
    慈悅書院 讀經班

    詩詩動人 經經有味--高雄 慈悅書院 親子讀經班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